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文化市場(Cultural Markets)
目錄 |
文化市場既是一個屬於文化學範疇的概念,又是一個屬於經濟學範疇的概念。文化市場是文化產品生產、交換、消費的場所,又是市場經濟本身的一個組成部分。所謂文化市場,是指按價值規律進行文化藝術產品交換和提供有償文化服務活動的場所,是社會主義文化藝術產品生產和消費的中介。
它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要有能供人們消費並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和活動;
二是要有組織這種活動的經營者和需求者;
三是要有適宜的交換條件。
我國文化市場的發展[1]
改革開放之後,國家的中心任務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全國上下都開始了對經濟問題的關註。在新中國文化市場發展的第一階段,國家對文化單位採取了一些新的政策,採取了“以文養文”“多業助文”等措施,實際上是在嘗試推進文化事業單位進入市場。一些事業單位辦起了處於事業單位體系之內的文化企業,與此同時許多消失的及前所未有的文化行業也應時代的要求重新出現,各類民營的文化娛樂業興起。市場與文化的結合,繁榮了文化,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但由於同市場只是有限的接觸,同時還有事業體制的保護傘,20世紀80年代得到最優越滋養的應該是知識分子所引領的“精英文化”,而不是代表著人民普遍文化需求的“大眾文化”。讓人記憶猶新的是中國80年代在電影、文學、戲劇、美術等文化領域出現的一大批先鋒性的、探索性的文化藝術作品,許多內容在西方都堪稱前衛。
1992年之後,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在中國確立,同時文化事業單位作為一個龐大的體系,國家財政已無力全部負擔,從80年代中期就逐步開始對文化事業單位進行不同程度的財政撥款方式的變化,文化市場的發展就此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在生存問題的逼迫下,市場意識這才真正開始深入到文化機構當中去,文化生產者開始有了服務市場的意識,開始關註老百姓的喜、怒、哀、樂,研究他們的興趣與口味。在文化內容繁榮多彩、貼近大眾的同時,許多文化行業還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可謂是精神物質雙豐收。同時問題也相伴而來,一方面出現了淫穢盜版、色情服務等不良現象,而且市場經濟使一些優秀的但同市場邏輯不適應的文化門類處境困難;另一方面,文化發展在不斷的競爭當中,特別是面臨著加入WTO之後的國際競爭壓力,越來越感到了文化市場機制不健全所帶來的困惑和由此而來的緊迫。
對這兩方面問題出現了“收”和“放”兩種相反的文化政策建議。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文化產業,組建大的文化集團作為一種力圖平衡兩面的策略成為文化發展的主流,世紀之交,新中國的文化市場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臨的問題也很多,發展不是很順利。對這種組建文化產業集團的政策所提出的主要質疑是:不按照市場規律而依靠行政力量組建起來的集團,沒有市場競爭的洗禮,在做“大”之後是否就真的“強”了呢?在文化市場環境建設還很落後的狀況下,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前途確實令人擔憂,而且集團化之後形成新的壟斷,反而會遏制文化市場競爭機制的發育。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文化市場與經濟發展的關係[2]
一、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文化市場的促進作用
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求相應的文化市場和文化發展規模。
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現實,把文化轉型、把經濟與文化的綜合平衡、協調發展的嚴峻課題擺在了我們面前。我們應當看到,與發達國家甚至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投入產出仍有很到差距。一方面,我們沒有根本轉變辦文化惟有“事業型”一種模式的傳統思路和管理文化計划行政機制;另一方面,對文化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必要性認識不足,對因“生態平衡”和文化滯後而產生的經濟發展的制約估計不足。要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文化發揮咱總體戰略、管理方式、產生機制和市場運作體系,必須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市場與文化產業機制。
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文化需求的擴大和提高。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全社會文化需求的高漲。這種需求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規模大,數量多。這一特點突出表現在影視製品、音像製品、商業演出、商業性競技觀賞等方面。二是多層次多方位多類別。需求產品檔次既有武打、言情等通俗文學及通俗音樂,又有高品位的藝術鑒賞。三是更新速度快。文化熱點頻繁變動,文化明星不斷代換。這種社會溫暖化需求的擴大和提高,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動力。
