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企业道德建设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企业道德建设[1]

  企业道德建设是指企业为建立良好的企业道德体系并使之在企业实践中发挥作用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

企业道德建设的特点[1]

  企业道德建设是社会总体道德建设的一部分,但是,企业道德建设的实质又决定了它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1.组织性

  道德的特殊性决定了一般社会道德建设不能象社会的政治、法律建设那样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其中最主要的是调动人的自觉性,主动性,靠人们自己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质。强制命令。行政手段在一般道德建设中显得手足无措,因而具有很大的松散性和约定俗成的成份。但是,企业道德建设则可以围绕企业发展的目标,依靠纪律、行政奖惩,制度建设、社会监督等确定性的手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这是企业道德建设的一大优势。

  2.经济实践性

  企业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都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渗透在经济实践中被企业主体逐渐掌握的,也是在经济实践中予以检验和批判的。所以,企业道德建设与企业经济实践关系非常密切。企业经济实践同时就是企业道德实践。经济实践性的特点使得企业道德建设具有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之具有特殊的途径。

  3.影响广泛性

  当今社会,没有哪种集团能象企业这样与全社会的人们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人们在为了满足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基本需要而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企业道德的影响,企业在和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可以把自身的道德传染给全社会。比如,窗口行业不仅向人们提供了商品服务,而且也向人们输出道德“营养”或道德“垃圾”和“减、城、敬”和“冷、硬、顶”两种服务道德态度都对全社会道德发生广泛的影响,但二者所起的作用是绝然不同的。这种影响和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但又是深刻的,它会影响到人们灼道德心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准确理解这三个特点,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认识企业迫德建设的意义,准确地把握企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原则、过程、基本途径和方法。

企业道德建设的途径[2]

  1.提升管理者的道德素养

  作为企业经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企业管理者是企业道德建设的第一倡导者,其主要职能是制定企业道德规范,把握企业道德的方向,监督企业道德建设。管理者的道德面貌不仅能影响员工,而且能够影响他们决策的结果,因此,要提升企业管理者的道德素质。为此,首先,要求管理者要加强基本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其次,管理者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最后,管理者要知行合一,率先垂范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规范。

  2.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作用

  企业职工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他们不仅是企业道德建设的客体,即被教育者,也是企业道德建设的主人,即主体。企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从职业道德的范围讲,就是挖掘、总结和推广职工群众的伦理思想和行为中的闪光点。企业道德建设必须坚持职工自我教育的原则,要注意通过引导、说服、教育、启发等方式,让职工根据企业提倡的道德要求来对照、检查、剖析、评价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经过不断地反省、检查,使自己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真正在内心接受并在实践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职工的自我教育,还包括集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与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蓬勃向上的集体,是铸造人们优秀品质的熔炉。要运用集体力量让职工对道德。行为互相仿效,互相感染,互相激励;对违反道德的不良行为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制约。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企业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道德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水乳交融、相互渗透、同步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道德建设的最直接的途径。企业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应着重于培养员工的正确价值观、正确的经营观、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文明的行为。可通过各种形式促进企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如表彰先进,嘉奖劳动模范,在企业宣传英雄人物的事迹,就是在企业中宣传并提倡某种道德规范。

  4.严格制度管理

  道德与法制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道德是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法制是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只有二者同时发挥作用,企业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前进。一方面,要完善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员工的好作风和好习惯不是自然而然就能产生出来的,必须用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不能只定规章制度而无检查考核,更不能只发号召而不去检查落实。同时,在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中,要充分体现对员工的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激励机制,鼓励善的道德行为,特别是要进一步改进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使企业建立一个更为合理、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在这方面我们要向西方国家的企业学习,在员工上岗前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通过培训,不仅要让员工明白其所在岗位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提高责任心,把“消费者利益第一”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操守。并通过这种企业道德的不断塑造和弘扬,激励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此外,要完善企业道德的实施机制。要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和研究,形成可操作,易考核的道德实施机制。

  企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长期的过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应当长计划,短安排,使企业道德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企业道德建设的依据[3]

  西塞罗指出:“虽然哲学提供许多既重要又有用的、经过哲学家们充分而又仔细地讨论过的问题,关于道德责任这个问题所传下来的那些教诲似乎具有最广泛的实际用途。因为任何一种生活,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事业的还是家庭的,所作所为只关系到个人的还是牵涉他人的,都不可能没有其道德责任,因为生活中一切有德之事均由履行这种责任而出,而一切无德之事皆因忽视这种责任所致。”西塞罗关于道德责任的论述既涉及个人也涉及社会公共生活和组织,因此不仅个人负有道德责任,由许多个人所集结和组合而成的社会组织同样也负有道德责任,企业亦不例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依据基于以下方面: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经济组织

