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感測器新聞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感測器新聞(Sensor Journalism)

目錄

什麼是感測器新聞

  感測器新聞是指新聞媒體機構通過感測器收集和利用海量信息與數據來進行報道的新聞生產模式。其定義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感測器新聞”並非一種單獨的新聞類型,而是指在新聞報道過程中把感測器作為播報工具之一,用感測器收集數據是其根本。未來感測器的種類和應用領域將進一 步豐富,感測器將成為連接器,把各種對象產生的數據輸送給媒體,從而不斷拓展新聞生產的思路與空間。

  感測器新聞以感測器技術為基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托爾數字中心將感測器新聞定義為:利用感測器生成或搜集數據進而分析、可視化,使用數據支持新聞報道。按照這種感測器新聞的定義,凡是報道當中運用的可視化數據來自感測器,我們就可以稱這種新聞為感測器新聞。感測器新聞本質上是為新聞業提供了期待的數據,而新聞從業者對於新聞的呈現具體採用什麼新聞類型,則是取決於不同的場景。社會場景的選擇通常也根據媒介技術的不同而定。[1]

  感測器新聞指的是通過感測器獲得數據信息,經分析整合,將其以一定的方式融入新聞報道,進而完成“講故事”的新聞生產模式。感測器新聞髮端於美國新聞界,主要應用於調查性報道。從操作實踐看,感測器與新聞生產主要有三種結合方式:一是利用市面上已有的、成熟的商業設備,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感測系統;二是從已有的感測資源中獲得所需數據;三是設計原型感測系統來生產數據。感測器新聞的悄然興起主要源於新聞媒體是數據信息的重要應用,在大數據時代對數據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通過對感測數據的分析、挖掘可以發現常規新聞中不能發現的意義和價值,從支離破碎的信息中發現規律和趨勢

感測器新聞產生的主要原因[2]

  在促使感測器新聞產生的幾個因素中,最主要的一個是新聞領域對數據的強需求。我們生活在數據爆炸性增長的時代,每天圍繞在我們身邊的數據和信息不僅數目龐大,而且來源多樣。政府機構採集和公開的信息各種平臺上的用戶數據、手機上的地理位置信息等,絲絲縷縷的數據共同聚合成了人們生活中的數據洪流。數據與感測器新聞相輔相成,數據新聞的出現適應了“大數據”的時代,而對更多數據的需求也促使感測器新聞出現。

  此外,市面上涌現出的大量感測器設備對於感測器新聞的出現和流行也有一定的作用。感測器的優點之一是可以量化許多抽象的東西。從前的新聞報道只是依靠記者單純的觀察和感受,然後進行表達,結果可能不太精確,這就需要感測器通過數據來將新聞報道需要的東西從抽象變為精確具體的內容。

感測器新聞的應用[2]

  感測器新聞的應用途徑,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一)定製

  一直以來,來源於相關機構的官方數據是數據新聞生產的最基本依靠。但是,隨著感測器在新聞領域中的應用愈發廣泛,新聞數據的採集逐步轉變為特定感測器甚至自製感測器的自行“生產”。在調查性新聞中,媒體人將從定製感測器獲得的數據與政府、企業、專家等權威的數據源進行比對,在提升報道的權威性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報道的說服力

  (二)眾籌

  在公民參與式新聞中,群眾的力量可以作為專業媒體機構和記者收集大規模數據的有力助手,這使新聞生產由記者一人的工作擴大為一群人的努力結果。媒體利用簡易感測器在網路空間上構建起了感測器數據分享平臺,並招募和組織相當數量的志願者進行採集和報道數據的工作,使公眾與新聞製作關係日益密切。例如,美國肯塔基州調查報道中心和路易斯維爾電臺曾聯合展開了一個以眾包感測器為基礎的新聞項目。它採集肯塔基州居民長期佩戴的帶有感測器的腕帶中的個體健康數據,當數據有一定積累時,便可用於相關的新聞報道

  (三)布網

  如果說記者一個人收集的數據力量微乎其微,而眾籌得來的數據在可靠性上又良莠不齊,那麼由政府或其他實力機構帶頭建設的感測器網路,則有足夠力量可以對特定地區進行實時監控,獲得真實有效的大數據。記者利用這些數據打造的新聞,也就能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媒體藉助感測器可以很方便地獲取/利用和挖掘海量的環境數據,將大數據轉型為公眾關註的環境新聞產品。例如,2014年8月,美國公民新聞網站利用“NASA”的衛星感測系統,分析了美國海岸的檢測圖像和數據,用可視化新聞的形式報道了1922 ~2014年間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線萎縮和水土流失的情況。

