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5个条目

高技術虛擬企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高技術虛擬企業(High—tech Virtual Enterprise,HTVE)

目錄

什麼是高技術虛擬企業

  高技術虛擬企業(High—tech Virtual Enterprise,HTVE)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與高技術相關的企業藉助現代網路技術和信息技術,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的競爭優勢,依據契約關係而聯合起來的,期望通過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來提高企業競爭力,並最終向社會提供高技術產品或服務的一種無企業法人的、虛擬的、臨時的企業組織形式。

  HTVE既有虛擬企業的一般特征,是一種企業間的臨時組織形式,又是企業有效的競爭戰略之一,是戰略結構的有機結合。HTVE是一種“學習型聯盟”,基於網路通信技術將各自核心知識進行有機集成,旨在學習和掌握合作伙伴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與合作伙伴共同創造新知識的動態聯盟過程。HTVE強調產學研的結合,組織間學習是聯盟成員合作的主要形式,因此HTVE管理的重點應是知識管理

HTVE的知識管理[1]

HTVE知識管理需求分析

  HTVE運作的關鍵要素是知識資源,其核心目標是學習和創造知識並使之在組織間高效地相互轉化、擴散,以此提升聯盟的整體競爭力。

  (一)HTVE的知識管理活動的特點

  (1)複雜性:HTVE知識管理既包括對成員企業知識的管理,還包括對聯盟知識的管理,知識活動複雜。同時,HTVE知識管理面向高技術企業獲取缺口知識的全過程,是一次完整的知識創新過程,即從知識獲取、知識整合知識表示與存儲、知識轉移到知識創新的迴圈過程。由此可知,HTVE的知識管理是發生在複雜環境下,針對不同層次、主體,面向全生命周期知識活動的動態管理。

  (2)動態性:面臨動態多變的市場環境,高技術企業的知識缺口也是動態變化的,這就要求HTVE具有極高的敏捷性,要求HTVE知識管理系統具有開放性和柔性,以滿足聯盟動態調整組織結構、知識管理策略等的要求。

  (3)分散式管理:HTVE成員地理位置的分散性要求其知識管理是分散式的。HTVE將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企業知識納入聯盟的整體運行中,其知識管理既要支持各生命周期的知識活動,又包括對不同知識主體的許可權管理。構建其知識管理體系不能照搬已有的知識管理理論和方法,必須系統地分析HTVE 的外部環境、內部結構和組織文化以及技術上對知識管理的需求。

  (二)HTVE對知識管理的需求表現:

  (1) 生命周期角度:從HTVE整個生命周期來看,每個階段運行的目標和任務不同,所需的知識及其各項知識活動不同,對知識管理的要求則不同,因此HTVE知識管理系統的構建需按照生命周期進行,知識管理系統應具有很高的開放性和柔性,根據不同階段的需求,相應地調整知識管理任務。

  (2) 組織結構角度:HTVE需要一個複雜的跨地域多層次的動態網路結構,因此其知識管理需要藉助組織間的分散式集成知識管理系統來實施。既要為組織間的知識共用提供保證,又要提供足夠的安全機制來保證成員的私有利益。

  (3) 跨組織環境的要求:HTVE具有異質性企業文化環境,在具備成員企業的互補資源能力的同時,也存在著成員企業間文化上的差異性, 如何建立信任、共用的文化氛圍, 是 HTVE進行知識管理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HTVE成員的專業領域、組織文化、企業類型、工作流程都可能相差很大,這給協同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HTVE必須具備一整套的整合機制,以為HTVE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互信協作的環境,包括在HTVE伙伴間建立信任關係併進行有效管理及構建安全的網路環境。

  (4) 建立完善知識協作機制:知識協作是指通過知識的共用、整合、重組與激活,使學習、利用和創造知識的整體效益大於各獨立組成部分總和效應。HTVE從組建到解體是各成員不斷進行知識分工與協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知識轉移是最主要的知識活動,不僅包括高技術企業內部知識轉移,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聯盟內不同企業間知識的轉移,還有聯盟和外部組織間知識的轉移,從知識轉移的主體、內容、影響因素、轉移效果等各方面,相對於單個企業都更加複雜,既要保證知識在成員企業間有效地轉移,又要保證成員企業的某些核心知識資源的內部安全,因此,HTVE的知識管理要更好地促進各項有益的知識轉移,鼓勵聯盟內部企業間的知識共用,以促進知識的再利用和創新,提高HTVE 整體的核心競爭力。

  (5) 技術角度:快速響應市場機遇的需要和HTVE知識管理活動的複雜性,僅僅通過對人力資本的管理難以滿足HTVE 知識管理的需求,必須在HTVE 信息平臺的基礎上構建統一的知識管理平臺,為HTVE 的知識轉移提供充分的技術環境。