  生产社会化是社会的分工具体化,在企业进入市场活动后,其资源配置、利益目标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企业与外部的联系越来越密,而且这种联系更主要的是一种利益联系。于是,企业日益成为一个追求利益从而形成利益相关者的经济组织。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术语最初出现在1708年,是“赌注”或“押金”的意思,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早期思想可追溯到1932年哈佛法学院学者杜德(E.Merrick Dodd)在驳斥伯利(AdoIf Berle)时所发表的一篇论文,文中指出“公司董事必须成为真正的受托人,他们不仅要代表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代表其它利益主体,……特别是社区整体利益”。1984年弗里曼有里程碑式的著作《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出版,弗里曼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够影响或被组织目标所影响的团体或个人”。理查德·E.渥库齐和乔恩·M.谢巴德认为理解企业责任的最一般方法即是通过“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告诉我们,“相关利益者(包括客户供应商、职员、股东、当地社区以及利益群体)被公司所影响,反过来也影响了公司。由于这一点,公司在追逐开明的自我利益时,必须考虑这些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这样,公司就可能参加不同的活动,从而使一个或者多个相关利益者受益,尽管这在短期内会花费高额的成本,但在长期会使公司受益”。

  企业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企业,企业在所从事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中,必然要与内部和外部各种利益主体发生关系,包括员工、股东、顾客、供货商、经销商债权人、政府、社区等。企业的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满足这些与其密切相关的利益主体的利益,它体现了企业的利益与相关者的利益是共生共荣、休戚相关的声音。而正是企业在处理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利益关系时,逐渐形成了企业道德义务和责任的依据。

  因此,可以说企业道德是企业内外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和体现,映射出企业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的伦理立场和态度。企业道德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兼顾各方的利益,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务必兼顾他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利益,并保持一种和谐与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追求和向往的实质是双赢互惠的经营价值目标。在这种联系中企业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企业道德,必须在社会上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的伦理主体

  以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即认为,“企业的道德责任”这一提法自相矛盾。因为企业不是道德实体,至多只是法律上的实体。企业作为一种存在是人为的,只存在于法律思考中,它只具有法律条文所赋予的那些特性;现代企业成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只承担有限责任。也就是说,企业不是一种具有“统一的人格性”存在。企业是作为整体来承担责任,只要确认了企业的道德身份,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道德责任的探讨和承担同人的行为能力、意志自由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企业作为由大多数有行为能力和意志自由的人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共同体,理应承担自己所应负的道德责任。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意志和行为选择自由的伦理主体,应具有自身的道德责任意识和伦理精神。有道德的企业同样也体现着主体自身的道德追求,它不断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和完善自己,是一群有道德的人的行为的整体化体现。著名经济学家德威特·R.李指出:“如果自由的享用没有个人责任的制衡,自由也将走向灭亡。我们中那些珍惜自由并理解自由的基础是多么脆弱的人的道德责任感会再次证实这一事实。”霍夫曼认为,企业道德责任必须建立在尊重和鼓励集体中单个成员的道德自主权的基础之上,优秀企业文化的本质特色就是对人的尊重以及给个人发表意见、施展才华的空间,因此不能因为坚持企业社团的优异就忽视了企业个人对其行为负责的必要性。(黟有道德的企业,意味着企业的整体行为不仅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欢迎,而且也是主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和自为自成的,是企业建设自身的伦理文化、提升自己的伦理形象和打造自己的伦理品牌的诸种作为所致。

  三、因社会契约而缔结起来的法人组织

  企业法人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组织。企业法人类似于自然人,它是根据企业自身的意志来行动的独立的行为主体。企业所具有的独立法人地位,是企业承担道德责任的前提。

  “契约”一词由拉丁语contractus而来,基本意思是指交易。其主要特征为选择缔约方的自由,决定缔约内容的自由和选择缔约方式的自由。契约原则还隐含着契约各方的地位平等。西方文化中的契约范畴不仅具有私法上的涵义,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公法之中;它不仅局限于法律范畴,而且被赋予了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商品经济所派生的契约关系及其内在原则,是一种平等、尚法、守信的品格。

  洛克契约理论建立在一种“完全自由和完全平等的状态”之上。他设定人人平等,天生地被自然赋予了不可由外力剥夺、侵犯的自然权利;人们相互独立,不依附于任何权威;任何人都不应该伤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每一个人都有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而单独执行自然法的权力(利)。托马斯·唐纳森和托马斯·邓菲提出了企业的综合契约论观点,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够为自己确立伦理行为规范的许多个人所组合起来的群体,这些个人在共同的任务、价值或目标的背景下相互影响。“他们对共同体内规范形成程序的赞同,以及他们对结果的接受,构成对微观社会契约的一致同意。只要某人是一个共同体的成员,他就有道德义务去遵守现存的真实的规范,那是由绝大多数的成员以其态度和行为公认为正确的规范。”‘隘他们看来,企业的形成源于社会契约,其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社会契约。

  企业的社会契约论则证实了企业道德责任的可能性。它要求企业务必使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企业各主体或全体员工的意志和愿望,保证契约的合理化实现。企业道德责任不仅是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对企业行为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辩护。一个优秀、卓越的现代企业,必定是一个契约意识很强且能够主动维护契约、保证员工各项意愿得以顺利实现的法人组织。

