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
目錄 |
社會變遷指任何社會現象的變更。內容包括社會的一切巨集觀和微觀的變遷,社會縱向的前進和後退,社會橫向的分化和整合,社會結構的常態和異態變遷,社會的量變和質變,社會關係、生活方式、行為規範、價值觀念的變化等。
社會學在研究整個人類社會變遷的同時,著重於某一特定的社會整體結構的變化、特定社會結構要素或社會局部變化的研究。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 )是社會的發展、進步、停滯、倒退等一切現象和過程的總和。社會變遷既包含社會的進步和退步,又包括社會的整合和解體。特點:1、群體性;2、必然性;3、全面性;4、前進性;5、非直線性。
社會變遷,當“風險社會”成為一個日益流行的概念,並通過例如“9·11”恐怖襲擊事件和SARS流行為社會大眾所切實感受到後,說當代中國社會因巨大的社會變遷已經進入一個“風險社會”,甚至是“高風險社會”,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社會變遷所帶來的風險來自各個方面,“社會控制”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方面,對於變遷中的中國社會來說更是如此。從社會學的視角看,社會控制意味著社會通過各種機制或手段對個人和集團的行為進行約束,從而達到維持社會秩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避免社會解體危險的目的。最初美國社會學家羅斯(EdwardA.Ross)提出社會控制的概念,就是面對美國社會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的大規模工業化、城市化和移民浪潮所引發的社會解體和社會混亂的危險。
社會控制的實質是維持社會秩序。社會控制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共用的價值觀、有效的制度和組織、統一的行為規範(包括法律、規則、習慣、傳統等),通過外在的強制和內在的認同兩個主要機制,達到約束行為、維持相互依賴、保持溝通、推進不同社會群體和社會成員相互合作的目的,從而實現社會秩序的維持和有序的變遷。一般來說,社會控制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對社會各個部分和社會成員進行協調和規範的過程。
社會變遷的內容涉及社會生產、生活的所有領域,主要可分為:自然環境變遷、人口變遷、經濟變遷、社會制度和結構變遷、社會價值觀的變遷、生活方式的變遷、文化變遷、科技變遷等。社會變遷的表現形式也是十分多樣的,主要可分為:社會整體和局部的變遷、社會的漸變與突變、社會的進步與退步等。
自然環境變遷
社會變遷的過程總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自然環境為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提供自然資源和物質條件。自然環境依其自身規律演變,影響社會的變遷,人類作用於自然環境引起自然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社會的變遷。
人口的變遷
人口變遷主要指人口數量、質量、構成及人口流動和分佈的變化。一定的人口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前提,人是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的主體。人口的變化給整個社會的變化以極大的影響。
經濟變遷
它包括生產力的變化、生產關係的變化、生產量的增長和生產質的提高。社會經濟的變化與發展是社會變遷的主要內容之一,給整個社會變遷以決定性的影響。
社會結構變遷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功能性結構的變化,表現為人們為了滿足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各種經濟、政治、組織、制度等結構要素的分化和組合;二是社會成員地位結構的變化,表現為社會成員由於其經濟地位、職業、教育水平、權力、社會聲望等的不同和變化,所造成的社會階級和階層關係的變化。
價值觀念變遷
社會價值觀念的變遷主要是通過人們的行為規範和思想體系表現出來。人們的社會活動都是程度不同地在價值觀念指導下發生的,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往往成為整個社會變遷的先聲。
科學技術變遷
