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特色文化產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特色文化產業

  特色文化產業是指依托各地獨特的文化資源,通過創意轉化、科技提升和市場運作,提供具有鮮明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產業形態。

特色文化產業的內涵[1]

  特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特定區域範圍內,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所形成的共同價值觀,是區別於其他地區,得以存在、繁衍和發展的內在根基和精神動力。王國勝認為,“特色文化”是在大文化概念中表層面、中層面和深層面所表現的富有特色和地方性的文化現象。其中表層面文化是以特色或物化形成成果表現出的物質文化,中層面文化是以人的行為活動或行為化的方式表現的非物質文化,深層面文化是以人的意識形態表現的。特色文化是經過長期歷史發展的積澱而逐漸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連續性、獨特性和可識別性,反映了特定區域的人文歷史,形成了與其他地區文化相區別的人文特色。特色文化的最主要特點是富有特色和地方性,對一個區域的經濟、社會、環境、人文乃至人的習慣、習俗和價值觀的取向都有著重要影響。如四川的休閑文化、蘇州的園林文化、深圳的創業文化、內蒙古的草原文化等等。與一般產業不同,文化產業提供的是用來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特殊商品,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與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結果,是在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後,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產業。文化產業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產物,客觀反映了當前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現狀,已成為影響現代人類文明方式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運動形式。作為新興產業,世界各國不僅對文化產業的定義不同,甚至連稱謂都有很大區別,如美國叫版權產業,英國叫創意產業,西班牙則叫文化休閑產業。2004年國家統計局對文化產業的界定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其特征是以文化資源為原材料,以產業化為手段,通過提供能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而獲取利潤。

  特色文化產業則更為具體,它是文化產業在特定地域空間的具體實現形式,是依托區域特色文化資源、產業發展基礎、高新技術優勢和經營創新能力,以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滿足文化市場(社會)需求為目標,以產業化生產方式為手段,向社會(市場)提供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並具有跨區域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因此,特色文化產業是區域經濟、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是特色和開放的統一,具有精神內涵和產業生產的雙重屬性,它既是特定地域特色文化的產業載體,又是區域特色經濟的具體形式,具有極強的區外輻射力和影響力,一般也是區域文化領域中的主導產業

特色文化產業形成的條件[1]

  特色文化產業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目的,是文化資源、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制度機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文化資源

  文化資源是文化產業形成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是人類所創造並積累的文化遺產庫和當代人所創造的文化信息的總和,包括歷史人物、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宗教信仰、語言文字和戲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實踐表明,文化產業的興起和發展與當地文化資源緊密相關,文化資源的豐裕度往往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在文化產業的起步階段。文化遺產和文化資源豐富的地方,文化旅游業總是較為發達;創意和設計人才豐富的地區,與版權相關的文化產業往往較為繁榮,這種生產的內在邏輯決定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極強的文化資源依賴性。

  (二)市場需求

  產業逐利的特性使文化產業必須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市場需求不僅影響著文化資源的配置和供給,還決定著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並推動文化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不同於一般商品,文化產品屬於高收入彈性消費品,解決的不是生存方面的物質問題,而是精神層面的更高層次需求,只有得到市場認可才能進行文化產品的再生產,並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文化產業。由於地區問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普遍存在,人們生活習慣、消費觀念的差異,以及文化產品消費的學習和轉移成本較高,形成了不同地區文化消費需求的差異,這種差異最終決定了不同地區文化產業的形成規模和發展水平。我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費支出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文化消費的市場需求不僅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風向標,也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三)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對文化產業的種類、形式、格局始終產生著極為深刻、從某種意義上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高新技術創造了全新的文化產業。其次,高新技術為文化產業註入了新的元素和功能,促進了傳統文化產業的升級。如基於紙質媒體的圖書出版在數字技術的改造下,形成的數字圖書、數字化出版物;基於模擬信號的廣播電視在數字技術改造下,形成的數字廣播電視;由網路技術傳播形成的網路廣播電視、播客;基於衛星傳輸技術形成的移動電視車載電視;基於膠片製作的電影,在數字化技術的改造下,形成的數字電影等。不僅如此,科學技術對文化產業的作用還在於把以前無法利用或難以開發的資源,用新的形式組合起來,成為不僅方便而且廉價的新資源,為文化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和空間。第三,高新技術推動了不同行業之間的融合,改變了文化產業的運作模式。一方面,現代科技促進了傳統文化產業向新興文化產業相互轉化;另一方面,現代科技促進了產業間的融合,形成了許多新興產業。如網路游戲、動畫漫畫、MP4、多媒體手機等。此外,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日本的動漫產業、南韓的網路游戲等產業迅速竄紅,不僅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甚至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科學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已成為推動文化產業迅速崛起的推進器。

  (四)制度機制

  文化產業的產生和發展同樣離不開制度機制的保障。只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需求成為引導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文化建設才得以發展成為產業,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諾斯認為,制度環境是一系列用來確定生產、交換與分配的基本政治、社會、法律規則制度安排是支配經濟單位之間可能合作與競爭方式的規則,而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規則,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倫理道德的行為規範,用以約束個人的行為”。完善的制度是約束人們行為及其相互關係的一套行為規則,可以為交易雙方搭建一個對話的平臺,可以有效調節矛盾和衝突,減少比較和選擇成本,降低交易費用。制度具有規範主體行為、凝聚共同價值觀和協調人們行為的功能,是個人與環境達成一致的一種節約交易費用的工具,制度的出現大大簡化了人們認知和選擇的過程,使文化產業的產生和發展成為可能。

