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分配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利益分配是指合作各方成員從合作形成的總收入或總利潤中分得各自應得的份額。
- 1、內部利益分配。
包括股東結構,部門人事福利待遇,資源分配等,需要很好的協調以達到目標一致團結一心,否則內部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會禍起蕭牆。
- 2、外部利益分配。
與合作方利益分配不光是營銷上的,個人理解每個公司都應該有戰略合作伙伴,這些伙伴應該是能夠彼此利益共用,風險共擔,其次的一般業務合作伙伴的利益分配也是決定一個公司運營成敗的關鍵。
- 1、阿裡模式
即阿裡巴巴公司的模式,馬雲把自己定位成一個領袖,在帶領他的團隊創業的時候,他是占據最多有利資源的人,但是他卻沒有占有太多股份,他並不是所謂的控股老闆,現在馬雲只持有阿裡巴巴百分之一點多的股份。馬雲是靠他的魅力、他的影響力在領導企業,而不是他的股權。他把企業的利潤與所有人分享,目前阿裡巴巴的銷售額已經上千億,正所謂財散人聚、財聚人散,而擁有了才自然會掙來更多的財。
- 2、巨人模式
即巨人集團的模式,史玉柱的故事不用再多講了,由首負變成首富,因為他吃過這方面的虧,所以他一定要保證百分之百持股。他成功的地方在於他的項目股份制,他跟每一個員工合作的時候,在某一個項目上總是讓員工掙到比他多的錢,其實本質還是散財,把利益與他人分享。所以說做企業,只要你想做強做大,必須要把利益拿出來跟大家共同分享。如果企業能把每位員工都當成合作伙伴,為他們提供創業的平臺,一步步把他們培養成有能力掙大錢的老闆,而公司只要其中30%的利潤,70%的利潤都歸員工個人所有,那麼每位員工都會感覺不是在為別人打工,而是在給自己打工,到了其它任何企業他都不可能得到這種待遇,所以員工的忠誠度自然會很高。有很多企業都是押員工的身份證或者工資,怕員工跑了,但是這樣即使留住了員工的人也把他的心趕跑了。在我們的企業,從來不押扣員工的任何東西或金錢,如果員工想當老闆自己創業,公司會為他提供合作的平臺;如果員工中途要離職,公司給他多發兩個月的工資支持他去找新工作。這是我們對待員工的態度,即使人走了,可是他的心還會留在公司,將來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記得公司的好,他就是公司的活廣告了。
- 3、金夫人模式
金夫人是做婚紗影樓的,在這麼一個難複製難管理的行業,金夫人能做到全國幾百個店、幾千名員工、年銷售額達30億,那是相當了不起了。它走的是多品牌路線,每個品牌項目之間沒有競爭。只要員工有一個好的品牌創意,有一套適合的管理模式,金夫人的老闆就會給員工投資,金夫人占60%的股份,員工占40%的股份,這樣員工就可以自己當老闆。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利益分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