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體驗式旅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体验旅游)

體驗式旅游(Experiential Tourism)

目錄

什麼是體驗式旅游

  2001年6月,在一份關於澳大利亞旅游業發展報告中首次提到“體驗式旅游”這個新概念,隨之國外一些學者也給出了相應的概念,但目前國內學者對體驗式旅游未給出明確的定義。相關的概念有徐林強(2006)的定義:體驗式旅游是一種預先設計並組織的、游客需要主動投入時間和精力參與的,對環境影響小、附加值高的旅游方式,游客通過與旅游產品間的互動,獲得暢爽旅游體驗,實現自我價值。宋詠梅(2007)從旅游供給者和旅游者的這兩個角度加以對體驗旅游的定義。我們認為體驗式旅游是一種以追求心理愉悅體驗為終極目標的旅游,是繼觀光旅游休閑旅游後的一種新的旅游方式,是旅游者消費心理走向成熟的結果。[1]

體驗式旅游的特點[1]

  • 註重個性化

  體驗旅游與傳統旅游不同,它追求旅游產品的個性化,力圖以獨一無二、針對性強的旅游產品,讓游客感受這種特性,滿足求新求異的心理。如自駕車旅游、暑期國外夏令營等。

  • 強調參與性

  通過旅游者的參與和互動活動,旅游者能更深層次的感受旅游消費的每一個細節,體會旅游產品的內涵和魅力,獲得更直觀和深刻的旅游體驗。如參與主題公園的慶典游園活動,參與滑草滑雪活動、小學生參與紅軍小指揮員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等,都強調了旅游者的角色模仿和參與,更加全身心的投入旅游活動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 註重過程,而不是結果

  與傳統觀光旅游相比,體驗旅游註重的是游客對旅游產品的感受、體驗、享受的過程,而不是一味追求“到此一游”的旅游結果,從某種程度上更強調心理感知和理解。如外國人參與包餃子的活動,通過揉面、擀餃子皮、包餃子的過程親身體會中國的傳統習俗,而並不強調包出的餃子如何漂亮、好吃。現今流行的許多傳統手工藝製作、鄉村綠色瓜果採摘活動以及尋求驚險刺激的旅游活動等追求的就是這樣一個心理體驗的過程。

體驗式旅游的類型[2]

  游客的體驗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四種,稱為“4E”(EntertainmentEducation,Escape,Estheticism),即娛樂教育、逃避與審美。游客離開日常居住的環境(逃避現實),接受不同文化與異域風情的洗滌(審美),盡情享受休閑時光(娛樂),並通過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心靈感受,獲取精神的成長(教育)。

  1.娛樂體驗

  娛樂是人們最早使用的愉悅身心的方法之一,也是最主要的旅游體驗之一。游客通過觀看各類演出或參與各種娛樂活動使自己在工作中造成的緊張神經得以鬆弛,讓會心的微笑或開懷大笑撫慰心靈的種種不快,從而達到愉悅身心、放鬆自我的目的。迪斯尼樂園匠心獨運地設置出“西部樂園”、“探險樂園”、“新生特區”、“未來世界”、“夢幻樂園”等體驗旅游項目,不同的娛樂主題為不同年齡的人們塑造了屬於自己的娛樂經歷。

  2.教育體驗

  游客在旅游中見前所未見、聞前所未聞、嘗前所未嘗,每一次旅游都會有新的收穫。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點,總會以其獨特的、蘊藏其中的自然知識或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傳統、高超的建築技藝等令人耳目一新,學習自然而然地就融入旅游的全過程當中。近幾年興起的參與體驗式的“土地認領”,是新生代農家樂旅游項目,也屬於教育體驗。游客通過交納租金的方式在農家田園認領一塊土地,由游客決定栽種蔬菜、花草、果樹或莊稼,種子、農家肥料則由園方免費提供,最後收穫的農作物等歸游客所有。這種旅游形式可使游客在田間盡情呼吸新鮮空氣,品嘗自己親手種植的純天然綠色蔬菜等食物,瞭解各種農作物的種植、管理知識,併在親自躬耕於農田時體會到種植和收穫的樂趣。另外通過土地認領還可以豐富現在孩子尤其是都市裡孩子的田野知識,讓他們真正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內涵,從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逃避體驗

  工作的壓力、日常生活的煩惱、人際交往的複雜、生活空間的擁擠與喧鬧使人們希望能定期到尚未城市化的地方修心養性,忘卻來自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尋找生活中另一個擺脫束縛的真實自我。近幾年農家旅游的出現客觀上滿足了游客的這種需求,到農家體驗田園生活,可以使游客在相對淳樸的人際關係中放鬆自我;在與自然、田園零距離接觸中體味陶淵明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在平淡、與世無爭的狀態下重新發現人性的美好。

