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物资流通形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物资流通形式

  物资流通形式指物资流通过程中,物资的形态变化方式,即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中,物资的货币形态和商品形态连续地不断变化的形式。

  一方面要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保证以货币形式补偿物资生产中的社会必要耗费;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其使用价值,保证社会生产和建设的需要。可见,在物资流通过程中,既包含着物资商品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W-G)以及再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G-W)的商流过程,也包含着物资商品实体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的物流过程。商流和物流是同一流通过程中相伴发生的两个方面,表现了物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运动,进而表现出物资商品的形态变化,即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交替出现以及相互转化。由此不难看出:商品的形态变化,它们的运动,在物质上由不同商品的互相交换构成;在形式上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和货币转化为商品,即卖和买构成。这一整套交换行为,从使用价值看,是物质交换;从价值本身来看,则是形式变换。因此,物资流通形式就是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相互转换的形态变化方式,它是由流通中不同的交换关系所决定的,它的发展与进化也是随交换关系的发展而进行的。

物资流通形式的类型[1]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使得交换成为可能。最初的交换,只是简单的物物直接交换,与之相适应的物资流通也就采取物物交换(W-W)的流通方式。随着物质产品的不断丰富,简单的物物交换已不能适应流通的需要,出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方式,即W-G-W,称之为简单商品流通方式。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交换范围日益扩大,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行业-商业,于是,简单商品流通形式进一步发展成为发达商品流通方式,以更加适应现代化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可见,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着流通方式的完善,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发展到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商业的出现,交换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流通方式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对应的过程,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以物物直接交换为表现形式的原始发展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简单商品交换阶段;以商业为专门从事流通行业的发达商品流通阶段。那么,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的流通方式也主要有三种:

物与物直接交换的流通形式(W-W)

  物与物的直接交换,是指不同生产者之间物质产品的直接交换,以满足不同生产者不同的需要。这是交换行为最初的原始形式,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当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分工,产品所有者以自己的剩余产品去交换自己所需的其他产品,这种交换就是直接的以物换物,无任何中间媒介,因而也是最简单的交换方式。通过交换,产品变成商品,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里,商品的价值是以另一种商品的实体来体现的,其使用价值也是最直接明了的。由于是物对物的直接交换,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很少能一次实现产品所有者的交换目的,而是需要多次交换才能实现,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流通过程的时间,增大了流通环节的复杂性,因而造成流通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不合理,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这种交换的出现无疑也是流通经济发展的一大进步。

  物物交换的最大特点是以物易物。交换可能一次完成,也可能要经过多次交换才能实现交换的目的;交换得来的物品直接用于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消费;交换的数量以其生产的时间和生产者的需要为衡量尺度;交换过程只包含实物的运动,与之相对应的流通过程也只是一种实物的流转过程。

简单商品流通形式(W-G-W)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交换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交换的次数也日见频繁,物物交换已远不能适应交换发展的需要,于是出现了以某种物品作为媒介的交换,最终这种作为媒介的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等某些金属上,产生了货币,就出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之为简单商品流通形式,这是物物交换在货币产生以后的必然发展结果,也是流通经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

  简单商品流通形式,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式,即商品生产者先用生产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这种交换形式较之物物交换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使商品所有者免去了多次交换的辛苦,只要换回货币,就可以购买任何所需物品,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时间衔接上的矛盾;另一方面,生产者也可以根据生产条件,多生产一些产品,以换取更多的货币,进而换取更多的所需产品,这无形中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样,与之相适应的流通过程就不仅仅是实物的流转过程,而是又包含了货币的运动过程,成为价值运动和使用价值运动的统一。

  简单商品流通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交换过程虽然仍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但买和卖已经分离,即分为卖(W-G)和买(G-W)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2.交换过程以商品为始点和归宿,以货币为中介,以卖开始,以买结束,先卖后买,为买而卖。

  3.交换的最终目的在于取得一定的使用价值,即生产者卖出商品是为了买进所需的其它商品,满足生产和生活所需。

  4.这种流通形式反映的是简单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是由小商品生产所决定的。

发达商品流通形式(G-W-G

  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一些人可以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专门从事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这是由于产品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交换的日益发展,使得生产者无法再完全承担所生产的产品的交换,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中介—商人和专门从事交换活动的机构-商业流通部门,它已从产业分离并独立承担起以商业媒介成交的商品交换,这种交换形式就是发达商品流通形式。

  发达商品流通形式,是指以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方式,即商业流通部门先用货币买进商品,再把其卖出以换取货币的增殖,用一个公式表示即为“货币-商品-货币”(G-W-G)。这种形式较之简单商品流通形式而言又是一个飞跃,它使交换活动发展成为一个行业,使流通部门在从事各种交换

  活动的过程中得以独立存在并日益发展,而流通部门的这种作用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愈加必不可少,并且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发达商品流通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换过程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三方之间进行,分为买进(G-W)和卖出(W-G)两个阶段,买和卖行为统一于经营者身上。

  2.交换过程以货币为起点和归宿,以商品为中间媒介,以买开始,以卖结束,先买后卖,为卖而买。

  3.交换的目的在于取得更多的交换价值货币增值,即经营者买进商品是为了卖出,以获取货币的增加额,使收回的货币量大于投入的货币量,因而其公式确切应为“G-W-G",其中:G=G+\triangle G\triangle G即为货币增值)。

  4.这种交换形式反映的是发达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是由社会化大生产所决定的。

  简单商品流通形式和发达商品流通形式相比,既存在着某些共同点,但也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共同点表现为:

  (1)它们都包括买和卖两个对立的阶段,即W-G和G-W两个阶段,都包括商品和货币这两个不同的物质要素。

  (2)在流通的每一阶段上,都存在着商品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的互相对立。

  (3)整个过程都有三个当事人—买者、卖者和又买又卖者参加。

  这两种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

  (1)买和卖两个对立阶段顺序不同。

  (2)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同,中间媒介体不同。

  (3)流通的最终目的不同。

  (4)流通所反映的交换关系及其决定条件不同。

现阶段我国的物资流通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物资流通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简单物资流通形式和发达物资流通形式并存。从微观生产企业来看,有些采用的就是简单物资流通形式,即以企业生产的产品去换取所需的其他产品,目的在于取得某种使用价值;从流通企业而言,它所采用的则是发达物资流通形式,即通过垫付一定的资金买进物资,然后以某种适当的价格卖出,以获取合理的流通经济效益,这是我国现阶段物资流通的主要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发达物资流通形式,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流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保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发展所需,合理衔接产、供、销三方的联系;它有利于节省流通领域的占用资金和劳动力,促使生产和流通既合理分工,又相互衔接,发挥各自的优势;它还有利于合理设置流通网点,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它更有利于发挥物资流通部门的中介作用,有效衔接生产和消费,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发达的物资流通形式,是指由专门的物资流通机构为媒介进行的生产资料的交换方式,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和大流通的客观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更促进了物资流通产业化进程。因此,不仅在现阶段,即使在今后一个相当的时期,它都将成为物资流通的主导形式,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参考文献

  1. 周旭昌.财贸经济实用知识大全.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y桑,Tracy,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物资流通形式"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