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金融脱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又称金融非中介化

目录

什么是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是指随着直接融资(即依托股票债券投资基金金融工具融资)的发展,资金的供给通过一些新的机构或新的手段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输送到需求单位,也称为资金的体外循环,实际上就是资金融通的去中介化,包括存款的去中介化和贷款的去中介化。

  从存款的角度看,资金绕开低收益的商业银行向高收益的方向走。这个现象直接取决于美国Q条例的限制,活期存款不收利息Q条例的实行一方面使商业银行感到它的资金成本低,另一方面使人们感到以活期的形式将存款存到商业银行是不合算的。因此就有一些机构提供类似于存款的工具,以逃避Q条例的限制。货币市场的发展就使得相当一部分的资金转向货币市场工具

  从贷款的角度讲,资金的需求方在获得资金的时候也逐渐脱离中介。企业要获得资金,可能不再向商业银行借款,可能直接发债、发股票或者短期的商业票据。

  “金融脱媒”这个词最早60年代出现在具备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的美国,英语中表达为“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在美国,大企业主要依靠在金融市场发行债券或商业票据筹集资金。20世纪9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债券筹资无一例外地超过信贷筹资。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票据的发行部分取代了银行公司短期信贷,同时,居民也越来越倾向于比储蓄收益更大的基金保险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受到资金供给和需求的双重影响相对萎缩,利差收人减少,依靠传统业务难以维持生存,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1]

我国金融脱媒的特征[1]

  从发达市场经济的银行业发展历程来看,近三十年来商业银行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金融脱媒过程。以国际银行业的代表——美国银行业为例,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垃圾”债券等替代市场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资金从银行系统流失,出现了明显的金融脱媒,并引发了美国银行业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活动。从目前的融资状况来看,美国资本市场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比重远远超过银行信贷。在日本,尽管商业银行长期占据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但资本市场及政府债券市场的兴起也对银行信贷形成了替代。亚洲新兴经济体中,马来西亚的资本市场融资远高于银行信贷,韩国则是资本市场、企业债券市场与银行三足鼎立,印度的资本市场融资比重也接近银行信贷。

  随着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我国银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金融脱媒趋势的挑战。从上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的发展,到本世纪初货币市场基金的登场与迅速发展,再到去年以来以短期融资券发行开闸为标志的债券市场发展,国内商业银行感受到的脱媒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同样面临金融脱媒的挑战,处于经济和体制转型中的我国银行业,其所处的环境及面I临的问题同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中的银行业并不完全相同,有着转型经济中独有的一些特征。

  1.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更多地体现为单向脱媒,而美国银行业则面临双向脱媒的压力

  所谓双向脱媒,是指银行同时面临负债资产两方面的非中介化。负债方面,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大量兴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能提供高收益的非储蓄产品,例如,当时Q条例规定储蓄存款的最高利率为5.5%,而货币市场基金则能提供高达10%的收益,由此导致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存款大量流失,出现显著的借方脱媒趋势。随着美国对存款利率管制的放松,银行等存款机构面临的借方脱媒才逐步缓解。资产方面、,脱媒趋势更为明显。一方面是“垃圾”债券(JunkBonds)大量发行,使得许多原先只能靠银行贷款的非投资级公司获得新的融资渠道,对银行中长期贷款形成替代;另一方面是商业票据(CommercialPaper)迅速发展,作为高流动性货币市场工具成为银行短期贷款的替代产品。

  此外,各类财务公司如各大汽车财务公司也成为银行贷款市场上的有力竞争对手。从我国银行业的脱媒现象来看,尽管随着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新型投资工具的出现,一部分存款和储蓄形成了分流,但总体看,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可供大众投资者选择的投资品种仍然比较稀缺,同时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改革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储蓄仍然是居民的首选,高达近50%的储蓄率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金融脱媒,借方的非中介化程度尚比较低,更多的是体现在贷方的非中介化,即资产方面的脱媒。由于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特别是短期融资券,成本远低于银行贷款,因此,对银行贷款形成了直接替代。这种单向脱媒,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在银行存贷差的不断增加。200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差额达到创纪录的9.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近5万亿元。

  2.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具有多阶段叠加的特性,而美国银行业则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脱媒冲击