科學技術作為社會結構體系中獨立存在的知識系統,對於現代社會的變遷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科學技術發明創造的變化和研究規模、組織形式的變化,一方面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政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另一方面促使現代社會變遷日益加速。
文化變遷
這是分析社會變遷內容的一種綜合角度,主要是指文化內容或結構的變化,包括因文化的積累、傳遞、傳播、融合與衝突而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長和舊文化的改變。
1.按社會變遷的規模,可劃分為整體變遷和局部變遷。
整體的社會變遷是整個社會體系的變化,是各個社會要素變化合力的結果。局部變遷是各個社會體系要素自身及它們之間部分關係的變化,不一定與社會整體變遷的方向和速度一致。
2.按社會變遷的方向,可劃分為進步的社會變遷和倒退的社會變遷。
進步的社會變遷是指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帶來社會物質和各種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於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全面發展的社會變遷。反之,則是倒退的社會變遷。在社會變遷的實際過程中,二者往往是同時發生的。儘管人們對“進步”有著種種不同的理解和評判標準,但促進社會進步一直是人們研究社會變遷的主要目的。
3.按社會變遷的性質,可劃分為進化的社會變遷和革命的社會變遷。
進化的社會變遷主要表現在量的方面。它是一種漸進的部分質變的社會變化過程,是社會有秩序的、緩慢的和持續的變遷。革命的社會變遷即社會革命,是社會漸進過程的中斷和質的飛躍。在社會革命時期,全部社會系統和社會結構解體、改造和重組,社會由一種形態迅速過渡到另一種形態。
4.按人們對社會變遷的參與和控制的程度,可劃分為自發的社會變遷和有計劃的社會變遷。
自發的社會變遷指人類在很多方面對於社會變化的方向、目標和後果沒有理性的認識,只是盲目地參與和順從。有計劃的社會變遷指人們對社會變遷的過程、方向、速度、目標和後果實行有計劃的指導和管理。在現代社會中,絕大多數社會變遷都是有計劃的社會變遷。
進化論
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漸進的過程。表現為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此及彼地向前發展。法國社會學家A.孔德認為,社會是遵循固定的路線、沿著一定的歷史階段向前發展的,與理性發展的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和實證科學階段相應,人類社會的發展也經歷了軍事、過渡和工業三個階段。英國社會學家H.斯賓塞認為,社會發展同生物有機體的進化相似,是一個內部“細胞”不斷分化和結構複雜化的自我發展過程。現代進化論者認為,社會變遷是多向性的。首先,社會進步不是必然的,也有可能出現倒退;其次,進化是沿著許多方向發散進行的,沒有固定的階段、路線和方式;再次,進化的模式是多樣的,不同水平、不同形態的社會,具有不同的進化或發展形式。
迴圈論
認為社會變遷是周期性的重覆。德國曆史哲學家O.斯本格勒認為,社會的變化類似於人的生命迴圈,每個時代都有其產生、成長和衰老死亡的發展過程,社會歷史將返回到最初的起點。美國社會學家P.A.索羅金認為,社會變遷是遵循一種“歷史迴圈模式”進行的,社會文化發展的靈性、感性和理性三個階段迴圈出現,社會學不可能再提出任何其他的社會發展規律。
均衡論
強調社會均衡一致和穩定的屬性。美國社會學家T.帕森斯認為,社會系統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屬性,是組成系統的各個要素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這種相互依賴的關係由社會一般的規範和價值維持和調整,表現了社會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一致性、不矛盾性和穩定性。社會的相互作用體系一旦建立起來,本身就具有一種使原有狀態保持不變的傾向。當某一部分因內部或外部力量造成整個社會失調時,社會系統的其他部分就會採取矯正措施,使社會恢復到均衡狀態。20世紀60年代以來,帕森斯將進化論與均衡論結合起來,形成進化的結構功能主義。他承認,社會歷史是一個進化的過程,表現為社會適應力的增強,即社會系統從環境中獲取資源併在系統內部分配這些資源的能力增強。社會要保持均衡的進化,最終取決於社會能否發展出一套新的、普遍化的價值體系,容納與整合新的結構要素。
衝突