  4.審美體驗

  美好的事物令人心情舒暢、精神愉悅,游客在感受名山大川姿態各異、人文建築的高超藝術之美時,就是獲得從身體到精神的放鬆、通暢、忘我感覺的過程。被譽為“生態樂園”的四川碧峰峽景區融幽谷、飛瀑、清溪、珍禽於一體,森林覆蓋率達95%,游客在景區中可以享受與溫馴的野生動物零距離接觸的樂趣,也可以在晚上租一頂帳篷,體味野居的滋味。景區的住宿設施設計為竹木結構的低層建築,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十分協調,掩於叢林之中,保證了游客視覺上的完美性。主體建築——游客接待中心,也以其優美的幾何造型,使游客無論從那個角度都可獲得巨大的美感。

體驗式旅游的設計理念和原則[1]

  1.設計理念

  (1)從旅游者的體驗入手,努力創造全方位的立體感受

  通過全方位的體驗設計使旅游景區(點)做到“可進入、可停留、可欣賞、可回味”,使旅游活動“可參與、可互動、可感受、可享受”。如迪斯尼樂園就通過塑造與卡通人物的形象識別體系和體驗活動,在不同的主題樂園中讓游客由米老鼠唐老鴨到白雪公主、獅子王的童話世界走向現代科技創造的驚險刺激的現實世界。

  (2)不斷推陳出新,突出創造性和差異性

  旅游者旅游產品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尋求差異化、新鮮感和刺激感是旅游者追求旅游體驗的直觀體現,因而在體驗式旅游產品的設計中始終要貫穿這個理念。如每個經常蘇州樂園的游客總會覺得每隔一段時間樂園中都有新的旅游項目和節目,甚至小到裝飾、佈局佈景都有所變化,真正做到了常換常新。這種變化帶給游客新鮮感和試圖下次再來尋找不同點的欲望,從而加大了旅游體驗的刺激感,旅游重游率當然也相應增高。

  2.設計原則

  根據體驗式旅游的特點以及旅游追求快樂的“三感”需求,旅游從業者在旅游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突出主題性原則

  旅游產品的設計中要突出主題性原則,追求旅游主題的新穎、奇特,滿足游客求新求異的需求心理,挖掘所在地方特色或旅游產品特色,結合當地資源條件設計獨特的旅游項目,給游客一次新的體驗。特別是景區的旅游項目設計要註意始終以一個主題為主線連接游覽、購物、娛樂、美食的各個環節,讓游客全方位感受從業者塑造的一種氛圍。如曲江大唐莢蓉園、深圳歡樂谷和民俗文化村等。

  (2)挑戰性原則

  旅游活動具有適度的挑戰性才能激發游客參與的欲望和決心,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享受與日常生活不同的體驗,追求超越心理障礙時的成就感和舒暢感,這也是近幾年極限運動不斷升溫的原因。比如蹦極、漂流、滑翔、探險等極限運動讓游客在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中感受勝利的快樂。

  (3)現場真實性原則

  這一原則主要體現為主題樂園類旅游產品或活動的設計,要求旅游從業者暫時放棄自我身份,全身心投入景區營造的文化和娛樂氛圍,充分進入自己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礎上引導游客也進入景區為之塑造的角色,全方位地體驗角色轉換的愉悅。也要求其佈局佈景、建築藝術、服裝道具、文化語言等都能再現所塑造的主題,讓游客有身臨其境之感,而不是簡單的粗糙的模仿。如杭州宋城、無錫的影視基地等通過再現當時的社會文化生活場景帶給游客恍如隔世的感覺,體會幾百上千年的古中國的文化魅力。

  (4)豐富體驗類型、增加體驗深度的原則

  體驗類型的多樣性是吸引游客、保持旅游地持續發展的動力。Pinell和Gilmore提出的讓人們感覺最豐富的體驗是同時包含娛樂、教育、遁世、美學四個類型“甜蜜地帶”。因而在體驗式旅游的設計中也可按這四個類型來展開,一般來說體驗類型越豐富,對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旅游的體驗可以分為表層體驗、中度體驗和深度體驗。在旅游業發展初期,大多數旅游產品大多停留在前兩個層次,只是一般的觀賞游覽,而未直接參与和感受。但是體驗式旅游是與傳統旅游和休閑旅游不同的新的旅游方式,它帶給游客的體驗不是粗淺和單一的,而是以追求豐富的旅游體驗為目標,它要求旅游者完全融人所塑造的環境和氛圍,不是以客體而是以主體的角色參與沉浸其中。我國目前有許多的旅游企業正在打造這種大型旅游景區,設計體驗類型豐富的旅游產品,以滿足大眾需要。

體驗式旅游的開發模式[2]

  鄒統釺先生認為,體驗旅游開發模式與大眾旅游、可持續旅游開發模式有很大不同:前者特別註重游客的切身感受,想方設法為游客創造一種真實的體驗。表將這三個時期的旅游開發模式進行了大致的對比。