  美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最初主要是是受资本市场发展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增长的影响,这可以视作第一波和第二波的金融脱媒过程。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金融管制放松和银行产品创新高潮以后,美国商业银行基本经受住了这两波金融脱媒的影响,整个90年代成为美国银行业发展的辉煌时期。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在获得巨大商机的同时,开始面临新一波金融脱媒的挑战。这一波由电子商务带来的金融脱媒挑战,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方式的变革和大量非金融机构向银行业的渗透。一方面,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信息爆炸、信息透明、低成本等特征使交易各方能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增强了金融消费者主动性和自主性,从而降低对金融中介信息提供方面的依赖。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非金融机构能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目前规模较大的网络服务机构,如 YahooMSN 等,以及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Wal Mart 等正利用其庞大的客户基础、销售网络等提供金融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部分机构已经向支付清算这一银行最基本功能领域进行渗透,动摇了银行的垄断地位。

  同美国银行业金融脱媒相比,我国银行的脱媒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在面临着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市场发展等第一、二波脱媒冲击的同时,我国银行业也进入了网络时代,必须同时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新一波脱媒影响。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约8700万网民,为世界之最,未来将有约60%的网民通过网络进行各类交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日益个性化、主动化。同时,上述美国电子金融发展中的新生事物许多也已经在我国出现,一些非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付费通”、“支付宝”等来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已经介入了银行传统的支付清算领域。因此,同美国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必须要同时应对多阶段叠加的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的发展[2]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发生于欧美金融市场,其发展在西方日臻深入,可以说近几十年来欧美的商业银行是伴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而发展的。从金融发展史看,大规模金融脱媒现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强制性变迁(政策、制度改变)和诱致性变迁(市场环境改变)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西方国家都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市场利率大幅飙升,而银行业由于仍受有关当局严格的利率管制银行存款实际收益率呈现负值,导致证券市场分流银行存款,进而分流银行信贷资产。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管制放松,极大地激发了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其中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机构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例),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含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资产所占比重呈现长期下降趋势。1960年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美金融机构资产总值的57.9%(其中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金融结构资产总额的40%),而基金和投资公司资产仅占12.6%。1997年基金和投资公司资产占比升至25.9%,而同期美国商业银行资产占比则下降为23%。从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近40年期间,美国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了长足发展。另外,从金融产品的规模看,2000年末,美国股票市值达到美国私人部门贷款余额的3倍,这也清楚地说明美国金融脱媒的迅速发展趋势。

  金融脱媒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发展的一个趋势,在亚洲几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尽管这些国家由于金融发展水平所限,商业银行仍然是整个金融的主体组成部分,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直接融资增长速度迅猛,它们的股票市值的增速度都远远高于当地商业银行资产的增长速度。例如,在1983—2004年期间,亚洲几个新兴工业国家的股票市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6%,而同期银行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15%;我国台湾地区也呈现类似的情形,其股票市值年平均增长19%,而银行资产年平均增长13%。

  由此可见,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提高和金融监管的逐步放松,金融脱媒已经成为金融发展的一个全球性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沪深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以来,我国的直接投资一直发展较快。截至2006年11月3日,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达62910.23亿元,据数据统计股票市值在GDP中的比重自2000年后也呈逐年回升之势,金融脱媒现象已在中国日益显现。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1]

  一、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总体影响:金融脱媒将使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中介失去融资主导地位,银行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越来越难以维持生存,从而使依靠传统业务、利差收入的经营模式面临危机。具体主要表现为:

  首先,金融脱媒将逐步撼动商业银行的霸主地位。金融脱媒导致银行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有可能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银行的资金来源相对减少,银行融资中介功能将渐渐削弱,银行将逐步失去了其融资主导地位。

  其次,金融脱媒将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带来很大影响。优质企业一直是银行信贷发展的重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金融机构也在同步跟进,将大量贷款投向优质企业。随着短期融资券等这些直接的债权融资工具的推出,大量优质企业会利用这一工具进行短期融资优质客户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得更多地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进行直接融资,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资金贷款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

  第三,金融脱媒使中国银行业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将会受到严峻挑战。中国银行业主要盈利来自于贷款利差收人,在中国银行业现有的资产结构中,信贷资产一般占85%左右,利差收入在总收入结构中占90%以上。在这一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贷资产规模的扩张,信贷资产规模一旦出现萎缩,传统业务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银行就面临生存考验。随着金融脱媒的逐步显现,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还会出现下降。

  第四,金融脱媒将逐步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短期融资券是短期企业债券的“雏形”,一旦优质客户更加倾向于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短期和中长期融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战略将发生改变。从银行资产配置角度,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将缩小商业银行利差空间。

  因此,从长远角度,短期融资券将从资产和负债方面双向影响传统银行的业务,而外部的压力将促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发展战略。

  第五,从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导向来看,金融脱媒化程度的加强将是长期趋势,这将给中国现行的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银行业带来很大挑战。