  企业道德责任是企业之为企业的内在规定性使然,是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法人组织和伦理主体的必然要求,贯穿企业行为和企业发展的始终。应该说,企业的社会关系越丰富,企业的法人资格越健全,企业的主体意识越清醒,企业的责任就越多、越明晰,企业对自身责任的把握就越自觉、越具体,也越内在。

  四、基于文化传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现代企业道德建设研究只有结合文化传统的考虑,对该问题的说明才能落到实处。因为一方面,道德责任总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来履行,而个体道德责任感的培育以及履行责任的方式都与他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可分。另一方面,文化传统也是影响企业组织方式的一个基本因素,从而道德责任在企业内部的分配方式也依其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美国学者唐纳森和邓菲在研究企业道德发展时就指出,企业中真实起作用的伦理规范往往与企业所处的社会共同体的价值有密切关联。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氛围中可能获得的是截然不同的结果,例如,日本公司的管理模式在其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样的企业管理模式在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美国的使用效果与日本公司相差甚远。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产生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兵家思想,从国外传人了佛教精神,以及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可以此为背景来理解中国企业的组织方式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而探寻一种适合于中国企业落实其道德责任的途径:

  第一,与儒家强调伦理关系以及“差序格局”的关系特征相关,中国企业对其成员的行为约束更多地借助非正式的规范。因而培育企业道德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在于,从道德教化人手使企业文化向道德的方向发展。

  第二,与西方企业伦理学如施泰因曼所强调的企业内部民主决策程序不同,中国文化并不主张一种“一体平铺”式的民主,而是在认同权威的同时强调权威的道德合理性。

  企业无论是作为人格化的社会经济组织还是作为由许多个人因共同利益有意识组合而成的群体主体,总体上都是人的有意识活动的产物,也必然结成诸种社会关系并在协调和解决这些社会关系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生存发展。每一种社会关系及其主体都有特定的利益和伦理要求,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自己的生存发展中必然承担着特定的道德责任。企业道德责任的产生既源于企业所结成的诸种社会关系及其利益结构,又同企业自身的行为和主体追求密切相关。

企业道德建设的功能[3]

  在《财富》杂志的企业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500家企业,它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拥有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创新的意识、雄厚的人才实力之外,更重要地是它们拥有一种特色企业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史,实质也是一部优秀企业道德的塑造史。企业的实践者形成了许多优良品德,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如索尼公司提出:“以提高索尼集团的企业价值作为经营的根本,把自主性和自律性的道德标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依托企业道德产生的强大凝聚力,使企业内部的经营资源能够相互作用,并开拓有效的外部经营资源,创造出新的价值。企业道德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石,有效地促进各个职能部门协调运作,有力地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灵魂和动力

  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断谋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当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一方面,企业不能不择手段、惟利是图,不能坑蒙拐骗,损害消费者社会利益;另一方面,企业又必须创造财富,创造利益。企业应通过确立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的指导思想来解决,在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中获得市场,创造财富,实现利益,获得发展。

  企业道德是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热情、劳动积极性的稳定的动力源。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的现代化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机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员的现代化,但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它包括人的知识、智力、素质能力、觉悟等多方面。劳动者的道德觉悟不同,劳动的态度就不同,其劳动生产率就不一样。企业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是影响职工积极性发挥的最稳定的动力源、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企业道德具有凝聚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走向市场成为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后,职工的利益从根本上讲也取决于市场。市场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企业发展,特别是企业盈亏具有了动态的特征。由企业盈亏而决定的职工收入也必然是波动的,在企业的动态发展中,维系企业内聚力量的是企业道德这个灵魂。特别是当企业经济困难,陷于低谷时,只有职工不埋怨、不悲观,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齐心协力渡难关,立足岗位多奉献,企业重整雄风才有希望。

  二、企业形象塑造的精神支柱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制约愈来愈大,企业道德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道德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和企业总体行为的规范,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活动中,企业形象,尤其是企业信誉往往成为企业赢得外界承认与合作的关键。而企业的信誉,也需要依靠企业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日益成为企业落实经济法规的补充手段。企业经济法规和企业道德都能调整、调节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道德建设与经济法在功能上也能互相补充。从根本上讲,企业道德(包括职业道德)作用的时间更为持久有力。只有把法律和道德这两种不同行为规范在企业活动中相互配合起来,互为补充,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的关系才能更为和谐、协调。

