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風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審計風暴(Judgement Storm)
目錄 |
審計風暴是指中國國家審計署2003年以來公開向公眾曝光審計案件,從而引發的震動。
2003 年6月,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2002年度的審計報告,措辭十分強烈的批評了很多部委的違規現象,同日,該審計報告張貼到了審計署的官方網站,這是第一次公開向社會公開審計報告。媒體對此反應強烈,將其稱之為“審計風暴”。
1.十六大報告當中把國家審計位置定在“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上,這就足以說明審計機關的權力和作用,這是一個大的政治背景,沒有這個背景,審計風暴不一定能夠起來。
2.我們國家加入WTO以後,對政府公開透明的要求增加了。
審計機關的這種透明又是雙重的,一個方面就是審計署把工作向社會公佈出來,先把自己透明化,另一個方面,透明化自己的同時把別人也透明瞭。
3.審計署最近幾年工作力度在加大,透明程度在提高。
特別是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審計結果公告》的出台,定期向社會公佈審計結果,更說明瞭這一點。
4.公民的政府工作知情權要求不斷增加,這種傾向從去年的SARS時期就已經開始。
“審計風暴”反映出了中央領導反腐倡廉的決心,讓老百姓看到了中國執政者以人為本、從嚴治黨的希望。從這個角度來說,審計報告既是一篇聲討腐敗行為的檄文,又是中央政府執政為民昭告天下的宣言書。因此,審計報告不可能不在全國範圍內引起廣泛的註意。
1.預算制度:“黑洞”如何彌補。
政府實行財政預算的目的,就是便於人民群眾進行監督。然而,從此次審計報告中,我們卻看到,大量財政支出沒有納入財政預算,成為吞噬巨額財政資金的“黑洞”。
1.1預算外資金成為監督盲區。
大量財政資金游離於中央預算之外,幾百億的彩票公益金、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未納入預算管理。一些地方政府還故意把預算內資金改變為預算外資金。預算外資金實際上已經脫離了人大的監控,並且很容易被隨意支配和使用。
1.2上年累計節餘資金成為監管死角。
據統計,2002年中央部委財政撥款節餘646.03億元,只有56.65億元納入2003年部門預算,其餘589.38億元都留在了原部門。
1.3“小財政部”內部問題多多。
目前,除了財政部外,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防科工委等部門也有不小的預算分配權。這些部門實際上成了一個個“小財政部”,可以對財政部整塊劃撥的資金進行再分配。而這部分預算資金的分配還很不規範,給預算改革造成了強烈衝擊。
2.轉移支付:如何規範審批。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為了爭取更多的資金,對跑中央部委樂此不疲,群眾諷刺說這是“跑部錢進”。“跑部錢進”主要“跑”的是有審批分配權的中央部委,而這 “錢”主要是指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跑部錢進”問題在此次審計報告中有多處體現,暴露出我國財政轉移支付體制存在的諸多缺陷。
2.1不公開。
當前中央補助地方支出已占中央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但其分配去向很難從預決算報告中看出來,資金分配嚴重缺乏透明度。全國人大不知道數千億元資金都分給誰、分到哪些項目上了。地方不知道自己能得到多少中央轉移支付。
2.2不公正。
目前中央的轉移支付,很多沒有分配辦法,主觀隨意性很大。“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於是多跑的多給,少跑的少給,不跑的不給。一些地方幹部反映,現在到部委爭取項目和資金,很大程度上是靠拉關係、攀老鄉、談交情。於是,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多要錢,千方百計討好拉攏有關部委官員,導致灰色收入、“權力尋租”現象時有發生。
2.3缺乏效率。
現在很多轉移支付資金都由中央直接分配到縣、鄉,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分配缺乏效率。中國這麼大,有的部門就那麼幾十個人,根本沒辦法去核實,他們只看材料,而材料誰不會編?出於這種估算,很多地方政府對中央轉移支付,往往抱有“不要白不要,不花白不花”的心態。於是,決策不慎重,用錢缺約束,擠占挪用、貪污腐敗問題層出不窮
3.投資體制:如何提高效益。
此次審計報告暴露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政府投資效益低下。政府投資效益低下,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投資低效,是由於決策者認識水平低、決策能力差、信息不靈通等因素導致,結果“好心辦壞事”。但是,也不能排除一些人主觀故意為之,把錯誤決策作為牟取個人私利的手段。
針對投資效益不高的問題,審計報告提出了應解之道:“進一步研究完善政府投資的決策機制,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的投資事權,提高項目規劃和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逐步建立健全投資項目績效評估制度以及建設責任追究辦法,加強對項目的建設監督檢查,促進提高財政資金的投資效果。”
4.監督制度:何時不再虛置。
我國的監督制度不可謂不多,有黨內監督、人大政協監督、專門監督等等。然而,如此大規模、深層次、高規格、不留情面地揭發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問題,觸動體制痛處的,卻是一個在國務院部委中排名靠後的審計署。審計機關在反瀆職、反腐敗行動中這種出人意料的表現,為我們完善權力監督提供了諸多啟示。
5.問責制度:如何落到實處。
“審計風暴”讓我們看到了官員問責制的缺失和漏洞。官員問責制度正在全國逐步確立,並從安全事故問責逐漸擴大到其他領域。但是,審計問責仍是一個盲點,不少部門違法違規使用資金規模大、範圍廣、持續時間長,但受到懲處的高官鮮而有之。所以,我們在追究領導責任的同時,要實行制度創新,關鍵在於產權制度改革,光靠審計風暴是難以解決根本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