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社畜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社畜(しゃちく)

目錄

什麼是社畜[1]

  社畜(しゃちく)是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被公司當做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由於某些原因,員工也會表現得如牲畜一般,沉默、隱忍、任人宰割。

  該詞最早的出現時間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是日本公司寫法“會社”與“牲畜”的合稱。

社畜現象[2]

  有媒體發佈了一份《成年人生活報告》,發現迷茫困惑正是人生常態。他們質疑自身的價值觀,思考職業方向,不知道到底該扮演怎樣的職業角色。在中國的城鎮化浪潮中,一波人正在進行著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新鮮生活,他們無法從父輩那裡獲取經驗借鑒,因為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所面臨的職場是父輩所陌生的。他們被捲進時代快速前進的漩渦,隨波逐流,只能拼盡全力不要被甩在後面。

  在中國,“社畜”已經不是一個小眾群體,也正在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近幾年來,販賣美好和販賣焦慮尤其流行,迎合的恰是“社畜”人生。使用趣味萌生的文創產品,享受餐廳里造型精緻的食物,以及即將到來的購物狂歡,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社畜”對眼前苟且生活的一次短暫逃離,是他們緩解緊張神經的一種方式。而私生活的喪失,又讓他們懷疑工作的意義,焦慮自然而生。可是,他們並不允許自己在公司和同事面前流露這種焦慮,哪怕他們前一天晚上只睡了3個小時,第二天也要表現得精神抖擻,給自己鼓勵,給別人壓力。在他們眼裡,工作是自我價值實現的平臺,沒有工作或許比沒有生活更加可怕。

  之前,一則名為《社畜博物館》的日本公益廣告在社交網路走紅,身心疲憊的職場人形象以繪畫、雕塑的形式在“社畜博物館”里展示。在中國,這個群體或許還遠未到拍攝公益廣告以呼籲社會關註的嚴重程度,但是他們此時此刻的生存狀態也會被時間記住,畢竟,作為一個話題,它在社交網路的時間軸上存在過。

  “社畜”本來不應該出現在社會詞典中,它扭曲了工作的本來價值。一直以來,它只是一個來自異域的小眾文化里的小眾名詞,被諸多剛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用來誇張的自嘲。講述“社畜”生活的《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卻引發如此之多的共鳴,但是毫無節制地傾訴人生之喪並不是它的初衷。它的編劇野木亞紀子告訴觀眾:“雖然有人會對自己的工作不滿,覺得正在做的事情很沒意義,但總有一天,這些經驗都會派上用場。”

社畜現象出現的原因[1]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起了以大企業和年功序列制為特色的就業市場,即工資與在公司工作的年限相關。從一家公司跳槽離開後不僅工資暴跌至實習生等級,而且會遭受社會歧視。在1990經濟泡沫破裂進入“失去的二十年”後,因為經營困難很多公司不時逼迫員工主動辭職。因此社畜們對於公司的要求只好逆來順受,不少人因為下班時間太晚而錯過最後一班電車乾脆直接睡在公司里。超負荷工作也導致了很多家庭問題,甚至有不少人因為過度勞累而死在公司,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自殺。

  而早在1930年,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他的文章《我們孫輩的經濟可能性》中預言,21世紀人每周工作15個小時,相當於做二休五。但很顯然,這個預言非但沒有實現,反而和真實情況相去甚遠。據2015年中國適度勞動協會會長楊河清的課題組全國抽樣所做的調查顯示:27%的受訪者每周工作40小時及以下,27.7%的受訪者每周工作41-48小時,26.5%的受訪者每周工作49-59小時,18.8%的受訪者每周工作60個小時及以上。

  無節制地加班、工作時間不明確、模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等情況在普遍存在,人們期待中的“休閑型社會”變成了“過勞型社會”。

