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企業知識狀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企業知識狀態的概念及內涵

  企業知識存量、知識水平、知識結構、知識分佈是企業知識的四個基本屬性,而企業知識狀態是企業知識基本屬性的總體體現。

  知識存量是指特定時點企業的各種類型知識總量,是依附於企業內部人員、設備和組織結構中的所有知識的總和,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知識的積累,它反映了企業生產知識的能力和潛力,體現了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知識存量是企業知識積累的結果,依附於不同的載體,表現出不同的形態:以人為載體的知識,這類知識依附於人的大腦中,具有經驗特性;以物為載體的知識,這類知識可以編碼、傳遞,主要體現為技術知識;以企業組織結構為載體的知識,這類知識有助於企業有效管理;市場知識,是企業所擁有的與市場有關的知識,這類知識可使企業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 。

  知識水平代表企業某種類型知識相對的先進性或高低,主要依附於企業的人力資本,體現企業員工擁有知識水平的高低,並反映在企業的產品上。知識(技術知識)水平高的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比低的企業提供的產品的質量要高。企業的整體知識水平是一種累積的結果,不同企業的知識水平具有差異性。

  知識結構是各種類型的知識在企業內部的知識總量所占的比例。企業知識的載體是企業內的人力資源,企業的知識結構則主要體現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上。由於不同企業的知識結構不一樣,產生了企業的異質性,造成了企業使用和配置資源的不同,使得企業的技術創新、生產模式、產品、銷售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競爭優勢。不同類型的企業由於產出的價值不同,那麼對知識的類型要求是有區別的。一個從事商業的組織提供的價值往往是服務,因此它最需要的知識是市場知識而不是技術知識;而對一些高新技術企業來說,提供的價值是有形產品,技術知識則是非常重要的。

  知識分佈是企業的不同載體(部門)所擁有的知識的狀況。知識在企業中的分佈取決於所在的行業、企業規模、歷史慣例等諸多因素。一個企業往往是由很多部門所構成的,這些部門是要緊密合作的。而這些部門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所要求的知識類型是不同的,如技術開發部要求技術的知識要強一些,但是不能缺乏其它的知識,比如市場的知識。合理的知識分佈使得企業各個部門間易於協作、交流,使學習能力得以加強。

  企業的基本屬性呈現動態性。這種動態變化主要來源於自身的組織學習或引入新的人力資本。由於企業知識創新的方向並不是隨機的新知識的積累,而是以某種特定方式,把關聯的和正式的知識轉化為非正式程式化的、富有針對性的、隱形知識的過程正是這種企業內部學習的功能,是實現它們之間順利互動轉化的保證。

  企業的基本屬性存在著相關性。某一個屬性的演化會影響到其它屬性的演化。知識存量的增加,無論知識水平是高或低,都會改變知識的結構及知識的分佈,當增加知識存量,自然會引發知識創新,從而提高知識水平;知識水平提高,來源可能是因為從外部引進了新的知識或者自發演化出新的知識,導致知識存量的增加,同時改變了知識的結構及分佈。知識結構的優化,促使企業的不同類型的知識在企業內部重新分配。對於知識存量來說有可能是減少的,但減少的是對企業沒有用的知識,而增加的是對企業價值更高的知識。不同類型的知識水平產生了變化,從而與其它類型的知識水平相匹配,改變了知識分佈。通過組織學習或從外部引進新的知識,那麼會增加知識存量,也會改變某一類型知識的水平,同樣改變知識的結構。

企業知識狀態的特征

  企業知識的基本屬性的演化會促使知識狀態的變化,知識狀態的變化可以分為優化和提升兩種。知識狀態的優化是由某個基本屬性的量變引起的,使得基本屬性間更為合理的匹配,導致知識狀態在層次內的演化;知識狀態的提升是指基本屬性的突破性的質變所引起的知識狀態向一個更高的層次進化。自我學習演化可以優化和提升企業的知識狀態,但這是一種累積的過程,往往具有時間的滯後,從外部引入人力資本也可以優化提升企業的知識狀態。