  表 不同時期旅游開發模式對比

旅游發展時期關註的利益體開發目標
大眾旅游時期開發商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可持續旅游時期社區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體驗旅游時期游客為游客創造滿意的體驗

  可以看出,在體驗旅游時代,游客的旅游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以感受和經歷為目的的旅游的興起表明人們更註重旅游過程中的個人感受,而不只是對某個旅游目的地的選擇。如迪斯尼樂園里的“巨雷山”項目,完全根據美國西部當年一座廢棄的煤礦原樣設計,讓每一個游客去體驗煤礦工人的艱辛。游客佩戴好當年煤礦工人的所有裝備,乘坐高速礦車,在彎彎曲曲、忽明忽暗、驚險交加的礦道里瘋狂走一遭。礦車時慢時快,有時傾斜度達45度。游客不但領略了煤礦的景觀,而且深知了煤礦工人的艱辛和煤炭的來之不易。因此,今後旅游開發者在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時,一定要註重研究體驗經濟時代的旅游需求,以游客的需求為導向,開發“感受旅游”產品。

體驗式旅游與傳統旅游的區別[2]

  在體驗經濟時代,雖然傳統的大眾旅游仍占據旅游業的主要市場,但是旅游者的細分市場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許多旅游者更希望到更自然的地點,享受自己服務自己的樂趣;還有相當部分的年輕人認為,現代旅游不僅在於自己到過哪裡,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一種旅游心情的分享。

  表 傳統旅游與體驗式旅游的區別

類型傳統旅游體驗式旅游
競爭戰略建立相對優勢:成本與差異化建立競爭優勢:建立獨特的、不可複製的、以知識為基礎的產品
競爭條件有形資產無形資產
開發重點基礎配套設施服務為旅游者經歷增加價值,為旅游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營銷方式4P(產品價格促銷渠道)更重視知識的創造與利用過程
參與性參與較少,通常被動地接受安排,逃避日常繁雜的生活參與較多,需要不斷溝通、學習、體會,主動探索快樂體驗
靈活性相對固定的時間與地點更多的靈活性與自主性,旅游者可以延續並複製體驗感

  1.競爭戰略

  不同傳統的大眾旅游重視的是為顧客提供住宿(hotel rooms),早餐(breakfasts),娛樂(amenities)和其他服務(accompanying services),簡稱“4S”。旅游產品開發者提供的多是千篇一律的服務,沒有多少差異化的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旅游開發者只能建立相對的競爭優勢,競爭策略容易受到競爭對手的模仿。而在體驗式旅游中,旅游開發者從旅游者的親身感受出發,追求建立一種獨特的、不可複製的競爭優勢,為旅游者提供差異化與定製化相結合的服務。

  2.競爭條件不同

  傳統的大眾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物質條件,包括旅游景區的景觀、食住行條件等。而體驗式旅游主要依賴於無形條件,包括與旅游者的溝通、交流、創造角色扮演的氛圍等。這種情況下,景區、設施等物質條件成為一種道具,為顧客提供扮演角色的場所和環境。

  3.開發重點不同

  傳統的大眾旅游主要為旅游者提供基礎的配套設施服務,體驗只是作為旅游者旅游過程中的附屬品。但在體驗式旅游中,體驗不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種主題內容。旅游開發者的工作重點轉到為旅游者創造一種難以忘懷的體驗經歷,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4.營銷方式不同

  傳統的大眾旅游主要的是一種“4P”(產品價格促銷渠道)營銷模式。而體驗式旅游更多的是一種知識創造的過程,它的基礎是旅游者與旅游景區、旅游開發者、活動主題的互動。旅游開發者必須儘力創造與利用知識,創新旅游主題,使用先進的技術方法瞭解旅游者的興趣、偏好與價值觀。同時,旅游開發者也必須通過與顧客之間的相互學習、深層交住,為旅游者創造全新的體驗經歷。

  5.參與性不同

  傳統的大眾旅游形式下,旅游者參與較少,通常被動地接受旅行社的安排,他們希望藉助旅游逃避日常生活的繁瑣與壓抑;而在體驗式旅游中,旅游者投入較多的精力,他們在旅游活動中需要不斷溝通、學習、體會,主動地探索旅游帶來的快樂體驗。

  6.靈活性不同

  傳統的大眾旅游通常是旅游者在限定時間內參觀固定的地帶。而體驗式旅游對時間與地點的要求有更多的靈活性,體現在旅游者有更多的自主權和發揮的空間,體驗式旅游活動結束後,旅游者還可以延續這種體驗感受或者在其他地點上演相同的或相似的體驗活動。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王明星.旅游學基礎教程.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01
  2. 2.0 2.1 2.2 張淑媛,王佳,李青山.思維創新與旅游實踐.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Yixi,连晓雾.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體驗式旅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2.215.174.* 在 2015年7月23日 16:35 發表

說的有理!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