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文化生產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文化生產

  文化生產是指把人類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為文化資源,生產文化產品、提供文化服務和創造社會財富的能力。同時,在文化生產中,生產者將自身強烈的思想、意志、情感、願望滲透於一定的生產過程,表現為一個物化的過程,具有明顯的物質性。[1]

文化生產的二重性[1]

  文化生產的二重性,一方面是指它所具有和其他產業一樣的經濟性質、市場運作方式、產業管理規範及追求經濟效益等一系列特征,另一方面是指把人類的思想、觀念和認識等作為產品內容。文化生產具備巨大的經濟能量,具有影響民族文化心理和整合社會關係的力量。文化產業性質是意識形態性最佳載體和傳播工具。任何一種價值觀念和道德信仰的形成,都是通過文化產品有效傳播途徑,來潛移默化地被社會成員接受的。文化產業的規模、速度和效率以及產品的多樣性,決定了文化意識形態傳播力度、幅度和效率。由此可以斷定,國家制定科學公平和諧的文化政策,旨在提供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由市場提供自由競爭的平臺。人們通過滿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創造出文化經濟、經濟文化文化市場。文化生產通過滿足文化的市場需求,創造出文化傳播的渠道和手段,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文化生產的價值過程[2]

  1、文化生產的價值客觀化

  文化作為符號表達系統的形成,緣於人類在日常生產生活中交往和溝通的需要。個人與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繫和交往,對個人來說,這種交往和溝通必須依賴於文化;同時,文化還是人類組織生產和交往的社會結構性因素,社會是在文化的意義上顯現的。文化的價值形態具有多樣性,但是,從文化與社會的關係看,多樣性的文化價值形態無非是表現為個體與社會、個體與個體、個體與自我的關係。而從文化生產與文化價值的關係看,文化生產作為人類基本的生產形式,是創造、傳播和實現文化價值的生產過程。

  非物質勞動是文化生產的基本勞動形式。非物質勞動的成果表現為非物質的客觀化。這種客觀化有兩種基本形態:一是純粹的非物質形態,即該成果是人們可以直接意識和感知到的,這種狀況表現在以人為直接對象的文化傳播和服務之中。例如, 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等,以及藝術表演、演講、授課等活動。這種非物質勞動成果的客觀化呈現為動態過程;另一種非物質勞動成果是由物質載體呈現的形態,即人們藉助於某種物質介質進行的各類文化創造和接受活動,例如創作或閱讀、欣賞藝術作品等,而這是非物質勞動成果由動態向靜態轉化而呈現的客觀化,即藉助於物質載體來呈現的非物質勞動成果。

  從過程看,文化生產價值客觀化的兩種形式具有不同的特點。由藝術表演、演講等文化傳播和服務作為動態過程的客觀化.其過程通常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例如,在音樂廳里欣賞交響音樂會。對樂團而言,這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在時間上是由音樂會確定演出的曲目多少及長短決定的;而音樂廳的建築特點滿足了音樂會演出應有的藝術效果所必須達到的要求,而這種要求對於傳播的範圍和對象而言,實際上表現為一種空間限制。

  藉助於特定物質載體進行的文化生產活動,其價值的客觀化,實際上是將非物質勞動的價值創造過程通過物質載體呈現出來。這一過程本質上是由動態的非物質勞動過程轉變為靜態呈現方式的過程。例如,畫家將頭腦中的藝術形象描繪在繪畫材料上。由於繪畫材料的物理特性在一定時間里具有穩定性,因而,物質載體時間上的物理穩定性使文化生產的價值客觀化,可以突破時間對於非物質勞動成果動態過程的限制。當然,藉助於物質載體來呈現的非物質勞動成果,其價值客觀化呈現的時間也具有相對性,一方面,價值客觀化存在的時間長短取決於物質載體的物理特性;另一方面,理解單個的文化遺存物中包含的非物質內涵,還必須依賴其被創造時的整體環境。按照符號學的理論,呈現非物質文化內涵的意義的規則以隱含的方式存在於文化體系中,一旦整體環境被破壞了,構成某種文化意義的隱含規則就無法為人們把握,單個的文化遺存物包含的非物質內涵就難以被整體還原和理解。

