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基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系統基模(Systems Archetypes)
目錄 |
什麼是系統基模[1]
系統基模最初的構思是來自Michael Goodman和Peter Senge、Charlie Kiefer、Jennifer Kemeny,在1980年代開始將一點點關於系統動力學的想法與概念組織起來。
Peter在開始寫《第五項修練》的時候,他徵詢將內容整理,最後便成為了《第五項修練》中系統思考修練的主骨幹。
系統基模的內涵[2]
“系統基模”是學習如何看見個人與組織生活中結構的關鍵所在。運用系統基模可以發現,各類管理問題有公共通性,大部分的管理者在直覺上都知道這點。系統基模揭示在管理複雜現象背後的單純之美,當我們學會辨識更多的基模,就可看出更多隱藏的杠桿解,並能系統地說明問題所在。
系統基模的核心[3]
系統基模的核心是運用一定的圖形符號簡單明瞭地刻畫影響問題的各個因素之間的關係。這些因素之間構成一個個環路,通常稱之為反饋環,這些反饋環又通過一定的因素和方式關聯在一起。在一個系統中,n個不同要素變數的閉合因果鏈序列為v1(t)→v2(t)→v3(t)→→vn − 1(t)→vn(t)→v1(t),它被稱為此系統中的反饋環。對於該反饋環中任一變數vi(t),若在給定的時間區間內的任意時刻,v1(t)量相對增加,且由它開始經過一個反饋後導致v1(t)量相對再增加,則稱這個反饋環為在給定時間區間內的正反饋環;相對減少則稱之為負反饋環。正反饋環、負反饋環、時間延遲是構成系統基模的三個基本原件。由於反饋環的類型、數量和關聯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系統基模。
系統基模種類[4]
- 反應遲緩的調節環路(Balancing Loop with Time Delay)(反應遲緩)
- 目標侵蝕(Eroding Goals)
- 富者愈富(Success to the Successful)
- 引鴆止渴(Fixes and Fail)
- 成長與投資不足(Growth and Underinvestment)
反應遲緩的調節環路(Balancing Loop with Time Delay)
- 時間延遲概念應用
- 改善行動與績效提升之間有一段時間的延遲
- 需要耐心等待
反應遲緩的調節環路
反應遲頓的調節環路模型與模擬
- 物極必反的實例
- 越努力反作用越大
成長上限環路
成長上限模擬結果
威盛公司的成長上限
- 延遲概念更進一步應用
- 不要自作聰明
捨本逐末環路
捨本逐末模擬結果
捨本逐末個案
- 堅持基本原則
- 偷機的報應
目標侵蝕環路
目標侵蝕模擬結果
目標侵蝕個案
- 零和游戲的應用
- 冤冤相報何時了
- 不斷對抗一直到某一方退出為止
惡性競爭環路
惡性競爭模擬結果
惡性競爭個案
藍海策略是惡性競爭的解決之道嗎?
富者愈富(Success to the Successful)
- 西瓜倚大邊
- 綱路外部效果
- 贏者通吃
富者越富的環路
富者越富的模擬結果
富者越富個案
- 贏了面子輸了裡子
- 錶面上贏了,實際上全輸了
共同的悲劇環路
共同的悲劇模擬結果
共同悲劇個案
- 一開始錯全盤錯
- 類似目標侵蝕,但後果更嚴重
- 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
飲鴆止渴目標侵蝕環路
飲鴆止渴模擬結果
飲鴆止渴個案
成長與投資不足(Growth and Underinvestment)
成長上限的解決方案
- 未雨籌繆
成長與投資不足環路
成長與投資不足模擬結果
成長未遇上限的個案
系統基模的案例分析[3]
- 案例:我國社會創業發展問題的系統基模分析
- 1.非營利組織市場化的系統基模分析
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為主要標誌的政府改革運動使非營利組織的制度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非營利組織獲得的政府財政資助和民間個體捐贈大為減少,同時近年來非營利組織數量急劇膨脹和越來越多的營利性企業開始進入非營利組織的服務領域,迫使非營利組織不得不面臨資源日益短缺的現實和競爭加劇的壓力,以致於更多地依賴市場機制獲得資源,通過內部管理的企業化提高組織的競爭能力,這也就是非營利組織的市場化運作。非營利組織市場化作為社會創業的一種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有效地促進了非營利組織良好治理結構的形成,增強了資源獲取能力,提高了組織效率。但是,市場化也是一把“雙刃劍”,非營利組織在市場化運作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的風險和挑戰。非營利組織市場化的“成長上限”系統基模如下圖所示。
