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物資流通形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物資流通形式

  物資流通形式指物資流通過程中,物資的形態變化方式,即在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過程中,物資的貨幣形態和商品形態連續地不斷變化的形式。

  一方面要實現其自身的價值保證以貨幣形式補償物資生產中的社會必要耗費;另一方面,還要實現其使用價值,保證社會生產和建設的需要。可見,在物資流通過程中,既包含著物資商品由商品形態轉化為貨幣形態(W-G)以及再由貨幣形態轉化為商品形態(G-W)的商流過程,也包含著物資商品實體從生產地轉移到消費地的物流過程。商流和物流是同一流通過程中相伴發生的兩個方面,表現了物資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運動,進而表現出物資商品的形態變化,即價值形態和實物形態的交替出現以及相互轉化。由此不難看出:商品的形態變化,它們的運動,在物質上由不同商品的互相交換構成;在形式上由商品轉化為貨幣和貨幣轉化為商品,即賣和買構成。這一整套交換行為,從使用價值看,是物質交換;從價值本身來看,則是形式變換。因此,物資流通形式就是價值形態和實物形態相互轉換的形態變化方式,它是由流通中不同的交換關係所決定的,它的發展與進化也是隨交換關係的發展而進行的。

物資流通形式的類型[1]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隨著生產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這使得交換成為可能。最初的交換,只是簡單的物物直接交換,與之相適應的物資流通也就採取物物交換(W-W)的流通方式。隨著物質產品的不斷豐富,簡單的物物交換已不能適應流通的需要,出現了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方式,即W-G-W,稱之為簡單商品流通方式。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的進一步發展,交換範圍日益擴大,產生了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行業-商業,於是,簡單商品流通形式進一步發展成為發達商品流通方式,以更加適應現代化生產和流通的需要。可見,交換關係的發展決定著流通方式的完善,從最初的物物交換髮展到專門從事交換的商人商業的出現,交換關係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樣,流通方式的發展也經歷了相對應的過程,大致可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即以物物直接交換為表現形式的原始發展階段;以貨幣為媒介的簡單商品交換階段;以商業為專門從事流通行業的發達商品流通階段。那麼,與這三個階段相適應的流通方式也主要有三種:

物與物直接交換的流通形式(W-W)

  物與物的直接交換,是指不同生產者之間物質產品的直接交換,以滿足不同生產者不同的需要。這是交換行為最初的原始形式,出現在原始社會後期。當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社會的分工,產品所有者以自己的剩餘產品去交換自己所需的其他產品,這種交換就是直接的以物換物,無任何中間媒介,因而也是最簡單的交換方式。通過交換,產品變成商品,實現其價值和使用價值。這裡,商品的價值是以另一種商品的實體來體現的,其使用價值也是最直接明瞭的。由於是物對物的直接交換,其最大的弊端在於很少能一次實現產品所有者的交換目的,而是需要多次交換才能實現,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流通過程的時間,增大了流通環節的複雜性,因而造成流通過程中的諸多不便與不合理,但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這種交換的出現無疑也是流通經濟發展的一大進步。

  物物交換的最大特點是以物易物。交換可能一次完成,也可能要經過多次交換才能實現交換的目的;交換得來的物品直接用於生產者的生產生活消費;交換的數量以其生產的時間和生產者的需要為衡量尺度;交換過程只包含實物的運動,與之相對應的流通過程也只是一種實物的流轉過程。

簡單商品流通形式(W-G-W)

  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剩餘產品不斷增加,交換的範圍也日益擴大,交換的次數也日見頻繁,物物交換已遠不能適應交換髮展的需要,於是出現了以某種物品作為媒介的交換,最終這種作為媒介的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等某些金屬上,產生了貨幣,就出現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稱之為簡單商品流通形式,這是物物交換在貨幣產生以後的必然發展結果,也是流通經濟發展的一次質的飛躍。

  簡單商品流通形式,是指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形式,即商品生產者先用生產的商品換成貨幣,然後再用貨幣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用一個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貨幣-商品(W-G-W)。這種交換形式較之物物交換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它使商品所有者免去了多次交換的辛苦,只要換回貨幣,就可以購買任何所需物品,同時也解決了一些時間銜接上的矛盾;另一方面,生產者也可以根據生產條件,多生產一些產品,以換取更多的貨幣,進而換取更多的所需產品,這無形中又促進了生產的發展。這樣,與之相適應的流通過程就不僅僅是實物的流轉過程,而是又包含了貨幣的運動過程,成為價值運動和使用價值運動的統一。

