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內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内卷化效应)

內捲(involution),也稱內捲化、內捲化效應、過密化、內捲化現象

目錄

什麼是內捲[1]

  內捲是近幾年來中文網路上特別流行一個詞,一般用於形容某個領域中發生了過度的競爭,導致人們進入了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

  英文叫involution,與之對應的是evolution,即演化。直觀地說,內捲就是“向內演化”。更寬泛一點說,所有無實質意義的消耗都可稱為內捲。

  研究者以內捲來概括中國農業生產國有企業生產政治制度,以及學術研究出現的“沒有發展的增長”現象。[2]

  互聯網語境下,內捲形容工作或考試的非理性的內部競爭、內部消耗或停滯不前。[2]

  哪些情況是內捲?

  1、無意義的精益求精是內捲;

  2、將簡單問題複雜化是內捲;

  3、為了免責,被動地應付工作是內捲;

  4、與預期目標嚴重偏離的工作也是內捲;

  5、低水平的模仿和複製是典型的內捲;

  6、限制創造力的內部競爭是制度性的內捲;

  7、在同一個問題上無休止地挖掘、研究同樣是內捲。

內捲的起源與發展

  農業是內捲之母[3]

  今天我們用到的內捲這個詞,有清楚的來源,那就是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茨的著作《農業的內捲化》。在這本書里,格爾茨通過實地研究發現,殖民地時代的印尼存在二元經濟:爪窪島主要從事糧食生產,而外島在荷蘭殖民者主導下進行更高效的工業。在人口壓力下,爪窪島不斷進行農業的精密化,大量往裡面填充勞動力,雖然畝產不斷提高,但人均產出卻沒有增加,導致生活水平增長的長期停滯。格爾茨把這個過程稱為內捲化。

  內捲這個詞在漢語世界的流行,離不開歷史學家黃宗智先生。黃宗智先生在對我國曆史上的小農經濟進行深入研究後,對這個詞作了自己的發揮和理解。他認為內捲就是“沒有發展的增長”。例如,從14世紀開始,棉花種植在長江中下游興起。棉花的種植和紡織所需要的勞動投入遠超水稻,但收益卻沒有等比例增加。這意味著我國小農的平均勞動回報反而因為農業的勞動過密而下降了。

  無論是格爾茨還是黃宗智的發現,其實都反覆印證了一個人的深邃思想和遠見。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其人其書在中國的知名度,恐怕遠超過他在本國的知名度——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在《人口論》里,馬爾薩斯闡發了他對農業生產的深刻洞見:農業生產嚴重依賴於一種長期來看不可增加的資本——農業土地。除非一個國家突然發現了一片無人耕種的新大陸,否則一國的農地稟賦總是大體固定的。因此,農業勞動力數量的增加,意味著每個農民可以用來生產的土地就少,土地少意味著每個農民的產出就少。

  這就是內捲的經濟學原理。按照這個理論,農民在什麼時候會過得更好?答案是當其他農民的數量更少時。殘酷的人類經濟史證實了這一點。今天的全球性疫情迫使我們去回顧歷史上的大瘟疫,比如曾奪走歐洲三分之一人命的黑死病。黑死病在經濟上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死亡的饋贈”,讓西歐那些活下來的農民享受到了更高的工資和人均收入。

  事實上,麥迪遜和克拉克等經濟史大家都普遍同意,即在工業革命之前的一千多年曆史中,全人類的平均產出、收入和消費都在很低的水平上徘徊,即所謂的馬爾薩斯陷阱。在這個陷阱裡面,人口增加必然導致內捲,只有天災、瘟疫和戰爭等大量屠滅人口的事件才能暫時打破內捲。

  人類只有等到工業革命和城市化大潮來臨後,才有了徹底打破內捲的機會。與農業相比,工業生產所需要的資產絕大多數是在總量上可增長的,對土地等不可變投入的依賴程度要低得多。因此,如果工人數量多了,就可以生產更多的機器與之匹配。隨著科技進步,生產機器的成本不斷下降,每個工人使用的生產資料可以不斷增加,從而使得每個工人的平均產出在長期持續上升。

  進入後工業化時代,服務業創新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人口密度就不再是限制人均收入的因素,反而能促進生產率的提高。服務業依賴於生產者和消費者面對面的交流,創新依賴於人才的集聚。城市經濟學的大量研究表明,人口密度越高的城市,其生產率和人均收入就越高。這不是簡單的相關關係,也不僅僅是因為高能力的人選擇了大城市,而是有實實在在的因為人口集聚帶來的正向溢出。