  (四)感測器新聞機器人新聞相結合

  感測器也可以與機器人記者相結合。感測器獲得數據後,可以將其傳遞給機器人記者,並快速生成數據新聞。例如,在美國加州近年的一次地震中,《洛杉磯時報》的機器人記者第一時間從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感測器系統中得到地震的相關數據,從寫作到發佈僅僅用了3分鐘時間。

感測器新聞的數據來源

  (1)藉助公共設施收集感測數據

  (2)以“眾包”方式收集感測數據

  (3)媒體直接使用感測器採集數據

  (4)從政府部門獲得感測數據

  (5)運用無人機收集感測數據

感測器新聞的優勢

  (1)感測器將拓展感知能力,開闢信息採集新維度

  感測器是“人的器官的延伸”,它們可以代替人的眼睛、耳朵等去探測和感知,而相比人的能力,感測器在感知的廣度、深度、準確度等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智能感測器廣泛地存在於各種環境、各種物體以及人身上,它們從過去人力無法企及的層面來獲得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幫助媒體從新的維度揭示與描繪新聞事實。

  (2)感測器可以探測未來動向,提供預測性報道新依據

  過去媒體最缺乏的能力之一,是預知未來的能力。藉助媒體人或專家的智慧來預測未來,總是有其局限性,且預測失靈的情況非常普遍。對於自然界與社會的洞察,越來越多的需要靠數據說話,而這些數據,會成為管理者和媒體預知未來的重要依據。

  (3)感測器傳導個性需求,“定製化”信息服務成為可能

  感測器也是用戶與媒體之間的連接器,是定製化信息服務的依據。人的空間位置、身體狀態、運動狀態甚至心理反應,在未來都可以通過感測器或其他智能設備來探測或描述,這為基於個人的即時場景的信息生產與推送提供了依據。

感測器新聞的特點[3]

  綜合來看,國內感測器新聞的製作和應用表現出幾個鮮明的特點:

  其一,複雜的專業化感測設備使用不多,自建感測器和感測數據分析系統的傳統媒體少之又少;

  其二,感測器新聞的報道領域較窄,主要集中在反映民生變化的解釋性報道之中,調查性的深度報道應用不多;

  其三,新興媒體或融媒體平臺對感測數據的使用要多於傳統媒體,這也表明傳統媒體的數字化轉型依然任重道遠;

  其四,相較於美國感測器新聞製作中常見的眾包模式,國內感測器新聞中受眾參與的程度較低。

  這些特點顯示,感測器新聞在實踐領域的應用還有巨大的潛力,同時,實現常態化的感測器新聞生產也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剋服。

感測器新聞面臨的問題[3]

  感測器新聞的出現,無論在新聞理念上還是在新聞實踐領域都是一次巨大的變革,特別是在實現公眾廣泛參與和打破數據壟斷方面顯示了先天的技術優勢。然而在中國傳媒行業的相關實踐中,感測器新聞生產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

  1.數據資源較為單一,報道模式化問題突出。

  目前國內媒體製作的感測器新聞,其原始感測數據大多來源於社交媒體和網路搜索引擎,在數據的處理方面也主要運用某些網路應用提供的雲計算服務,而缺乏採自其他公共部門的感測數據,自建自採的感測系統和數據分析系統則更加少見。數據源的單一也造成了報道本身的模式化,現象解釋和趨勢描述居多而缺乏洞見性的深入觀察、預測或意義引申。

  實際上,除了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很多政府公共部門都建有完善的感測系統,如公共安全部門的“電子眼”、氣象環保部門的“監測器”甚至無人機和衛星遙感設備,都是進行數據採集和深入挖掘的富礦。對這些感測設備的使用,不僅可以豐富感測器新聞的報道範圍,也可以提供更多視野開闊、引人興味的數據故事。

