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商譽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Goodwill)

商譽(Goodwill;Business Reputation)

目錄

什麼是商譽?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併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商譽的由來及演變[1]

  “商譽”一詞最早出現於16世紀中後期,最先是作為商業上的辭彙出現的,“商譽是企業經營活動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條件。”但早期的商譽並未引起會計界的重視。19世紀末,商譽問題引起學術界尤其是會計學術界的普遍關註和廣泛討論,這時商譽概念演變為“商譽是業主與顧客之間的友好關係”。20世紀初,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組織的形式日益複雜,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企業的優勢已不僅僅取決於業主與顧客之間的友好關係,而要從內部管理、生產組織、銷售環節等各方面努力,以取得在這些方面的優勢,從而能獲得超額利潤。此時“商譽是導致超額盈利的一切因素”,進而形成了超額利潤觀。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企業利潤分為正常利潤超額利潤兩部分,正常利潤是由經營有形資產帶來的,超額利潤是由無形資源尤其是商譽帶來的。

  2O世紀4O年代以來,會計界對商譽的定義還有另外兩種有代表性的觀點,即剩餘價值觀和無形資源觀。持剩餘價值觀觀點的人認為商譽的確認應先確認單項有形資產和可辨認無形資產的未來現金凈流量的貼現值,再計算企業總體價值與這一價值的差額,該差額即確認為商譽。持無形資源觀觀點的人認為,商譽是由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企業聲譽、廣泛的社會關係、卓越的管理團隊和優秀的員工等構成,而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且又無法入賬記錄其金額的,故商譽實際上是指企業上述各種未入賬的無形資源。

  超額利潤觀點使人們對商譽的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這種觀點只是提供了計量商譽價值的方法,而沒有說明商譽的本質;剩餘價值觀雖然說明瞭商譽的計量方法,但還是沒有定義商譽,而且對企業總體價值的估計誤差,單項資產的低估或高估都會影響商譽價值的準確性;無形資產觀從資產的角度定義商譽,抓住了商譽最本質的特性,即商譽是一種企業資源,但是,該種觀點認為商譽是一種未人賬的的無形資源是不妥當的,因為商譽是一種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且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衡量其價值的資產。因此,上述對商譽的種種定義都存在缺陷。2006年2月15日出台的新會計準則中,我國結合我國國情,對商譽會計有了一些新的規定:將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中購買方在購買日合併成本大於確認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公允價值凈額的差額定義為商譽。該定義抓住了以下要點:商譽是在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中產生的。其確認時間是合併日。商譽的值是購買日合併成本大於確認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公允價值凈額的差額。

商譽形成原因

  商譽形成的原因很多,弗克(Fale)和戈登(Gordon)經過大量深入的實證研究,發現企業形在商譽的因素如下:

  1、短期現金流量的增加,包括生產的經濟性,能籌集更多的資金,有現金儲備較低的籌資成本,存貨持有成本的減少,避免交易成本稅務優惠。

  2、穩定性,包括有穩定的原材料供應,無重大的經營波動,與政府保持良好的關係。

  3、人力因素,包括管理才能,良好的勞資關係,精細的培訓計劃組織結構,良好的外部公共關係

  4、排它性,包括技術的獨占權和品牌

商譽的特點

  商譽是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其特點是:

  1、沒有實物形態。

  2、商譽融入企業整體,因而它不能單獨存在,也不能與企業其他各種可辨認資產分開來單獨出售。

  3、有助於形成商譽的個別因素,難以用一定的方法或公式進行單獨的計價。商譽的價值,只有在把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時才能按總額加以確定。

  4、在企業合併時,可確認商譽的實際價值,但它與建立商譽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沒有直接的聯繫。商譽的存在,未必一定有為建立它而發生的各種成本。

  按國際會計慣例,只有外購的商譽才能確認入賬,即在企業合併時才可能予以入賬。自創商譽不能入賬,即使有費用的發生與商譽的形成有某種關係,但也應確認為費用,其理由在於,無法確定哪筆支出是專為創立商譽而支出,無法確定發生的出生地同多少商譽以及發生支出的受益期有多長,根據會計的穩健性原則,將這些支出均作 為費用處理。

計算商譽價值的方法

  1、收益資本化法。計算公式為:

  商譽價值=年平均超額利潤÷行業平均利潤率

  2、收益現值法。計算公式為:

  商譽價值=每年的超額利潤×年金現值繫數

  3、總體評價法。計算公式為:

  商譽價值=購受企業投資成本-被並企業凈資產的公允價值

  此法下,商譽計算的準確性取決於被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評估的可靠性

商譽的會計處理

  目前國際上有以下幾種方法:

  1、將商譽確認為一項資產,併在有用年限內有規則地加以攤銷、沖減各期的利潤。如美國規定,商譽的攤銷年限最長不超過40年,我國規定:商譽的攤銷不得超過10年。其理由是:商譽所代表的,是可望取得未來收而發生的支出,按照配比原則,商譽必須攤銷;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同行業的競爭,商譽不可能永遠存在,所以應分期攤銷;每年的超額利潤沒有減少,並不表示商譽的價值沒有減少,因為其有效年限確實減少了,商譽的價值總有一天會消失。

  2、商譽作為一項永久性資產。其理由是,購買商譽是為了將來的超額利潤,只要仍超額利潤存在,商譽即存在,所以,不應該攤銷。就時間因素而言,反面有所增加,予以攤銷不符合實際。在企業衰落時期,獲利減少,商譽日衰,價值日漸減少,此時予以攤銷,似更合理;在商譽的存續期內,企業採用一定方式,支付各種代價,以維護商譽價值,這些支出均作為當期費用處理,如再對商譽進行攤銷,勢必造成雙重負擔。儘管這一處理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實務中採用此法的尚屬罕見。

  3、商譽在購買企業收購被並企業時,即調整當期的股東權益盈餘公積資本公積),理由是:商譽不能單獨變現,其使用無法確定,從而任何攤銷方法均顯主觀臆斷,既然自創的商譽不予確認入賬,在購買企業時產生的商譽也不宜確認。英國目前雖採用此法,但已有改變為確認一項資產的傾向。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吳茁苗.淺談商譽的確認.商情.2012年49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7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商譽"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2.96.128.* 在 2017年5月15日 11:27 發表

商譽怎麼算?

回複評論
140.207.185.* 在 2017年5月23日 14:38 發表

厲害了

回複評論
183.14.134.* 在 2018年6月12日 23:14 發表

無形資產的確定標準之一是可辨認性,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區分開,不具有可辨認性,即商譽是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但不構成無形資產

回複評論
49.94.152.* 在 2019年1月8日 21:31 發表

商譽如何攤銷啊??

回複評論
60.251.100.* 在 2019年12月18日 14:12 發表

49.94.152.* 在 2019年1月8日 21:31 發表

商譽如何攤銷啊??

目前國際會計準則公報規範,商譽只有減損的概念,沒有攤銷。

回複評論
M id 9e9fc0cba2e6319043647dfad0979580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4月1日 21:27 發表

商譽會計里不算無形資產,稅法里算無形資產。註意區分。

回複評論
M id 913ac7152b6d090e504f420696121b4e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4月20日 17:29 發表

112.96.128.* 在 2017年5月15日 11:27 發表

商譽怎麼算?

商譽的值是購買日合併成本大於確認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公允價值凈額的差額。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