  馬爾薩斯的邏輯,對當今世界的貧富差距仍然強大的解釋力。如果把世界上的各國按照人均收入排個序,我們會發現,排名前10%和後10%的國家在人均產出上的差異是20多倍。如果再把各個國家分成農業和非農業兩塊,我們會發現農業領域各國的差距特別大。排名前10%的國家和後10%的國家在非農部門人均產出的差異只有5倍左右,而在農業部門的差距達到了40多倍。

  很不幸地,這些窮國因為各種原因,把絕大部分勞動力放在了特別不發達的農業部門,而發達國家通常只有2%-5%的農業勞動力。如果我們進一步把窮國與富國在農業平均產出上的差異作一個分解,我們會發現,畝產的差距通常在2-4倍,而農民人均經營的土地規模的差異則要重要得多。例如,非洲國家的農均土地通常只有大約1公頃左右,而歐美許多國家的農均土地可以達到100公頃以上。提高畝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城市化和工業化,把大量農民從低效率的農業部門解放出來,以便讓留下來的農民可以經營更多的土地。

  內捲的中國語境發展

  在中國語境下,內捲化概念最初聞名自歷史學家杜贊奇對於古代中國經濟生活的研究成果中。杜贊奇借用內捲化一詞描述清代人口爆炸,廉價勞動力過剩,從而無法帶動技術革新,使得古代中國的經濟形態長期停滯於小農經濟階段的發展狀態。

  其後,歷史學家黃宗智在其著作《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中,將內捲化總結概括為對於“沒有發展的增長”的經濟狀態的描述。由此,形成了中國社會科學界對於內捲化定義的共識性理解。

  由此,中國社會科學領域開始逐漸將內捲化概念延伸至更廣泛的研究領域當中,以求借其分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所存在的諸種問題。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院長賀雪峰在其《要警惕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內捲化》一文即借用該概念批評中國學術界成果雖然錶面豐盛,卻僅能停留於象牙塔的書齋式探討之內,而無法被應用於實踐層面的現象:

  • 當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越來越脫離中國人民的豐富生活和中國曆史的偉大實踐,越來越淪為一小撮學者的書齋式學問。
  • 社會科學研究變成了發表所謂規範的高水平論文,這些所謂規範和高水平的論文,是在很狹窄領域進行的非常局限的研究……
  • 尤其讓人痛心的是,當前中國社會科學博士培養和青年學者的成長似乎越來越走上了這條註定沒有前途的低水平內捲化的道路。”

  內捲的互聯網語境

  如今被廣泛運用到互聯網討論之中的內捲化,其所包含的“沒有發展的增長”的內涵往往成為網民所重點強調的面向,併在此基礎上有所變化。

  以知乎為例,在涉及內捲化的通俗定義究竟為何的相關問題時,升學競爭與“996工作模式等熱點話題常常成為網民藉以類比的具體實例

  • 假定某省考生數量,錄取名額不變,即錄取率不變。現在有一所學校要求高中生每天學習14個小時,寒暑假和雙休日補課。
  • 這一操作的效果,是在短期內提高了該校的錄取率。這種錄取率提升的甜頭讓其他學校決定向該校學習,推行該校的教學管理模式。
  • 最終,某省所有中學都開始強迫學生一天學習14個小時,並取消寒暑假和雙休日。
  • 於是,由於全省均採用該校的模式,各個學校的考分儘管普遍上漲,在高考錄取率不變的前提下,各個學校的錄取率與推廣學校模式之前相差無幾。
  • 在這一過程中,為提高分數,中學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學習時間和資源。由於該省高考錄取分數線提高,單個學生的分數看似提高,但從錄取結果看,這種投入沒有意義。
  • 這就是所謂的分數增長,但學生考取好大學的幾率沒有實質增長,即“沒有發展的增長”——內捲化。

  總言之,在當下的互聯網語境中,內捲化的具體內涵從最初對於社會文化變遷規律與分析經濟發展階段問題的描述,已逐漸產生了演變。

  對於個體而言,內捲化——無論體現在考生之間的升學競爭當中,還是體現在各行各業內正在日趨普遍化的“996”工作模式當中——更多指代其學習、工作與生活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與成本,卻並不能相應地獲得更多回報的“無效努力”的狀態。