衝突論的代表、德國社會學家R.達倫多夫和美國社會學家L.A.科瑟爾等人認為,應該將社會體系看作是一個各個部分被矛盾地聯結在一起的整體。最主要的社會過程不是均衡狀態,而是各個社會集權為爭奪權力和優越地位所進行的鬥爭造成的衝突。社會權力的資源是有限的,沒有獲得權力的人為了自身利益要求獲得權力,已經掌握權力的人要防止別人奪走他們的權力並想獲得更多的權力。任何社會成員都在為權力的分配與再分配進行鬥爭,一切複雜的社會組織都建立在權力分配的基礎之上。人們對於權力再分配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圍繞權力所進行的鬥爭是持續不斷的,由此造成的社會衝突是社會內部固有的現象。這種利益不可調和的衝突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社會變遷是必然的、急劇的,後果是破壞性的,任何巨集觀的社會變遷理論只有涉及與權力相聯繫的衝突時,才是有價值的。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社會變遷的巨集觀研究已逐步轉向對某一特定階段、特定社會、具體社區的社會變遷的研究,相繼出現了現代化理論、發展社會學、社區發展理論等。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不僅因為河流是流動的,同樣,踏入河中的人也是流動的,而由無數獨特個體組成的人類社會更是無時不在流動中變遷。社會變遷,在外部確立了現今跨越全球的聯繫方式,在內部則正在改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也是最具個人色彩的領域。
任何特定的社會體系一經確立,就會形成比較穩定的結構關係。但是,社會體系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的存在和發展有賴於和外界不斷進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需要不斷吸收新的因素。社會體系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各個組成要素都具有自我組織和不斷完善的特性,有可能出現各要素髮展的不平衡。社會體係為了適應新的需要和不平衡的出現,就要不斷調整原有的結構關係。這種適應和調整先是局部的、緩慢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導致原有體繫結構的整體改組,直至採取社會革命的形式。在影響社會變遷的諸原因中,社會的物質需要和經濟的發展變化是最根本的原因。社會的物質生產力是生產方式內部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物質生產力的變化造成生產方式的不斷更新,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隨之發生變化,從而整個社會結構體系也發生變化。社會變遷除了最終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之外,還取決於自然環境、人口、社會制度、觀念、社會心理、文化傳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它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關於教育與社會變遷的基本關係,已有明確的認識。教育社會學者通常把兩者的關係分為三類:從社會變遷對教育制度的影響而言,教育是社會變遷的結果;從教育導致人們觀念和意識形態的變化最終引發社會變遷而言,教育是社會變遷的動因;從教育對大多數社會變遷的影響而言,教育往往是社會變遷的條件。
1、教育是社會變遷的結果
社會變遷(尤其是劇烈的社會革命)會對教育產生巨大影響。學校教育的產生、教育制度的變革、教育目標和教育觀念的變化、教育功能的變革等幾乎都是社會變遷的結果。在現代社會,社會任何方面的變化都會在教育方面留下痕跡。
2、教育是社會變遷的動因
教育是社會變遷的動因,主要體現在教育培養人、傳遞新的意識形態、進而推動科技發展、經濟振興、文化繁榮與政治革新等方面。早在韋伯那裡,就已指出了觀念和意識形態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他認為,西方資本主義之所以能形成於近代西歐,主要是因學校廣泛傳播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使社會成員具有了勤儉節約、自我奮鬥、自我約束等的精神與品質。
3、教育是社會變遷的條件
教育具有雙重功能:教育的顯性功能(即預期達成的目標)往往是通過教育引起社會變遷的意義上加以設計的;同時教育還具有隱性功能(即在未被預計的情況下,在完成顯性功能的過程中附帶產生的功能),後者正是導致其他社會變遷的條件。同時,教育是社會變遷的條件還意味著,教育在引起社會變遷過程中的“功能有限性”,教育要實現這些目標必須有其他相應的條件和環境。
社會變遷是人類社會普遍的、永恆的現象,也是社會學的研究主題。教育制度與社會變遷的關係問題,一直是教育社會學研究的核心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