  2、價值創造的兩個層次

  在人、文化和文化生產之間,文化生產的價值創造是人圍繞著符號而展開的尋求和創造意義的活動。所有的文化形式都以符號形式存在,每種文化形式也都是一個自足的符號體系,即按照一定的規則構成完整的體系。在所有符號體系中,語言是一個特殊的符號體系。“語言不但是人類社會最大的符號體系,而且大得不成比例,其他符號體系與之相比都實在太小,而且全都可以被語言混雜、解釋、置換。”不同的文化形式,也即各種符號體系都與語言這一最大的符號體系存在著這樣的關係,因而,作為符號體系的語言應用可以說明和解釋各種符號體系的運作狀況。

  按照符號體系的雙軸關係原理,語言的應用實際上在兩個層次上展開。一是淺層、顯現的,這個層次顯現的是語言應用者通過編碼來表達他要表達的內容。二是內隱、深層的。儘管語言應用者通過不同的編碼方式來表達不同意思,但是,編碼本身是依據一定的規則而進行,這一規則並不是直接顯現的,它是內隱在這一符號體系之中,換句話說,每個符號除了具有淺層顯現的層次外,都存在著一個內隱於深層的規則層面,符號應用者對符碼的應用過程都自覺受到這一內隱深層的規則制約;而對於符號應用者的接受對象來說,也同樣需要依據這一規則,對符號應用者的編碼進行解碼,通過這一方式來理解後者所表達的意義。

  文化生產的本質是符號生產,因而,文化生產的價值創造過程分別在符號體系的這兩個層次上展開。概括地看,文化生產的價值創造,一是在符號體系淺在顯現層次上所進行的編碼活動,通過編碼,生產者表達他個人的意義。當個體生產者所表達的意義,對社會具有全新價值時,才是文化生產的價值創造。二是在規則層面的創新。生產者為表達獨特的意義(無論是一種印象、還是情感體驗,或者是一種全新的思想),有可能需要突破符號體系傳統規則的限制。而對編碼規則的突破,必須被社會所認可,才能為準確理解意義建立新的規則。這種情況通常在文學藝術中最易發生。在文學史上,新的文體及創作手法的形成,都可以被視為是在符號體系規則層面上的創新。

  無論是在哪個層次上從事價值創造,文化生產的價值創造和實現過程,都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個體獨立完成的,事實上,由於文化的符號特征,文化生產的價值過程不能與物質生產的價值過程進行簡單的類比。對文化生產者而言,他的意義表達只是為文化價值的創造建立一個必要前提,但卻不是創造過程的全部。生產者藉助於約定成俗的規則系統進行意義表達,這一意義需要他人的理解才能形成價值,而他人對這一意義的理解也依賴於同樣的系統規則才是可能的。問題的關鍵在於:規則系統本身表現為一種約定俗成,即一種社會性,沒有這種體現為社會性的規則約束,個體對於符號的應用,就可能變成一種完全沒有意義的胡言亂語。因此,文化生產的價值創造和實現過程始終是由個體與社會合作完成的。

  3、文化生產的價值積累

  在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文化發展以生產和再生產的方式展開。在這一過程中,文化生產創造的價值以其獨特的方式呈現為不斷積累的過程。席美爾在《貨幣哲學》中對文化發展的這一過程特征做了概括:一是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分化:即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藉助於各種載體從而獲得其客觀化形式;而個體的人通過文化展現其社會性過程, 日益形成了以個體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為特征的主觀文化。二是分化的文化形式日趨多樣化,文化對於人而言就顯得越來越抽象,以致文化逐步演變為一種形式化的抽象形態,這種形態具有象徵的性質,實際上也就轉變為一種純粹的符號了。

  文化發展的這一過程產生了兩個後果:首先,對人來說,由於文化的這種趨於抽象的性質,也就相應地促進了人的思維和情感功能的發展,因為只有通過人的思維和情感功能日趨精緻地發展,才能表達和理解文化內涵的意義;其次,文化本身在客觀化過程中,越來越不需要依賴物質載體,換句話說,文化的客觀化過程與其載體的關係不再是直接的和固定不變的,在大多數情況下,物質載體甚至完全可以被捨棄。如此,人就成了文化的唯一載體①,人們通過接受教育和文化鑒賞活動,逐步積累起豐富的知識素養和審美經驗,從而以個體的方式承載、展現和傳承文化。