  而對於巨集觀社會而言,諸多個體的內捲化又能夠引發整個行業乃至社會為了實現同一個目標,卻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整體效率下降的狀態。

內捲破圈三段論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觀察發現,“內捲”的“破圈之旅”經歷了“三段論”:

  階段一:頭部互聯網企業的“市場內捲”引人關註

  2020年5月12日,某自媒體號發佈《騰訊的背水一戰》中“市場內捲”一詞引起了不少網民的註意,此事後“內捲”的熱度整體略有提升。

  階段二:伴隨高考出分和開學季,“教育內捲”進入人們的視野

  知乎話題“如何看待河北高考一分一檔線理科600分排到三萬多名?” 將“教育內捲化”帶入人們的視野,截至目前,瀏覽量已超過673萬,回答1877個。9月底,《三聯周刊》和澎湃新聞網的刊文使“小鎮做題家”這一群體“破圈”,引發不少共鳴。隨著討論升溫,“教育內捲”被運用到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生,多元的關註群體使此階段“內捲”的整體熱度略有提升。

  階段三:“內捲”的應用場景呈現持續擴張趨勢

  10月以後,“教育內捲”帶來的“出圈”效果擴張了“內捲”的應用場景,整體熱度維持在較高水平,熱度最高峰和次高峰分別在10月23日和11月6日。這時期呈現出兩個特征:一是輿論從對“內捲”的不甚瞭解,到開始關註專家學者的聲音。比如,10月23日澎湃新聞網發佈了對牛津大學人類學教授項飆專訪的內容,引發輿論熱議。當日,新京報傳媒研究院介紹了歷史學家黃宗智2020年發表的關於小農經濟理論與“內捲化”相關的學術論文。二是主流和官方媒體開始關註“內捲”現象。11月6日,中國青年網刊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年輕人為何會有內捲情緒?》一文以及《“捲人”不該是年輕的唯一樣態》一文,這兩篇文章受到了人民網新華社、中國網、中國經濟網、光明網等多家主流媒體轉評。

內捲被討論的4個方面[4]

  1.“內捲”相關微博涉及的高頻國內地域主要是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的省份。其中,河北、北京、山東、河南、廣東、上海等省市或和 “高考大省”或“打工人”聚集有關。同時,特定的國外地區也受到關註,包括日本、南韓等,主要和東亞國家傳統上被認知為“高壓力”有關。例如,日本的“低欲望社會”被不少聲音指出與“內捲”中的“躺平”心態有相通之處。

  2.“內捲”涉及個人生命周期的多個階段。“內捲”涉及的話題從教育到職場,併進一步向婚姻、子女和住房等領域擴展。其中,教育是一個備受關註的話題,高考和重點高校尤其受到關註,前者的高頻詞包括:河北高考、高考大省、高考等,後者的高頻詞包括:北大、清華、重本等。並且,“內捲”的討論對象還有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不少網民媒體發出“從幼兒園開始內捲”言論。

  3.“內捲”涉及各行各業。“內捲”相關的行業和職高頻詞高頻詞包括:金融互聯網電腦銀行、醫生等,也就是傳統上被人們認為壓力大,且經常和“996”“社畜”掛鉤的行業。而外賣是除了“白領群體”外被關註的少數職業之一。

  4. “內捲”涉及國家和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時代機遇”也是“內捲”語境經常討論的問題,而這也與“內捲”原本的學術含義更加契合。知乎上,“中國怎樣走出內捲?”這一話題的關註者超過1.87萬個,瀏覽次數超過1222萬,回答超過2400個。

內捲背後的社會心態[4]

  特征一 “內捲”不僅是“吐槽”心理

  詞雲圖展現出,最高頻詞是“競爭”,基本每7條“內捲”相關的微博,就有1條涉及了競爭。與“內捲”相關的消極詞包括焦慮、歧視、壓力、允悲(表情)等。但是,“內捲”不僅是一種“吐槽”,“奮鬥”和“努力”均位列高頻詞前15位中。同時,從主題看,涉及的主題不只包括喪文化、歧視、階層等,也包括時代機遇。

  特征二 “頭部”群體更容易感到競爭壓力

  從輿論場來看,越處在“頭部”的群體越願意表達“內捲”。在高等教育層面,關於“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的“內捲”問題備受關註。即使是自嘲“小鎮做題家”的群體,其實也來自“985”和“211”高校。在職場層面,儘管不少人自嘲“打工人”,但詞頻圖展現的高頻職業和行業也以“白領”為主。這或許體現出,更容易處於充分競爭狀態的頭部群體,才更易感到“內捲”。

