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生產要素供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生產要素供給[1]

  生產要素供給是指擁有生產要素如勞動、土地資本消費者為從企業那裡取得收入而將自己擁有的生產要素出售給企業。勞動的所有者向企業出售勞動的使用權以獲取工資,土地的所有者向企業出售土地的使用權以獲取地租,資本的所有者向企業出售資本的使用權以獲取利息。

生產要素供給的特性[2]

  生產要素的供給是指最初的生產要素,諸如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家才能的供給,不包括中間要素的供給,如原材料、汽車製造中所需要鋼材生產過程中的中間產品,因為它們本身就是一般的產品。而關於一般產品的供給行為前面已經詳細討論過。因此,這裡所討論的要素的所有者完全局限於要素所有者為消費者:比如,廠商生產產品所需要的各種固定資本,如廠房、機器等,不論它是從銀行借貸購置的,還是通過證券市場發行股票或債券籌集而來的,其最終的供給者是家庭或消費者。

  與其他商品的價格決定一樣,要素的均衡價格(如工資率利率)也是由各要素的供給與需求共同決定的。由於要素擁有者的要素供給各不相同,這幾種要素各有不同的供給特性,其報酬也有不同的形式和意義。不過,各種要素有一些共同的供給特性:

  1.要素供給只提供其使用特性,而不是要素本身。

  就是說,這些生產要素可供廠商使用,而不像產品生產者那樣把產品賣掉。當土地、機器設備用於買賣時,它們被看做是產品而非生產要素。因此,在要素市場上分析的要素價格和要素數量,是指生產要素的使用價格和數量,而不是要素的出售價格和數量。要素的使用價格被稱做服務價格,要素的出售價格被叫做源泉價格。例如,廠商投資於土地建廠,不論是用買的或租來的,從生產者行為的觀點看,主要是考慮土地的使用價格(租金)而不是其買賣價格。但勞動的供給有其特殊性: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提供勞動能力,而不是工人本身,勞動的使用價格就是勞動服務價格,工人本身是不能作為買賣對象的。

  2.各種生產要素有不同的流動性。

  有些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源和自然資源,有總量固定的特性。土地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土地泛指所有自然資源,包括土壤、礦藏、森林、河川、海洋等,它們的供給總量是固定的,在短期內很少有變動的可能。但這並不意味著各行業所面對的上地資源供給量是固定的,相反,其供給彈性可能非常大。如一塊土地既可以種麥,也可以種蔬菜或葡萄等,這取決於它們的相對價格;勞動資源總量受到人口的限制,人們對各種行業的勞動供給,在短期可能改變的幅度不大,尤其是那些有特殊技術、專門化的勞動供給,在短期內很難隨工資率的上升而增加,供給彈性幾近於零。而那些非技術性、非專門化的勞動供給在短期內會隨著工資率的上升而增加。時間越長,各行業的勞動供給彈性也越大,因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轉業和改行都可以通過教育培訓來實現。資本供給量在短期內是固定的,在長期中流動性非常大,超過了勞動與土地。因此,一般說來,各種資源在短期中的供給總量是固定的,但長期中要素的供給量完全受相對價格所左右,供給量隨著要素價格的上升而增加。近年來電腦軟體開發的人員的增加就是該行業高工資吸引的結果。

生產要素供給的原則[3]

  生產要素包括中間要素和原始要素,中間要素是指鋼材、車床等,原始要素指勞動、土地和資本等。因為中間要素即中間產品本身就是一般的產品,其價格決定的機理與產品價格決定相一致,所以本章關於要素價格決定完全局限於對原始要素的研究。原始要素的所有者為消費者,消費者向市場提供要素的目的是追求最大效用。

  要素所有者所擁有的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是既定不變的。例如,勞動者擁有的時間1天只有24小時,其可能提供的勞動供給不可能超過這個數。由於要素所有者所擁有的資源是既定的,他只能將其擁有資源的一部分提供給市場,剩下的部分留給自己,留給自己的部分稱為“保留自用”的資源。因此,生產要素可分為保留自用和提供給市場兩部分。

