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區域經濟開發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區域經濟開發模式[1]

  區域經濟開發模式是對區域經濟開發過程中的產業結構與空間結構選擇、構建和調整的歷史經驗分析與總結,反映了不同類型的區域經濟開發方式和方法。

區域經濟開發模式的類型[1]

  根據國內外開發不發達地區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類開發模式。

  1.點線開發模式

  對於經濟不發達、開發程度低的區域,由於其經濟實力薄弱,可以支配的有效資源和要素有限,因此區域經濟開發必須首先選擇符合區域條件的主導產業經濟基礎相對較好的城市,建立區域經濟增長中心,促使區域內經濟增長中心四周沿線的要素和經濟活動向增長中心集聚,圍繞以主導產業為核心的產業群進行合理配置,形成規模效應集聚效應。這樣可以較快地啟動區域經濟發展,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區域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的增長,建立起具有自我增長能力的區域經濟發展機制,通過增長中心向四周沿線擴散其增長能力,逐步帶動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該模式適用於對經濟發育程度低,傳統產業比重大,資源豐富但技術條件相對較差,城市發育水平不高,中心城市尚未形成向四周沿線輻射能力的區域進行經濟開發。通過選擇城市的主導產業進行重點扶持,使其迅速增長,擴大了規模和對外輻射能力,形成區域經濟增長中心點和線輻射來推動區域經濟的開發與發展。

  2.線面開發模式

  在區域經濟開發過程中,會逐步形成若幹經濟增長中心。這些增長中心一旦形成,它們之間通過線輻射最易產生要素和經濟活動連片的集聚與擴散,於是在它們之間就會建立起各種交通運輸線路、動力供給線路、信息傳遞線路、水資源供應線路以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聯繫,產生相對密集的商品流、人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等,從而形成區域內經濟相對發達的線面,這種線面的形成可激活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由於線面地區構成良好的區位優勢,就會吸引區域內其他地區的要素和經濟活動向此集聚,而在集聚的過程中又極易形成新的點線開發,再由點線開發構成新的線面開發。因此,在區域經濟開發中,一方麵線面開發推動著區域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逐步形成由點線——線面開發等級體系構成的區域空間結構主體,更利於有效地組織經濟發展。線面開發模式適用於在點線開發模式達到一定規模和程度的基礎上採用。兩類開發模式互相配合,彼此推進,最終形成立體開發模式。

  3.立體開發模式

  當區域經濟開發進行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依托已經建立起來的點線——線面開發等級體系,發揮各級經濟增長中心點、輻射線和輻射面對周圍地區經濟發展的組織和先導作用,推動城鄉經濟一體化進程。同時以各級點、線、面為基礎,建立起以增長中心為結點的,由線面構架而成的各類要素流通與傳遞網路,把整個地區連接起來,逐步實現區內經濟一體化。這樣就把區域內所能利用的各種要素、各種經濟活動、各個地區組織結合成為一個具有不同層次、功能各異、分工合作的立體經濟系統,並把區外的一些資源和要素納入到這個系統中,促進本區域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該模式適用於經濟較發達的區域開發採用,這類區域具備了較強的經濟實力,資金供給對區域開發的約束力大大減小,有條件對區域進行全面開發。此外,這類區域還面臨著結構的轉換問題,如少數地方經濟過密,要素成本過高,空間嚴重失衡,需要進行全面立體開發才能有效地實現結構的轉換與升級。日本在開發不發達地區時制定的國土開發規劃大體是按照以上三種開發模式依次漸進的。

  4.優勢區位開發模式

  在區域內,資源或要素的空間分佈與組合存在差異,經濟基礎也存在差異,使各個地方的區位條件存在差異。優勢區位開發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受資源供給有限性的約束,區域經濟開發應該選擇出優勢區位作為開發重點,對其進行集中投入或政策傾斜,促進其快速發展,並逐步向周圍地區擴散。

  由於優勢區位會隨著開發進程的推移、區內外條件的變化而發生地位的變化,優勢區位開發模式通過在不同階段對優勢區位的調整與選擇開發,實現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前蘇聯在西伯利亞地區進行區域性生產綜合體開發,如開發秋明油氣田時採用的就是優勢區位開發模式。

