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錯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每一個人的一生中恐怕都會有一次碰到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覺。在看什麼東西的時候,會突然意識到:這事有一次曾經發生過,我曾經到過那裡,做過這件事,聽過這樣的話,當時也是這樣的燈光……在那一瞬間,大腦給我們發出一個信號,說是它認出了發生的事。這種現象便稱之為記憶錯覺,也稱回憶幻想。
心理學大師Titchener在他1928年的著作《心理學教程》中首次提到了“回憶與再認錯覺”。他寫道: “回憶和再認錯覺可分為兩類:我們可能回憶起或再認某些並不熟悉的事物;我們也可能無法回憶和再認我們過去經驗中已經形成的非常熟悉的事物。這兩類錯覺形式都是很常見的。”Titchener用法語將這兩類錯覺分別命名為幻憶(dejavu)和失憶(jamaisvu),不過在當時,幾乎無人用實驗方法對此加以研究。
到上個世紀中葉,人們對知覺錯覺的研究,尤其是視錯覺的研究已經有了深入的認識,而對記憶錯覺的研究幾乎還是一片空白。不僅如此,在1964年版的美國心理學詞典中,雖然對錯覺的解釋同時涉及到了知覺錯覺和記憶錯覺,但截至1964年,關於知覺錯覺的研究已數以百計,而涉及記憶錯覺的研究卻微乎其微。按照常理推測:如果人類的認知加工系統當客體呈現在我們眼前時都可能錯誤地知覺和解釋,那麼當我們試圖重現過去的事物時,出現錯誤的機會應該更多。也就是說,記憶錯覺現象應當比知覺錯覺研究更為常見。然而,為什麼人們進行了大量的知覺錯覺研究而對記憶錯覺研究卻缺乏興趣呢?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對事件的知覺準確與否往往可以即刻檢驗,大多數知覺錯覺都可以通過明顯的證據證明其存在,個體也往往能因此立刻意識到自己知覺中所犯的錯誤。然而,對經驗事件的記憶卻往往隨著時間的流逝難於檢驗其準確與否,如果不是在實驗室,它的存在幾乎無從檢驗(Shepard,1981)。研究方法上的困難必然限制記憶錯覺問題的研究進展。
困擾記憶錯覺研究的另一個因素是,記憶研究的傳統方法並不適合研究記憶錯覺,經典的記憶實驗模式要求研究者關註記憶加工中的保持和提取的特征及其原因,因而,以各種指標衡量的保持量或遺忘量成為了記憶研究的主要指標,而記憶中發生錯覺的內容,通常被忽略了。它們或者被認為不過是一種猜測(如在自由回憶中),與遺忘別無二致,或者看作是一種反應標準的轉移(如信號檢測理論對再認的理解)。
雖然如此,早期仍有一些針對記憶錯覺現象的研究。法國的Binet(1900)和德國的Stern(1910)分別採用實驗證明瞭記憶並非準確無誤。他們以兒童為被試,先向兒童呈現事物,爾後用一系列具有誤導性的問題檢驗其記憶,兩者的研究均發現了兒童的記憶歪曲。與此同時,Munsterberg(1908)在其著作《目擊者的立場》中,闡述了由於記憶的問題而導致目擊者證詞存在不可靠的一面。
精神分析大師Freud從19世紀末便開始了研究記憶錯覺。他認為記憶錯覺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個體早期被潛抑入無意識之中的欲望,而這種被潛抑的欲望部分是通過記憶錯誤(paramnesias,指往往帶有主觀確定性的對已經遺忘事件的錯誤回憶)和屏蔽記憶(screenmemories,指用它種替代某一記憶內容,並將該記憶屏蔽於意識之外)表現出來的。此外,Freud將童年期的記憶描述為:“只有當童年時代過去,年齡較大時才表現出來。在此期間,它們已被異化和扭曲,並且服務於後來的意向,因而一般來說無法將它們與幻想區分開來。”Freud是對記憶錯覺進行定性研究的先驅,然而Freud對記憶錯覺的論述並沒有實驗的依據。
