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29个条目

門戶城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Gateway City)

門戶城市(Gateway City)

目錄

什麼是門戶城市

  門戶城市是指一個地區出入與內外交往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上,門戶城市必須是某一較大區域內的綜合交通樞鈕所在地。就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言,門戶城市自身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能對外部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和輻射力,特別是對門戶城市腹地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和牽引作用。

  門戶城市是具有良好自然條件區位並控制腹地的進口出口的城市,即承擔一個區域的門戶職能的城市。作為腹地的進出口控制中心,門戶城市通常為擁有大型港口的城市,會發展成當地的首位城市。門戶城市的研究起源於地理學家對於海港及港口城市的研究,且地理學界的學者們大多認為門戶這一概念描述的是一種職能類型並非區位類型,而這種職能被稱為門戶職能,具有門戶職能的城市則成為門戶城市。

建設門戶城市的案例[1]

  門戶城市是一個地區出入與內外交往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上,門戶城市必須是較大區域內的綜合交通樞紐所在地;就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言,門戶城市自身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能對外部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和輻射力,特別是對門戶城市腹地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和牽引作用。韶關具備了加快建設“嶺南門戶城市”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文化實力和發展機遇,關鍵是應明確“嶺南門戶城市”的基本框架,選準突破口,增強創新力,提高執行力,並從操作層面細化建設措施,優化制度安排,真抓實幹,才能實現目標。

  一、加快構建通達的現代交通體系

  “控扼五嶺,韶為要衝,唇齒江湘,咽喉交廣”。自古以來,韶關就是南北交通要道和區域政治經濟中心。今天,韶關作為大珠三角與長三角、內陸腹地之間客貨快捷運輸的主通道,連通我國主要經濟區,區位更為重要。在省規劃的“兩橫、四縱”六條城鎮發展軸中,韶關處於深(圳)廣(州)韶(關)縱向主軸的北端,是粵港澳輻射帶動湘、贛的“橋頭堡”。建設“嶺南門戶城市”,需要依托這些地緣條件,打造區位優勢。當前,應把握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粵東西北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按照“門戶城市”的要求,立體推進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加快建設一批高等級交通運輸項目,使韶關成為連接南北、貫通東西、銜接無縫的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

  二、加快構建完整的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形象和經濟實力是建設門戶城市的關鍵支撐。韶關的三次產業均有較好的基礎,且具有比較鮮明的地方特色和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但規模偏小、素質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比較突出。應當立足廣東生態發展區的要求,按照特色化、規模化、高端化的思路,走結構調整、佈局合理,存量優化、增量擴張,科技帶動、創新引領的產業發展道路,增強產業選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育產業鏈條完整的現代產業體系。應把整個區域產業發展進行統籌佈局,優化產業區域功能,堅持錯位發展,在特色化的前提下推進規模化和高端化,圍繞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優化政策設計,引導要素集聚,培育一批產品內部迴圈配套的產業集群。應當立足於現有產業,在轉型升級的基礎上進行產業擴張。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出路在於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既可以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推動產業技術革新自我提升,達到規模化和高端化;也可以圍繞傳統產業,通過引進外來優質產業力量,開展戰略組合,帶動實現規模化和高端化。前一條路徑,適用於傳統優勢產業和較大企業集團;後一條路徑,適用於有基礎但規模較小的中小傳統企業。

  三、加快構建完善的現代城鎮體系

  門戶城市的內在因素是產業,外化形象是城鎮。完善的城鎮體系,筆者的理解應當是“一核多層”。“一核”是韶關中心城區,這是“嶺南門戶城市”的形象集成,其建設規模發展水平直接決定“門戶城市”的凝聚力、輻射力。中心城區建設應註重擴容提質,同步推進芙蓉新區建設、老城區整體功能更新和馬壩片區同城化改造,旨在全面增強產業和人口集聚力,成為門戶城市的龍頭。“多層”主要由縣城、中心鎮、建制鎮和特色小鎮構成。應當堅持以人為本,按照“人”的城鎮化的要求,推進富有特色、形象樸質、設施健全、功能完善、服務到位的多級化現代城鎮體系規劃建設,彰顯地方產業、文化、生態特色,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基礎設施配套達到較高水平,形成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市民安居的新型城鎮發展局面,打造良好的粵北特色城鎮形象,讓人民群眾公平分享城鎮化發展成果。

  四、加快構建優良的自然生態體系

  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是韶關在國際國內知名度較高的“綠色名片”,也是韶關最優質的發展資源。不可否認,自然生態系統的維護成本和機會成本都比較高,但只要有較高的認知水平和較強的開發能力,將產生可持續的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構建自然生態體系基本線路是:保護、優化和開發。在保護的前提下,調整優化生態結構,併在此基礎上,科學有序開發生態資源,推動生態資源產業化。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社會安定、百姓安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建設“嶺南門戶城市”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化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五、加快構建包容的對外開放體系

  開放性高、包容性強是門戶城市的顯著特點。韶關地處粵湘贛三省交界地區,建設成為“嶺南門戶城市”,應進一步增強開放包容意識,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加快改革步伐,提高開放程度,增強對內凝聚力和對外吸引力。推進經濟、政治體制改革,尤其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農村綜合改革,完善配套政策,促進外來經濟、文化力量通過各種形式有序進入經濟社會建設等各個領域,以強大的市場化力量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把優化政務環境作為提高城市開放程度的重要抓手,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服務流程,縮短審批時限,提高服務效能;加強市縣鎮三級行政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外商投資“綠色通道”,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為外商投資興業創造一切便利條件。同時,抓住空間條件變化帶來的新機遇,積極主動加強與珠三角、泛珠三角及港澳臺地區的交流合作,建立增進緊密聯繫的產業分工機制和交流合作平臺,在經濟技術、產業轉移、能源開發、旅游開發、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良性互動,共融發展。

  六、加快構建良好的城市文明體系

  門戶城市,顧名思義,應有高尚的社會文明體系和良好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不僅需要城市建築來體現,更需要廣大市民的素質來彰顯。應以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為抓手,整體推進城市文明形象升級,打造“開放、包容、自信、活力”的“嶺南門戶城市”新形象。開展文明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學習禮儀知識,自覺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規範各類“視窗”單位、服務行業的服務言行、服務內容、服務程式、服務標準,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形象。開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先進事跡,弘揚文明行為,激勵市民見賢思齊,以更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營造“人人都是環境、人人都是形象”的良好社會氛圍。以建設區域文化中心為目標,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文化產業,打造各類特色文化產業園區,推動文化產業聚集發展。深入挖掘城市歷史文化,提煉具有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打造城市人文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加強對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歷史街區、建築文物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傳承城市文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Mis铭,连晓雾,Lin,寒曦,苏青荇,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門戶城市"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