  三、企业组织管理的调节手段

  2004年以来,齐鲁石化(600002)公司两任董事长先后落马;2004年11月30日,香港廉政公署拘捕创维董事会主席黄宏生等10多名高管人员;因涉嫌挪用公司巨额资金用于个人营利,内蒙古伊利集团公司董事长郑俊怀等5名高层管理人员被公安机关刑拘;中航油(新加坡)在衍生工具交易亏损5.5亿美元之后,不得不黯然退居身后。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强化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企业道德对企业管理者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当企业管理者确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义务、责任和荣誉感,形成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时,才能正确调整和处理企业管理领域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取得最佳管理效果。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依靠企业道德发挥的调整作用,有时比依靠方针政策和经济法规的调整作用还大。同时,企业道德对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生活起导向作用。企业道德可以指导企业管理者能动的选择符合社会主义价值方向,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并有利于消除矛盾和调整各种相互关系,从而改善企业管理领域内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与企业、国家的关系。促使企业管理者协调一致,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组成单元和活动方式,企业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人的社会行为方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伦理诸多方面的内容。现代社会,企业作为经济人道德人统一的社会角色,不仅承担着为社会提供财富、效率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使命与责任,而且承担着为社会提供良知、信任、道德发展和进步的使命与责任。企业的道德责任是企业伦理的核心并构成企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基本规定性,是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企业道德建设的构想[4]

  首先,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所具有的一般特征,诸如以竞争为前提、以交换为媒介、以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等等,必然对社会道德生活和企业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要求企业道德建设必须从市场经济的特定利益关系出发来建构道德规范体系,建立反映社会主义的功利要求、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秩序。

  其次,要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一致。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它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等方面都具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同的本质特点。因此,企业道德建设又必须体现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这包括在目标上,既要追求生产经营的目标,又要追求职工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在责任上,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讲求社会效益;在企业关系上,既要有竞争,又要体现团结协作、平等互助等等。

  再次,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程度和道德生长的基础不同,因而道德的内容和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这就是说,道德要分层次。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将来的高级阶段相比,道德要求不同;另一方面,在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的群体或个人也要有所区别。在企业道德建设中,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或企业内领导管理阶层、少数先进分子与广大普通职工等等,道德要求上均应有适度理想性与合理现实性,这样,企业道德建设才有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最后,要吸取中西文化的优秀成果,与现代道德文明进步的潮流相一致。企业道德建设既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立足于中国特色这一根基;又要借鉴和吸取西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反映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把企业道德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把道德看作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活力和自主能力的积极推动力量,以反映现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

企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5]

  既然企业道德建设在企业文化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来进行企业道德建设呢?胡式谦同志在蠼企业文化》上撰文,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是行业性。作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各行各业,都以其特殊的方式、手段、功能,与各自的职业对象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构成特殊的道德关系。所以,它是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相对独立的道德体系。“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商业财贸企业等等,虽然都是企业,但由于其生产方式不同,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途径不同,企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也就不尽相同。“作为工业企业,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是工业企业道德建设的核心”。

  第二是层次性。作者指出:“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做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其基本要领就是分开层次,对不同岗位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强调端正经营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防止只顾企业和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用户利益的倾向。对科技人员,则要求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对生产工人,要着重培养从严认真的作风,对质量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保证从自己手里生产出的产品,让下道工序满意,让用户放心。

  第三是实践性。企业道德建设,重在实践,离开了实践,就成了空中楼阁。在建设企业道德的过程中,要把握几个环节。

  首先,要形成舆论,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舆论的教育、榜样的示范,以及人们关于道德的内在信念来实现的。“这种舆论既包括对良好行为的赞扬,又包括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促使人们按照一定的行为准则支配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建设企业道德过程中,要重视并发挥舆论的引导和调节功能,通过对道德典型的宣传,对不道德行为的批评,形成一种舆论压力。造成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可耻的环境和氛围”。

  其次,要开展经常性的职业道德评价。“人们的道德观念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所形成的。而且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断的培养和教育。经常组织职工开展职业道德评价活动,让大家联系自己和身边的具体事例,去分析和评价,明辨是非,确立标准”稀。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启迪的过程,比一般的宣传教育更实际,更奏效。

  最后,要破旧立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企业道德建设也应当具有时代感。“要摒弃因,循守旧落后于时代的陈腐观念,树立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的道德观念。在新形势下,又要教育职工反对损人利己、损众肥私、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不良行为,注意防止和克服社会关系商品化倾向,抑制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消极现象”。

企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6]

  企业道德建设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法。这里主要谈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育灌输法

  道德并非天生的,职工的人性善恶,决定于后天的教育、锻炼及培养。因此,企业道德建设要在尊重、理解、关心职工的基础上,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引导和监督。在这里,必须坚持外部灌输的原则,根据职工道德觉悟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具体形式,进行教育灌输。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企业道德建设的理论根基,是企业职工道德行为的理论指导。只有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才能提高道德认识、坚持道德实践的正确方向。在道德建设中,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企业伦理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用伦理科学对职工进行系统灌输,从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上解决职工的道德认识问题。

  企业道德理论的灌输要全面、系统、准确。可采取多种形式,如报告、演讲、自学、知识竞赛等,或集中轮训,或分散自学。总之,应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地进行教育。

  企业道德理论灌输,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杜绝空洞的说教。要紧密联系整个社会和企业道德实践,联系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改革开放特殊条件下的各种道德现象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引导职工对客观的道德现象和主观的道德观念进行科学分析,着重解决好职工对道德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等问题的认识,尤其要解决好在道德实践中碰到的种种新问题的认识,用道德理论指导企业职工的道德活动。