我國非營利組織市場化高速發展的機制體現在圖1左邊的正反饋環中,即隨著非營利組織市場化程度的加強,獲取資源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從而促使非營利組織的效率不斷提高,效率的提高又有利於市場化運作的程度加強,如此迴圈發展構成了非營利組織市場化的“正反饋環”。但是,這個趨勢不能也無法延續下去,因為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對於市場化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不斷增加,這種要求的增長趨勢會逐漸成為制約我國非營利組織市場化發展的因素。在圖1右邊的負反饋環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現有的條件制約下,市場化運作的困難度也會隨之增加,從而降低了非營利組織的市場化程度。
為瞭解決這個矛盾,通過基模分析我們得出“杠桿解”:不要推動“增強環路”,應該除去或減弱限制的來源。
我國非營利組織市場化運作程度不高,主要的挑戰在於市場化運作的困難度較大,而造成這種困難度的主要原因在於:
第一,非營利組織成員以及社會大眾對於市場化運作的認知度不高,甚至抗拒,抗拒的主要原因在於他們認為追求社會目的與賺取利潤的目標存在衝突;
第二,非營利組織的人才資源也極度匱乏,由於非營利組織本身的特殊性質,它們在引進人才時強調志願性的服務而無法提供足夠的報酬,因此很難吸引到專業人員的加入,而只能靠有愛心的義工來提供業餘服務,由此引發了組織活動的無效率以及組織管理落後、管理能力水平低下、市場化運作的管理人才缺乏等問題;
第三,非營利組織的資源擁有量不足,市場化運作的資金投入不足、活動場所和辦公設施難以到位;
第四,我國非營利組織市場化運作的困難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政府的責任缺失,政府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解決這些問題的“杠桿解”應該是:非營利組織在市場化運作的過程中應兼顧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不能使非營利組織“變質”,還是應該以實現社會目標為己任,樹立在大眾中的良好形象,扭轉非營利組織成員和社會大眾對於非營利組織市場化的偏見;非營利組織應大力吸引各種人才,提高市場化運作的管理水平,關註員工的發展,除了依靠員工的奉獻和志願意識外,還應該關註物質需求和激勵措施;對於非營利組織的市場化運作的前期投入,政府和企業各界應給予大力支持,另外,政府不能將本應該承擔的公共服務職能轉嫁給非營利組織,同時應該建立健全相關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規,對非營利組織的市場化行為進行法律保護和有效約束,並制定監管措施。
- 2.自發性社會創業的系統基模分析
在中國,“社會創業”和“社會企業家”開始成為時髦辭彙,一些非營利組織開始探索市場化的創新之路,但是,在中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與一家咨詢公司合作,對中國社會企業進行案例研究時發現,不僅可覓的社會企業屈指可數,還有些基本具備所設定的社會企業條件與標準的組織,並不知道自己可以被冠之以“社會企業”的名稱,在“光譜”的另一端,有些被贊譽有加的社會企業又拒絕“享受”這個稱謂,這反映了在中國開展自發性社會創業所面臨的挑戰。
(1)自發性社會創業人才水平及運作能力“成長與投資不足”系統基模分析。我國自發性社會創業人才水平及運作能力“成長與投資不足”系統基模如下圖所示:上半部分“成長上限”基模,由一個正反饋環和負反饋環構成,下半部分為“投資不足”負反饋環。存在負因果鏈:社會創業人才及運作能力滿足程度→加強人才引進和提高運作能力的認識程度。這個負因果鏈的含義是:當人才水平及運作能力不能滿足社會創業組織發展的要求時,才認識到增加投資的重要性,才著手投資,而投資到產出存在延遲時間,所以社會創業組織面臨因投資不及時而使社會創業組織競爭力下降,社會及經濟效益下滑。