  5.梯度式開發模式

  地區之間存在著技術水平的差異,這種差異稱為梯度差。有梯度就有空間推移,新技術在地區之間的轉移是由高梯度的地區向低梯度的地區進行的。同樣,地區之間在經濟總體水平上也存在著梯度差異,其空間推移方向同樣是由高梯度地區向低梯度地區進行的。梯度式開發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在區域經濟開發中,應該充分利用客觀的經濟梯度推移機制,首先把經濟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作為重點開發對象,進行重點培植,等到這類地區發展起來,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地區間的經濟梯度差,再依次開發中等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最後獲得區域經濟開發的空間平衡。

  中國傳統西部開發在改革開放後的頭20年採取的就是東中西梯度式開發模式,這種模式可以發揮發達地區的現有優勢,但可能在一定時期內加劇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並由此引發社會矛盾,使區域經濟開發的總體效益不升反降。因此,這種建立在技術或經濟推移的空間不平衡機制上的梯度式開發模式不具有普適性。

  6.跨越式開發模式

  這種開發模式是針對梯度開發模式的缺陷提出來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空間轉移並不完全是按梯度差來進行的,它除了向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轉移外,也會向資源豐富的不發達地區轉移。後者就是一種跨越式的轉移,地區之間的經濟開發同樣存在跨越模式。跨越式開發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在區域經濟開發中,制定開發戰略和選擇開發重點時,不能完全按照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而應根據經濟發展的總體需要和可能條件以及適度保持地區平衡的要求進行,在需要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先對一些不發達地區進行重點開發,促進它們的經濟發展,以保持地區之間的相對平衡,而且當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得到有效釋放時,它們有可能加快發展步伐,成為區域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跨越式開發模式對於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要而言有推廣應用的前景,但是該模式的推廣應用需要一定的制度環境等前提條件保障才能順利進行,因此發展中國家需要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度創新才能創造條件應用該模式,否則跨越式開發模式只能具有局部意義,而不具備代表性。當代中國西部大開發採取的就是現代化跨越式開發模式。同樣有必要對西部大開發的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進行一系列的創新,這也正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區域經濟開發模式的條件[2]

  區域經濟開發模式應當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內涵:

  (1)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方式。對於一個地區來說,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去實現促進地區發展的目標,可以選擇的方式是多方面的。例如,可以選擇數量型的規模擴張,也可以選擇質量型的產值擴張;可以採取非均衡的讓一部分地區先期發展,然後帶動其他地區,也可以採取均衡發展,兼顧區內的各個亞區的發展。

  (2)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體制類型。對於能夠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的機制來說,有很多類型,選擇何種,要依地區條件和環境而定。例如,促進發展有計劃、規劃機制和市場機制;有的地區通過促進市場發育,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推動區域發展;也有的地區通過統一的計劃和規劃來規範區域的開發,以求發展。

  (3)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產權組合類型。雖然地區經濟發展必須堅持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但在產權組合的類型上,也是存在多種選擇的。例如,有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主的地區,也有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的地區,更有多種產權形式組合的地區。應當說,哪種組合方式都能夠促進發展,但必須保持一種多樣性,否則單一的產權模式是很危險的。

  (4)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推動產業的類型。欠發達地區(國家)的進出口替代等都屬於這個範疇。有些地區採取外貿拉動的戰略,重點發展出口產業,也有的地區以資源開發為主,重點發展資源加工產業。

區域經濟開發模式選擇的基本理論依據[3]

  1.公平與效率的關係問題是區域經濟開發模式選擇的基本參照系

  公平與效率的關係一直是經濟學特別是西方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命題。西方經濟學家一般認為:所謂“公平”,是指社會成員收入的均等化;所謂“效率”,是指資源的有效配置。西方經濟理論認為公平與效率兩個政策目標是相互抵觸、相互矛盾的,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據是市場對生產要素(包括人力資源要素)貢獻的評價和付酬制度,其邏輯關係是:市場愈起作用,收入差距相應拉得愈大,經濟效率也愈高;相反,市場作用愈小,政府管製作用愈大,收入分配愈平均,經濟效率當然也就愈低。因此,公平與效率之間存在一種此長彼消的替代關係;為了達到收入均等化,就要犧牲效率;為了提高效率,勢必要犧牲公平。故公平與效率就有一個先後順序問題,它涉及到西方經濟學中深層次的價值判斷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經濟理論中經濟自由主義與國家干預主義兩大思潮的衝突