  道德行为不仅受到道德观念的支配,而且受到道德情感的制约。因此,道德理论教育,不仅要说理,而且要融情,寓情于理,情理结合。要采取多种形式,如谈心、关怀、家访、交流感染等,把说理与陶冶职工道德情感有机结合起来。

  道德教育灌输,要把重点放在强化职工道德信念上。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中介,在道德品质中居于主导地位。道德灌输要注意在说理、动情、培养道德意志的基础上,着力塑造职工的道德信念,强化职工道德信念。

  二、实践锻炼法

  企业道德建设主要的大量的工作,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职工深入扎实地开展有利于抑恶扬善的一系列道德实践锻炼活动,引导职工把所接受的道德思想更好地同现实道德实践活动结合,把企业伦理学所阐述的理论、原则和与道德生活经验积累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通过长期身体力行的实践锻炼,逐步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型职工。

  1.在实践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自我道德修养是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是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有多种形式,如自觉、自省、讨论、启发等。应注重加强对职工自我修养的帮助和引导。然而,自我修养不能脱离实践锻炼,这就要求坚持知行统一原则,把正确的道德认识付诸实践,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

  2.提倡互帮互学。社会主义企业道德建设过程,从本质上讲也是无产阶级道德观反对、战胜非无产阶级道德观,用社会主义道德反对、战胜腐朽落后道德的过程。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单靠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摆脱旧思想、旧道德的束缚,因而应提倡和鼓励职工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开展互帮互学活动,职工之间要互相理解,对人出自关心和善良愿望。引导职工既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又在重大的是非善恶问题上不互相迁就,一团和气。职工之间与人为善,用诚恳的“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开展两种道德观的斗争,使帮者得到道德责任心的升华,受帮者亦受到真情的感动以促其纠正弱点缺点,形成凡不符合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干预、批评和帮助的风气。

  开展互帮互学活动,职工之间要互相信任,注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克服自己的短处和弱点,形成凡是符合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欣赏、学习的风气。

  3.开展评比竞赛。在企业道德生活实践中,要善于组织职工之间按照企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开展文明礼貌、劳动纪律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多种内容与形式的评比竞赛,激励每个职工处处讲求文明、遵守道德,积小德为大德。努力造成一种先进不停步、中间坐不住、后进迈大步的竞赛局面,促进群体道德一浪又一浪地向前发展,从一种道德境界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三、控制管理法

  企业道德建设的正常运转,当然离不开各种教育训练及职工自觉修养培养出来的道德信念以及传统习惯发挥效力,但还要靠健全道德管理机制来实现,即通过发挥监督、取工内心自审、舆论褒贬等作用来实现,把道德规范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1.自我约束管理。在企业道德建设中,客观上规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并不是职工自身已实行的道德行为。必须把夕庐的规定变为职工内在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把关的需求。引导职工自觉地凭良心选择和评判自己的行为,对卑劣行为感到内疚和惭愧,从而把应尽的道德义务变成内心的自觉要求,达到抑恶扬善的目的。

  2.各方监督管理。企业伦理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监督管理就是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

  监督首先是职工相互之间的监督。一切关心企业道德建设和有正义感的职工,不仅能监督自己,也能担负起监督他人的道德责任,使善的行为能得到褒扬,恶的行为能得到谴责,把相互监督的压力变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动力,从而升华职工的道德行为。

  监督还来自组织及领导的监督。企业党团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以各级领导干部对职工的监督管理,是企业中抑恶扬善、升华道德行为强有力的工具。同时,社会舆论的监咨,也是企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工具,因而,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工具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各种组织及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监督作用,是引导、倡导、抑制职工道德观念及道德行为、加强企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

  3.奖励惩戒管理

  企业道德建设的控制管理,还必须恰当地及时地运用道德奖惩手段来强化或抑制企业职工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对符合社会、企业疽德建设要求、表现突出的道德行为,应理直气壮地论功行赏,反之,则旗帜鲜明地进行惩罚、甚至必要的经济惩罚,以推动职工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奖励或惩戒必须及时;得当、有据,注意坚持奖惩结合,正面褒奖为主。

  四、领导示范法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需要职工在道德上的觉悟。先觉觉后觉、先觉带后觉,是发展企业道德的有效途径。企业各级党政工团领导,.是企业道德建设的领导得和组织者,企业广大职工,往往是凭借企业各级领导的道德行为来直接感受思考和对待企业的道德状况的。由此决定了一个企业道德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该企业的各级领导在企业道德建设过程中,能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展示良好的道德风貌,给广大职工做出好的样子,充分发挥自身应起的道德榜样的作用。领导示范必须做到:

  1.坚持以身作则。古人云:“己不正,焉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企业职工评判企业领导者的道德面貌,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仅要观个别领导者的行为,更要看作为领导班子,领导集体的整体行为。因此,企业各级领导成员的以身作则,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示范作用;其一,道德要求的率先性。即凡是要求企业职工应有的道德行为,领导干部应率先具有;凡是不许职工出现的行为,领导干部必须率先禁止。只有这样,道德要求及教育才具有说服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其二,道德行为的先进性。作为企业带头人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忠于共产主义,一切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大公无私,勇于献身,在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而绝不能降低自我要求。领导者必须依靠自己的优良行为,把共产主义道德推广到职工群众中去,形成一种先进道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三,道德行为的整体性。领导者,在道德上应努力成为一个整体,努力做到个个以身作则、人人率先垂范。这样,在职工中才会有整体上的优势和威信,才能以一班人的道德行为带动一大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坚持表里如一。判断企业领导者道德水平的高低,固然要看其表现上是否起了示范作用,但更重要的则是看其能否把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内心信念,真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领导者在道德上做到表里如一,首先要带学习,带头加强道德修养,带头遵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树立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为前提来调整自己与他人、企业、社会之间关系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其次要善于把客观的外在压力变成主观的内在动力,凡事以无产阶级的道德良心来要求自己,处处“慎独”,做到有无职工监督一个样,有无社会舆论压力一个样。

  3.坚持前后一贯。企业领导干部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期或某一事件中发挥道德的示范作用并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一辈子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领导者在以身作则、为人表率的问题上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使自身示范作用不断延伸,做到顺境逆境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在职与离退休一个样,始终如一,前后一贯。

  五、典型引路法

  企业道德建设必须善于运用社会上、企业中具有突出事迹的,代表着社会、企业道德发展方向的先进单位和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宣传颂扬,号召全体职工学先进、赶先进,以先进典型激励和引导职工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运用典型示范不仅要善于运用社会各界的先进典型,更要善于宣传企业中的先进人物,如孟泰、王进喜、时传祥等,尤其要注意挖掘和发现本企业中的先进人物。本企业的先进人物离职工最近,更富有感染力,也更能催人奋进,形成学、比、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这方面,注意不要急于求尽善尽美,更不可人为拔高。必须实事求是,哪一点突出就宣传那一点,哪件事突出就宣传那件事。求实、适度、及时是正确运用典型引路法的关键和要领。

  企业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是种多样的,在道德建设实践中,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有重点,有步骤的把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切忌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不能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要脚踏实地,讲究实效。

企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3]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蕴含着某种文化、道德规范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对自然经济及其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人身依附关系的否定基础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上对自然经济下人身依附关系的否定,是一种经济原则又是一种伦理原则的升华。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道德建设所受到的影响和遇到的困难,认识到加强企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道德面临考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不但是一个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而且还是一个社会组织。作为企业经济实体,要强调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作为社会组织,就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注重社会效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应与社会利益和谐一致,不能为了企业的利益而牺牲社会的利益。企业一旦把利润作为唯一的追求时,就会把自己束缚在“功利”小圈子里,在经营行为上就难免把职工作为获利的工具,把顾客视为市场份额和获利的对象,甚至诱发出不道德的行为。

  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原罪”行为、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等价交换行为、企业财产的消费和使用方式的监管失位等,使得市场往往成为那些不义之财“洗钱”的场所,从而也就间接地鼓励了不正当的致富途径和致富手段,使各种非法的经营得以存在和发展,为人们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留下了空隙;造成两极分化、造成不同的利益集团;怂恿和滋长着极端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据国家审计署透露,近两三年来,通过对129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违法违规金额1000多亿,有将近70%的国企假帐,被免职的领导干部超过3800人,国有资产流失228.8亿,占审计资金总额的3.4%。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企业道德价值选择错位,造成了经济发展本身的各种矛盾,造成了经济和道德文化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分裂。人们在解决由于市场经济的各种消极负面影响和各种经济矛盾、文化矛盾、道德矛盾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问题时,人们自觉地提出和建构经济伦理、企业伦理的原则和规范,从而推动企业道德的建设要求。在企业道德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目标越来越趋向于伦理化,经营卓越的企业,特别注重树立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并把它作为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有远见、有作为的企业家总是把追求公众满意、造福社会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中国近代航运业巨子卢作孚把“服务社会、便利人民、开发产业、富强国家”作为道德规范。松下幸之助说:“加速社会繁荣的脚步是企业的使命,而且必须使繁荣与幸福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二、企业道德能够调节市场经济关系

  企业作为一个行为主体,肩负着“经济人”和“社会人”的角色,需要在经济活动中协调平衡各种关系,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不但要对社会负经济责任,同时也要负社会责任。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是要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必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顾及消费者、其他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利益;要把满足自身价值的追求与满足他人及社会的价值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企业道德建设能够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企业要在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遵纪守法等宏观层面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处理好与消费者、与其它企业尤其是同行业的关系。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企业应以始终如一信念和高度的责任心吸引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企业不仅有义务创造好的产品,还有义务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这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企业应该理性的、有规则的、自律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公平合理地进行质量价格、服务、品牌等全方位的竞争。同时,还要注重合作协调,讲求利益共享,实现“双赢”。