  • HTVE的知識管理過程:見圖1,HTE表示高技術企業。

Image: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过程.jpg

                       圖1 HTVE知識管理過程

HTVE知識管理體系框架

  (1)從外部環境來看:HTVE是由高技術企業主導的,因此在法律和政策上可以吸引有利於技術創新的支持,同時HTVE是一種網路化組織,本身的運營離不開信息基礎設施,因此HTVE的知識管理體系的構建受到法律、政策以及信息基礎設施等的影響。

  (2)從知識管理的基本要素來看:知識管理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組織結構和聯盟文化是否鼓勵充分的知識共用。虛擬企業具有異質的企業文化環境, HTVE 的知識管理需要在多層次的動態網路結構的基礎上,努力形成統一的知識共用文化,並建立起良好的契約網路、科學的利益分配機制以及適當的知識保護機制。同時組織間的知識共用較單個企業內部的知識共用來說,成員間的信任更加重要,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組織間不斷的學習最終實現知識創新。

  (3)從網路結構來看:在HTVE構建和運營過程中,由於各成員地理分散,因此需要圍繞主導高技術企業構建其外部網,通過外部網將其他成員劃入到一個共同的虛擬網路環境中,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知識協作。另外,聯盟對知識共用的要求與企業對核心能力知識的保護相矛盾。在HTVE運營過程中,成員企業建盟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集合各成員企業的資源、技術和知識能力實現綜合優勢以最終獲得新的市場競爭優勢,這對知識共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甚至在共用過程中需要共用合作企業的關鍵技術。這種共用一旦實現,失去關鍵技術的成員企業也就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因此,各成員企業都要藉助Internet技術充分保護企業不能與其他成員分享的知識。而與客戶或其他外部用戶的聯繫則通過完全開放的Internet來實現。

  (4)從知識管理技術來看:儘管聯盟文化、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的構建非常重要,對於知識管理來說,信息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說,還需要在HTVE信息運作平臺的基礎上構建一個可以使每個成員企業在地理位置分散的情況下實現知識交流、相互學習的知識平臺,即建立一個基於網路的知識管理系統,來滿足聯盟複雜知識管理的需求。該系統不僅要具備傳統企業的知識管理系統的功能,還要根據HTVE的特性增加知識管理功能。

HTVE知識管理的案例分析

  2007 年,由於日本市場關於產品容積規定新法規的實施,日本市場上所有的冰箱製造商都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新機遇。為抓住此一機遇,三洋電機公司(簡稱三洋電機) 、青島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簡稱海爾冰箱) 、海爾三洋電器株式會社(簡稱海爾三洋) 、青島海爾模具有限公司(簡稱海爾模具)等成立技術改進項目組,對SRH401M/F401M型號的冰箱進行相應的技術改進, 改進後的冰箱型號為SRH401R/F401R。這些企業構建了一個家電業的HTVE—HSHTVE,在這個HTVE內部協同工作,共同響應新機遇。為實現HSHTVE的戰略目標,海爾集團成立了專門的技術改進項目組,分佈在不同地域的成員通過共擔風險、共用知識、有效彌補知識缺口、開拓新市場,共同完成項目任務。HSHTVE以海爾冰箱、三洋電機、海爾三洋、海爾模具為核心層;以海爾冰箱生產線的供應商企業為鬆散層;HSH—TVE的項目運作期,成員企業間的協調和衝突問題由海爾集團(簡稱海爾) 和三洋株式會社(簡稱三洋) 共同承擔。

  (1)法律、信息基礎設施維度:海爾和三洋等構建的HSHTVE在各自國家都是高技術企業,可以得到本國內的針對高技術企業的政策傾斜,而已有的兩國的信息基礎設施也可以滿足各成員間跨地域技術合作的需求,因此,法律、政策、信息基礎設施可以滿足HSHTVE的基本需求。

  (2) 聯盟文化:海爾文化的核心是創新,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戰略創新為方向、以組織創新為保障、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以市場創新為目標,伴隨著海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中國走向世界,海爾文化本身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基於海爾文化,海爾冰箱和海爾模具分別在各自的業務領域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創新企業文化。三洋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創新型文化,以人為本的三洋文化,三洋公司的創新精神和開拓國際市場的戰略,和海爾冰箱、海爾模具在對技術創新的追求上極其一致, 因此HSHTVE的核心成員的企業文化在合作過程中得到極大的融合,形成一種面向市場的,通過合作的技術創新,創造全球化品牌的聯盟文化。

