鄉鎮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鄉鎮經濟(Rural Economic)
目錄 |
什麼是鄉鎮經濟[1]
鄉鎮經濟是指鄉村和鎮的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的總稱。它包括:1、鄉鎮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所有制關係;2、鄉鎮產業關係,如農業、工業、建築業、交通業、商業和服務業等產業相互關係;3、鄉鎮區域再生產關係。即物資資料生產中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關係。
鄉鎮經濟的內涵及特點[2]
根據我國行政區劃的劃分,鄉是指五級(中央、省、省轄市、縣、鄉)政權組織中的基層政權單位。鎮,在我國行政體制中,包括縣城鎮(指縣政府所在地的城鎮)、建制鎮(相當於鄉一級)、鄉(鄉政府所在地的鎮)及鄉以下集鎮。到目前為止。我國有2000多個縣城鎮,10000多個建制鎮和50000多個鄉及鄉以下集鎮。這些鄉鎮是我國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農村社區的“發展極”。
在區域經濟學中,縣及縣以下的廣大領域都屬於“農村”的範疇。整個農村區域內,鄉鎮相當於“中心”和“點”,周圍的鄉村是“外嗣”和“面”。所以,農村社區也可分為兩個部分:鄉鎮和鄉村(或叫準農村)。鄉鎮經濟就是指“鄉鎮”這個“中心”、“點”上的一切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的總稱。我國農村十大產業,鄉村大農業包含了農、林、牧、副、漁五業,農村的五大非農產業工(業)、商(業)、建(築業)、運(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總稱為鄉鎮企業,大都存在於鄉鎮範疇內,它們構成了鄉鎮經濟的實體,其中鄉鎮工業是鄉鎮經濟的主體。
中國鄉鎮經濟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受金融危機、人民幣升值和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壓力明顯增加,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不容樂觀。
二是受國家土地巨集觀調控及土地緊縮影響,出現有好項目、大項目沒有土地落戶的問題,導致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受到一定阻礙。
三是部分幹部群眾思想與經濟發展形勢不相適應,農村幹部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是第三產業發展緩慢,沒有形成主導產業,第三產業比重上升雖然較快,但因起步晚、規模小,不足以支撐經濟發展。
第一,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龍頭企業發展,創新農業科技,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促進傳統農業的優化升級。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
第二,把壯大民營經濟作為鄉鎮發展的根本出路。“抓大促小帶中間”促進民營經濟的整體提升和群體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導規模企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強強聯合,以龍頭優勢輻射帶動民營經濟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過採取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結對聯誼、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勵支持更多的農戶介入務工經商.壯大民營經濟群體規模,擴大富裕面。“帶中伺”就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業戶群體的發展,激勵中小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同時,高度重視勞務輸出,鼓勵務工能人返鄉創業,興企辦廠,發展地方經濟。
第三,把培育特色經濟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特色是品牌,是市場,是競爭力。要結合本地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等綜合因素.走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道路。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擴張自己的優勢,建立自己經濟發展的“坐標系”。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闢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
第四,把加快小城鎮建設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樹立經營城鎮的理念,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引導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堅持大力培育支柱產業.引導民營企業向城鎮靠攏,加快發展鄉鎮工業、旅游業、商貿業、服務業,加強各類綜合市場和專業市場建設,不斷繁榮城鎮經濟。
第五,把推進招商引資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努力造就一批專業招商隊伍,實現招商工作的良性迴圈和引資層次的不斷提升;圍繞上下游項目配套,在產業招商上求突破。同時,結合併充分利用鄉鎮特色增強對外商的吸引力,對民營經濟放開政策、放開領域。讓民營業者放開膽量、放開發展。完善和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和服務措施,為外商提供周到細緻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滿足投資. 者的合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