  特征三 “內捲”和“打工人”“尾款人”式自嘲相輔相成

  根據人民眾雲,2020年8月中旬至12月,“內捲”的熱度在10月底達到峰值,而涉及“打工人”辭彙的熱度與“內捲”的峰值時期基本重疊,並同步回落。“尾款人”的熱度整體相對較低,但其高峰也與其他兩詞基本處於同期。也就是說,“內捲”衍生出了一系列網路熱詞,其背後的社會心態和“打工人”“尾款人”式自嘲息息相關,彼此相互助推,從而熱度居高不降。

  特征四 中等收入群體的心態在“內捲”討論中成為主流

  “打工人”一詞很大程度上由白領的職場“內捲”延伸出來,而曾經一度在網路引起關註的“三和大神”群體是真正的底層勞動者。“三和大神”是在深圳市打工的新一代農民工,他們在“三和人力市場”尋找日結工作,“大神”是對他們以極低的收入過日子的調侃。根據百度指數,“打工人”一詞在短時間內引發巨大關註,而真正的底層打工者“三和大神”雖在2015年就被關註,但其搜索量一直穩定處於較低狀態。同時,關註“內捲”的北京、上海更容易被和“高新產業”“白領階層”相關聯,而關註“三和大神”的廣東、江蘇和浙江則和傳統上農民工流入的地區和小商品製造區重疊。這體現出,關註不同熱詞的人群畫像具有差異,而受到關註更高的“內捲”“打工人”與中等收入群體勞動者更加相關。

  “內捲”的傳播平臺也體現了這一特征。據人民眾雲,今年以來傳播“內捲”的媒體和平臺中,知乎躍居榜首,而知乎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小眾、高端的互動平臺。澎湃新聞網認為,只有中等收入群體、白領等具有一定文化資本、占據媒體話語權的群體,才懂得創造具有身份認同的詞語。

內捲現象的故事

  中央電視臺記者到陝北採訪一個放羊的男孩,曾留下這樣一段經典對話:

  “為什麼要放羊?”

  “為了賣錢。”

  “賣錢做什麼?”

  “娶媳婦。”

  “娶媳婦做什麼呢?”

  “生孩子。”

  “生孩子為什麼?”

  “放羊。”

  這段對話,就形象地為這種“內捲化”現象做了註解。

避免內捲的建議

  個人如何避免內捲化效應[5]

  首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觀。有的人,之所以安逸於現實生活,不求上進,乃是源於自己內心沒有強大的動力,他認為自己沒有狂想症,也不具備創造更大價值的能力。

  其次,要想法改變現實的處境。也許產生內捲化的原因有一些客觀條件,比如沒有學歷,沒有技術,也沒有深厚的背景,但似乎這些都不是問題所在。自己學歷不高可以去進修,沒有技術可以去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技術,培養一些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的習慣。水滴石穿,日久見功夫,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道理,人不是永遠的同一個人。

  項目創新如何避免陷入內捲化效應[6]

  把握四個環節:

  • 一是建立科研人員和項目創新團隊檔案,用好用活創新工作室、科研中心等平臺,點燃技術幹部“萬眾創新”的熱情;
  • 二是運用好互聯網 + 等手段,在基層科研人員流動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保持“創新鏈”的完整,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
  • 三是加強頂層設計和機制優化,對項目“微創微改”、小發明小創造進行跟蹤指導和總結,當好成果申報、推廣應用對接的“紅娘”;
  • 四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推送與激勵機制,打破“偷著研究偷著用”的思維,及時總結髮布系統內、行業間的創新成果,以防創新成果被“束之高閣”。

  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在於創新。基層項目作為企業的“骨骼”和“肌肉”,項目創新水平與企業發展質量息息相關,要大力推進創新實踐、創新總結、創新成果推廣應用的深度融合,既要形成高質量的成果和經驗,又要註重推廣和轉化,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打造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5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48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內捲"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3.116.130.* 在 2019年10月29日 09:50 發表

可以

回複評論
M id 03f8d83e8707ee898863c34595f15368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月21日 10:53 發表

不錯

回複評論
M id 03f8d83e8707ee898863c34595f15368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月21日 10:53 發表

回複評論
115.203.90.* 在 2020年2月4日 21:24 發表

比百度百科好

回複評論
112.101.151.* 在 2020年5月11日 15:24 發表

大校與阿姨

回複評論
106.47.224.* 在 2020年5月14日 13:51 發表

分乾又內捲了多少年,才有了漸進式發展?人為的內捲,其目的是什麼?