  此外,与推行金融短期融资券相呼应,在中国“金融脱媒”深化的过程中,我们还将面对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包括: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发行大额存单;商业银行规模化信贷资产的大规模证券化;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企业债券,最终统一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股票市场的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工具的完善;允许金融业混业经营等等。由此,中国出现了比较典型的金融脱媒现象,金融脱媒将成为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二、对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

  (1)储蓄存款总量增长下降,同业存款替代一般存款,但现金漏损增加,存款总量增长下降

  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证券市场产品的品种将日益丰富,有些产品收益较高,有些产品流动性很强(如一些国家的货币市场基金账户可以直接签发发票),人们的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一般存款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虽然这些存款最终以同业存款的形式回到商业银行,但现金漏损增加,商业银行存款总量的增长会受到一定影响,且存款的稳定性趋差及资金成本增加。此外,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受到影响,使其派生存款的增长被抑制,从而降低一般存款在商业银行负债中的比重。美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的过程中存款占负债的比重显著下降,而借入负债的比重则显著上升。统计分析表明,我国股市景气程度与储蓄存款增速之间存在中度的负相关关系。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迎来规范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及债券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品种的丰富,居民将有更加多样和收益率更高的投资工具可供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将受到更加显著的抑制。预计15年内,储蓄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比重将从85%下降到60%左右。

  (2)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

  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存贷款,通过存贷平衡获取收益。其产生的根源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依赖自身信用满足资金供求方。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法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时,通过资本市场和直接的实业投资而更受欢迎,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实现了资金的体外循环,造成信贷脱媒。1992年以来,随着股票市场以及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优质大型企业得以通过证券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开始逐渐被直接融资所替换,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减少。2005年股票市场共筹集资金1883亿元,比上年增加23%,相比1996年235.3亿元,9年年平均增加26%。下半年国内股市IPO再融资开闸之后,股票市场的筹集金额将更快增长,若每年增加30%,对优质企业贷款分流的规模效应将是显而易见的。2005年,短期融资券发行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形成强烈冲击。融资券的发行实施备案制,其准人和发行比一般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快,融资成本低,对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自2005年5月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后,截至当年12月31日,共发行1424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相当于2005年全国各项新增贷款18273亿元的7.8%,人民币新增短期贷款的27%。目前美国企业通过商业票据等短期融资方式获得融资的占比在18%左右,而目前我国这一比例不到2%。假设到2010年短期融资券占企业融资比例达到10%,届时,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将达到12600亿元,对商业银行优质客户贷款的冲击将更趋明显。在短期融资券的带动下,企业债的发行也有所加快,2005年共发行654亿元人民币,是上年的2倍。随着支持企业债配套措施的出台,企业债券将逐渐成为债券市场中另一亮点。假设2010年企业债达到企业长期融资的10%,其规模将扩大到1万亿左右。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优质企业贷款将被迅速分流,对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带来强烈冲击。

  (3)创业板将进一步分流优质中小企业贷款

  目前,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同时要求实施支持自主创新金融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从国外发展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板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我国创业板的设立已不存在法律、制度障碍,从资本市场发展的取向看,其设立只是时间问题。创业板对企业上市较主板市场宽松,一般不设最低盈利要求,只要求企业有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对企业上市的最低市值规定较低,适合治理规范、经营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这些优质中小型企业是目前商业银行争夺的重点客户,随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商业银行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将面临分流。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创业板企业与主板企业数大致相当,若按1000家上市公司,平均发行价为20元,平均总股本为3500万,其中50%立即公开发行来计算,则将分流3500亿元信贷资金

  (4)商业银行传统对公业务经营模式将受到挑战

  金融脱媒的深化意味着直接融资将加速替代商业银行优质企业贷款,在贷款被分流的同时,由于同业存款和大企业存款的回流作用,商业银行对公存款总额不仅不会受到分流影响,甚至会有所增长,其结果就是对公业务贷差趋于缩小甚至转变为巨额存差,商业银行传统依靠大中型企业贷款获取利息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金融脱媒迫使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必须转型,对商业银行调整内部资源配置、改革体制机制、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其一,商业银行将从单纯的融资中介向全面的服务中介转型,面对的客户需求将更加多样化,这对商业银行加强内部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二,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被迫由大客户向中小企业客户转变,随着市场的变化,同业竞争加剧,客户选择难度增加,银行对信贷资产的重新布局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经营压力在增大。其三,新业务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将被迅速放大,对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2.机遇