  布迪厄對資本深化發展的現代形式進行了分類,並比較和論述了不同類型資本的基本特征,進而構建了文化資本理論。文化資本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文化生產的價值積累過程和發生作用的方式。就此而言,文化積累與資本積累具有相似特征。但是,文化資本經濟資本仍然具有不同屬性。“在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中,‘資本’ 這個詞同時有兩方面要素,占有和支配。儘管二者的關係是‘辯證的’,但至少在資本主義社會這一條件下, ‘占有’要素似乎是先在於‘支配’要素的。”事實上,經濟資本是物質財富積累的抽象形式,資本作為符號承擔能指,其所指總是與一定的物質財富相聯繫,即經濟資本表現為對一定數量的物質財富的占有和支配。文化價值具有非物質的本質特征,當文化價值轉化為文化資本時,由於文化作為符號的能指與所指關係是一種“任意的” 關係,因而,文化資本表現為資本占有和支配的本質既是有條件的,也具有相對的不穩定性。

  4、文化生產的價值特征

  在日常經驗中,價值是能夠滿足某種欲望的客體或客體的性質。而席美爾的價值概念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價值作為客體的性質,價值的發生是一個主體與客體分離的過程;二是主體追求某種欲望滿足,是一個附帶犧牲的選擇過程。但是,價值概念在人、文化與社會的相互關係中具有不同的類型和特征。在文化領域,價值是反映、制約和規範人的行為的意義系統,其價值的基礎是意義的“一貫性” 體系;在社會領域,價值是人的社會性的全部表現,是作用於人的行為選擇、與目的和手段相關的參照體系;經濟領域的價值概念中所具有的效用性質,則是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價值交叉共有的屬性。

  經濟領域的價值基礎是效用。文化生產過程賦予了生產創造的文化以價值,其基本特征是效用,表現為社會和個人對文化的需要。文化價值的非物質特征決定了文化生產創造的價值是在呈現過程中發生的,也即席美爾所說的是在主體與客體相分離的過程中產生的。文化價值的呈現過程既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受到呈現方式的制約。因此,社會生產方式及生產條件的變化對文化生產創造的文化價值特征有著深刻影響。

  從生產方面來看,文化價值的效用在文化生產過程中表現為社會的強制性,而對於個體則表現為選擇性。個體的價值選擇性正如席美爾所言,是附帶著某種犧牲的選擇。從需求方面看,文化生產對於社會是一種直接的需求,表現為文化所承擔的社會功能,沒有文化生產創造的文化價值,整個社會就無以成形;而個體在面對文化價值時雖然可以選擇,但如果他要融人社會,那麼一方面要接受社會價值的強制,另一方面也需要社會接納他的個性化的一面。因此,生產過程中文化價值的效用性質其實並不是單獨取決於個體或者社會,而是在個體和社會的相互關係即交互作用中形成的。

  在人類的生產勞動活動中,勞動產品的價值表現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但是,勞動產品的交換價值在人類生產史上並非天生具有,而是隨著人類生產方式的改進和發展,即隨著勞動分工的深化,勞動者必須通過相互交換其勞動產品,不斷維持再生產過程,從而才得以形成。而文化價值轉化為文化資本,不僅與文化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而且是與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相聯繫。文化資本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特有的文化價值轉化的一種形式。事實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趨於無限擴大的本質,首先表現為資本具有擴張的能力和傾向,當資本不斷深化發展時,將文化生產納入資本生產是資本本性的最自然不過的表現。文化的資本化是資本生產條件下文化生產所具有的文化價值的轉化功能。文化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逐步積累的,而文化只有在積累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創新發展。就此而言,文化積累的過程特征與資本積累的特征極為相似。

參考文獻

  1. 1.0 1.1 成赫.談文化生產的“二重性”(A).戲劇之家.2010,11:86
  2. 榮躍明.論文化生產的價值形態及其特征(A).社會科學.2009,10:119~12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y桑,Lin,寒曦,刘维燎,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文化生產"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