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存量改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存量改革

  存量改革是指通過對舊體制進行實質性改革實現最終的制度創新

存量改革的必要性[1]

  1.“增量改革”的負效應

  如何避免“改革疲勞症”,全面推進整體改革,完成現代化,是擺在實行漸進式改革的國家面前的新挑戰。我國3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成功的獨到之處就在於我們走了一條“增量改革”帶動“存量改革”,“體制外的改革”倒逼“體制內的改革”的漸進式改革道路。“增量改革”在啟動改革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改革初期,面臨的阻力比較大,先從體制外入手,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實現對資產增量的配置,隨著增量部分在總量中的比重不斷增加,逐步帶動“存量改革”。

  但是,隨著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增量改革”的局限性也顯現出來。第一,經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之間發展失衡,城鄉發展不平衡,各社會階層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社會矛盾凸顯等,這些增加了改革的社會成本;第二,尋租空間增大,尋租行為禁而不絕,制度租金昂貴,造成交易成本不斷增加,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第三,在改革的過程中形成新的利益集團,不斷坐大,通過自我強化成為深化改革的現實阻力;第四,政治體制改革滯後於經濟體制改革,政府職能未實現轉型,阻礙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改革。這種情況下,甚至產生了所謂的“改革疲勞症”:對改革的質疑在增加;改革的動力在減弱;對改革的畏難情緒在增大。“增量改革”的邊際效用不斷遞減,“增量改革”到了轉為負效應的臨界點,若是固守這樣的改革,勢必會導致改革紅利減少,改革的成本大於改革的收益,從而偏離改革的初衷。

  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告訴我們,經濟發展起步以後,並不意味著一個社會可以順利地不斷前進,相反,由於舊制度的存在,經濟發展會使得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趨於緊張。當前中國正面臨與之類似的現代化難題,一味追求激進的改革甚至革命,有走向動蕩混亂的危險,只能依靠審慎的進一步改革化解,決不可誤入冒險激進的歧途。經由改革達成代價最小的現代化道路,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關鍵問題在於改革怎樣推進、制度怎樣變革。

  2.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利益問題

  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社會個體行為的根本動力所在。改革的順利推進需要優化配置資源,不斷改進利益分配體制和利益分配方式,在實現效率的同時,更好地體現公平與公正。改革之所以處於久推不動的狀態,究其原因是改革逐步進入了“存量改革”階段,如果說“增量改革”是一個做大蛋糕的過程,那麼“存量改革”就是“切蛋糕”的過程,這樣的改革就是福利經濟學卡爾多所說的現實中改革對社會成員而言的四種可能的第三種可能:“改革使得社會中某些階層的福利得到增進,但損害了其他階層成員的福利”,屬於非帕累托改進。一方面,弱勢群體和利益邊緣群體成為改革代價的承擔者,他們承擔了國企改革及住房、教育和醫療改革的成本;另一方面,“增量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團不願意對改革的受損者做出相應的補償。由於既得利益集團與承擔改革成本的社會弱勢群體之間的利益差距不斷拉大,改革的受益者未能及時有效地補償改革的受損者,兩者的利益失衡對深化改革形成了巨大的現實阻力。

  如果僅有“增量改革”而迴避“存量改革”,就無法實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這樣的改革推行起來,勢必會面臨阻力重重、舉步維艱的困境。所以,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要打破這種困境,傾力推進“存量改革”。

存量改革的內容[2]

  從經濟角度分析,我們可以從資產存量、資本存量和市場存量等方面認識存量改革。

  資產存量改革。資產在國家、企業、個人的分佈,在金融與非金融間的分佈,在區域間的分佈以及在居民與居民間的分佈情況,既是一國政治經濟制度的體現,也是經濟市場深化程度的反映。合理的資產結構有利於效率和公平,反之,則會造成一系列扭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一系列改革,調整資產格局,激發了經濟動力和活力,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也是國人走向富強的道路。但也要看到,我國在資產結構方面仍存在諸多不平衡問題,需要持續深化包括所有權制度、產權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多方面改革,以優化資產存量。需要明確,資產存量改革不是簡單的進退問題,核心在於以效率和公平為目標形成一種有效的機制,讓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促進資產在不同市場主體、不同區域、不同人群的平衡,以及實體經濟虛擬經濟間的平衡。

  資本存量改革。合理的資本結構對於改善經濟治理,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性以及提高經濟發展中的激勵和約束都具有重要作用。這些年來,我國通過對各類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改善了企業資本結構。但企業資本結構仍然脆弱,仍需進一步改革。我們要通過調整所有制結構、發展資本市場,有效調整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比例關係,賦予非公有制經濟同等發展的權利。一方面,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繼續發展公有制經濟。同時調整經濟的佈局和結構,提高國有資本運行效率。另一方面,要在更寬領域、更廣範圍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發展。要繼續完善市場準入制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市場存量改革。市場存量改革實質上是市場結構改革。市場結構是指市場中各種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及其特征,包括市場供給者之間、需求者之間、供給和需求者之間以及市場上現有的供給者、需求者與正在進入該市場的供給者、需求者之間的關係。拿金融市場來說,包括金融市場上供給(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數量和分佈,金融需求的結構與分佈,各種金融業態的規模與關係,金融業與相關中介業的分工與協作,以及金融制度市場化、專業化程度,等等。市場存量改革就是要著力解決其中的結構性問題,一方面是把存量盤活,發揮存量的乘數效應,更好地滿足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是增強市場的彈性和韌性,提高市場的資源配置和經濟調節能力。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Lin,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存量改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