  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效率與公平有其獨特的含義。一般地說,“效率”是指在發展國民經濟過程中,通過有效的資源配置和生產力合理佈局,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區域經濟的較快增長,從而提高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而“公平”則是人們要求利益和權利分配合理化,它包括的範圍很廣泛,除經濟領域外,還涉及到政治、法律、文化等領域。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公平與不公平所反映的主要是國家內部各地區之間的利益和權利關係。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不公平,主要指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並存,高收入地區與貧困地區並存,區域之間在國土開發程度、經濟技術水平、經濟實力、人均收入與消費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距。實現區域發展的公平目標,就是要在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的條件下逐步提高不發達地區的開發程度,壯大經濟實力,縮小區域經濟差距,最終實現區域之間相對均衡發展,達到真正的利益統一。

  如何協調公平與效率之間的關係,是世界各國都普遍遇到的問題。西方經濟學者從他們的立場觀點出發,作了大量研究,其中有些觀點可供我們借鑒和參考。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在《平等與效率》一書中指出:如果平等與效率雙方都有價值,而且其中一方對另一方沒有絕對的優先權,那麼在它們衝突的方面就應該達成妥協。這時,為了效率就要犧牲某些平等,為了平等就要犧牲某些效率。然而作為更多地獲得另一方的必要手段(或者是獲得某些其他有價值的社會成果的可能性),無論哪一方的犧牲都是公正的。從純經濟學的領域看,奧肯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公平與效率的關係決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學概念,它還涉及社會政治、道德倫理等領域。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對公平與效率的取捨從來沒有出現只追求一方而捨棄另一方的現象;甚至進一步說,也不能為了一方面過度犧牲另一方。這已為歷史經驗所證明。過分偏重於公平目標,將損害總體經濟效益,這種過度犧牲效率、缺乏物質基礎的區域公平,只能是區域的普遍貧窮,這種公平也是維持不下去的;反之,過分偏重於效率目標,將進一步拉大區域差距,甚至造成區域闖的兩極分化。各地區、各民族利益關係上的失衡,是各地區、各民族間發生摩擦而引發社會矛盾、民族矛盾的根源。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區域都不可能有持續效率的經濟增長。因此,現實的選擇只能是公平與效率的妥協。具體地說,就是要尋找公平與效率的最佳“結合區間”,即公平、效率兼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2、公平與效率的矛盾與統一

  效率與公平確是有一定矛盾的,因為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面臨著促進全國經濟增長和巨集觀區域之間均衡發展的雙重任務;但具體到一定的發展階段,由於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效率與公平又存在矛盾。這一矛盾表現在:實現區域平衡發展和公平目標,就可能影響某一階段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和效率。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東、中、西三大區域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不少經濟效益指標呈現由東向西遞減的態勢。這就使得我們在制定區域政策,協調區際利益關係和組織經濟運行時受到兩個相反力量的制約:要從巨集觀效益出發,保持其穩定增長,就需要採取向東部沿海地區傾斜的區域政策,但這樣會加劇我國區域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權利、利益上的不均等;而要加強和提高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生產能力,實現公平和利益的統一,又會影響巨集觀經濟效益,為此會支付可觀的機會成本。然而,效率與公平又是統一的。第一,效率決定公平的存在其發展。只有當效率提高,剩餘產品出現後公平才會發生。隨著效率和不斷提高,公平也會不斷發展。我國區域發展的目標是各區域均衡發展,走共同富裕之路。而隨著巨集觀和微觀、全國和各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必將為實現區域的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提供更堅實的物質基礎。當然,效率決定公平的發展,要受到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制約。在區域發展初期,區域經濟的極化效應較擴散效應顯著,通過採取適度的傾斜政策,在不同地區有重點、有差:異地發展經濟的做法雖在短期內使區域之間差距有所擴大,但卻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並促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較快發展,最終會縮短實現區域經濟發展均衡化目標的時間,達到公平與平等。第二,公平是效率的激素或催化劑。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整體效率的提高,需要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生產力的合理佈局,達到以儘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產出;而這一切,靠的是區域全體成員積極性的充分發揮,這又取決於每個成員對公平的感受。因此說,公平出效率。為了提高區域的整體效率,必須創造一個公平環境。可見,公平與效率的關係並不是此消彼長截然對立的,而是效率決定公平、公平反作用於效率的辯證關係。為此,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就應尋找效率與公平相關運行的軌跡,制定一個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區域發展戰略

區域經濟開發模式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區域經濟開發模式的典範:美國“西進運動”[4]