在正統心理學流派中,格式塔學派是早期對記憶錯覺比較重視的一支。他們的記憶研究認為,記憶隨時間變化,時間越長越與格式塔的組織原則吻合。簡言之,當人們的記憶距初始事件時間愈久其記憶愈有組織即表現出完形。例如,Wulf(1922)發現視覺圖形隨記憶保存時間的增加而變得更規則、更對稱,許多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Bartlett的巨著《記憶:實驗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1932)的發表,對以後記憶錯覺的研究具有重大影響。Bartlett認為,回憶出現錯誤是理所當然的,而回憶與初始事件毫釐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在一次演示實驗中,他短時呈現給人們一幅畫,發現人們對圖畫內容的報告大相徑庭,人們的報告似乎主要依賴於個人背景及其反應偏好,而不是圖畫內容本身。進而,他以短暫時間重覆呈現圖畫給被試,發現他們常常執著於先前的理解,仍不是根據實際知覺的圖畫內容。Bartlett由此提出圖式(Scheme)理論,認為知覺和記憶都是由人們心理圖式引導且據此解釋事件的構建過程。
50年代信息加工理論的提出,使人類心理得以在全新的角度上加以研究。1956年,GeorgeMiller 發表的兩篇論文:《人類記憶與信息儲存》和《神奇的數字7+2:人類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使人類記憶的研究產生了根本變革。Miller的主要觀點之一就是信息編碼的概念。他認為編碼最簡單的方式是將輸入信息歸類,然後加以命名,最後儲存的是這個命名而非輸入信息本身。編碼是一個主動的轉換過程,對經驗並非嚴格地匹配,因此編碼以及之後的解碼往往會導致錯誤發生。
Miller為以信息加工理論研究記憶開創了道路,自此出現了一系列對記憶錯覺的定量研究。如Conrad (1964)研究了短時記憶錯覺後,認為短時記憶以聽覺編碼為基礎。
Underwood(1965)等在長時記憶研究中發現存在詞語混淆的錯覺。 Glanzer等(1963)提出詞語環結假設(verballoophypothesis),試圖說明人們遇到視覺信息時,會把視覺信息再編碼為描述性詞語,這種描述性詞語決定了以後回憶的確切性。
到1967年,Neisser發表了巨著《認知心理學》,他明確強調認知過程的統一性,認為知覺、記憶和思維是主動的、相互依賴的加工過程。他認為記憶並不是儲存信息的簡單恢復,這些信息只是在記憶建構過程中得到了利用。因而,正如知覺過程由於建構活動而可能產生錯覺一樣,記憶也同樣能產生錯覺。Neisser的認知體系結構思想,對後繼的記憶錯覺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記憶研究領域產生了一個新的分支:內隱記憶(implicitmemory)。內隱記憶指通過無意識機制運作的記憶,表現為個體並未意識到的某些經驗對當前任務的自動影響;與之相對,外顯記憶(explicitmemory)則是指當個體需要有意識地收集某些經驗才能完成當前任務時所表現出的記憶(Schacter,1987)。對這兩種記憶的區分主要依據信息提取時的心理狀態。當個體無意識地提取某些經驗時,表現為內隱記憶;而當個體有意識地提取某些經驗時,則表現為外顯記憶。80年代早期,研究者們才開始對內隱記憶的本質特點進行細緻的研究,但時至今日,這一研究領域中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層出不窮。記憶錯覺現象在很大程度上與內隱記憶相關聯,因而,內隱記憶研究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記憶錯覺的研究。
書籍記載
從古希臘以來,在編年史、年代記以及哲學和文學著作中,已經記錄有一千多個故事,都說是有人突然覺得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或到了另外一個時代,而且他們還經常援引不少連自己也不知道的細節。因為這事根本就沒發生過,但是他們發現並描寫這種奇怪的現象。1900年法國醫生弗朗倫斯阿爾諾還為它取了“記憶錯覺”這個名字。他還斷定,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視覺中,還會以聽覺錯覺、閱讀錯覺和體驗錯覺等形式出現。
大部分記憶錯覺的表現形式都離奇得叫人難以置信,根本無法解釋。比如說,有人相信預兆吉凶的夢,按迷信人的說法,這是他們的靈魂在定期回到過去“出差”,於是看到和體驗到了一切。而等過幾天甚至幾年之後,當夢得到了應驗,他們會驚訝地“認出” 陌生的境況。預見就這樣變成了回憶。另一些人則把這些歸咎於在強情緒作用下產生的世代相傳的“先祖記憶”。
轉世理論
對贊同輪迴轉世理論的人來說,記憶錯覺還是他們有過前世的一個證據。