第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文化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類社會是由物質生產、經濟結構(生產關係的總和)、法律和政治的上層建築、社會意識形態等基本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各個要素互相聯繫、互相制約、互相影響,其中,物質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著社會的經濟結構,進而制約著整個社會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過程。
文化屬於社會意識的範疇,在根本上受制於物質生產和經濟結構,無論是處於文化核心層的思想、道德、宗教,還是教育、文化、藝術和風俗習慣等,都是現實經濟關係、社會關係和人們實踐活動直接或間接的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壯大了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不僅會有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而且也會具有越來越多的物質投入。
二、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文化市場的消極影響。
文化不僅是人類應付環境的產物,而且還包含著人類擺脫肉體和自然限制的超越價值。文化將至善、至真、至美作為自己的最高追求;將人類基本生存狀態作為自己的最高關註對象;將提升人類精神境界、潤澤人的心靈作為最終目的;剋服社會活動的自發性、盲目性,限制社會出於狹隘功利目的對人的損害,從而維護人的基本權利;培養個體對人類存在和發展所應負的義務感和責任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文化在不斷地呼喚人文精神、自由和美、人類的信念和價值。
但是,市場經濟的運作並非總是一味地讓人陶醉,它的急速擴張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並對人類生活及文化建設造成了猛烈衝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畢竟是一種市場經濟,我們之所以採用,是因為對生產力落後、經濟文化不發達的現實中國意義重大、作用重大,但是對與計劃經濟條件下相對比進行文化建設難度的加大,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首先,市場經濟中,經濟主體參與經濟活動的驅動力是“利潤最大化”,這種利益驅動機制在給人的最高追求的實現變得越發艱難,甚至在某些時候成為不可能。
其次,市場經濟的擴張對人們的價值觀、理想信念、生存意義、終極關懷等產生了衝擊,使人們滋生了不定感和迷失感,導致了“生存意義危機”。當人們面對實利的追求與形而上學的沉思不可兼顧時,被捨棄的往往是後者,文化價值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最後,市場經濟以效率原則而運轉,不能奢望市場機制的充分運作能自發地達到人類做高價值取向和真善美的價值目標。市場經濟雖對於那種能夠給經濟主體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實用科學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但是在那些具有公共物品性質並能產生長遠效應的基礎理論科學面前,市場機制往往是失靈的。這就容易造成文化失衡。
三、推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互動
1.大力發展文化經濟。
文化經濟一體化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經濟越發達,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對經濟的拉動力就越大。我們要大力推動文化與經濟的融合,用經濟發展帶動文化發展,同時以文化素質影響經濟素質,使物質生產的發展因文化因素的註入而得到質的提升,使產品因附加了文化內涵而升值,使歷史文化資源轉變為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產品,使文化產業能夠得以發展、壯大。
強化本土文化意識,利用自身文化優勢發展“人文經濟”,傳承保護好各種民族文化遺產,使彰顯地區(城市)特色與個性的文化資源,在不被破壞其內在文化鏈的前提下,通過經濟成份的註入,擴大文化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進而增強吸引力。
2.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經濟。
文化與旅游是密不可分的,在豐厚的旅游資源中,要加大對人文資源的開發利用,挖掘整合民族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民風等資源,但並不是所有內涵豐富的人文資源稍加“包裝”便具有旅游價值,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好能夠傳承這種文化主題的有效載體,形成文化與旅游的交匯與融合、互動與發展,讓這些內涵豐富的資源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從而做大做強地域的文化旅游。
對自然景觀同樣也要加大文化的導入,加強旅游產品的產業化運作,體現特色,突出主題,打造精品,形成品牌效應,如可以搞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相關產品,用名人文化旅游節的成功運作,就為擴大旅游的影響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通過做大做強具有名人文化內涵的旅游業,牽動人流物流的增長和運轉,帶動各類文化消費和其它商品的消費,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如果說經濟是“形”,那麼文化就是“神”,只有形神兼備,才能推進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