  (3)學習機制的建立:各成員企業在HS—HTVE的技術改造項目中協同工作,依照知識分工原理進行了任務分配,由核心層成員分別承擔相應的項目組任務,併成立相應的任務組,而在生產過程中,由海爾冰箱事業部來選擇鬆散層的供應商並建立起核心層、鬆散層以及層級之間的契約網路。

  (4)實現成員間的學習:在HSHTVE存續期間,核心企業通過共同參與新冰箱的技術改進項目,實現了核心層企業的組織間學習。

  HSHTVE項目運作過程中及其項目完成後,海爾將項目的優秀做法、合作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等進行總結和記錄,以電腦文件的形式進行保存,實現了有效的知識積累,為以後的項目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HTVE合作模式[2]

  盟主式合作模式

  如果虛擬企業中存在一個成員企業掌握著完全、準確和及時的信息,那麼該成員企業影響聯盟產出的權威性就會很大,可以對其它成員實施程度相對高的控制,這樣的合作模式稱為盟主式。盟主式合作模式要求盟主協調、管理和監控各個成員企業的經營行為,但現實中的聯盟總存在著不穩定因素, 即使擁有最完善的報告和審計制度、嚴密的檢測和監督手段,對於盟主而言仍然存在著信息不完全的問題,因此,聯盟的脆弱性無法避免。雖然HTVE中的成員企業難以形成穩固的依賴關係,某一成員企業不可能對其它成員企業實施完全的控制,但當存在一個實力強大的成員企業,而其它成員企業所承擔的任務不是關鍵性創新活動時,實力強大的成員企業可能會取得對HTVE的控制權。在這種情況下,可採用盟主式合作模式組建HTVE,這有利於發揮集中控制和決策行為在效率方面的優勢。

  聯邦式合作模式

  如果成員企業以共同利益和相互信任為基礎,它們在合作過程中處於平等的地位,不存在一個有絕對實力的成員企業對其它成員企業實施影響或控制,整個HTVE 的決策由成員企業的代表所組成的協調委員會(Virtual EnterpriseSteering Committee,VESC)共同制定,與盟主合作模式不同,良好的信任關係是建立聯邦合作模式的前提,在具備以下條件的情況下,成員企業可以考慮採用聯邦式合作模式。

  (1)候選成員企業是長期合作伙伴或市場聲譽較好的企業。

  (2)多數成員企業的專屬性投資較大。

  (3)成員企業間的合作意願受外部競爭態勢所驅使。

HTVE組織機構設計[2]

  HTVE的成功運營不僅依賴於單個成員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更依賴於各個成員企業協作創新能力的發揮,而協作創新能力的發揮必須以合理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為支撐。HTVE是基於成員企業核心能力組成的動態聯合體,它本身沒有獨立而具體的實體企業形態,因此,其管理機構也未必有可見的實體,管理機構可能由分佈於各個成員企業的管理人員或部門通過網路聯接組成;同樣,成員企業間的合作關係、業務流程的關聯形式等也具有類似的虛擬特征。在此僅重點描述組建和管理過程均較為複雜的聯邦式HTVE合作模式的組織結構。

  如圖2所示,聯邦式HTVE的組織結構可以分為協調層、虛擬業務層和成員企業層。協調層是由來自核心成員企業的人員共同組建的VESC或類似機構,主要任務是協調虛擬業務層中各個業務團隊的合作行為。第二層是虛擬業務層,它是支持虛擬企業目標實現的各項業務活動的集合。第三層是成員企業層,由HTVE組建時所選擇的成員企業組成。因為每個成員根據自身核心優勢可能同時參與多個工作組或者是多個業務團隊,所以,每個成員企業可能不只是HTVE價值鏈上的一個節點,而會在多個環節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Image:联邦式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jpg

                  圖二 聯邦式高技術虛擬企業的組織結構

  與HTVE的組織邊界有緊密聯繫的是各成員企業的業務伙伴,它們雖然只是直接與成員企業進行業務來往,但這些企業可能掌握成員企業完成合作任務所必須的技術或資源,因而對HTVE產品的開發、成本控制和工作進度等都有重要影響。因此,某些情況下,協調層需要和成員企業的業務伙伴進行溝通,保證其能及時地向對應的成員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或產品。這種溝通有助於控制HTVE的總成本支出,從一定程度上防止成員企業提供非最優的或虛假的成本信息。VESC和虛擬業務團隊是HTVE組織結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高長元,韓贇,王嶸.高技術虛擬企業知識管理體系框架研究(J).管理學報,2011,8(1):43—48
  2. 2.0 2.1 劉松,高長元.高技術虛擬企業合作模式的選擇和構建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6(18):90—9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Dan,方小莉,Yixi,Gaoshan2013.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高技術虛擬企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