  (1)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

  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中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从1997年我国商业银行同业存款有统计以来,同业存款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1997的1911.1亿元,至2004年达到4318.5亿元,在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2000年,最高达到6141亿元,占当年金融机构存款来源的6.8%。直接融资的发展使居民储蓄向企业转移,企业直接融资的金额一般都上亿元,甚至100亿元以上,这部分资金在用出去之前有一个沉淀期,给商业银行拓展大额存款业务提供了机遇。

  (2)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获得发展契机

  在传统信贷业务可能被直接融资所替代的同时,金融脱媒的发展也会催生新的资产业务。一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融资是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即“买空”;融券是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即“卖空”。据研究,美国的信用交易规模占证券交易金额的比重为16%~20%,信用交易保证金贷款收入占手续费收入在38%左右。证券业内有关专家预计,考虑到国内券商融资成本、融资渠道、风险控制能力及投资者结构等因素与国外的差距,融资融券业务的贷款利息收入大致可达到手续费收入的20%。2005年沪深两市股票总成交金额为31664亿元.,比上年减少25%,股市回暖带动成交量迅速上升,假设年成交量为5万亿元,如果佣金按2%。双边收取,手续费收入为200亿元,融资融券业务可创造息差收益40亿元。

  二是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发展机遇。目前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抵押业务开展的较少,在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前提下,未来有价证券质押期货市场中的标准仓单质押融资等资产业务将大有可为。

  三是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资金的需求,银行将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3)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

  金融市场的发展将使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金融交易规模也迅速扩大,这将极大地促进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以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为例,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央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账户与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截至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收入144.92亿元,包括金融市场、同业结算在内的单位结算收入总计38.9亿元,占支付结算收入的27%,基本保持每年15%以上的增幅。预计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对资金支付结算需求的增加,商业银行针对金融市场开展的支付结算业务将得到更快发展,预计每年增幅将达到20%,单位结算收入至2010年可望达到116亿元。

  (4)代理销售、托管业务、自营业务获得新的机会

  随着国内市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基金、保险、券商集合理财金融产品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s基金业在1998年起步,其首发规模由当年的107亿元,2005年达到1002亿元,年均增长高达27%,基金资产至2005年末超过5000亿元,如果以0.25%。0.3%的代销手续费率以及0.2%的托管费率计算,商业银行可获得13亿元左右的收人。未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基金业的发展将随之加速,商业银行基金代销和托管业务收入将更为可观。我国商业银行从2000年开始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引入之初即发展迅速,银行代理的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45亿元开始迅速增长;至2005.年其中四年分别达到388亿元、765亿元、795亿元和1200亿元,以目前银行代理保险手续费率普遍3%左右的水平,未来商业银行将每年获得36亿元以上的收入,并将逐年快速增长。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业务将得到规范发展,由于国内证券投资和理财市场潜力巨大,该业务一旦起步将迅速发展,为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进一步拓宽空间。在综合经营限制逐渐放开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有望直接进入这些业务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5)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

  直接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企业理财等咨询类中间业务的发展。第一,随着债券市场、基金业的发展以及各类证券品种的增加,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运作空间将会扩展,也可以进行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资金运作,有利于为市场提供更多,以及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第二,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吸引力。第三,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的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

  (6)投资银行业务获得巨大发展潜力

  投资银行业务有三个层次:一是为企业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企业资本运作提供策划,其角色是企业的财务顾问;二是债券、股票买卖、转让及基金的发售、管理、买卖与转让等白营业务,其角色是证券承销商;三是直接参与企业的兼并收购、资产重组、风险管理、战略投资等业务,投行作为企业的金融工程师,资本运营专家。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制改造、规范上市债券发行等多种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方式的实行,使企业在资本运作及其咨询方面产生更多的需求;银行凭借资金、网络等优势在这些领域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这一领域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王廷科,冯嗣全.中国商业银行转型与国际化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6
  2. 中国平安精英大学生励志计划学术论文获奖文集 2007 金融卷.人民出版社,2008.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Yixi,KAER,连晓雾,Gaoshan2013,y桑,Tracy,寒曦,LuyinT.

评论(共3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金融脱媒"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18.33.81.* 在 2013年1月8日 08:58 发表

谢谢啦

回复评论
111.113.24.* 在 2014年1月8日 16:05 发表

非常详细

回复评论
137.132.250.* 在 2015年10月3日 23:08 发表

20世纪9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债券筹资无一例外地超过信贷筹资。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票据的发行部分取代了银行对公司的短期信贷,同时,居民也越来越倾向于比储蓄收益更大的基金或保险等。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