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记忆错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记忆错觉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恐怕都会有一次碰到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在看什么东西的时候,会突然意识到:这事有一次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过那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当时也是这样的灯光……在那一瞬间,大脑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说是它认出了发生的事。这种现象便称之为记忆错觉,也称回忆幻想

记忆错觉的早期研究

  心理学大师Titchener在他1928年的著作《心理学教程》中首次提到了“回忆与再认错觉”。他写道: “回忆和再认错觉可分为两类:我们可能回忆起或再认某些并不熟悉的事物;我们也可能无法回忆和再认我们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非常熟悉的事物。这两类错觉形式都是很常见的。”Titchener用法语将这两类错觉分别命名为幻忆(dejavu)和失忆(jamaisvu),不过在当时,几乎无人用实验方法对此加以研究。

  到上个世纪中叶,人们对知觉错觉的研究,尤其是视错觉的研究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而对记忆错觉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在1964年版的美国心理学词典中,虽然对错觉的解释同时涉及到了知觉错觉和记忆错觉,但截至1964年,关于知觉错觉的研究已数以百计,而涉及记忆错觉的研究却微乎其微。按照常理推测:如果人类的认知加工系统当客体呈现在我们眼前时都可能错误地知觉和解释,那么当我们试图重现过去的事物时,出现错误的机会应该更多。也就是说,记忆错觉现象应当比知觉错觉研究更为常见。然而,为什么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知觉错觉研究而对记忆错觉研究却缺乏兴趣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对事件的知觉准确与否往往可以即刻检验,大多数知觉错觉都可以通过明显的证据证明其存在,个体也往往能因此立刻意识到自己知觉中所犯的错误。然而,对经验事件的记忆却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难于检验其准确与否,如果不是在实验室,它的存在几乎无从检验(Shepard,1981)。研究方法上的困难必然限制记忆错觉问题的研究进展。

  困扰记忆错觉研究的另一个因素是,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并不适合研究记忆错觉,经典的记忆实验模式要求研究者关注记忆加工中的保持和提取的特征及其原因,因而,以各种指标衡量的保持量或遗忘量成为了记忆研究的主要指标,而记忆中发生错觉的内容,通常被忽略了。它们或者被认为不过是一种猜测(如在自由回忆中),与遗忘别无二致,或者看作是一种反应标准的转移(如信号检测理论对再认的理解)。

  虽然如此,早期仍有一些针对记忆错觉现象的研究。法国的Binet(1900)和德国的Stern(1910)分别采用实验证明了记忆并非准确无误。他们以儿童为被试,先向儿童呈现事物,尔后用一系列具有误导性的问题检验其记忆,两者的研究均发现了儿童的记忆歪曲。与此同时,Munsterberg(1908)在其著作《目击者的立场》中,阐述了由于记忆的问题而导致目击者证词存在不可靠的一面。

  精神分析大师Freud从19世纪末便开始了研究记忆错觉。他认为记忆错觉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个体早期被潜抑入无意识之中的欲望,而这种被潜抑的欲望部分是通过记忆错误(paramnesias,指往往带有主观确定性的对已经遗忘事件的错误回忆)和屏蔽记忆(screenmemories,指用它种替代某一记忆内容,并将该记忆屏蔽于意识之外)表现出来的。此外,Freud将童年期的记忆描述为:“只有当童年时代过去,年龄较大时才表现出来。在此期间,它们已被异化和扭曲,并且服务于后来的意向,因而一般来说无法将它们与幻想区分开来。”Freud是对记忆错觉进行定性研究的先驱,然而Freud对记忆错觉的论述并没有实验的依据。