  2.傳統媒體的人員結構難以適應感測器新聞的技術特性。

  感測器新聞的製作,首要的就是感測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這就要求感測器新聞生產小組中,不僅要有經驗豐富、“嗅覺”靈敏的專業記者,還要包括社會學、統計、互動設計、數據分析、繪圖等方面的人才。而傳統媒體的人員結構很難滿足這一要求。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實現跨媒體領域的感測器新聞製作,不僅是對傳統媒體人員結構提出的全新挑戰,也是對記者角色的重新定義。利用技術手段挖掘新聞,將成為記者職業角色中的一項重要技能。

  3.公眾和非機構性新聞生產者的參與和新聞職業化理念產生衝突。

  感測器新聞生產理念中自然具備的“公眾參與”和“傳受合作”的公民取向,要求傳播者放棄對信息的單一掌控,並改變自上而下的以傳播者為中心的新聞生產模式,甚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應以“眾包”的方式實現,從而達成傳者和受眾的平等對話和信息共用。這對於堅持“職業語境”的專業化記者和媒體而言,往往是存在認知衝突的。一方面,未經職業訓練的公民記者其專業性確實值得懷疑;另一方面,完全交由公眾採集的感測數據其精確性也難以保證,這都將影響到新聞本身的客觀性和可信度。因此,公眾和非機構性新聞生產者與職業新聞人在理念上的衝突,將成為感測器新聞應用的一個長期制約因素。

  4.對個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可能侵害公眾隱私權

  感測器新聞的製作需要儘可能多地收集相關信息,特別是對公共事務的考察,或者需要將感測器安裝在公共場所,如公園、商場、廣場、路口、街角等處,或者需要記者從公共部門採集已有的監測數據,這些都涉及對普通公民信息甚至影像、個人生存狀況的收集。當公民個人對此並不知情時,也就無法阻止個人信息被採集和利用,隱私權就有可能受到侵犯。因此,在感測器新聞的製作中必須考慮法律或安全問題,這是媒體應負的責任。同時,也應在隱私權的保護方面明確法定義務和標準,規範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使用方式和範圍。

感測器新聞帶來的機遇[4]

  伴隨5G時代而來的物聯網甚至人聯網的急劇發展,使感測器新聞或將成為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增長點。它給新時代我國正在進行的媒介變革帶來至少兩點機遇:

  第一,媒體採編流程的重塑與生產模式的改變。

  圍繞感測器新聞,新聞媒體會進一步增強用戶意識,搭建新的傳播平臺,重塑新聞採編流程。在感測器新聞生成過程中,原有的以“新聞編輯室”為中心,傳統集中式的新聞生產空間將被徹底打破,在感測器“眾包"項目下,新聞記者與受眾一道,成為分散於不同空間、不同場域中感測器數據採集網上的若幹個點,他們不需要固定的辦公場所,只需要網路就可以將數據傳輸到數據新聞控制中心,由定製化的新聞機器人或專業記者完成新聞作品。隨著新聞採集功能被部分取代,原有的新聞編輯部將真正蛻化為“編輯部門”,即轉變為對碎片化數據進行編輯歸類,從細節中挖掘新聞選題,最終以文字或圖片或視頻來講述新聞故事的數據處理者。

  第二,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貢獻新思路。

  2018年是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元年。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國家媒體融合戰略延伸至基層,強化媒體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凝聚政府公信力的產物,更是國家縣域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目前建設效果上看,還存在著深度融合不夠、受眾需求與媒體傳播脫節等問題。“感測器新聞的“技術導向”與“受眾中心”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壓力。感測器能夠感知﹑採集個人信息,受眾藉助平臺傳遞信息實現與媒體分享,部分地扮演了“公民記者”的角色。特別是在像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中,感測器新聞帶給了受眾更多的“社交”+“新聞”體驗,從而實現了傳播的雙向、互動流動性,能讓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與社會治理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 傳媒觀察|感測器技術讓新聞“無處不在”.中國江蘇網. 2021-01-08
  2. 2.0 2.1 李辛揚,張帆. 淺論感測器新聞[J]. 新聞研究導刊,2016(5):1.
  3. 3.0 3.1 李文健.美中感測器新聞的實踐與挑戰[J].青年記者,2016
  4. 馬慶,劉亞. 智媒時代的傳播變革:感測器新聞的興起及應用[J]. 湖北社會科學, 2021(8):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YamyHuang,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感測器新聞"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