相信輪迴轉世理論的人很多,這裡面還包括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比如說,畢達哥拉斯認為他的前世有可能是個牧人。西爾維斯特斯塔洛涅認定自己的前世是一個游牧部落的監督哨。吉阿努利夫茲呢,要按她說,前世曾是曼谷大廟的一個舞者。他們的記憶錯覺都通過催眠術得到了證實,是催眠術讓他們回了一趟自己的過去。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12歲時候就首次有過這種感覺。從那時起他堅信一點,他同時在過著另外一種生活,有時候還生活在18世紀。
傑克倫敦和柯南道爾也描寫過記憶錯覺的情節。蘇利克主演的喜劇《魔力》跟記憶錯覺恰恰相反,也就是說完全是所經歷的現實感覺。記得劇中主角在準備考試的時候,他在大街上找提綱時是挨著一個姑娘站著,由於看書入迷竟沒發現走進了她的家。可到後來,在“神志清醒”時去到她家做客,才突然想起到這裡來過。
全息攝影錯覺
俄羅斯研究人員曾經用全息攝影來解釋記憶錯覺的秘密。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最高人文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哲學副博士列昂尼德卡拉謝夫有他的一套獨到見解。他說,有很多學者都認為記憶錯覺是源於過度疲勞、大腦混亂,所以把未知當成已知,他卻傾向這是一種“全息攝影錯覺”。
在他看來,所謂全息攝影術的原理,就是拍出的照片任何一個局部都可以復現原照片的所有資訊。也就是說,把一張照片撕成碎片,只要有一個碎片,就可以複原原照片的整個圖像。所謂“全息”就是指局部包含整體資訊。記憶錯覺這種奇異現象很可能就是以相似方式形成的。實際上我們生活中總要接觸的整體資訊是以代碼化形式存貯在大腦里,只是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東西藏得很深,藏在潛意識里。這些資訊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蹦出來,像什麼氣味呀、聲音呀、燈光照明呀、與相似情景的瞬間遭遇呀,都會誘使我們造成一種錯覺,仿佛5-10年前曾有過類似的境況。雖說如果細細分析,還是有不少不同之處。
卡拉謝夫還認為,17歲的青少年由於閱歷不多,對各種各樣的生活境況還相當敏感,所以最容易出現記憶錯覺。35-40歲的時候又會遭到記憶錯覺的第二次衝擊,不過這時的感覺中已缺少青少年時期的那種純真喜悅,更多的還是一種神秘色彩。到40歲的時候,記憶錯覺已經是一種對所有逝去的事物的傷感。那些憂郁症患者以及非常神經質和敏感的人一生中會常常出現記憶錯覺。
麥當娜為何有她曾經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的女婢的奇怪感覺?
著名歌星麥當娜在一次對記者發表談話時說,當她第一次在北京參觀故宮時,感覺像是對它的每一條偏僻小巷都很熟悉,所以她敢斷言,她曾經是滿清朝最後一個皇帝的女婢。季娜特納也有過類似看到陌生物的奇怪感覺。她第一次來到埃及,卻像是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景物,於是猛然“想起”自己在法老時期曾經是哈特舍普蘇特皇後的女友,或者甚至是皇後本人。而“007”紹康涅利前不久表示,他前世曾是非洲土著民族一個尚武部落的醫生。
卡拉謝夫認為這種說法相當荒誕,毫不足信。但是,比如說康涅利之所以會有這種怪誕思想,那是在他參加影片《一個好人在非洲》的拍攝之後,他在片中飾演一名醫生。
列夫托爾斯泰在給朋友的信中也描寫了自己的一次記憶錯覺經歷。他有一次去打獵,正在追一隻兔子,不料馬蹄落入一個坑裡,他從馬上摔了下來,重重地跌倒在地,這時他突然清楚地記得,200多年前他是另外一個人的時候也曾這麼從馬鞍上摔倒落地。有人問卡拉謝夫,這又將如何解釋呢? 科學家的解釋是:列夫托爾斯泰經常騎馬打獵,也曾多次摔倒過,因此其中一次摔倒出現了一種非常情況是不足為奇的。因為記憶錯覺的怪異之處就在於它不是在你碰到類似情況時出現,而是當陌生環境隱藏著若幹能使你回到過去的元素時才會出現。
卡拉謝夫還認為,記憶錯覺是一種能使人產生樂觀主義的充滿激情幻想的美好感覺,還向人展示了世界有多複雜和神秘,所以並不足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