“杠桿解”應該是:如果確實有成長的潛能,應該在需要之前吸引人才,提高運作能力;如果成長已經開始緩解,此時不能再努力推動正反饋環,而應致力於吸引人才、提高運作能力並減緩成長的速度。具體應該是一方面吸引各方面的專業人才,不僅要尋求價值觀的認同,還要有一定的激勵措施;另一方面向商業企業學習管理並防範商業化運作的風險,可以通過建立高效的商業機制和培育組織文化,牢記社會創業組織是以完成組織的社會使命為最終目標和將社會創業組織的商業化業務和慈善性業務進行結合來實現;最後要加強社會創業組織內部治理機制建設。
(2)自發性社會創業政府扶植及政策法規體系“成長與投資不足”系統基模分析。我國自發性社會創業政府扶植及政策法規體系“成長與投資不足”系統基模如下圖所示:上半部分“成長上限”基模,由一個正反饋環和負反饋環構成,下半部分為“投資不足”負反饋環。存在負因果鏈:政府扶植力度及政策法規設置程度→政府對社會創業扶植及建立健全政策法規認識程度。這個負因果鏈的含義是:當社會創業難以運作或者出現運作混亂,當前政府扶植力度及政策法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創業健康發展要求時,才認識到加大扶植力度和制定並完善政策法規的重要性,由於存在時間延遲,所以自發性社會創業發展因為政府扶植力度不夠和制定完善政策法規不及時而出現運作混亂,嚴重影響社會創業在我國的發展。
“杠桿解”應該是:社會創業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如英國、美國和香港等,政府都在開展社會創業的過程中充當了支持者的角色。政府應將社會創業的開展納入政府的巨集觀發展戰略,消除社會排斥並創造一個強大、可持續及社會融合的經濟體系。具體來說可以有:①政府應大力推行全面的社會創業策略,在戰略中支持社會創業的開展,併在社會公眾中推廣社會創業組織形象。②政府讓社會創業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的設計和提供,使其在政府採購方面獲得和商業企業平等的競爭機會,甚至有所傾斜。③政府可以向社會創業組織提供業務支援和培訓,增強社會創業組織的競爭力。④政府要幫助社會創業組織獲取適當的融資,政府除了要從資金上支持社會創業組織,還要吸引私人投資和風險投資到社會創業組織。社會創業組織的發展,需要來自國家的規範性管理,明確政府的業務指導和監管職能,並通過有關法律法規對社會創業組織的性質、地位、權利義務進行界定和支持。對社會創業組織的身份進行立法和通過立法規範社會創業組織的經營行為將是合理的選擇。
(3)自發性社會創業理論研究與宣傳力度“成長與投資不足”系統基模分析。我國自發性社會創業理論研究與宣傳力度“成長與投資不足”系統基模如下圖所示:上半部分“成長上限”基模,由一個正反饋環和負反饋環構成,下半部分為“投資不足”負反饋環。存在負因果鏈:自發性社會創業的發展成熟度→對社會創業的理論研究與宣傳力度。這個負因果鏈的含義是:當社會創業發展成熟度不高相當一段時間後才來加強理論研究與宣傳力度,由於存在時間延遲,所以會延誤社會創業在我國的發展及推廣。
“杠桿解”應該是:由於社會創業在中國還是一個新鮮的辭彙,社會對於社會創業的認識有限,這就需要一方面政府要起到主導作用,全民動員,利用政策支持等措施來宣傳社會創業;另一方面,社會創業組織本身也要不斷擴大宣傳,啟發人們接受博愛、慈善、公益的觀念,充分利用好志願者資源,擴大群眾的參與。在宣傳的基礎上,我國的研究學者還應該在社會創業這個領域開展學術研究,形成有力的理論支撐,尋求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創業發展之道,對社會創業在中國的發展模式和思路進行系統的理論研究,這不僅可以很好地指導中國開展社會創業實踐,還會在加強社會創業的國際交流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另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要設立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社會創業組織的專門人才,建立巨集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以便培育出真正的社會企業家。
- ↑ 陳穎間.訪問組織學習與系統思考高手 Michael Goodman
- ↑ 辛小光,張顯志.系統思考的方法有利於科學管理.中國機關後勤雜誌.2006年09期
- ↑ 3.0 3.1 林海 張燕 嚴中華 薑雪.基於系統基模的我國社會創業發展分析.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 ↑ 張良政.系統基模簡介.臺灣實踐大學資管系
飲鴆止渴 不是 引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