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社會心態是指反映特定環境中人們的某種利益或要求並對社會生活產生廣泛影響的思想趨勢或心理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會中人們的心理狀態,是一定社會背景下社會成員對社會生活現狀的心理感受和情緒反應,具有顯著的瀰漫性、多維性和大眾性。
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傳統看,社會心態屬於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是 與特定的社會運行狀況或重大的社會變遷過程相聯繫的,在一定時期內廣泛地存在於各類社會群體內的情緒、情感、社會認知、行為意向和價值取向的總和。它屬於 社會心理的動態構成部分。社會心態測量的基本緯度包括社會情緒、社會認知、社會價值觀和社會行為意向。作為一種狀態,社會心態反映著人們的精神氣質、心理情緒和價值取向;作為一個過程,社會心態為社會成員所建構,包括生成、改變、沉積等;作為一種動力,社會心態不斷為個體提供心理場域和輿論背景,潛在地引導、誘發、推動、限制著個體的行為活動。因而,社會心態有著複雜的發生演化機制。
當某種社會心態逐漸形成後,它就會作為一個整體自上而下影響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態,這就是向下模型。由於具有整體性的力量,這種社會心態對個體心理與行為的影響比較大。以往的研究中,人們已經發現了社會心態的一些機制。例如,“心理和諧”狀況可以成為社會比較、核心自我評價及生活滿意度的中介機制。“心理和諧”作為自我和諧、人際和諧、社會和諧和人與自然和諧的總和,反映了中國文化傳統心理對社會心態之形成構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社會心態分化和多樣化的根本原因在於:一是轉型時期的規範缺失。由於原有的規範已經失效,而新的規範一時還未完全建立起來,使得人們心無所依。二是標準多元化導致的困境。由於開放性所帶來的多樣性,往往造成一種相對化情境,從一個角度看與從另一個角度看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社會心態的效應[1]
社會心態的形成過程會帶來一定的社會心理效應,較為典型的有以下幾種。
- .匯聚效應
匯聚效應是指當社會中持某一種社會態度或觀點的成員,經過各種媒體的溝通交流,逐漸形成共識,會形成一種超越個體社會態度或觀點的整體力量。
- 多數人效應與少數人效應
多數人效應即從眾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中多數人的影響(真實的或想象的壓力),會懷疑並放棄或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從社會認同理論的角度來看,個體在某個群體情境下成為判斷和意見的少數人,因而也可以稱為“少數人效應”。從少數人效應的角度看,從眾是一種與他人保持一致的行為,但是其動機並不是一種壓力導致的自我懷疑,而是維護群體、認同群體的動機使然。
群體極化指在群體中進行決策時,人們往往會比個人決策時更傾向於冒險或保守,向某一個極端傾斜。
群體參照效應是相對個體參照效應而言的。它是一種在認知過程中,選擇所屬內群體的信息作為自我定位的參照對象而形成的對個體心理的影響。
“期望”是在預想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指向這一預想的動機。當人們對後果有期望或期待時,就會引發某種行為。社會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把它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社會心態的形成機制較為複雜,而我們對其研究的成果還相對較少。儘管相關的經驗研究已經有了不少積累,但是理論上的探討還遠遠不夠。這正是我們的研究所期望攻剋的學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