回複評論
103.85.168.* 在 2020年7月6日 13:27 發表

106.47.224.* 在 2020年5月14日 13:51 發表

分乾又內捲了多少年,才有了漸進式發展?人為的內捲,其目的是什麼?

維護即得利益者的利益吧

回複評論
85.89.127.* 在 2020年7月29日 13:47 發表

解決方法是什麼?

回複評論
M id d6577898187a163206aaae4abf476722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8月7日 07:54 發表

85.89.127.* 在 2020年7月29日 13:47 發表

解決方法是什麼?

改變這種組織doge

回複評論
M id 8db5ccfbecd47c19de4e070e1888de91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8月10日 08:58 發表

文章挺好的

回複評論
M id 8db5ccfbecd47c19de4e070e1888de91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8月10日 08:59 發表

加大創新

回複評論
125.95.17.* 在 2020年8月13日 18:47 發表

106.47.224.* 在 2020年5月14日 13:51 發表

分乾又內捲了多少年,才有了漸進式發展?人為的內捲,其目的是什麼?

一種在資源緊張環境中的自然反應。

回複評論
218.89.67.* 在 2020年8月14日 17:15 發表

受益匪淺

回複評論
M id 86d3036e9902493681b3e41767ebfce9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8月16日 17:52 發表

高校很多課程都內捲了。ppt復讀機教學。

回複評論
211.91.57.* 在 2020年8月19日 14:07 發表

現在內捲化的體現就是過度競爭麽

回複評論
117.80.99.* 在 2020年9月10日 16:20 發表

不好意思,有個問題。這個概念是誰提出的呢?是克利福德.吉爾茨還是利福德.吉爾茨?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

回複評論
60.6.215.* 在 2020年11月3日 10:57 發表

20%的人分走了80%的蛋糕, 拉高了生活成本, 剩下的人就只能爭的頭破血流

回複評論
120.245.118.* 在 2020年11月18日 22:26 發表

農村的孩子,小時候好好讀書,將來可以考個好大學,進入大城市。來到大城市,努力工作,將來達到經濟自由了,可以回農村養老!

回複評論
39.185.114.* 在 2020年11月22日 09:00 發表

117.80.99.* 在 2020年9月10日 16:20 發表

不好意思,有個問題。這個概念是誰提出的呢?是克利福德.吉爾茨還是利福德.吉爾茨?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

是俄裔美國人Alexander Goldenweiser

回複評論
M id 1d56835468e9ecaa7dc94d36e1bd0bed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12月22日 08:41 發表

今天你內捲了嗎

回複評論
202.114.2.* 在 2020年12月23日 15:14 發表

120.245.118.* 在 2020年11月18日 22:26 發表

農村的孩子,小時候好好讀書,將來可以考個好大學,進入大城市。來到大城市,努力工作,將來達到經濟自由了,可以回農村養老!

這不是內捲吧,雖然都在農村但生活方式肯定變了啊,財務自由後在農村養老跟在農村的童年不是一個概念。

回複評論
114.219.153.* 在 2020年12月29日 13:25 發表

211.91.57.* 在 2020年8月19日 14:07 發表

現在內捲化的體現就是過度競爭麽

競爭過程的消耗大於創新成果的收益。

回複評論
M id 60685bfa8ac413bf67aecab7816a6874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1月6日 11:46 發表

120.245.118.* 在 2020年11月18日 22:26 發表

農村的孩子,小時候好好讀書,將來可以考個好大學,進入大城市。來到大城市,努力工作,將來達到經濟自由了,可以回農村養老!

