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鴻海精密集團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鸿海精密集团(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鴻海精密集團(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目錄

鴻海精密集團簡介

  鴻海公司成立於1974年,1995年公司營業額突破臺幣100億元,1999年首度以GDR方式在倫敦掛牌上市,同年被亞洲最具影響力雜誌《Asia Money》評為中國臺灣管理最好的公司,自2001年起至今,連續四年被評為中國臺灣民營製造業營收第一名,並自2002年起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大陸出口廠商第一名。鴻海以各類精密模具研發、開模、製造基礎,主營電腦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等相關領域產品的零組機構件及系統開發、製造、銷售。以恢巨集巨集的企業家眼光佈局全球製造基地,落實知識產權的掌握,鴻海企業集團在國內、美國、日本至今共取得超過11,000件專利權,此為多年研發成果的具體展觀。鴻海企業集團稟 “愛心、信心、決心”和“融合、責任、進步”的企業文化,致力於“二地研究發展、三區設計製造、全球組裝交貨”的經營實踐,努力以更好的業績回報社會。

  2003年,《福布斯》雜誌公佈的全球四百大企業中,鴻海精密是七家上榜的中國臺灣公司營收排名最高者,居291名。鴻海近幾年快速發展,成為臺灣省民營企業的龍頭,其主要原因是得益於積極主動投資大陸。

  “鴻海”於1977年赴大陸投資,現今“鴻海”已成為大陸台商的第二大出口商,“鴻海”大陸廠的成本競爭優勢、研發技術不斷提高,獲利更是逐年提升。據悉,鴻海連續五年來銷售成長62%,成績驕人,而其中公司大陸廠的生產占了相當重要部分。

  鴻海企業集團大陸主要製造基地富士康集團系中國臺灣鴻海集團投資大陸發展而來,主要生產電腦、網路通訊、消費電子等高科技關鍵零組件與系統產品。在中國大陸深圳、昆山、杭州、天津等地設有36家全資子公司

  目前,“鴻海”生產重心已經移至大陸,設立於1996年的深圳龍華科技工業園,占地1500畝,員工3.3萬,建成後為“鴻海”開始大規模生產個人計算器硬設備奠定了基礎。

  位於深圳的富士康集團是鴻海在大陸的公司,早在七八年前,就排外商投資的第六位,同樣名不見經傳。2001年富士康出口額達24億美元,占深圳當年出口總值的6.2%,在“中國出口200強”排名中高居第二,而與他並肩的是東方國際中國石化、普天信息、摩托羅拉(中國)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有趣的是,郭台銘雖然對自己及鴻海不事張揚,卻總愛張揚“山西”二字,“總裁我是山西人,未來世界是3C(山西的諧音)(3C就是電腦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消費性數位電子Consumer-electronics)。”類似巨集論鴻海內外耳熟能詳。郭台銘愛喝酒,或者說愛喝汾酒,自己和集團“喝酒必汾”。在深圳,每進一個酒店都先問有沒有老白汾,一聲沒有扭頭就走。“因為我,深圳各大酒店都擺上了老白汾。”這成為郭台銘十分開心的一件事。很多人難以理解這位縱橫三大洲、麾下五萬兵的IT梟雄,居然對37歲才涉足的家鄉一往情深。捐500萬為桑梓葛萬村修橋,捐200萬設立“愛吾獎學金”,投資500萬美元,設立富晉精密模具公司……

  鴻海自1988年移師大陸創辦富士康以來的十多年內,年均增長率均超過60%,其它年份也在60%左右,如2001年50%多,2002年70%多。

鴻海精密歷史發展

  1974年鴻海以30萬臺幣、十來個員工草創時,生產的產品是黑白電視機旋鈕,由於旋鈕與他後來生產的連接器一樣,模具開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產品品質,所以從1977年開始,好不容易蓄積起第一筆資金的郭台銘,面臨三個選擇:一是到日本買進模具設備,蓋自己的模具廠。二是買地建廠,不用再租借廠房;三是在原料面臨漲價的情況下,買原料囤積居奇。面對金錢游戲的誘惑,幾經掙扎,郭台銘決定選擇前者。而就在模具廠蓋好半年後,郭台銘原先想購買的那塊土地已漲了3倍,原料也水漲船高。許多同仁不理解:“到外買(模具)反而比較便宜,為什麼還要自己做呢?”如果求近利,他還可以把模具廠賣掉,回去買地。但是一心想打出江山的郭台銘,始終沒有回頭。1980年鴻海模具廠開始出現業績,後來鴻海陸續建立電鍍部門與衝壓廠,迅速拉開與同業的距離。進入80年代,PC工業起飛,黑白電視衰退。擁有模具技術的鴻具駕輕就熟,很快切進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從此建立起連接器霸主地位。