  从企业的内部环境来看,重要的是协调好部门之间、人际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仅靠组织手段制度难以做到,而企业道德规范却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当企业道德规范一旦为企业中的成员所认可,便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评价好与坏,判定功与过的标准和尺子。背离企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不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它违背了企业的根本利益,都会受到共同意识的压力和公共舆论的谴责乃至自己良心的不安,促使其自动纠正错误行为,而那些为了实现企业崇高目标而舍弃部门和个人利益的行为,就会受到公共舆论的褒奖,成为人们推崇的楷模。企业道德建设会更好地促使部门、职工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情感交流和互相负责的道德规范,促使人们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塑造、自我激励,自觉地从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工作,企业的凝聚力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内动力。

  联想的核心理念是: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人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具体的解释为:办企业就是办人;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我们将使全体员工与企业一起发展,使我们的员工由于他们的贡献能得到社会的尊敬。联想用人观:给你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联想大局观:从联想的根本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联想好员工标准:敬业精神和上进心、有韧性、有责任感、有悟性、富有创新精神、善于沟通、既会工作又会生活。联想精神:求实、进取、创新。联想做事风格:认真、严格、主动、高效。联想做人风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联想企业道德:诚信为本:取信于用户、取信于员工、取信于合作伙伴。联想道德观:宁可损失金钱、绝不损失信誉;生意无论大小、一律一视同仁;待人真诚坦率、工作精益求精;光明正大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劳动、理直气壮赚钱。联想天条: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红包;不从事第二职业;工薪保密。

  三、企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层次

  企业道德蕴涵着企业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道德实体。企业的行为必须是负责任的,即企业的行为要顾及到消费者和其它社会成员的权利。随着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希望企业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对员工、竞争对手、所在社区负责等。这些都要求企业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自身层次,这样才能适应环境变化,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世界500强企业中,除了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旺盛的创新意识、崭新的人才观念外,无一例外,都拥有企业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而且都对企业道德建设和实施非常重视。如索尼公司提出:“以提高索尼集团的企业价值为经营的根本,把自觉性和自律性的道德标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向我们展示了道德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道德建设不仅是企业环境变化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2006年12月21日,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环球企业家》杂志社、《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共同发起并主办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发布典礼”大型颁奖晚会。本次晚会的主题是“责任·和谐·可持续发展”,贯彻了2006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活动全程的主题思想。本次调查活动自2006年七月份正式展开,至十二月下旬调查结束,全程持续5个月。调查活动覆盖中国境内各地区、各行业、各经济类型、各种规模的独立法人企业或企业集团,并重点关注2005--2006年度经营状况良好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的各类企业。组委会公布了“2006’最具社会责任企业20强”的名单,国家电网公司招商银行(行情资讯)、青岛啤酒、雅昌企业、微软中国、诺华中国以及英特尔中国等20家榜上有名。同时,联想控股民生银行(行情资讯)、李宁公司、索尼中国等九家企业分获七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专项奖”。这些具有优秀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的企业的社会声誉和企业层次无疑大幅度提升。

企业道德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7]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结构的变化,必然使企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企业道德建设要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企业道德建设,必须符合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符合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客观实际这两个基本要求,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在自觉按市场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办事的同时,大力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在进行企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强调为人民服务,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超越我国社会要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二是在发挥物质利益基础作用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照义利兼顾、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引导企业和企业员工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三是在承认个人对自己正当利益追求的同时,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企业道德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居于服从地位。

  第二,要处理好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企业领导特别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企业领导,要求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般企业员工则要用共同理想来要求他们。现阶段,企业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程度不同,要坚持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先进、照顾多数,团结群众共同前进。

  第三,要处理好对传统思想道德的继承、扬弃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对外来思想道德文化的吸收、借鉴和抵制、批判的关系。对于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企业道德,我们要大力加以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企业道德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道德水平的优秀成果,我们都应加以吸收。即使是资本主义企业道德形式,只要有益于经济发展,符合社会需要,也应加以借鉴。但对那些外来的腐朽思想文化的腐蚀和侵蚀,我们要坚决加以抵制和批判。

  第四,要处理好不同思想道德体系中的企业关系和员工关系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实行“一国两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使我国的企业形式比较复杂,当然不能用一个标准进行要求和管理。要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和企业员工采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宽容态度,尊重不同信仰、宗教和生活方式,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五,要处理好长远目标同阶段性任务的关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企业道德建设的规律,既要有明确的长远目标和规划,也要有立足当前的具体措施;既要有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机制和工作手段,也要有必要的法律、法规、纪律和制度保障。要做到指导思想明确,组织领导落实,具体措施到位,工作安排有力,企业领导干部和员工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企业道德,使企业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企业道德风貌进入21世纪。

企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色[3]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道德建设中自主特色彰显、道德实力提升、社会主义企业道德对市场经济的道德超越、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

  一、企业道德建设应彰显自主特色

  自主品质是现代企业道德的核心,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把自主品质确定为企业的思想行为规范,其根据在于,从本质上说,企业道德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规范、约束企业,而且更应在于为企业自身的肯定和发展服务。