  那麼,要素所有者如何在保留自用和提供給市場兩部分之間進行選擇呢?因為要素所有者即消費者,消費者追求最大效用的原則是:在消費者收入既定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每1單位貨幣所購買到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均相等。同樣道理,在要素市場,要素所有者在要素數量既定的條件下,每單位要素提供市場所獲得的邊際效用與保留自用所獲得的邊際效用也應該相等。

  提供給市場的資源的邊際效用是指每增加1單位要素的供給量所帶來的效用增量。它等於要素供給的邊際收入與收入的邊際效用的乘積。自用資源的邊際效用指每增加1單位自用資源所帶來的效用增量。

  生產要素的供給是指在不同的要素價格下,要素市場上所提供的要素的數量。一般而言,在較高的要素價格下,要素供給較多,如果要素價格下降,要素供給也就減少。因此,要素的供給曲線通常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然而,生產要素的供給在不同的生產要素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要素供給曲線的形狀也有所不同。除了一般具有正斜率的要素供給曲線外,有的要素受資源條件所限,儘管價格提高了,但供給卻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形成一條垂直的供給曲線;還有的要素,在要素價格提高的情況下,要素的供給量會隨之增加,但價格提高到一定程度後供給量又會減少,形成向後彎曲的供給曲線。

生產要素供給的基本原理[4]

  某種要素的市場供給曲線不同於單個廠商的供給曲線,前者指的是某種要素的價格與它的整個市場的總供給量之間的關係.

  1.土地和礦產資源的供給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單個廠商的土地或礦產資源的供給曲線具有無限大的彈住,但是,市場供給曲線卻可以完全無彈性。二者並不矛盾。例如,單個廠商可以在不影響要素價格的情況下,購買到它所需要的可耕地,但是,對於所有的廠商來說,在特定的時期內,土地價格的上升所帶來的總耕地面積的增加卻是敞乎共m的。這種情況與完全競爭條件下的產品銷售極為類似:單個廠商可以在特定的價格下賣掉它想賣的一切致量的產品,但在特定的時期內,市場總銷售量的增加只能通過削價才能達到。

  就長期而言,較高的土地價格會導致處女地的開發和現有耕地的改良,其結果是土地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較高的礦產資源價格會導致人們節約礦產資源的使用和加強新的礦藏資源的勘探,也會引起供給的相對堆加,

  2.資本物品的供給

  資本物品如建築物和譏器設備,是人造的生產要素,是用一次資源(如礦產資源和勞動力)製造出來的二次資源,其供給比較有彈性,在一般情況下,資本物品價格的提高會增加它的供給。廠房、機器和設備等存量構成了一國的資本物品的供給,這個存量隨著每年的磨損而減少,隨著新資本物品的生產而增加。兩者相抵,資本物品存量有增加的趨勢

  3.勞動的供給

  花動的總供給是人們願意提供的工作小時總數,是每個個人工作時數的總和。研究勞動供給必須註意兩個特點:第一,大部分生產要素是由其他廠商提洪的中間產品,而勞動要素則是由居民戶個人提供的可以供自己使用的時間。西方當代經經學在分;聽勞動供給時提出工作與閑暇替代關係的理論,認為個人不工作的時間可以用於享受閑暇,於是提供給廠商的勞動供給量大小取決於個人肘間劃分為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的比例。第二,由廠商提供的要素的市場供給曲線的典型形狀是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換言之較高的價格通常會帶來較大的供給量。而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的一般特征卻是向後彎曲,如圖。即在曲線的某一點後,價格的上升反而會導致較少的勞動供給量。

Image:劳动市场供给曲线.jpg

  要研究曲線向後彎曲的原因,必須研究價格上升的效應即替代效應收入效應

Image: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的影响.jpg

  現在,我們研究在一條裝配線上工作的某個一般工人的情況。表中的a行表示,他每周只工作35個小時,比一般工人的工作時間少5小時,每小時的工資為8.5元,因此總收入為297.50元,閑暇的價格等於由於享受閑暇而犧牲掉的工作收入,即8.5元/小時,因此,享受5小時閑暇的機會成本為42.5元.現在我們看b行j假定工資提高為10元/小時,由於每小時工資增加了1.5元,所以閑暇的價格也提高了1.5元,閑暇的價格變得較昂貴,而其他的一般消費品則變得相對便宜,因此,該工人可能少享受閑暇,以便多工作多掙工資末購買相對便宜的一般消費品.假定他現在每周工作37小時,那麼,他的總收入將增加72.50元(370元-297.5元)。