  文化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的內容產業,對知識產權的合理保護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在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的地區,不僅會抑制文化產業的創新,也將影響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如我國的電影放映業,由於相關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使幾乎沒有生產成本的盜版猖獗,劣幣驅逐良幣,造成國內電影業發展滯緩。相反,美國則建立了極為完善的政策制度,並將知識產權保護與產業發展完美結合,因此成為文化產業發展強國。

特色文化產業的形成路徑[1]

  一般說來,特色文化產業的形成路徑主要有:

  (一)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轉化

  在特色文化產業的形成模式中,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轉化屬於比較初級的一類,適合於文化資源相對豐富和文化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地區。主要通過對本地特色文化資源的深人挖掘、有效整合、全面提升和市場化包裝後形成以資源為亮點的文化產業。我國西部地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資源,既有燦爛的歷史文化、多樣的民族文化,又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奇特的人文景觀,是西部地區發展文化產業的獨特優勢。由於整體經濟的發展水平滯後於東中部,許多寶貴的文化資源還處在淺層次開采甚至尚未開采的原生狀態。西部一些文化資源大省,通過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發展出許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產業。如雲南省通過對本地文化資源的梳理,創造性地開發出原汁原味的生態“麗江模式”和大型原生態歌舞《雲南映像》,以資源為特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雲南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根據中廣網的報道,2007年,雲南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和旅游產業產值超800億元,達到822.1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2.35%,成為資源推動型文化產業發展中的經典成功模式。文化資源的開發和轉化具有見效快和難以模仿的優點,但隨著文化全球化趨勢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文化資源開發為主導的模式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如本是我國傳統民間故事的“花木蘭”,經過好萊塢加工、製作拍成電影後,又以文化產品輸入的形式反饋回中國,不僅賺取了大量的票房收入,還藉機宣傳了美國的價值觀。

  (二)獨特的內容創意

  與文化資源的開發相比,以內容創意為特色的文化產業更為強調人的創造力、靈感、理念和技能。英國是將內容創意為特色的文化產業發揮較好的國家之一,作為世界文化產業發展大國,英國政府非常重視創意因素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把創意的作用提升到無以復加的高度,將文化產業定義為文化創意產業。具體指“那些發源於個人創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夠通過應用知識產權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產業”。文化產業屬於創新密度和技術含量雙高的內容產業,高水平的創意和豐富的內容是其發展的核心。許多人們早已司空見慣的文化產業,由於加入了獨特的創意,而重新煥發活力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其中比較著名的是美國迪斯尼主題樂園的開發,其成功的秘訣就是通過對主題公園施加無窮的創意。同樣通過創意取得巨大收穫的例子是湖南電視臺的“超級女生”。當前,通過內容創意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不同區域間文化產業競爭的主要手段。

  (三)經營管理創新

  科學有效的經營管理對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關鍵,有時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科學的經營理念管理手段可以成就一個特色文化產業,落後和僵化的管理方式也可能徹底摧毀一個朝氣蓬勃的特色文化產業,尤其是對那些已經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的文化產業。文化產業覆蓋範圍很廣,其中的一些文化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發展非常類似,一方面,他們沒有獨特和豐裕的文化資源可以依靠,另一方面,這些文化產業也很難通過內容創意成為行業的翹楚,這些文化產業的發展只有通過管理創新,以先進的管理理念為指導,最終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產業。四川新聞出版業就是通過管理的持續創新成為區域內的特色文化產業。從上個世紀9O年代中期以來,四川新聞出版業通過實施“大集團帶大產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構建產業集群,完善新聞出版“產業鏈”以及開拓新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一系列管理創新使四川新聞出版業成為出版總量占西部30%以上,出版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的新聞出版大省和中西部出版發行基地。

  (四)高新技術應用

  按照產業技術含量的程度,文化產業可以分為傳統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文化產業。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文化生產、傳播、消費的方式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互聯網技術、電子技術、光儲存技術、電腦技術、移動通訊技術、動漫製作技術等已普遍應用於文化產業,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流通進入了大工業時代。高新技術的進入不斷催生出新的文化產品,使文化產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遠遠超過了其他產業,據統計,高技術文化產品的品種年增在60%以上,產值年增速度在30%以上。其中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是以高新技術為發展特色的典型,該公司2001年以代理大型網路游戲“傳奇”為契機進軍線上游戲運營市場,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就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當時中國國內最大的網路游戲運營商。但盛大公司深知與國際高水平企業相比,其自主研發核心技術能力缺乏,於是盛大公司在上海、深圳、成都等地通過投資、兼併、控股等形式設立了多個研發中心,進行網路游戲核心技術、網吧管理軟體、手機游戲、簡訊服務等方面的技術開發。通過幾年努力,盛大公司擁有了一系列核心技術,突破了技術瓶頸,產品的研發實力有了長足進展,陸續推出“傳奇世界”、“神跡”、“英雄年代”等盛大自主研發的多款網路游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互動娛樂公司之一。

  特色文化產業一般不可能僅由某一條路徑單獨促成,多數情況是上述四條路徑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是在特色文化產業的形成過程中,某一路徑在其中處於核心地位,成為推動其形成的關鍵性力量。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周建軍,張愛民.論特色文化產業的內涵和發展途徑(J).社會科學研究.2010,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特色文化產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