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新闻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传感器新闻(Sensor Journalism)
目录 |
传感器新闻是指新闻媒体机构通过传感器收集和利用海量信息与数据来进行报道的新闻生产模式。其定义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传感器新闻”并非一种单独的新闻类型,而是指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把传感器作为播报工具之一,用传感器收集数据是其根本。未来传感器的种类和应用领域将进一 步丰富,传感器将成为连接器,把各种对象产生的数据输送给媒体,从而不断拓展新闻生产的思路与空间。
传感器新闻以传感器技术为基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托尔数字中心将传感器新闻定义为:利用传感器生成或搜集数据进而分析、可视化,使用数据支持新闻报道。按照这种传感器新闻的定义,凡是报道当中运用的可视化数据来自传感器,我们就可以称这种新闻为传感器新闻。传感器新闻本质上是为新闻业提供了期待的数据,而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的呈现具体采用什么新闻类型,则是取决于不同的场景。社会场景的选择通常也根据媒介技术的不同而定。[1]
传感器新闻指的是通过传感器获得数据信息,经分析整合,将其以一定的方式融入新闻报道,进而完成“讲故事”的新闻生产模式。传感器新闻发端于美国新闻界,主要应用于调查性报道。从操作实践看,传感器与新闻生产主要有三种结合方式:一是利用市面上已有的、成熟的商业设备,设计出适合自己的传感系统;二是从已有的传感资源中获得所需数据;三是设计原型传感系统来生产数据。传感器新闻的悄然兴起主要源于新闻媒体是数据信息的重要应用,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通过对传感数据的分析、挖掘可以发现常规新闻中不能发现的意义和价值,从支离破碎的信息中发现规律和趋势。
传感器新闻产生的主要原因[2]
在促使传感器新闻产生的几个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是新闻领域对数据的强需求。我们生活在数据爆炸性增长的时代,每天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数据和信息不仅数目庞大,而且来源多样。政府机构采集和公开的信息各种平台上的用户数据、手机上的地理位置信息等,丝丝缕缕的数据共同聚合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数据洪流。数据与传感器新闻相辅相成,数据新闻的出现适应了“大数据”的时代,而对更多数据的需求也促使传感器新闻出现。
此外,市面上涌现出的大量传感器设备对于传感器新闻的出现和流行也有一定的作用。传感器的优点之一是可以量化许多抽象的东西。从前的新闻报道只是依靠记者单纯的观察和感受,然后进行表达,结果可能不太精确,这就需要传感器通过数据来将新闻报道需要的东西从抽象变为精确具体的内容。
传感器新闻的应用[2]
传感器新闻的应用途径,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定制
一直以来,来源于相关机构的官方数据是数据新闻生产的最基本依靠。但是,随着传感器在新闻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新闻数据的采集逐步转变为特定传感器甚至自制传感器的自行“生产”。在调查性新闻中,媒体人将从定制传感器获得的数据与政府、企业、专家等权威的数据源进行比对,在提升报道的权威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报道的说服力。
(二)众筹
在公民参与式新闻中,群众的力量可以作为专业媒体机构和记者收集大规模数据的有力助手,这使新闻生产由记者一人的工作扩大为一群人的努力结果。媒体利用简易传感器在网络空间上构建起了传感器数据分享平台,并招募和组织相当数量的志愿者进行采集和报道数据的工作,使公众与新闻制作关系日益密切。例如,美国肯塔基州调查报道中心和路易斯维尔电台曾联合展开了一个以众包传感器为基础的新闻项目。它采集肯塔基州居民长期佩戴的带有传感器的腕带中的个体健康数据,当数据有一定积累时,便可用于相关的新闻报道。
(三)布网
如果说记者一个人收集的数据力量微乎其微,而众筹得来的数据在可靠性上又良莠不齐,那么由政府或其他实力机构带头建设的传感器网络,则有足够力量可以对特定地区进行实时监控,获得真实有效的大数据。记者利用这些数据打造的新闻,也就能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媒体借助传感器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利用和挖掘海量的环境数据,将大数据转型为公众关注的环境新闻产品。例如,2014年8月,美国公民新闻网站利用“NASA”的卫星传感系统,分析了美国海岸的检测图像和数据,用可视化新闻的形式报道了1922 ~2014年间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线萎缩和水土流失的情况。
(四)传感器新闻与机器人新闻相结合
传感器也可以与机器人记者相结合。传感器获得数据后,可以将其传递给机器人记者,并快速生成数据新闻。例如,在美国加州近年的一次地震中,《洛杉矶时报》的机器人记者第一时间从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传感器系统中得到地震的相关数据,从写作到发布仅仅用了3分钟时间。
(1)借助公共设施收集传感数据
(2)以“众包”方式收集传感数据
(3)媒体直接使用传感器采集数据
(4)从政府部门获得传感数据
(5)运用无人机收集传感数据
(1)传感器将拓展感知能力,开辟信息采集新维度
传感器是“人的器官的延伸”,它们可以代替人的眼睛、耳朵等去探测和感知,而相比人的能力,传感器在感知的广度、深度、准确度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智能传感器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环境、各种物体以及人身上,它们从过去人力无法企及的层面来获得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媒体从新的维度揭示与描绘新闻事实。
(2)传感器可以探测未来动向,提供预测性报道新依据
过去媒体最缺乏的能力之一,是预知未来的能力。借助媒体人或专家的智慧来预测未来,总是有其局限性,且预测失灵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于自然界与社会的洞察,越来越多的需要靠数据说话,而这些数据,会成为管理者和媒体预知未来的重要依据。
(3)传感器传导个性需求,“定制化”信息服务成为可能
传感器也是用户与媒体之间的连接器,是定制化信息服务的依据。人的空间位置、身体状态、运动状态甚至心理反应,在未来都可以通过传感器或其他智能设备来探测或描述,这为基于个人的即时场景的信息生产与推送提供了依据。
传感器新闻的特点[3]
