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電子農務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電子農務(electronic agriculture)

目錄

什麼是電子農務[1]

  “電子農務”是以建立網路信息化為基礎的一種農業信息化組織體系形式。它是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信息技術和手段,進行農產品的品牌宣傳、產品推廣與銷售,以及向農民提供專業、及時、個性化的農業政策信息、技術信息咨詢服務等。

電子農務的內容[1]

  “電子農務”包括三部分,即電子農村、電子農民、電子農業。

  電子農村是指要建設一個信息化的農村、學習型的農村、信息高速加工和傳播利用的農村。具體來說,就是要建設鄉鎮和村委會的信息化基礎設施並且使其與有關信息資源網路進行對接和信息交流,讓農村的信息特別是技術和市場信息可以流動起來,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農村形成擁有信息就一定會發展,信息多,發展快,信息少,發展慢、風險大的共識,促進農村的信息化建設

  電子農民是指要培養信息化的農民,讓拿鋤頭的農民也能拿起滑鼠,通過各種信息化手段來對接現代社會,轉變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和市場觀念,讓傳統意義上的農民成為素質高、懂道理、會經營的現代農民。具體來說,就是要對農民特別是農業科技帶頭人進行信息化培訓,建設專職和兼職的農技信息員隊伍,提高農民的信息製作、發佈、接收、查詢、判斷和綜合利用的能力,提高農民對內和對外的信息化交流溝通水平。

  電子農業是指農業生產、銷售運輸以及其他配套體系都要信息化,要與全球的市場同步對接,在農業產業中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在農產品包裝和運銷中逐步實現品牌化、國際化,並且要有效降低和規避市場風險。總之一句話,電子農業就是要“一化帶動四化”——用信息化帶動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和國際化。具體來說,就是要構建完善和實時的農業信息網路,提高動態的產業信息和市場供求信息,讓當地的農產品融入到整個國際大市場中去,減少產業和市場風險,提高農產品的銷售價格,減少農機翻其他生產資料的配置成本,暢通農產品購銷渠道,減少農產品物流成本和損失。

電子農務的服務形式與內容[2]

  電子農務通過對各種渠道繁雜的農業信息進行分類、整理、打包,通過以下形式實現信息服務

  (1)信息的訂製和發佈服務。農民通過發送簡訊訂製、點播各種農業科技信息,滿足個性化信息需求。也可以把自己要發佈的農作物供求、運輸等農業信息發送到電子農務平臺,平臺採用簡訊群發方式向訂製相關欄目的用戶發送或在網站上公佈,從而實現農業信息的發佈、傳播、交流和溝通

  (2)網路信息服務。具備上網條件的農民可以登錄電子農務網站,進行信息瀏覽、檢索、留言和發佈。還可以通過留言和農業專家進行直接交流和溝通。

  (3)聲訊信息服務。針對不會發送簡訊的農民,客戶服務中心專門開闢電子農務服務專線,受理農民在農業方面的業務咨詢,農民通過手機直接撥打至電子農務服務專線,客戶服務人員接到用戶咨詢後,可立刻到電子農務網站的農業常見問題彙總庫中查詢,得到答案後立即回覆。如果檢索不到答案,可間接發表在電子農務網站上的專家解答欄目內,由相應農業專家回覆,然後通過電話告知該農民。

  電子農務平臺的信息服務內容主要包括:

  (1)供求信息。主要包括水果類、種植及養殖類、糧油類和各種農副產品市場供求信息。

  (2)價格行情。主要指蔬菜類、糧油、肉、蛋、禽類等農副產品及各種農業生產資料最新價格行情。

  (3)農業科技致富信息。主要包括各種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種植、養殖技術,農作物的分析預測等信息。

  (4)專家答疑。主要是蘋果、植物病理、林學、獸醫等各類專家,通過語音為廣大農民進行答疑解惑,提供季節性、臨時性指導意見。

  (5)政策法規。主要是國家對農業的巨集觀政策及各類農村政令,以及市、縣兩級政府對各項農產品的指導性意見。

  (6)跟蹤式服務。這種服務是一攬子服務,包括年初國家對本年度農作物的指導性意見及省、市的具體措施等。

我國的電子農務[3]