  1、自主性是企业创造力的源泉。传统的道德观念(包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都是如此)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依附性。在这种观念看来,只有约束自己、禁钢自己的行为,如节制、忍耐、谦卑等才被认为是美德,而自信、自尊、顽强、独立感和进取精神等方面的品质却往往不能受到道德上的褒奖和鼓励。企业建设的存在不能只能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应是充分挖掘企业创造力,使其不断创造和更新。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这一市场的主体必须具有强烈的自主品质,否则,这一主体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也将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它要在市场经济的各种活动中独立自主地对自己的全部行为及其后果负责。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在法律地位上具有主体的地位,而它自身在思想观念上却没有确立这种主体地位,那么,它也就无法真正在市场经济中充当一个真实的主体,这样的主体只不过是一个空壳,没有灵魂,因而只不过是一个虚假的主体。

  二、企业道德建设应着力于文化实力的提升企业道德实力是企业遵循与市场经济理性相适应的道德准则,一贯尊重和尽力满足利益相关人利益,与利益相关人和谐交往,共同发展,而产生的道德凝聚力和影响力。

与企业经营实力一样,企业道德实力是可以描述和量度的客观状态。具体来说可以从顾客忠诚度员工忠诚度、股东忠诚度、融资资信度、供销稳定度、同行联系度、社区融洽度和社会美誉度等八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道德实力。

  1、顾客忠诚度是顾客对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忠诚程度,基于顾客对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长久的信赖以及依赖的程度。老顾客多是顾客忠诚度高的具体体现。一个企业拥有的顾客忠诚度越高,市场开发和顾客维护成本就越低。

  2、员工忠诚度是以全体或绝大多数员工对公司管理与前景的充分信任为基础,所反映出来的内部凝聚力,是顾客忠诚度产生的支撑。在具体的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员工忠诚与否和员工忠诚程度高低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创新热情、经营管理成本和抗竞争冲击能力直接相关,集中体现企业的竞争实力。

  3、股东忠诚度即股东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资本不仅是企业的血液,也是企业组织结构,特别是高层决策管理者的决定者和影响者。以信赖和理解为前提的股东忠诚是企业供血系统通畅和充足的保证,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稳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提。

  4、融资资信度即企业在融资机构中的信用评价总和。当今企业获得资金渠道,一个是股东渠道,一个是银行、基金组织等其他金融机构。非股东的融资行为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建立在企业的融资信用基础上。显而易见,融资资信度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从而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财务能力和战略发展能力

  5、社区融洽度企业必须寄生于一个社区。社区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共资源和公共事务协调,社区公众的文明程度、社区就业人口的职业素养、社区的治安、社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等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

  6、社会美誉度企业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利益集合体。企业与各方利益相关人的关系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社会美誉度就是来自于社会公众(既包括企业的利益相关人,也包括企业的非利益相关人)关于企业良好社会生态状况的集中反映和描述。社会美誉度的第一项评估指标是媒体形象的公众可信度。

  三、企业道德建设应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主要方面,凝聚了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适应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精髓,为社会全体成员如何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提供了重要的判断标准,对构建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会发挥重要作用。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再造企业价值观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企业以人为本的一种创新发展能力。从企业文化生产力的角度上说,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再造企业价值观体系,是构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则,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是一种以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其目标就是通过引导员工提高对企业价值观理念体系的认同度,并转化为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使企业获得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社会价值认同,使企业增强对外经营及对内管理运作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企业价值观体系,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直接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经营宗旨经营目标及使命感、信仰感和责任感,以道德目标的明确性,保证了企业奋斗目标的正义性和公正性。同时,也给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系注入了显示时代人文精神的文化力

  四、社会主义企业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超越

  道德本身不仅仅直接对应经济关系,它还具有批判性、否定性和超越性。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企业道德必须有对市场经济超越的一面。在我国现阶段,所谓“超越”的道德,不是指那种超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外的纯道德要求,而是指立足于社缶主义市场经济,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并为社会成员中的先进分子所践行的先进道德。

  在我国现阶段,“超越”的道德主要有这样两条原则:其一是大公无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时,始终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绝对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其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核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时代性特征。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包括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不论社会分工如何,以及何种工作职业,也无论能力大小,都应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这种“超越”的道德,正是反映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共产主义道德,也正是当今历史条件下,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的共产党人所身体力行的道德。

参考文献

  1. 1.0 1.1 郭永军 于洪春主编.现代企业伦理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04月第1版.
  2. 官灵芳,李述容,江培忠主编.现代企业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8.
  3. 3.0 3.1 3.2 3.3 杨光华著.企业道德建设论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06.
  4. 奚从清 谢健主编.现代企业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
  5. 谭珂瑾.企业文化研究(上) 企业文化研究概览.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06月第1版.
  6. 谢洪恩 贺南松.企业伦理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09月第1版.
  7. 祝仲铨 杜建国主编.中国企业文化概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09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Dan,Gaoshan2013,Mis铭,寒曦,Lin,刘维燎,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企业道德建设"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