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金融信用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金融信用(Financial credit)

目錄

金融信用的本質

  金融業由於其特殊的性質,從產生伊始。就和信用相伴相生。對於金融業而言,金融信用在金融業的資產中無可置疑地占有首要地位。正如一位銀行家所言:“信用是銀行的生存之本”,金融信用作為銀行賴以生存的基礎,一方面是銀行必須確保存款人自由取款,另一方面需要貸款人確保按時、如數還本付息,缺一不可。如果貸款人都不對銀行恪守信用,那麼銀行最終也無法對存款人t各守信用。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信用本質上是企業信用個人信用整合

  銀行是經營貨幣的企業,其資產大多數是億萬公眾的財產。但長期以來無論金融業內部或外部(政府、其他企業及公眾)均缺乏對金融業的認識,常常將國家(政府)的信用取代金融業的信用。主要表現在:1.計劃經濟下。國家對經濟實際起包攬作用。銀行受政府指令運作。銀行信用自然也就轉化為對國家的作用。所謂三角債國有企業及銀行都認為債務所涉及的信用問題均不是自己造成, 也不是自己可以解決的,並不將其看成是自己極其重要的信用問題,因而債務難以清償,這一直延續至今。2.大多數群眾只知道銀行是國家的,可以放心將錢存進去,國家不會不還給他們的。而國外企業及銀行,即使無法瞭解國內企業的信用,也以中國國家信用為其提供信用貸款。而且這種信用又具體落腳於代表國家的各級政府以及政府所屬或支持的企業。

  隨著銀行改革的逐步深入, 國家信用不再是金融信用的落腳點。然而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在打破了計劃經濟下高度集中統一的信用制度與體系的同時卻一直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規範的金融信用體系,造成了金融市場上信用關係的嚴重扭曲和普遍的道德風險行為。銀行業“惜貸”和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同時並存的現象說明沒有了信用做依托,銀行和企業間出現“雙輸”局面。

金融信用缺失的根源

  (一)歷史沉澱和制度性約束使我國金融信用基礎

  脆弱、信用觀念淡薄。隨著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加速,企業逐漸脫離國家的庇護,開始獨立面對市場風險。但是,長期以來。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一直都是在國家計劃調節經濟中生存, 人們的經濟活動更是建立在執行和完成計划上。而不以信用原則為基礎,可以說大多數國民都對金融信用缺乏認識,信用觀念淡薄。雖然有人說我國傳統文化中並不缺乏誠信傳統, 孔子在兩千年前就說過:“民無信不立”,”與朋友變而無信乎”,但是在邁向現代化和市場經濟時,傳統誠信觀念沒有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形成純粹經濟學意義上的商業信用制度。無法滿足社會各階層對信用制度和信用資源的有效需求

  (二)信用機制和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守信成本離、失信成本

  市場主體是“經濟人”、“理性人“,他們在市場中做出的一切行為均以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因此,如果守信能帶來利益, 而失信會遭受損失的話,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守信,反之亦然。但是目前我國社會規範不成熟。法律體系不健全。一方面對失信的懲罰不嚴厲,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顯,守信的交易成本太高,失信的成本低,收益大。其實,信用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商品,具有價值使用價值的兩蓋性。目前我國企業在運行中,忽視信用的價值,不會有效利用、創造信用這一商品,增強自身競爭力,反而去摧毀原來就很脆弱的信用市場,只看到失信可以給他們帶來短期“利潤“。而忽略了長期利益。我們的法律制度沒有將前一次的信用和以後每次的交易(得益)聯繫起來,產生某種因果關係。因此失信的人不必支付高昂的代價,其他人看到失信的好處,自然而然地在利益驅動下也開始放棄守信。

  (三)信息不對稱

  在金融交易活動中,金融機構獲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不對稱的,並且獲取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獲取客戶信息的過程中往往處於被動地位,這不僅表現在獲取決定貸款信息時, 還表現在貸款獲取後監督貸款人行為時。隨著金融投資渠道多元化,投資工具不斷創新,企業和個人的資產資源開始得到多種利用,但是由於金融體系中的分業管理和分業經營的現狀, 不同投資方式的受理具有較大的限制,造成了金融信息的分割。金融機構面對成千上萬的交易對手,難以收集交易對手的有效信息,金融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急需溝通金融機構與企業、個人之間的橋梁—金融信用的發展和完善。

我國金融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現

  1.信貸市場上的信用缺失

  中國經濟是典型的以銀行為基礎的經濟,長期以來信貸融資在社會融資的80%以上。由於我國的銀行管理體制以及企業自身經營的原因,企業並不講信用,它們從銀行貸到款後,長期不還或少還。特別是在企業改製過程中,借改製之機逃廢銀行債務更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企業的失信形成的龐大的不良資產已給我國銀行業的健康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它直接造成銀行的資產萎縮,自身經營出現困難,並暗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企業和個人逃廢債務蒙受直接經濟損失約1800億元,信用經濟成了“賴帳經濟’ 因為三角賬和現金交易,增加財務費用約2000億元。有人測算,全國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總額要占信貸資產總額的20%以上,也就是說,按目前金融機構9萬億元貸款存量總額測算,大約1.8萬億元左右存在質量問題。