  在正统心理学流派中,格式塔学派是早期对记忆错觉比较重视的一支。他们的记忆研究认为,记忆随时间变化,时间越长越与格式塔组织原则吻合。简言之,当人们的记忆距初始事件时间愈久其记忆愈有组织即表现出完形。例如,Wulf(1922)发现视觉图形随记忆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规则、更对称,许多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Bartlett的巨著《记忆:实验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932)的发表,对以后记忆错觉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Bartlett认为,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当然的,而回忆与初始事件毫厘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在一次演示实验中,他短时呈现给人们一幅画,发现人们对图画内容的报告大相径庭,人们的报告似乎主要依赖于个人背景及其反应偏好,而不是图画内容本身。进而,他以短暂时间重复呈现图画给被试,发现他们常常执着于先前的理解,仍不是根据实际知觉的图画内容。Bartlett由此提出图式(Scheme)理论,认为知觉和记忆都是由人们心理图式引导且据此解释事件的构建过程。

记忆错觉的发展契机

  50年代信息加工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心理得以在全新的角度上加以研究。1956年,GeorgeMiller 发表的两篇论文:《人类记忆与信息储存》和《神奇的数字7+2: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使人类记忆的研究产生了根本变革。Miller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信息编码的概念。他认为编码最简单的方式是将输入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信息本身。编码是一个主动的转换过程,对经验并非严格地匹配,因此编码以及之后的解码往往会导致错误发生。

  Miller为以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记忆开创了道路,自此出现了一系列对记忆错觉的定量研究。如Conrad (1964)研究了短时记忆错觉后,认为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基础。

  Underwood(1965)等在长时记忆研究中发现存在词语混淆的错觉。 Glanzer等(1963)提出词语环结假设(verballoophypothesis),试图说明人们遇到视觉信息时,会把视觉信息再编码为描述性词语,这种描述性词语决定了以后回忆的确切性。

  到1967年,Neisser发表了巨著《认知心理学》,他明确强调认知过程的统一性,认为知觉、记忆和思维是主动的、相互依赖的加工过程。他认为记忆并不是储存信息的简单恢复,这些信息只是在记忆建构过程中得到了利用。因而,正如知觉过程由于建构活动而可能产生错觉一样,记忆也同样能产生错觉。Neisser的认知体系结构思想,对后继的记忆错觉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记忆研究领域产生了一个新的分支: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内隐记忆指通过无意识机制运作的记忆,表现为个体并未意识到的某些经验对当前任务的自动影响;与之相对,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则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收集某些经验才能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Schacter,1987)。对这两种记忆的区分主要依据信息提取时的心理状态。当个体无意识地提取某些经验时,表现为内隐记忆;而当个体有意识地提取某些经验时,则表现为外显记忆。80年代早期,研究者们才开始对内隐记忆的本质特点进行细致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层出不穷。记忆错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内隐记忆相关联,因而,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记忆错觉的研究。

记忆错觉出现的原理

  书籍记载

  从古希腊以来,在编年史、年代记以及哲学和文学著作中,已经记录有一千多个故事,都说是有人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或到了另外一个时代,而且他们还经常援引不少连自己也不知道的细节。因为这事根本就没发生过,但是他们发现并描写这种奇怪的现象。1900年法国医生弗朗伦斯阿尔诺还为它取了“记忆错觉”这个名字。他还断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大部分记忆错觉的表现形式都离奇得叫人难以置信,根本无法解释。比如说,有人相信预兆吉凶的梦,按迷信人的说法,这是他们的灵魂在定期回到过去“出差”,于是看到和体验到了一切。而等过几天甚至几年之后,当梦得到了应验,他们会惊讶地“认出” 陌生的境况。预见就这样变成了回忆。另一些人则把这些归咎于在强情绪作用下产生的世代相传的“先祖记忆”。

