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的原型是美國食品業界和醫葯品業界的零散出貨系統與日本汽車業界的準時制(JIT)物流系統的有機結合。多頻次指的是配送頻度,是基於時間的概念;小批量則是指配送物品的批量,它反映的是訂貨單位或交易單位的大小。
所以。筆者把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的概念解釋為: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零售企業的要求下,配送企業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合適的送貨頻度、合適的送貨批量向零售店鋪提供必要的多品種商品所形成的高效率配送系統。[1]
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的特點[1]
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除了具有配進的一般性質,還具有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配送時間間隔短,配送商品批量小。這是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的基本特征。
二是以POS及EOS等信息系統為支撐。這是商業企業構築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的必要條件。
三是基於多贏的合作理念。這是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真正發揮效益的前提保證。
四是系統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可以幫助零售企業實現零庫存,擴大經營品種,提高商品鮮度;另一方面又給系統執行主體——批發企業帶來較大的物流成本壓力。同時給社會環境也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組建的環境[1]
(一)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進物流概念以來,經過近30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配送理論,併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大批精通配送理論的專家學者和長於配送實際的行業人員,為開展多頻次小批量配送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保障。
(二)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太大降低了信息搜尋、信息儲存、信息傳遞和信息分析的成本。互聯網技術、銷售時點管理系統(POS)、電腦輔助訂貨系統(CAO)、電子訂貨系統(EOS)等先進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與準確性,保證了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實施,為多頻次小批量配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信息技術平臺。
(三)靈活便利的運輸方式。公路運輸是一種機動靈活、簡捷便利的運輸方式,在短途、小批量貨物集散運轉上,它比鐵路、航空運輸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尤其在實現“門到門”的運輸中,其重要性更為顯著。公路運輸能力穩步增長,運力結構繼續凋整,卡車、集裝箱車的迅速普及,使其成為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的主體。正是由於公路運輸所具有的便利性,才使得多頻次小批量配送可以滿足商業企業特定的物流需求。
(四)日益優化的交通網路。大中城市採取合理分流、錯時上下班等調流措施,科學解決交通高峰壓力過大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環路、繞城高速、市區高架路等快速路段的建立。也可以科學緩解市區交通擁堵。有些道路運輸資源較為緊張的城市通過經濟手段調控車輛,減輕城市中心交通壓力。這為商業企業開展多頻次小批量配送提供了必要的載體平臺。
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組建的階段模型[1]
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的組建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見下圖):第一階段為消費者需求發現過程,由零售企業完成;第二階段為配送系統運營主體的選擇,由商業企業、物流企業通過協商完成;第三階段為信息技術的應用,由系統組建企業完成。
(一)消費者需求的發現
隨著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和消費意識的不斷轉變,消費者不再滿足於企業自身向顧客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而是不斷地向企業提出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買方市場逐步形成。目前,消費者需求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需求的個性化與多樣化。買方市場意味著消費者擁有對商品及服務的選擇權,他們以自己的偏好來進行消費,不斷追求消費的個性化與多樣化。這種變化給企業經營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製造企業生產的產品趨於多樣化和個性化,零售企業經營的品種更是集多家企業產品之大成,在店鋪商品陳列空間有限的條件下,儘可能地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商品。
2.需求的價值化。它反映了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從量到質的變化,人們除了註重商品的實用性外,更註重在實用中所獲得的享受,並以這種感受來評價產品和服務的價值。
3.需求的即時化。消費者要求商品隨手可得,隨時享用。由於產品的同質化、產品生命周期短命化現象較為普遍,消費者等待或商品缺貨意味著現有顧客與潛在顧客的流失。
4.需求的小量化。消費者更加註重商品的“鮮度”,少量購買,少量消費,隨時購買,隨時消費,以保證所消費的商品隨時都是新鮮品。
針對以上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特征,零售企業必須採取“多品種、少量化”經營策略,以降低商品庫存、提高商品庫存周轉率、保持商品鮮度適應顧客的消費需求。特別是以連鎖便利店為代表的零售業,要在僅有百平米的狹小空間內陳列上千種商品,並能及時發現暢銷與滯銷商品,提高賣場效率,就必須以多頻次小批量系統為支撐。
(二)配送主體的選擇
多頻次小批量配送主體的選擇是系統組建的重要組織保障。商業企業基於集中主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強對物流的控制以及規避物流風險等因素的考慮,可以選擇以下不同的配送主體模式。
1.以批發企業為主體。以批發企業為主體構築的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適合中小零售企業的配送需要。因為,批發企北在現代商品流遙中發揮著鬻品集散、加工整理、調節供求、融通資金、承擔風險等多種功能,可以降低中小零售企業的交易成本以及其他經營風險。
批發企業面對生存危機,只有加快調整批發功能,豐富和完善物流功能,建立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構築基於消費者需求的供應鏈物流網路,加大對零售企業的支持力度才能獲得重生與發展。另外,批發企業開展多頻次小批量配送具有其他行業無可比擬的地域、設施設備、專業技術和傳統組織網路等方面的優勢,可以通過強化集包裝、裝卸搬運、倉儲、流通加工、分揀、配送、信息處理於一體的社會化專業化配送中心功能,與上下游企業構築新型的供虛鏈物流戰略聯盟,為零售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物流保障。
2.以零售企業為主體。以零售企業為出體的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適合大型連鎖零售企業與生產企業構築產銷一體化的物流模式。在連鎖商業發展的初期,許多商業企業都簡單地採取供應商對零售店直接配送的方式來組成配送系統。這種配送模式僅簡單地解決了“送貨”的問題。將配貨”完全交給零售店去做,這樣零售店不合理地承擔了本應由總部承擔的“組配”責任。基於以上認識.許多零售店實施了總部配送模式,連鎖經營的物流系統由總部的採購部門和配送中心作為主體承擔商品的購進、儲存、加工、配送活動以及伴隨這些活動所產生的信息的收集、整理、傳遞和決策過程。
火測連鎖零售企業自營物流,可以運用自身掌握的物流資源有敞協調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能以較快的速度解決物流活動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獲得供應商、銷售商以及最終顧客的第一手信息,有效控制物流流程,創造成本及價值優勢。
3.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主體。
在社會化配送模式中,商業企業可以將全部或部分的物流管理與活動委托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來承擔,商業企業可以集中精力從事商品銷售,節約企業資源。社會化配送的優勢在於專業配送公司更能夠通過規模他操作帶來經濟利益,降低運營成本。另外,專業的配送公司能夠發揮物流管理和物流作業方面的專業能力,使商業眾北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物流效率。在實際運作中,專業配送公司對信息進行統一處理後,接客戶訂單的器求,配送到各個零售店。這種模式的配送,還表現為在用戶之間交流供應信息,從而起到調劑餘缺、合理利用資源的作用。
(三)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
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既可以提高訂單信息處理的正確率和速度,進而增強物流作業的計劃性和柔性;還可以確立物流信息處理的內部監督制度,增加商品免檢合作企業數量,推進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的效率化,實現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日本已成為世界上多頻次小批量配送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的大型連鎖便利店就率先採用了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銷售時點系統(POS)及電子訂貨系統(EOS)等先進信息系統為開展多頻次小批量配送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術支持。可見,信息技術是多頻次小批量配送系統構建的重要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