  2.票據市場的信用缺失

  金融票據主要是指依托銀行信用,服務於市場交易的商業票據。當前我國票據市場上的失信表現為票據欺詐。據報道2000年,全國公安機關立案偵察的偽造金融票據、違法票據承兌的犯罪案件就達7000多起,涉案金額達52多億元。票據的欺詐直接導致企業對商業票據的不信任,商業票據在企業問難以推行,各企業要求用現款進行交易和結算。這樣,原本十分緊張的資金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從而間接地導致企業急需的資金更加緊張。這種票據上的信用的缺失,必然帶來企業融資困難以及資金利用率低下,從而制約著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3.資本市場的信用缺失

  中國資本市場信用缺失的最突出表現就是上市公司面臨嚴重的信用危機,或說直接來源於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從2001年以來,中國證券市場上的造假行為可謂層出不窮,從瓊民源開始到重慶紅光、億安科技、大慶聯誼及銀廣夏和新近的麥科特、藍田股份等等,它們採取虛增利潤,編造有關信息,隱瞞重大事項,以及其它違法違規行為,這些做法違反了《證券法》和其它法規的規定,破壞了資本市場的信譽,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

金融信用缺失的危害

  1.銀行信貸資產惡化,加大金融風險信用惡化的直接銀行資產的惡化。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銀行業務的發展也隨之加快,但銀行資產質量不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提高,而是背道而馳。“站著放款,跪著收款”、“放款是老子,收款是孫子”,是銀行員工的普通感嘆。為了收款,銀行使盡了各種的手段,但前清後欠,正常貸款轉成不良貸款現象仍大量存在,不良貸款居高不下成為銀行開展業務、提高經營效益的第一大障礙

  2.金融交易成本增多,嚴重阻礙了銀行業的穩健經營和發展信用缺失加大了金融交易成本,銀行在發放貸款前要投入大量精力進行企業信用調查、評估,並通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來評定企業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從而加大了銀行的貸款成本,也可能由於時間關係失去了和一些優勢企業的合作機會。同時在信用不足的情況下,銀行的拍賣費、資產評估費等用於處置資產的成本增加,再加上貸款流動性較差,從而導致經營成本增加,銀行效益下降。

  3.阻礙了金融產品的創新,信用缺失直接影響了支票商業匯票等轉賬結算工具的推廣。信用是支付結算工具的基礎,信用下降使結算工具功能紊亂,結算方式倒退,結算創新難以推行,最終使信用支付工具的使用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匹配,影響了交易效率,阻礙經濟的發展。

  4.資源配置失衡,阻礙經濟的發展。在信用惡化的條件下,資金流動受阻,無法按利益最大化原則進行優化配置 資金作為經濟活動中最具活力的要素,其配置方式具有帶動、引導效應,資金配置失衡必然會導致整個社會資源配置的失衡,使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不能達到效益最大化的目標,阻礙了市場經濟健康協調發展。

完善我國金融信用的對策

  1.金融部門和政府共同構築信用基礎。銀行和政府的關係,本身就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的。雙方共同構築信用基礎,既能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又能支持經濟發展。國際上銀行與政府也是合作的關係,最典型和成功的是世行、亞行與各國政府的密切合作。國 外許多政策性銀行也是這樣,如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它由各州政府參股,資產質量非常高,不良資產率在1%以下,使國家信用得到了充分體現,國家信用深深扎根在各級政府和各個機構上。

  2.建立完整、規範的金融徵信體系。我國目前適應現代社會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信用徵信及查詢信息體系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企業的信用記錄分散在工商、稅務、海關、銀行等多個政府部門中,互相壟斷,沒有向社會開放。這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給建立金融信用體系造成了很大障礙。因此,當務之急是把這些由政府各部門掌控的徵信信息集中起來,建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徵信及查詢系統,以有效解決社會經濟交往中信用信息缺乏和不對稱的問題。

  3.運用道德與法律的雙重武器。進行金融的信用建設信用既有道德的範疇,又有法制的範疇,金融信用的建設需要道德的推動和法制的保障,反過來信用建設又有利於社會道德建設,也有利於減輕法律的壓力。因此,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信用建設的重要指針,法治是外在的法律和制度的約束,德治是內在的意識自律,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儘快制定、修改、完善金融信用行為法,它包括信用交易前的社會徵信法,信用交易過程中的信用控製法和信用交易完成後的失信懲罰法。另一方面來大力加強金融法制、法規的宣傳和教育

  4.強化央行外部監管,增強服務功能。首先是加強人民銀行的風險監管。要嚴格完善監管法規規章,儘可能避免制度缺陷。應嚴把機構的市場準入關,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體系,把業務量、成本、經濟效益資本金及主要負責人的擬任資格等因素都納入該體系之中,加強機構的業務監管,建立一種平等的競爭機制,使其在界定的業務範圍內合法、穩健經營與發展。其次要繼續發揮金融債權聯席會議的作用,嚴厲打擊各種惡意逃債行為,堅持系統內貸款企業信用狀況定期通報制度,加強對企業信用狀況的監督。最後繼續加大商業承兌匯票的試點工作,重構良好的銀企關係,讓更多的企業充分認識到“信用就是財富”,從而真正建立起銀企雙贏的格局。

  金融信用體系的建立,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應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路等各種手段,廣泛進行信用宣傳和教育,造成一種態勢和氛圍,打擊那些失信者、無信者、背信者。同時,推廣信用文化,利用一切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使誠實、守信的企業和個人 獲得方便,讓失信者受到懲罰。

參考文獻

  • 彭建剛.論構建中國金融信用.金融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 期。
  • 劉英娟.完善金融信用的幾點思考.大慶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
  • 郭文義.加強金融信用環境建設的思考.福建金融,2002年第8期
  • 桂昶,李丹.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急需建設信用體系.當代經濟,2002年第9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金融信用"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