  鴻海以模具起家,郭台銘總愛對外強調他做的是“機械”而非“電子”。在富士康集團,鴻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FOX-cavity”,饒有趣味地以“狐穴”喻精密模具大家能夠理解;而其內部代號或簡稱竟是一本正經的“核心”。

  一位IT之腕說:“代工是生產別人不能做的產品,而不是生產別人不想做的產品”郭台銘憑藉模具為龍頭的技術基礎,成功地做到了“在我的領域內,沒有競爭對手。”這就是為什麼會在EMS廠中排名第五而贏利居然第一的原因。但鴻海做大的最關鍵一步,是選客戶。郭台銘甚至不惜以“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來突出鴻海的“一流客戶”。郭台銘在30歲時即發誓只與世界一流大廠做生意,緊跟一流高手才能迅猛發展。現在IBM康柏英特爾索尼惠普戴爾思科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著名的IT業公司均是鴻海的客戶。鴻海早已具備電腦等整機生產能力,但郭台銘卻沒有自己的“品牌夢”。各大公司不用擔心會突然冒出一個“鴻海牌”來和自己競爭,更加放心地拓展與鴻海的合作。鴻海沒有自己的品牌,然而每一個品牌都有鴻海!換言之,任何一個名牌都可能因失誤而重挫倒下,如果鴻海遭遇類似命運,只能有一個前提,每一個至少大多數名牌都已重挫倒下。

  80年代個人電腦工業起飛中,以成熟的模具技術進入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其連接器王國自此開始建立起來。

  1999年,一口氣吞下華升、廣宇等企業進行逆向整合,使鴻海精密發展成為鴻海集團,由地區性大廠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1999年成立組裝事業單位,邁入整機生產領域。營業額突破新臺幣500億元。於美國及愛爾蘭設廠。首度以GDR方式於國際市場募資,並以10%溢價發行,創下臺灣省企業海外籌資溢價發行之歷史記錄。

  2000年於歐洲捷克設廠成立光通訊事業單位,展開「鳳凰計劃」,邁入光通訊領域。

  2001年美國《商業周刊》“全球科技百強” 排名第十六。

  2002年,鴻海躍居臺灣省第一大民營製造企業,在《商業周刊》2002年“全球科技百強”中排名第三。

  2003年,鴻海在手機代工毛利率急劇下降的情形下逆勢而上,顯露出其強大的野心。將其在PC代工上構造的完整價值鏈移植到手機上,進一步發揮這種結構的潛力,是鴻海顯而易見的目標。作為臺灣省製造業的後起之秀,業界已經看到,未來的鴻海有望直逼手機代工業的龍頭寶座。

  2004年美國《商業周刊》“全球科技百強”排名第四。

  2004年中國權威的人力資源網—中華英才網發佈了“2004年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人氣榜”評選結果富士康首次入圍,排名二十四位,成為台資企業人氣王。

  2005年“中國慈善企業排行榜”推出,富士康集團以9600萬元的捐贈排名第二。

  2005年美國《商業周刊》“全球百大科技廠”排名第二。

  2005年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371位。

  2010年7月6日鴻海精密科技集團宣佈透過新加坡子公司以3600萬歐元取得FoxconnSlovakia,spol,s.r.o即原索尼斯洛伐克液晶組裝廠股權,累計持股達90.1%。連同去年底買下索尼的墨西哥液晶電視組裝廠和有媒體報道的將再買進西班牙組裝廠,加上近期鴻海旗下富士康在加速內遷,令鴻海集團佈局轉移的路徑逐漸清晰。

