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德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德育(moral education)

目錄

什麼是德育

  1.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德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和保證;德育是學生健康生長的條件和保證;德育是實現我國德育目標的基礎和保障;德育是培養具有道德發展性的人的條件和保證。

德育的歷史演變

  德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在階級社會中有鮮明的階級性。歷代的統治階級為培養忠於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視德育。在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學校中﹐德育居於首要的地位。西周學校教育的內容“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禮”教是居首位的。據《周禮·地官司徒》記載﹐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當時的所謂“三德”﹑“三行”之教完全是為維護西周的奴隸制服務的德育。儒家主張“德治”和“禮治”。孔子強調“以德教民”﹐認為“道(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孟軻明確提出:“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倫理教育視為中國古代學校的教育目的。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一個特點﹐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把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道德教條“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作為德育的主要內容。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傳統﹐具有合理的因素。如重視政治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統一﹐進德同修業的統一﹔在德育實施上重視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因材施教﹑尚志﹑履行躬踐等。

  在西方﹐古希臘也很重視德育。蘇格拉底主張“知識即美德”﹐認為一個人只要知道什麼是善良和正確﹐就一定會去實踐它﹐美德是可以通過教育培養的。這種思想﹐與“美德是通過貴族的血統代代相傳”的保守觀點相比﹐顯然是一個進步。亞里士多德認為﹐培養美德必須實踐﹐並通過“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習慣。他還認為﹐音樂在德育中有特殊的地位。古希臘哲學家提倡的德育是為維護奴隸制服務的。在歐洲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宗教教條成了德育的主要內容。

  在歐美資本主義發展時期﹐許多哲學家和教育家還提出了一些新的德育思想﹐為鞏固資產階級的統治服務。17世紀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強調通過“理性”培養年輕紳士的風度和道德品質﹐要求“能剋制自己的欲望”﹐“服從理性所認為最好的指導”。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J.-J.的德育思想﹐具有強烈的反宗教傾向。他尊重兒童的天性﹐強調自然發展的法則。他主張德育要註意兒童成熟過程的階段和年齡特點。19世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J.F.十分重視德育。他認為﹐觀念是行動之父﹐知識意味著真正的力量。知識和行為之間﹐道德和理智之間不應分裂開來。德育主要是形成兒童正確的道德觀念﹐建立道德觀念的統覺群。德育的任務側重於道德觀念的培養。他是所謂“主智說”的代表人物。

  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J.﹐為了適應當時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的需要﹐認為德育應以“民主社會”的理想為出發點。他說:“兒童將為其中一員的社會是美國”﹐“離開了參與社會生活﹐學校就沒有道德的目的﹐也沒有什麼目的”。他主張通過學校的“典型的社會生活”培養“有利於社會秩序”的道德習慣。德育任務側重於訓練行為習慣﹐故屬於“主行說”。

  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意義和任務 共產主義的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寧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初期﹐就號召青年要學習“共產主義”﹐並明確指出﹕應該使培養﹑教育和訓練現代青年的全部事業﹐成為培養青年的共產主義道德的事業。德育要滲透於學校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中。

  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之後﹐中國共產黨十分強調建設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認為思想建設決定中國的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它的主要內容﹐是工人階級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科學理論﹐是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相適應的主人翁思想和集體主義思想﹐是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相適應的權利義務觀念和組織紀律觀念﹐是為人民服務的獻身精神和共產主義勞動態度﹐是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紀律。這也就是中國學校德育的主要內容﹐即社會內容。它是由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決定的。

  為了把德育的社會內容有效地轉化為學生個體內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過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中國學校德育的基本任務是促進學生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

  在個性心理發展中﹐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習慣等方面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心理結構整體﹐發展是整體性的發展。因此﹐中國社會主義學校的德育的任務﹐既反對側重培養道德觀念主智說﹐又反對側重訓練行為習慣的主行說。

德育的重要性

  在應試教育的壓制下,家庭、學校教育幾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輕德育,以至於無數人感慨當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與才的孰重孰輕,坊間一度流傳著這樣幾句話: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時期司馬光就曾給出了最為精辟的論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也。

  從未成年人犯罪率可知,更多的家長、教師忽略了德育的培養,使學生在身心即將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齡段,過早地品味到了生命的苦澀,甚至身陷囹圄。在自身承受著失足痛苦的同時,給家人、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由此可見,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優劣和續斷。

德育的性質

  德育是各個社會共有的教育現象,具有社會性,與人類社會共始終。德育隨著社會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具有歷史性。德育在階級和民族存在的社會具有階級性和民族性。在德育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原理、原則和內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繼承性。 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質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的政治觀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教育。可以說,我國德育是一種涵蓋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發展,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政治覺悟的提高,各屬於不同層面的問題,其過程機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樣的手段、方法,通過一樣的途徑,遵循一樣的原則,來實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德育的目標

  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準。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它不僅決定了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約著德育工作的基本過程。

德育的原則

  德育原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過程的規律性,是對德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中小學的德育原則主要有:

  其一,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並重。又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

  其二,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 嚴格要求是指嚴格按照教育方針和德育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展。

  其三,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保證所有學生的發展同社會發展的總方向相一致,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其四,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並舉。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又要通過個別教育來加強和影響學生集體。

  其五,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德育的主要方法

  德育方法:是指用來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培養他們的品德的方法。

  1.說服教育法

  說服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要求學生遵守道德規範、養成道德行為。首先要提高認識、啟發自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就需要運用說服的方法來講清道理,使學生明白,認識。只有學生的認識提高了,認識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覺去履行。我們學校是社會主義的學校,要把學生培養成為自覺的建設者,尤其要註重說服。說服的應用很廣,無論運用哪種德育方法,都離不開提高學生的認識,都需要結合運用說服的方法,但是僅僅強調或運用說服的方法是不行的。 說服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

  運用說服要註意以下幾點要求:(1)明確目的性;(2)富有知識性、趣味性;(3)註意時機;(4)以誠待人。

  2.榜樣示範法

  榜樣: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榜樣包括:典範、示範、評優。

  運用榜樣要註意以下幾點要求: ①選好學習的榜樣。②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③引導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3.實際鍛煉法

  鍛煉: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鍛煉包括:練習、制度、委托任務和組織活動。

  運用鍛煉要註意以下幾點要求:①堅持嚴格要求②調動學生的主動性③註意檢查和堅持

  4.品德修養指導法

  修養: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一種重要方法。

  學生品德的提高是一個能動的發展過程,它的成效同學生個人能否自覺主動進行道德修養緊密相關,學生的年齡愈大,他們個人進行的道德修養在自身品德發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提高他們的修養能力,如果沒有道德的修養,個人的進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養包括:學習、座右銘、立志、自我批評、慎獨等。

  指導修養時要註意:①培養學生自我修養的興趣與自覺性。②指導學生掌握修養的標準。③引導學生積极參加社會實踐。

  5.陶冶教育法

  陶冶: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運用陶冶時要註意:(1)創設良好的情境;(2)與啟發說服相結合;(3)引導學生參與情境的創設

  6.品德評價法 (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

  德育的各種方法各有特點與作用,每一種方法都是進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萬能的,它們之間相互補充、配合,構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統。青少年學生品德的培養,不可能通過個別方法來實現,必定是科學地綜合運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結果。所以教師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於創造性地運用。

  7.角色扮演法

  8.合作學習法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咚咚咚,寒曦,Frawewdccder,刘维燎,Tracy.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德育"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28261ad1f1edcfd2630e9eb9cac7d572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5月21日 11:15 發表

改進了我一些認知錯誤,和解決了我的一些困惑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