  转世理论

  对赞同轮回转世理论的人来说,记忆错觉还是他们有过前世的一个证据

  相信轮回转世理论的人很多,这里面还包括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比如说,毕达哥拉斯认为他的前世有可能是个牧人。西尔维斯特斯塔洛涅认定自己的前世是一个游牧部落的监督哨。吉阿努利夫兹呢,要按她说,前世曾是曼谷大庙的一个舞者。他们的记忆错觉都通过催眠术得到了证实,是催眠术让他们回了一趟自己的过去。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2岁时候就首次有过这种感觉。从那时起他坚信一点,他同时在过着另外一种生活,有时候还生活在18世纪。

  杰克伦敦和柯南道尔也描写过记忆错觉的情节。苏利克主演的喜剧《魔力》跟记忆错觉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完全是所经历的现实感觉。记得剧中主角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他在大街上找提纲时是挨着一个姑娘站着,由于看书入迷竟没发现走进了她的家。可到后来,在“神志清醒”时去到她家做客,才突然想起到这里来过。

  全息摄影错觉

  俄罗斯研究人员曾经用全息摄影来解释记忆错觉的秘密。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最高人文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哲学副博士列昂尼德卡拉谢夫有他的一套独到见解。他说,有很多学者都认为记忆错觉是源于过度疲劳、大脑混乱,所以把未知当成已知,他却倾向这是一种“全息摄影错觉”。

  在他看来,所谓全息摄影术的原理,就是拍出的照片任何一个局部都可以复现原照片的所有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成碎片,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原照片的整个图像。所谓“全息”就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记忆错觉这种奇异现象很可能就是以相似方式形成的。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总要接触的整体资讯是以代码化形式存贮在大脑里,只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藏得很深,藏在潜意识里。这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像什么气味呀、声音呀、灯光照明呀、与相似情景的瞬间遭遇呀,都会诱使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仿佛5-10年前曾有过类似的境况。虽说如果细细分析,还是有不少不同之处。

  卡拉谢夫还认为,17岁的青少年由于阅历不多,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境况还相当敏感,所以最容易出现记忆错觉。35-40岁的时候又会遭到记忆错觉的第二次冲击,不过这时的感觉中已缺少青少年时期的那种纯真喜悦,更多的还是一种神秘色彩。到40岁的时候,记忆错觉已经是一种对所有逝去的事的伤感。那些忧郁症患者以及非常神经质和敏感的人一生中会常常出现记忆错觉。

记忆错觉实例

  麦当娜为何有她曾经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女婢的奇怪感觉?

  著名歌星麦当娜在一次对记者发表谈话时说,当她第一次在北京参观故宫时,感觉像是对它的每一条偏僻小巷都很熟悉,所以她敢断言,她曾经是满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女婢。季娜特纳也有过类似看到陌生物的奇怪感觉。她第一次来到埃及,却像是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景物,于是猛然“想起”自己在法老时期曾经是哈特舍普苏特皇后的女友,或者甚至是皇后本人。而“007”绍康涅利前不久表示,他前世曾是非洲土著民族一个尚武部落的医生。

  卡拉谢夫认为这种说法相当荒诞,毫不足信。但是,比如说康涅利之所以会有这种怪诞思想,那是在他参加影片《一个好人在非洲》的拍摄之后,他在片中饰演一名医生。

  列夫托尔斯泰在给朋友的信中也描写了自己的一次记忆错觉经历。他有一次去打猎,正在追一只兔子,不料马蹄落入一个坑里,他从马上摔了下来,重重地跌倒在地,这时他突然清楚地记得,200多年前他是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也曾这么从马鞍上摔倒落地。有人问卡拉谢夫,这又将如何解释呢? 科学家的解释是:列夫托尔斯泰经常骑马打猎,也曾多次摔倒过,因此其中一次摔倒出现了一种非常情况是不足为奇的。因为记忆错觉的怪异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类似情况时出现,而是当陌生环境隐藏着若干能使你回到过去的元素时才会出现。

  卡拉谢夫还认为,记忆错觉是一种能使人产生乐观主义的充满激情幻想的美好感觉,还向人展示了世界有多复杂和神秘,所以并不足惧。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记忆错觉"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