  簡單商品流通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交換過程雖然仍在生產者之間進行,但買和賣已經分離,即分為賣(W-G)和買(G-W)兩個相對獨立的階段。

  2.交換過程以商品為始點和歸宿,以貨幣為中介,以賣開始,以買結束,先賣後買,為買而賣。

  3.交換的最終目的在於取得一定的使用價值,即生產者賣出商品是為了買進所需的其它商品,滿足生產和生活所需。

  4.這種流通形式反映的是簡單商品生產者之間的交換關係,是由小商品生產所決定的。

發達商品流通形式(G-W-G

  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的進一步發展,使得一些人可以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專門從事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這是由於產品品種、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交換的日益發展,使得生產者無法再完全承擔所生產的產品的交換,於是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中介—商人和專門從事交換活動的機構-商業流通部門,它已從產業分離並獨立承擔起以商業媒介成交的商品交換,這種交換形式就是發達商品流通形式。

  發達商品流通形式,是指以商業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方式,即商業流通部門先用貨幣買進商品,再把其賣出以換取貨幣的增殖,用一個公式表示即為“貨幣-商品-貨幣”(G-W-G)。這種形式較之簡單商品流通形式而言又是一個飛躍,它使交換活動發展成為一個行業,使流通部門在從事各種交換

  活動的過程中得以獨立存在並日益發展,而流通部門的這種作用在現代化大生產條件下愈加必不可少,並且日益成為生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發達商品流通形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交換過程在商品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三方之間進行,分為買進(G-W)和賣出(W-G)兩個階段,買和賣行為統一於經營者身上。

  2.交換過程以貨幣為起點和歸宿,以商品為中間媒介,以買開始,以賣結束,先買後賣,為賣而買。

  3.交換的目的在於取得更多的交換價值貨幣增值,即經營者買進商品是為了賣出,以獲取貨幣的增加額,使收回的貨幣量大於投入的貨幣量,因而其公式確切應為“G-W-G",其中:G=G+\triangle G\triangle G即為貨幣增值)。

  4.這種交換形式反映的是發達商品生產條件下生產者、消費者和經營者三者之間的交換關係,是由社會化大生產所決定的。

  簡單商品流通形式和發達商品流通形式相比,既存在著某些共同點,但也有本質上的區別。其共同點表現為:

  (1)它們都包括買和賣兩個對立的階段,即W-G和G-W兩個階段,都包括商品和貨幣這兩個不同的物質要素。

  (2)在流通的每一階段上,都存在著商品所有者和貨幣所有者的互相對立。

  (3)整個過程都有三個當事人—買者、賣者和又買又賣者參加。

  這兩種形式的本質區別在於:

  (1)買和賣兩個對立階段順序不同。

  (2)流通的出發點和歸宿不同,中間媒介體不同。

  (3)流通的最終目的不同。

  (4)流通所反映的交換關係及其決定條件不同。

現階段我國的物資流通形式

  我國現階段的物資流通形式,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簡單物資流通形式和發達物資流通形式並存。從微觀生產企業來看,有些採用的就是簡單物資流通形式,即以企業生產的產品去換取所需的其他產品,目的在於取得某種使用價值;從流通企業而言,它所採用的則是發達物資流通形式,即通過墊付一定的資金買進物資,然後以某種適當的價格賣出,以獲取合理的流通經濟效益,這是我國現階段物資流通的主要形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採取發達物資流通形式,不僅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流通現代化的客觀要求。它有利於國家巨集觀調控保證重點產業和項目的發展所需,合理銜接產、供、銷三方的聯繫;它有利於節省流通領域的占用資金和勞動力,促使生產和流通既合理分工,又相互銜接,發揮各自的優勢;它還有利於合理設置流通網點,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它更有利於發揮物資流通部門的中介作用,有效銜接生產和消費,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保證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發達的物資流通形式,是指由專門的物資流通機構為媒介進行的生產資料的交換方式,反映了現代化大生產和大流通的客觀要求,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商品流通的客觀規律,更促進了物資流通產業化進程。因此,不僅在現階段,即使在今後一個相當的時期,它都將成為物資流通的主導形式,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參考文獻

  1. 周旭昌.財貿經濟實用知識大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y桑,Tracy,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物資流通形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