  知識狀態是該企業所特有的,很難較好地應用到其它結構不同的企業中,具有不可複製性;有別於有形資產,知識狀態只能通過企業內部積累與學習才可獲得,不可能瞬間形成並調整,是一種積累性與儲備性的概念;積聚而成的知識狀態是由企業內部分工不同的個人與部門協作、交流產生的,在企業各部門間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很難外部購買到,具有稀缺性

  知識狀態並非是基本屬性的簡單加總,單個基本屬性往往不能反映出企業的競爭優勢,只有綜合起來才能顯示出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知識的每一個基本屬性決定企業的某些能力,都可能對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各種屬性要配置合理,也就是說企業知識狀態要合理,才能發揮出每個基本屬性的作用。如企業技術知識水平很高,但由於市場知識的缺乏,在商業化的過程中,將難以取得競爭優勢。

企業知識狀態和創新能力

  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通過提高技術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具有企業特性的、路徑依賴性的、不易為外界獲取和模仿的知識體系是構成企業核心能力的基礎。因此,決定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應該是隱藏在能力背後的知識狀態。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就必須要實現企業內部的知識狀態的提升,這種創新能力的差別,是由現有的知識狀態所決定的,其背後就是知識狀態的差別。

  技術創新是由一個複雜的知識系統構成的,企業知識狀態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是最根本因素。從技術創新過程來看,涉及到了技術預測、評價和選擇,研究與開發,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每一個環節都受到了企業知識狀態的影響。技術的預測決定於企業的知識存量、知識水平、知識的結構、知識的分佈這些屬性,其強弱決定了企業發現未來技術機會、市場機會的能力。

  技術的評價和選擇也依賴於企業的知識狀態。對一項技術進行選擇,一般是依據這種技術潛在的商業利益,決定企業取得利潤的是未來市場對此技術的容量及開發此技術所需要投入的成本。這就要求企業在選擇的時候對未來的市場、技術成功率、技術的投入成本、商業過程中投入等都要有一個預測。預測依賴企業的知識狀態,如果企業技術知識存量比較多,技術知識的水平也比較高,企業就容易發現未來的技術機會。

  研究與開發取決於企業的技術開發人員的知識存量及知識水平。知識存量多和知識水平高的企業比其它的企業在開發同一種技術的時候,無疑具有優勢,能夠快速地開發出來。如果一項技術是非常複雜,需要多學科合作的話,那麼知識的結構也是至關重要的,知識結構的合理才能讓技術順利開發而沒有時間的耽擱。

  技術開發最終取決於產品商業化,這就要求企業的市場知識。市場知識的多寡、推廣產品的路徑等都取決於企業的知識狀態。市場知識的創造與綜合會形成企業的市場知識能力,是一種核心組織能力,對企業競爭優勢有影響。

  從上述的分析可知,企業知識的基本屬性都對技術創新產生了影響,任何一個屬性的不合理,都可能造成創新的失敗。也就是說,基本屬性必須是相匹配的,即企業知識狀態合理才能保證創新的成功。

企業知識狀態與學習能力

  企業競爭優勢的一個突出表現是企業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開拓新的競爭優勢的根本 。學習內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策略或行為意義上的學習,即“博弈學習”,是指企業在與自然博弈過程中,從所獲得的經驗中學習;二是指某種專門技術知識的學習,這兩種學習的基礎都是企業成員個人的認知學習。學習能力依賴於企業的知識狀態,從客觀來說,每個企業所面對的外部環境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由於企業知識狀態的異質性,決定了它們對外部環境刺激的反應是不相同的,那麼體現出的學習能力就是不同的。

  企業學習能力是企業知識狀態作用的結果。學習能力是將企業外部知識進行內部化的能力,使知識內部化、隱性化,為企業創新力提供了知識源泉;同時,優化提升了企業的知識狀態。因此,知識狀態具有自我演化的性質。