哈哈 最終目標就是要回村養老

回複評論
112.10.0.* 在 2021年1月19日 16:15 發表

很有意思的是內捲化和第一性原則出現在同一個推薦欄目里 內捲化除了外部的原因外 還有可能是其符合個人第一性原則

回複評論
M id cc54293d0b77958f07912ce2865e7706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1月22日 12:15 發表

我認為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個人,進入內捲化狀態,根本原因就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停滯和社會分配模式的不公

回複評論
183.213.146.* 在 2021年4月22日 20:30 發表

不錯

回複評論
孙圳生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5月12日 16:07 發表

我想知道是,提出這個觀念的人。對社會階級固化的理解有多深。

回複評論
Dear~YES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5月12日 18:17 發表

終於看到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解釋了,謝謝

回複評論
106.120.193.* 在 2021年5月19日 09:48 發表

刷新認知

回複評論
M id 7ebb635090de667e89eb57167e8996a7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5月28日 14:54 發表

初步瞭解什麼是內捲

回複評論
222.30.91.* 在 2021年6月6日 11:36 發表

變相的邊際報酬遞減?

回複評論
124.127.38.* 在 2021年6月7日 17:59 發表

“內捲”這個詞只有放在有關內捲的文章里是通的,放在別處宛如砸場子,在生活中說不出來

回複評論
我思故我存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6月8日 15:18 發表

所有問題的產生,包括所謂的內捲其實只有在人類社會中才能產生,這種理論天生有局限

回複評論
223.75.51.* 在 2021年6月8日 16:47 發表

捲起來

回複評論
183.230.225.* 在 2021年6月9日 19:46 發表

85.89.127.* 在 2020年7月29日 13:47 發表

解決方法是什麼?

發生一場減少全球過半人口的天災(doge

回複評論
59.37.33.* 在 2021年6月19日 08:40 發表

183.230.225.* 在 2021年6月9日 19:46 發表

發生一場減少全球過半人口的天災(doge

找到滅霸的手套,重新執行滅霸最初的夢想

回複評論
124.115.248.* 在 2021年6月20日 17:47 發表

內捲現象那個故事,我在初中思想品德上見過(怕是都10年前)用在此處並不合理

回複評論
M id 0d17ec8f9bdfaa19f8e7aa6d6cc47bb1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6月23日 13:19 發表

胡說八道,跟農業沒半毛錢關係

回複評論
M id fb4ea893e92222dfcf93bf075642630c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6月23日 17:14 發表

如果教育事業,生產業,同行業之間的競爭,沒有創新或者明顯的差異化打破這一僵局,內捲現象就會更加嚴重。

回複評論
120.229.35.* 在 2021年6月30日 14:55 發表

所謂內捲,是相對外面而已的,意義自己體會吧

回複評論
175.167.138.* 在 2021年7月3日 18:39 發表

仔細一想,內捲的原理不就是邊際效用遞減嗎

回複評論
183.63.97.* 在 2021年7月4日 20:54 發表

哦我的天,考試考了……

回複評論
119.190.217.* 在 2021年8月27日 21:26 發表

之前看了那麼多詞條,也沒有這內捲詞條評論多

回複評論
M id 545170a7435efe3f0cb3d496b5c86f45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9月16日 10:14 發表

漲知識了

回複評論
59.60.10.* 在 2021年11月22日 16:39 發表

112.10.0.* 在 2021年1月19日 16:15 發表

很有意思的是內捲化和第一性原則出現在同一個推薦欄目里 內捲化除了外部的原因外 還有可能是其符合個人第一性原則

那關於內捲的第一性原則是什麼呢?不會是少生孩子多種樹吧,哈哈哈,可能這就是躺平的由來吧。

回複評論
M id d64a8fa575d9f377e72994d08d9f3f5b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11月28日 12:37 發表

內捲只有負面影響嗎

回複評論
182.88.132.* 在 2021年12月8日 17:12 發表

高校內捲化

2020年10月,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之間的"內捲"是一個普遍現象。比如說,任課老師對論文作業的字數要求是5000字左右即可,但是不少人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都選擇寫到8000到10000字,甚至更多。到最後幾乎每個人的作業都大大超出了老師的要求,而能夠獲得滿績的學生比例是固定不變的。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陳陽表示,無論是相對於個體而言,還是相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面對"內捲"都是一項挑戰。她表示:"學生自己需要想明白'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以及學生父母,需要想清楚'我們的教育目標是為了培養怎樣的人才我們希望看到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回複評論
223.104.178.* 在 2022年2月2日 22:05 發表

"內捲化"的環境下,如果你不參與進來,甭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別人都在進步,就你不進步,僅僅是原地不動,那你肯定會被落下。

但我感覺如果這種狀態的"內捲"實質上是促使所有人進步,那就不能適用於所有的事情,還得看應用條件。

所以,不是所有人們口中的"內捲"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內捲!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