  這種由於每小時的勞動價格提高,從而想多工作多買相對較便宜的一般物品,以代替比較昂貴的閑暇的傾向,叫做替代效應.當替代效應起主導作用時,勞動價格的提高會弓I起勞動供給量的增加,因此,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但是,工資的提高會產生一種相反的力量.由於每小時工資的提高,使人們得到較多的收入,從而有能力享受更多的閑暇,因而該工人有可能選擇少工作一些.請看C行,當工資從每小時10元上升到12元後,他決定每周增加5小時的閑暇時間,他現在每周的總收入為384元,仍然比b行工資提高後的370元多。所以,他每周增加了5小時的閑暇時間和14元的收入(384元-370元=14元)。

  這種由於每小時的勞動價格提高,使人們擁有較高的收入,感到較富裕,從而感到有能力少工作多享受閑暇的傾向,叫做收入效應。當收入效應起主導作用時,勞動價格的提高會引起勞動供給量的減少,所以,勞動供給曲線向左後方彎曲。

  必須指出:這裡的收入效應與購買大部分一般消費品時的收入效應存在著重大的差別。第一,兩種收入效應作用的方向相反。某種一般消費品價格的上升會降低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因而會使消費者減少這種消費品消費。但是,工資提高引起的閑暇價格的提高使勞動供給者更富裕,從而有能力增加一切商品的消費,因此,對閑暇的需求量增加。第二,這裡的收入效應影響更強烈。對某種一般消費品的購買通常只占消費者總收入的一小部分,因此該產品價格的上升只生產較小的影響。但是,勞動供應者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他的勞動的出賣,所以閑暇價格的提高就會對他的收入和消費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

影響生產要素供給的因素[5]

  1.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及產品的價格

  如果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量大,廠商要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要素的供給會增加;反之,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量小,廠商就要縮小生產規模,生產要素的供給就會減少。如果產品的價格高,廠商要擴大生產規模,生產要素的供給就會增加;如果產品的價格低,廠商就要縮小生產規模,生產要素的供給就會減少。

  2.生產要素的價格

  生產要素本身的價格,與供給定理一致。生產要素價格與其供給呈同方向變動。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則生產要素的供給增加;生產要素價格下降,則其供給減少。

  3.經濟人口的規模與結構

  人口規模大,勞動力數量多,勞動力質量高,則勞動這種生產要素的供給就充分;反之,人口規模小,勞動力數量少,則其供給短缺。至於人口結構方面,如果是年輕型人口,則勞動供給充分;如果屬於老年型人口,則勞動供給短缺。

  4.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高,則會增加其對資本和自然資源的占有,而使生產要素供給增加;反之,則減少生產要素的供給。

  這是指一般的情形,勞動的實際供給可能很複雜。例如,在收入水平很高時,工資上漲也沒有引起勞動供給的增加,甚至相反,即勞動供給反而減少。歐洲發達國家就出現過這種情形。

  5.生產要素的稀缺性及替代程度

  生產要素缺乏,必然使其供給減少;反之,則會增加生產要素的供給。生產要素的替代程度高,則會增加其供給;反之,則要減少生產要素的供給。

參考文獻

  1. 胡世強主編.微觀經濟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2.
  2. 張遠超 董長瑞主編.微觀經濟學.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 孫宇暉 劉靜暖主編 劉曉薇 王輝 廖安勇副主編.西方經濟學基礎.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年03月第1版.
  4. 黃志賢 沈泉水等.當代西方經濟學概論.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01月第1版.
  5. 雷雨,李芝蘭主編.微觀經濟學.立信會計出版社,2008.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寒曦,Tracy,Lin,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產要素供給"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