  美國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各區域的經濟發展相對平衡。但在歷史上,美國自獨立戰爭以來直至20世紀30年代的100多年間,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製造業主要集中於東北部地區,西部、西南部及山區各地則是典型的落後農業區。美國曆屆政府都非常重視區域發展差距問題,在長達100多年的區域開發中,採取了一系列開發與再開發措施,成功解決了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問題,形成了區域開發的美國模式。

  (一)以立法為基礎,建立制度化的區域開發保障體系

  以法律形式支持區域開發,是美國“西進運動”的一大特色。美國獨立戰爭之後,不斷向西部擴展,“西部有黃金”這句響亮的口號拉開了“西進運動”的帷幕,開始了長達100多年的移民拓荒時期。1862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宅地法》,此法規定:凡滿21歲的美國公民,或符合人籍條件並願作美國公民的外國移民,可免費或繳納10美元的手續費,獲得不超過160英畝的土地,耕種5年以上或未滿5年但在宅地上住滿6個月並每英畝繳納1.25美元費用者,可獲得土地所有權。《宅地法》的實施,免除了拓荒者因購買土地而花費大筆資金所造成的經濟負擔,大量資本助長了拓荒農業向商業農業演變的勢頭,促進了西部開發的大規模展開。來自美國東部和世界各地的移民、資本源源不斷地進入西部,促進了西部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西部開發的核心是圍繞土地關係展開的,政府通過支持土地投機,使西部開發得到巨額回報。

  隨著一系列土地法案的出台,美國的西部開發有了制度化、法律化的保證。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末的這場大規模的西部拓荒運動,對美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昔日杳無人煙的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使西部農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糧食、原料、出口產品和廣闊的國內市場。大批移民西遷,改變了美國的人口分佈格局,勞動力和資本西移,使西部豐富的資源得到了開發和利用,東西部互補性貿易迅速發展起來,使國內貿易空前活躍,促進了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形成。

  (二)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發展交通及運輸業

  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發展交通及運輸業,改善投資環境,是美國西部開發的基本思路。1801年傑弗遜總統上臺後,為瞭解決交通運輸問題,於1806年3月批准了一個修築國道的計劃。從18世紀末蘭卡斯特大道建築開始,到19世紀晚期全國鐵路網路已基本形成,僅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的鐵路通車裡程就由1860年的不足3000英里猛增到1890年的7.2萬英里,約占全國的43%,這對西部開發和國民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由於公路、鐵路交通網路的形成和基礎設施的改善,大大改善了西部的投資環境。東部及國外資本大量涌入西部地區,推動了西部農業、工業商貿的發展,形成了各產業聯動、互相提供市場、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三)制定優惠政策,引導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

  美國西部開發是以優惠的土地政策為中心,吸引大批移民西遷。在南部開發中,則是以優惠的移民政策來促進人口南移。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給遷移戶發放遷移補貼費:第二,制定落後地區的住宅建築法,給遷移戶補貼住房費;第三,為遷移戶提供就業培訓費;第四,為遷移戶提供就業機會或信息;第五,通過稅收和信貸的優惠,鼓勵資本家在南部地區投資;第六,加大落後地區的教育投入等。伴隨著這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的出台,20世紀60年代後,出現了人口南移高潮,大批科學家、工程師、各種專業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從北向南遷移,以尋求新的就業及發展機會。到70年代,由北向南遷移的勞動力達500多萬人。人口的南移,不僅滿足了南部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而且擴大了消費市場,極大地推動了南部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四)依靠高科技,培植增長中心,實現跨越式發展

  20世紀40年代,美國政府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投資建立了國家原子能基地,此後位於拉斯克魯塞斯附近的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科學研究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而形成了以上述兩地為端點的“格蘭德河學術研究走廊”,帶動了當地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早在20世紀30年代,斯坦福大學及其周圍地區的科研和技術創新活動開始活躍起來,到60年代在美國掀起了一場高技術革命浪潮,使得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市的聖克拉拉縣變成了舉世聞名的矽谷。這一地區的信息產業、個人電腦及外圍設備研製和生產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培育出了以電腦和微電子產品為主的生機勃勃的半導體及與個人電腦生產同步發展的高科技園區,成為美國第九大工業生產中心。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餘永躍著.當代中國西部大開發的制度創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07月第1版.
  2. 張生瑞,周偉編著.公路網規劃理論與方法.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03.
  3. 劉進軍.西北開發的模式選擇.蘭州大學出版社,2001年.
  4. 茶洪旺主編.區域經濟管理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方小莉,Yixi,y桑,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區域經濟開發模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