综合来看,国内传感器新闻的制作和应用表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复杂的专业化传感设备使用不多,自建传感器和传感数据分析系统的传统媒体少之又少;
其二,传感器新闻的报道领域较窄,主要集中在反映民生变化的解释性报道之中,调查性的深度报道应用不多;
其三,新兴媒体或融媒体平台对传感数据的使用要多于传统媒体,这也表明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依然任重道远;
其四,相较于美国传感器新闻制作中常见的众包模式,国内传感器新闻中受众参与的程度较低。
这些特点显示,传感器新闻在实践领域的应用还有巨大的潜力,同时,实现常态化的传感器新闻生产也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传感器新闻面临的问题[3]
传感器新闻的出现,无论在新闻理念上还是在新闻实践领域都是一次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在实现公众广泛参与和打破数据垄断方面显示了先天的技术优势。然而在中国传媒行业的相关实践中,传感器新闻生产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数据资源较为单一,报道模式化问题突出。
目前国内媒体制作的传感器新闻,其原始传感数据大多来源于社交媒体和网络搜索引擎,在数据的处理方面也主要运用某些网络应用提供的云计算服务,而缺乏采自其他公共部门的传感数据,自建自采的传感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则更加少见。数据源的单一也造成了报道本身的模式化,现象解释和趋势描述居多而缺乏洞见性的深入观察、预测或意义引申。
实际上,除了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很多政府公共部门都建有完善的传感系统,如公共安全部门的“电子眼”、气象环保部门的“监测器”甚至无人机和卫星遥感设备,都是进行数据采集和深入挖掘的富矿。对这些传感设备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传感器新闻的报道范围,也可以提供更多视野开阔、引人兴味的数据故事。
2.传统媒体的人员结构难以适应传感器新闻的技术特性。
传感器新闻的制作,首要的就是传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这就要求传感器新闻生产小组中,不仅要有经验丰富、“嗅觉”灵敏的专业记者,还要包括社会学、统计、互动设计、数据分析、绘图等方面的人才。而传统媒体的人员结构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实现跨媒体领域的传感器新闻制作,不仅是对传统媒体人员结构提出的全新挑战,也是对记者角色的重新定义。利用技术手段挖掘新闻,将成为记者职业角色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3.公众和非机构性新闻生产者的参与和新闻职业化理念产生冲突。
传感器新闻生产理念中自然具备的“公众参与”和“传受合作”的公民取向,要求传播者放弃对信息的单一掌控,并改变自上而下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新闻生产模式,甚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应以“众包”的方式实现,从而达成传者和受众的平等对话和信息共享。这对于坚持“职业语境”的专业化记者和媒体而言,往往是存在认知冲突的。一方面,未经职业训练的公民记者其专业性确实值得怀疑;另一方面,完全交由公众采集的传感数据其精确性也难以保证,这都将影响到新闻本身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因此,公众和非机构性新闻生产者与职业新闻人在理念上的冲突,将成为传感器新闻应用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4.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可能侵害公众隐私权。
传感器新闻的制作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信息,特别是对公共事务的考察,或者需要将传感器安装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商场、广场、路口、街角等处,或者需要记者从公共部门采集已有的监测数据,这些都涉及对普通公民信息甚至影像、个人生存状况的收集。当公民个人对此并不知情时,也就无法阻止个人信息被采集和利用,隐私权就有可能受到侵犯。因此,在传感器新闻的制作中必须考虑法律或安全问题,这是媒体应负的责任。同时,也应在隐私权的保护方面明确法定义务和标准,规范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使用方式和范围。
传感器新闻带来的机遇[4]
伴随5G时代而来的物联网甚至人联网的急剧发展,使传感器新闻或将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它给新时代我国正在进行的媒介变革带来至少两点机遇:
围绕传感器新闻,新闻媒体会进一步增强用户意识,搭建新的传播平台,重塑新闻采编流程。在传感器新闻生成过程中,原有的以“新闻编辑室”为中心,传统集中式的新闻生产空间将被彻底打破,在传感器“众包"项目下,新闻记者与受众一道,成为分散于不同空间、不同场域中传感器数据采集网上的若干个点,他们不需要固定的办公场所,只需要网络就可以将数据传输到数据新闻控制中心,由定制化的新闻机器人或专业记者完成新闻作品。随着新闻采集功能被部分取代,原有的新闻编辑部将真正蜕化为“编辑部门”,即转变为对碎片化数据进行编辑归类,从细节中挖掘新闻选题,最终以文字或图片或视频来讲述新闻故事的数据处理者。
第二,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贡献新思路。
2018年是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元年。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国家媒体融合战略延伸至基层,强化媒体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凝聚政府公信力的产物,更是国家县域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建设效果上看,还存在着深度融合不够、受众需求与媒体传播脱节等问题。“传感器新闻的“技术导向”与“受众中心”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压力。传感器能够感知﹑采集个人信息,受众借助平台传递信息实现与媒体分享,部分地扮演了“公民记者”的角色。特别是在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中,传感器新闻带给了受众更多的“社交”+“新闻”体验,从而实现了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流动性,能让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