  知識具有路徑依賴性。企業的增量知識嚴格依賴於企業原有的知識狀態,如果企業知識狀態為企業創造了競爭優勢,那麼這種競爭優勢在穩定的環境中隨著增量知識的產生得以保持,體現為競爭優勢的持續性。

  企業知識狀態決定了企業學習能力的強弱。學習的基礎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識狀態上的。如果企業的知識存量多的話,容易從外部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知識水平高的企業比低的企業更易於獲取更高的知識水平;如果企業的知識結構合理,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每一種類型知識的吸收是近於同步的。

  依據企業知識狀態對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的作用,本文構建了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微觀機理簡單模型,如圖1所示。

  Image: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微观机理.jpg

企業知識狀態與企業成長

  企業競爭優勢的外在表現是企業的成長性。對於企業的成長機理,潘羅斯與熊彼特認為,對企業成長分析需要將企業置於市場環境中去形成企業內部經濟活動與市場上的經濟活動的互動。因此,無論是管理能力的過剩還是發展機會的新發現,從本質上都是企業知識狀態不斷提升的必然結果。

  無論是納爾遜溫特將企業成長描述為企業的生產性知識和能力在不斷積累和發展過程中通過慣例化把新的知識儲存在組織的記憶中從而提高組織效率的過程,還是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和潘羅斯所認為的增長過程就是對不斷產生出來的未利用資源的利用,都從動態角度提及了企業內外部知識的流動和轉化,這種知識流動必然會引起企業知識狀態的變化,為企業成長提供了可能。企業成長的根本在於企業知識存量增加、知識水平的提高、知識結構的優化、知識分佈的合理化等知識基本屬性演進,促進了知識狀態不斷優化提升的過程。

  企業成長源於不同的人力資本存量,不同類別的勞動者吸附著不同量和質的知識,其人力資本是一種滿足企業研發過程並決定其成長率的原料,也就是說,企業的人力資本情況與企業成長率之間存在著正相關性,因此,企業的知識狀態跟企業成長之間存在著正相關性。

  企業擁有合理的知識狀態,就可以吸收並保持必需的外部知識,難以言傳的默會知識就可能會通過與某種熟知的易於表達的東西相連接而外化為明晰知識,併在組織共用時內化為默會知識。更重要地,企業內部會將某個部門的最好做法(慣例)轉移到企業內其他部門以增進知識的應用,從而引起部門剩餘知識未被充分利用,企業隨之產生成長的動力與壓力。

  由於企業的產品一技術聯繫並不是一一對應的,即一種產品的開發、生產和使用,經常涉及一種以上技術,同時某種技術能夠運用到一種以上的產品開發和生產中,企業就往往呈現出多種技術共存的現象,就需要具備協調配置各種技術的知識和能力。雖然管理團隊規模的擴大可以解決知識多樣化帶來的協調問題,但是它又受規模不經濟的限制。所以,如果管理團隊知識多樣化水平不能與企業知識多樣化程度相匹配,那麼企業成長將遭遇瓶頸。

  知識狀態為企業成長提供了內在可能性。知識狀態的改變是企業成長的實現過程,當企業受到先前的知識狀態的約束,難以持續快速發展,只有知識狀態中的某一個屬性發生了演化,才能改變既有的成長路徑再獲成長,這種變化主要是通過自身的組織學習或是引進新的人力資本來實現的,通過企業知識狀態的優化和提升,促使企業的創新能力得以維持和強化,當這種企業能力的逐步積累並增強時,使企業產生了擴大生產規模和多樣化的要求,通過收購兼併等途徑轉移其過剩能力或者對原有的慣例進行複製,推動企業的快速成長。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18°@鷺島,Wwdz,Cabbage,Zfj3000,Dan,Vulture,Angle Roh,Yixi,KAER,连晓雾,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企業知識狀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