  1.我國電子農務中存在的問題

  1)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有待加強。由於政府財力物力有限,農民本身對信息技術的意識薄弱,投資信息建設的信息不高。雖然全國涉農網站有6000 多家,但只占全國網站總數的一成左右,能夠通過互聯網獲取市場和技術信息的農村家庭比率不到0.8%,全體網民中農民只占1.6%,且絕大部分農業管理與技術人員,高度集中於經濟發達的京滬和廣東、江浙等地區。

  2)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不高。由於受文化程度的制約,農民仍習慣採用傳統方式交易,不能理解和認同電子商務這種交易模式。農民不能及時、直接地從網上獲取相關信息,也沒辦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篩選,更不可能上網發佈信息。

  3)涉農網站專業化水平較低。目前我國很多涉農網站缺少專業水準和特色,更新不及時,網站信息中真正適用於農民的信息較少,網站以信息撮合功能為主,支付等功能很不完善。

  4)農產品電子商務配套環境有待提升。由於農產品網上交易要求分級標準化、包裝規格化以及產品編碼化。但由於農產品尤其是鮮活農產品在標準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行業內也無統一要求,難以做到“優質優價”。農產品種類繁多、生產單位小,在保鮮、運輸、後續處理上較為困難,這使物流環節難度增大。

  2.我國電子農務的發展措施

  信息是整個農業市場的關鍵和紐帶,為了加快電子農務的發展步伐,實現現代農業的有效運作,可以採用以下策略來大力發展我國農業:

  1)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應給予廣泛而有力的引導和支持,加大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電話等多種通訊手段,建立起覆蓋郊區縣、鄉鎮、村的農業信息網路。建立各級信息咨詢服務機構,引導和培訓農民使用各類信息設施,掌握電子商務的各項技能。

  2)搭建高質量的農業電子商務的平臺。大力建設電子農務網站,為農業生產者提供及時、準確、完整的包括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生產環節的實用信息;同時,為企業和農戶提供網上交易的平臺,支持B2BB2CC2C 等多種交易模式,為電子農務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完整的產業鏈

  3)加強農業產業化資料庫建設。加強農業產業化資料庫建設,提高資料庫資源的擁有量和開發利用水平。實現數據交換的及時通暢,共用信息資源。

  4)建立相應的供應鏈系統及物流配送系統。由於農業具有地域性,季節性等特點,因此需要在農業與電子商務平臺之間建立行之有效的供應鏈系統以及為農業供應鏈服務的農業物流系統,實現商戶及農戶所需要的資料、信息、品種、農業物資的及時配送。

  5)大力培養信息人才。政府通過網路或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大力實施信息技術普及教育,以提高勞動者素質,強化農民信息意識,培養高水平的新型農民。此外,應把懂業務的各種專業人才充實到農業信息化隊伍中來,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的為農村提供信息服務的農業信息服務團隊。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是我國當前農村社會的核心問題。加入WTO以後,我國農業市場已走出國門,因此要實現我國農業的高效現代化,電子農務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電子農務與其他農業信息網路[1]

  “電子農務”項目是農業信息資源整合的一種嘗試,也是政府與企業合作,服務於農民的一種有效手段。其目的是發揮各方面的優勢,把有效的信息迅速地送到農民手中,使農民從中受益。

  “電子農務”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大大區別於國內其他農業信息網路。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它是一個信息綜合管理及服務平臺;二是具備農業信息收集和發佈的多渠道性,可以全方位為農民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農業信息和市場信息;三是形成政府牽頭、全社會積极參与按建的農業信息網路平臺,主要是通過制定農民培訓制度,建立培訓積分卡,提高農民學習和使用信息網路平臺來收取和發佈農業信息的水平以及各種農業經營管理能力、開拓市場的能力等。這些特點,保證了“電子農務”信息網路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例如,陝西聯通“電子農務”網站獲全國“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評選最具創新獎,顯示了“電子農務”網站強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崔岩著.第七章 案例分析——陝西省電子農務組織體系分析 農業信息化組織體系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08月第1版.
  2. 高啟傑主編.八 電子農務——現代農業推廣咨詢新模式 農業推廣學案例.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3.
  3. 孫勤,魏霖靜.我國電子農務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科學時代,2012,(第11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Gaoshan2013,Mis铭,方小莉,林巧玲.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電子農務"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