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扭曲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心理學家阿倫.貝克認為:認知扭曲是一種思維的錯誤,它造成了人類處理信息過程的困難,最終導致了心理障礙。其實,每個人在童年的學習經驗中,或多或少都形成一些認知上的扭曲,這也是我們的情緒中,時常會陷入消極狀態的一個主要原因。
正如我們會形成行為方式上的習慣一樣,我們也會形成思維方式上的習慣。有時候這些習慣是正面的,在生活中能夠幫助我們形成更好的人際關係,取得更大的成就。另一些時候,我們習慣的思維模式對於我們自身的心理健康、人際關係,甚至是我們身邊的其他人,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這些有毒的思維模式通常由對我們的現實的扭曲組成,心理學專家稱之為認知扭曲。並且我們在某種不同的程度上都具有這一問題。但是當這些模式成為習慣時,它們導致的不只是困擾,還有徹底嚴重的心理和情緒上的難題。
美國著名心理咨詢師大衛·D·伯恩斯的《伯恩斯情緒療法》一書中針對抑鬱癥狀而開列出十種認知扭曲。
1. 要麼一切要麼全無思想。你以黑白分明的範疇來看待事物,如果你的表現不夠好,你就會認為自己徹底失敗。
2.過於概括。你把一個孤立的消極事件看做是一個永遠會持續下去的失敗模式。
3. 心靈過濾。你選擇一段消極細節,反覆思考這段細節。結果,在你眼裡,整個現實都變得黑暗起來,就像一滴墨水染黑了整杯水一樣。
4. 貶損積極的東西。你拒絕承認積極的經驗,你會找這樣那樣的理由認為它們“不算數”。這樣你就可以堅持和你日常經驗相矛盾的消極信念了。
5. 跳躍式結論。即便沒有確定的事實令人信服地支持你的結論,你也會對事情作出一個消極的解釋。
a.測心術。你武斷地認為別人對你作出消極的反映,你甚至不願花工夫去檢驗一下。
b.先知錯誤。你預期事情會變糟,而且你堅信這個預言是一個已經成立的事實。
6. 誇大與縮小。你誇大了事情的重要性(比如你弄糟了的事情或者別人的成績),或者不合適地誇小事情,直到它們顯得很小(你個人的優良品質或者別人的不足)。這種扭曲又被稱做“雙目鏡把戲”。
7. 情緒推理。你假定自己的消極情緒必然反映了事情的真實狀況:“我這麼感覺,所以它肯定是真的。”
8. 應該陳述。你試圖用應該或不應該來激發自己,就好像在期望你做什麼事之前應該先鞭笞你或懲罰你一樣。“必須”和“本該”同樣也是罪魁禍首。這種情緒的結果是一種負罪感。當你用應該陳述來要求別人時,你會體會到憤怒、灰心和怨恨。
9. 貼標簽與標簽不當。貼標簽是過於概括的一種極端形式。你不再描述你的錯誤,而是為你自己貼上一個消極的標簽:“我是一個失敗者。”當別人的行為以一種不當的方式與你發生關係時,你也會給他貼上一個標簽:“他是一個該死的討厭鬼。”標簽不當是指用高度主觀的語言或高度情緒化的語言來描述一件事情。
10. 歸己化。你會把自己看作是許多外界消極事件的原因,事實上你並不應該為這些事負主要責任。
在決策判斷中,個體會對所接收的消息或外界刺激進行不同程度的心智解讀和認知處理,然而由於思維系統在消息處理功能上存有生理局限,加之個體掌握的資源有限,其並非像經濟學形容的那樣“完全理性”,而更多地表現為有限理性。伴隨著思維繫統的偏斜設計,個體對消息的解讀和處理能力也將受限,並最終形成不同程度的扭曲及偏見。當前有關信息認知處理的研究關註態度的形成過程,少有觀測個體偏好與態度的變化。而有關信息扭曲及偏見的研究則通過心理學實驗發現不同形式的扭曲與偏見,並驗證它們的作用結果,少有考察它們產生的內在機理與相關誘發變數。針對已有研究存在的尚待探索的區域,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消息刺激對個體態度形成的影響作用,進一步探究扭曲與偏見的產生機制。首先,本研究通過理論梳理和總結,從個體特征、消息特征、外界環境特征分析影響扭曲與偏見產生的因素。再者,本研究依據ELM構建個體信息認知處理與態度形成模型,並基於模型驗證確定態度形成中所涉及的影響關係。
“標簽化常常會產生認識偏差。例如,將一個偶發的、當事人無意的行為,貼上富人身份與窮人身份的標簽,就使一個平常事件變成了一個顯示社會分裂的標誌性公共事件”大家還記不記得2012年初,那段時間,一則以“17歲少女拒絕官二代求愛被燒傷毀容”為標題的新聞報道,充斥著各大報章版面,再一次刺痛了公眾敏感的神經,而刺痛敏感神經的關鍵詞,又是官二代。近年來,無論是在新聞媒體的報道中,還是在網路的言論中,有一個明顯現象,就是標簽化。所謂標簽化,是指一種自發的認識歸類方式,將某一個事件或者某個人,自發地歸為一類事件或一類人物。例如,只要提到城管與管理對象發生衝突,不問具體的導火索與原因,就是城管粗暴打人。只要車禍與富人有關,就是富二代以富欺人。在治安案件中,只要與公務員有關,就是以勢壓人。標簽化常常與在社會中容易引起集體亢奮的身份敏感群體有關。身份敏感群體當前主要有兩類人構成,一是擁有權力資源的人,一是擁有財富資源的人。
後見之明偏差是指人們在事後看待結果時,會因記憶扭曲或對事情發生必然性的感知而過高估計自身預測能力的現象。鑒於後見之明偏差容易造成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產生過度自信和缺乏深謀遠慮所帶來的危害性,近年來研究者們逐漸從對其形成機制的研究轉向對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希望能夠找到減小後見之明偏差的方法。已有研究發現研究方法、年齡因素、個人特質、能力變數、反饋效價、自我關聯性、情緒、專業知識等均會對後見之明偏差大小產生影響,但研究結論並不統一。其次,除反饋效價和自我關聯性基於後見之明偏差的動機模型外,大多數影響因素並非從理論模型推導得出。鑒於此,本文基於記憶設計從後見之明偏差的認知模型出發,推理出認知資源可能會對先後見之明偏差的大小產生影響。因此,希望通過三個研究來探究認知資源限制對後見之明偏差大小的影響。研究一為探索性研究,旨在探究後見判斷反應時與後見之明偏差大小是否存在相關性,即是否是後見之明偏差大小的一個潛在影響因素,併為研究二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