  2010年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112位。

  2011年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60位。

  2012年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43位。

  2013年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30位。

  集團藍圖:扎根中國、全球運籌。堅持在多元化發展方向基礎上著力於一體化建設的鴻海集團。

鴻海商業模式

  五大產品策略:速度、品質、工程服務、效率附加價值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生的領導下,多年來致力於提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全方位成本優勢給全球3C產業的領導品牌廠商。如今,在全體同仁的努力下,集團的策略伙伴客戶皆享有全球最優化的速度、品質、工程服務、效率及附加價值等全方位成本優勢。

  自創的垂直整合商業模式:電子化-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

  全球3C代工產業向來分為兩大壁壘;一是以CEM、EMS及ODM等為主的電子工程背景模式,一是以模具/零元件為主的機械工程背景模式。鴻海郭董事長在多年致力於提供全方位成本優勢下,自創出全球獨門的電子化-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商業模式,簡稱eCMMS。

  eCMMS為機光電垂直整合的軟硬體一次購足整體解決方案,舉凡模具、治具、機構件、零元件、整機至設計、生產、組裝、維修、物流等等服務均涵蓋在內。

鴻海專利結構佈局

  Image:鸿海的专利布局.gif

  郭台銘表示,鴻海在研發及專利上的佈局已經從量變到質變,發明專利比重從十年前的27%提高到去年的78%,顯示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未來五年更要持續朝向納米、生醫等領域佈局。

  這也是郭台銘首次對外公開鴻海專利結構佈局;他強調,鴻海專利不只是在數量上名列前茅,在不同領域的佈局及專利質量也都提升,已經成為可創造收益智慧資本,累積至去年收取的權利金已超過2億元新臺幣

  他指出,鴻海近八年來,在專利申請累積量的平均複合成長率為32%,總申請量累計已達5.93萬件,核准數量也超過2.6萬件。在中國臺灣,鴻海連續六年是專利申請量和獲准量的雙料冠軍,去年在美國專利獲准排名是第22名。

  雖然在數量上達到一定成果,卻不被外界認為具有重要性;郭台銘感嘆,中國臺灣很多小股東投資者都不認為這個有價值,認為土地等才有價值。不過,將來是知識經濟時代,專利就是資產,像是英特爾微軟豐田都佈局專利,甚至連Google搜索引擎上也要有很多專利。

  從鴻海的專利結構來看,發明專利逐年提升,十年前新型設計占65%,外觀設計占8%,發明只占了27%,但是去年發明專利比重已經提高到78%,新型只占15%;他強調,主要就是因為技術創新,才能讓發明技術比重逐漸提升。

  若從產業別來看,十年前大多數專利都是在連接器部分,占94%,但到了去年,連接器只剩下24%,其它像是網路通訊、精密光學、無線通訊、LED、平面顯示、納米技術、PC系統等,佈局已經有很大轉變。

  郭台銘特別指出,鴻海去年在納米技術上的專利比重已經達到4%,這也是未來繼續佈局重點,可以應用在材料技術上,甚至和很多其它生醫、太陽能等領域結合。

  此外,像是LED、人機互動、精密控制/機器人、數字認證、聲音影像壓縮、圖形應用介面、製造技術創新、精密光學、網路通訊也都是未來佈局的方向。

  無論是那個領域,郭台銘強調:“重點是要做一些Fundamental(基礎的)技術”,“不是今天做個包子、明天做個水餃”,鴻海應該是去生產麵粉、去生長小麥,思考怎樣讓小麥長的比較快這類的事情。

  郭台認為,這幾年尤其在不景氣衝擊後會讓產業有結構性改變,而研發、申請專利、商品化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現在佈局研發就是鴻海的前途。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7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鴻海精密集團"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21.14.6.* 在 2007年12月3日 01:27 發表

不是在惠州新投了個嗎..

回複評論
121.228.38.* 在 2008年1月10日 14:38 發表

明年昆山會搬去哪裡

回複評論
210.83.229.* 在 2008年3月1日 23:22 發表

山西晉城之明星BU-相繼模組再能重鼓2006年氣勢嗎?

回複評論
221.224.234.* 在 2009年4月19日 05:51 發表

當然還是江蘇淮安新廠。

回複評論
183.62.147.* 在 2011年4月12日 19:31 發表

深圳廠區會搬到哪裡去

回複評論
王琳 (討論 | 貢獻) 在 2012年8月7日 21:20 發表

發展的真的是厲害啊

回複評論
118.186.13.* 在 2013年3月30日 11:43 發表

深圳廠區搬到鄭州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