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智慧養老是指利用先進的IT技術手段,開發麵向居家老人、社區、機構的物聯網系統平臺,提供實時、快捷、高效、物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藉助“養老”和“健康”綜合服務平臺,將醫療服務、運營商、服務商、個人、家庭連接起來,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智能化、科技化已經成為養老產業新的發展熱點,是目前中國養老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方向。
藉助智能化平臺,眾多優質的養老服務資源被整合到了一起,平臺將這些資源和老年人進行有效對接,從而滿足老人的不同服務需求。
“智慧養老”概念的提出,源於“智慧城市”這一發展理念。自提出“智慧城市”以來,許多城市都開始積極推動公共服務功能的技術化與信息化,而這些科技化手段同樣也為養老服務的智能化創造了客觀條件。
隨著科技信息化水平的發展,現代通信技術、網路技術等科技化、智能化產品在老齡服務業中的作用將更加明顯。特別是在遠程醫療、健康管理、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等方面,智能化、信息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毋庸置疑,和傳統養老相比,智慧養老藉助信息技術極大拓展需求響應的範圍,豐富了服務廣度和深度,為整個養老產業註入了新鮮的血液。
數據顯示,2016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2.29億,占總人口比重16.6%;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占比為17.17%。但權威報告表明,中國所能提供的各類養老服務床位為551.4萬張,相當於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26張;同時,按照《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國內養老機構現在收留老年人的數量僅為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總數的2.1%和全國失能老人總數的8.5%。日益增大的養老壓力與需求倒逼養老服務必須擴大市場規模。
按照“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中國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要達到35—40張,要實現這個目標顯然不是公共財政單方面所能。據中國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測算,中國養老市場的商機約4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增至13萬億元。養老服務業在凸顯出民生事業特征的同時,也彰顯出其作為朝陽產業的巨大吸引力。
到2016年底,中國的養老服務模式主要依靠傳統的家庭、機構和社區三方面的支持。一般情況下,子女由於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無法為父母提供全面的養老服務,家庭養老的效用尚未真正發揮作用;機構養老可能面臨資金投入不足、養老床位緊缺以及專業人員的缺乏而受到種種限制;而社區養老也由於傳統意識束縛、社會資源整合度低等因素造成服務效果尚未最大程度發揮。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無法全盤適應當前的養老服務形勢,而尋求一種新型的多元複合治理手段解決老年人的多層次需求成為必然趨勢。
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這意味著,智慧養老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成為養老行業新的選擇。
為加快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計劃指出,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健康、養老資源供給不足,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養老日益增長的需求。智慧健康養老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能夠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
《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建立100個以上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品牌。
智慧養老、信息化養老等新形式的“科技養老”服務模式將迎新風口。