  在西方,有一種說法叫“拜工作教”,即把工作當作宗教一般的人生信仰,工作不再單純是一種換取物質的方法,而變成一種生產身份與地位的手段。德瑞克·湯普森在《大西洋月刊》發表的文章《美國千禧一代是怎麼變成社畜的》中給出過這樣的數據:2005年,最富有的10%已婚男性平均下來工作時間最長。他認為在美國,對於一些財富達到一定水平的人來說,工作代表著自我價值的實現甚至為社會創造價值而不僅僅是為自己贏得物質利益

  在職場中的人很難不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拜工作教會創造出一種拼命的工作氛圍,並將這種氛圍變成一種公司文化。試想這樣一種場景:下班時間到,你的工作已經完成,但是部門裡卻沒有一個同事下班,此時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開溜。是不是覺得很熟悉?主動參與工作的人自然無可厚非,但是這種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已經開始逐漸變得合理。

  更可怕的是,這種思想一定程度上已經下沉到了更低的階層和年齡段。從記事起,就不斷有人給我們灌輸“勞動光榮”的概念,無論是文學作品、影視作品還是學生時代的畢業典禮,我們聽到過許多類似拜工作教的說法:把你的工作當作光榮的夢想。

  這種弱化了物質價值的說法沒什麼問題,卻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當我們不斷接受這樣的觀念,將工作當作一種責任和信仰,卻在真正開始工作以後發現我們很難在工作中找到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在曾經的大工業時代人們很難有這種落差感:終日坐在紡織機前的女工大概率不會對工作有過多高尚的幻想,因為這隻不過是一個糊口的勞動。

  時代的變遷帶來了勞動場景的改變,但坐在寫字樓里做PPT的年輕人依舊感受到了工作的重覆與無聊,這種心理變化帶來了無盡的焦慮和抑鬱。除了糟糕的心理感受,物質上也往往很難獲得滿足。穀雨數據給出的《招聘職場閃辭專項調查》顯示,應屆生閃辭的第一原因是薪資福利待遇不滿意。結合馬雲總結過的辭職原因,“傷心了”和“錢不夠”兩種全部達標,離職潮也就不足為奇。

  “社畜”恰到好處地描繪了這種無奈又自嘲的心理——雖然坐在舒適的辦公室,但是依然像牲畜一般苟活;雖然像牲畜一般苟活,但是至少坐在舒服的辦公室里。

  另外,處在信息時代中的職場人每時每刻都在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但也幾乎都會感受到,工作與生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據美國《信息周刊》雜誌的調查報告稱,有90%使用攜帶型信息終端的人表示“工作時間增加了”。你在約會、在聚餐甚至在奔喪的時候,都隨時能接收到關於工作的信息,造成了部分人的“信息恐慌”,看到微信消息彈窗就會神經緊繃。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系列健康問題:視力下降、脫髮、頸椎病,對於年齡的恐懼就這樣被提前了。

  社交網路同時也帶來了另一種“成功學焦慮”:無論被工作和生活折磨得多麼疲憊,每個人上傳在社交網路上的狀態總是光鮮亮麗的,每個人的主頁都充斥著簡潔好看的工位佈置、每日達成的工作成就以及明媚的笑容。

  不僅如此,每一個財富榜甚至個人社交主頁都在展示著這個人有多少關註者、多少人會給他們點贊……成功變得可量化,成功的形象也變得可視化。在國內,中產階級的標準也曾被大量轉發,房子和車子的數量、有品質的生活、旅行目的地……這些具體的規定使得社畜陷入深層的焦慮,面對既無法實現個人價值,又沒有高薪的工作產生自我懷疑,但實際上,這正是大多數人的工作狀態,並非人人都過得像自己朋友圈裡展示的那樣好。

  以程式員為例,作為典型的被社交網路固化的群體,程式員們總是帶著令人憐愛的發量和各種色彩的格子襯衫出現在人們的印象中,為了修改bug而日漸禿頭是他們的必然宿命,因為熱點新聞連夜維護程式是他們的職責所在,所以沒完沒了的加班成為了這個職業的標配。正是因為刻板印象如此深入人心,程式員對於996的反抗才更加令人關註。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社畜"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