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受制於模式創新。圍繞如何收錢這個問題,各地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1)杭州模式
全市統一公開招標,建立服務商資格庫,各區再從庫中自行選擇。市裡通過公開招標有6家服務商入圍。招標方式採取的是定價招標,通過固定價格,避免服務商低價投標惡性競爭的行為,把重心放在服務比拼上。
與此同時,服務項目三類共13項服務。其中一類服務為本輪項目的重點,服務內容以“助急”為核心,在保留上一輪緊急呼叫、親情通話的基礎上,強化應急救助服務,新增對孤寡、獨居老人的主動關懷和特殊時段的“助急”內容,老年人無需付費;二類服務為“七助”服務,包含“助急”、“助潔”、“助餐”、“助醫”、“助浴”、“助行”、“助聊”等內容,服務商主要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服務面向所有老年人,並提供優惠價格,由老人自行付費;三類服務為具有區域特色的服務,要求服務商整合區域為老服務資源,向全區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推介所在區域政府購買服務及公益服務內容,老年人可無償或低償享受服務。
服務終端也從原先單一的手機、固定式終端轉為五大類,以適應更多個性化需求。具體包括無線呼叫器;傳統的帶有紅綠按鈕的老人手機;可穿戴類設備,如智能手錶;跟固定電話連接的居家式終端,設備還包括安裝在家中的一些紅外線、門磁設備;其他服務商自行開發的科技產品,符合要求,並經專家評審通過,也可納入。
(2)廣東模式
養老工程建設。打造養老企業總部經濟中心、養老金融創新中心、養老服務教育培訓科研中心、高科技老年用品研發製造中心、養老用品會展營銷和國際分銷中心,同時儘可能地發揮經濟特區的優勢,將金融、產業、科技、人文等優勢,大力發展集“養老+醫療+保險+文化+科技+金融+地產+購物+休閑”於一體的現代養老服務業。
(3)巴中模式
森林康養建成一批精品老年度假基地依托全市4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地質公園、12個AAAA級景區和17個國有林場,重點發展森林康養產業,並與海南多地市合作,形成“三亞過冬、夏居巴中”的跨地市生態康養產業鏈。以“清心避暑、賞心觀景、潛心靜養、舒心健身、安心療養”為主題,打造光霧山—米倉山、諾水河—空山森林公園、鎮龍山、天馬山、佛頭山森林公園森林康養基地。力爭在2030年建成一批標準化精品老年度假基地,把巴中打造成中國最佳森林康養目的地。
(4)雲南模式
發展智慧社區養老模式。構建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推行“線上+線下”的智能社區居家養老方式。採用科技化、智能化、雲計算的手段,實施“健康管理、緊急救援、醫療康復、生活服務、機構管理”五大方面,以及結合人體感應、跌倒報警器、智能床墊等硬體支持,建立健康數據檔案、健康分析報告。採用手機APP,隨時瞭解父母的健康狀況,實現實時主動監測和及時報警等。無論子女身在何處,打開手機,傳遞子女關愛及孝心,關註老人身體狀況。
(5)廈門模式
“智慧養老平安鈴”終端設備通過內置號碼卡,可設置4個親情號並實現一鍵撥打,同時還具備SOS緊急求救、定位等功能。如遇緊急情況,老人可通過終端設備一鍵接通12349市民養老公益平臺,接線員及時瞭解老人情況後,通過定位功能為老人提供緊急救援服務、精神關懷、便民服務等多項關懷服務。
(6)上海模式
“海派文化,智慧養老”提供管家服務、健康管理、醫養服務、智慧講堂、文化養老、開心農場、智能信息、志願者服務等,讓長者們享受有尊嚴、快樂的養老生活。可滿足長者醫、食、住、行、樂、學、養等方面的多樣需求。如房間門前設置一個記憶板,可以擱置家人相片或其他長者們熟悉的物品,方便回家辨識;大門配有電子智能門鎖,彈性地板有效防滑防摔;房間內裝有不活動監測器,應對緊急突髮狀況;智能電視機實現遠程親情互動、一鍵呼叫管家服務等。
(7)北京模式
五級戰略服務體系給予了詮釋:
第一級,BKCN腕帶智能終端。
方便穿戴,操作簡單,智能科技,全天候服務,發生任何危險狀況,立即啟動救援機制,生命體徵檢測,健康管理及時啟動報警和救援,從而關愛老人。
提供雲端服務管理與監控,健康管理、數據分析、信息咨詢、疾病分析等適時提醒子女、老人和監護機構提供照護服務,併為老年人推薦個性化生活服務及醫療服務等。
第三級,社區養老服務館。
落地就近養老服務,提供私人醫療方案、養生保健、健康體檢、產品體驗、信息咨詢、問題解答、養老文化活動等。
第四級,救護服務。
家人陪同下救護。提供遠程醫療監護服務,將百康星居家養老服務平臺與“120”救護車的監控系統連接,實現對老人救助過程的實時互通。
第五級,服務監控。
呼叫中心客服,一站式呼叫中心平臺,提供7*24小時專人服務,提供緊急服務、健康咨詢、醫療咨詢、服務回訪和評價等信息內容,其意義在於搭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
不論是何種模式創新,都將取決於構建怎樣的智慧養老信息化系統。系統集成商的機會凸顯。體現在:
1.智慧養老綜合管理與服務平臺的系統集成項目,開展無拘束生命體徵測量、疾病預警、重大慢病決策管理等業務;
2.養老地產建築智能化系統集成,包括利用綜合佈線、樓宇自控、通信、網路互聯、多媒體應用、安全防範構建適合於養老的智慧家居;
4.助殘服務機器人以及相關設備的系統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