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面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辭職面試(Exit Interview)
目錄 |
辭職面試是指雇主對即將離職的員工進行的面試。這種面試通常會採取書面表格、電話、會面或者網路的方式進行。有些公司會選擇請第三方來進行辭職面試,然後提供反饋信息。
辭職面試的目的是收集員工工作經歷的反饋信息,由此改善工作環境並留住員工。
其他目的包括:提高工作效率,對性騷擾、職場暴力以及歧視行為提出預警,衡量各類新舉措的成效。
辭職面試中常見的問題有:辭職原因,工作滿意度,對公司政策或工作流程的不滿和反饋等。多與工作環境、上司、補貼、本職工作以及公司文化有關。
辭職面試的優點
一是有利於企業塑造以人為本的管理形象。事業有成的企業無不把人本管理的思想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具體實施步驟之中,在管理的各個環節融入以人為本的內涵和底蘊,向企業內外充分展示自己的這種良好形象,以利於今後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對待辭職員工,企業不是痛心疾首地訓斥、冷酷無情地審查,而是心平氣和地面談,表現了企業在容人方面的廣闊胸襟,以真誠的姿態詮釋了人本管理真實而全面的內涵。
二是有利於增進企業與辭職員工之間的溝通,爭取輓留人才。有一些員工之所以辭職,並不是薪酬和福利待遇的菲薄,也不是外界有更好更吸引人的崗位等待他們,而是對企業存在誤會與隔閡,以至於不願再為企業效力。在員工遞呈辭職報告時,企業主管與員工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傾心交談,可以溝通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情感,達到化解矛盾、澄清疑慮、消除誤會的目的,爭取員工的回心轉意。由於是專門的、有針對性的溝通,效果往往非常理想。
三是有利於企業瞭解自己在管理和發展規划上的弊端和漏洞,以便今後更好地彌補和改善。員工辭職也不能排除尋找到了更好發展機會的可能,這部分員工往往是高層次人才,要輓留他們比較困難。但他們辭職是一面鏡子,可讓企業照見自己的問題和不足。有了這些寶貴的鏡鑒,企業可以在今後的工作中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完善發展規劃,使自己做得更好。從這個意義來說,員工辭職不僅不是損失,反而是一次次加快發展的機遇。
辭職面試的缺點
有人力專家認為,“辭職面試”終究治標不治本,對於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幫助作用實際上很有限,即使企業用心做好“辭職面試”工作,結果可能也會流於形式。事實上大多數員工辭職,主要是對當前工作環境和待遇不滿意才會提出辭職,當然也有生活、家庭方面的因素,對企業有的只是憤怒和怨恨,很少有感恩之心。多數辭職員工只求早點辭職,對於公司組織的“辭職面試”,更多的是抱著應付和走形式的態度,答完題走人,根本不理會企業組織“辭職面試”的良苦用心,“人之將走,其言也善”在這裡很難行得通。從這個角度說,縱然企業採取“辭職面試”做法,但是實際結果很難得到自己想要的準確答案。
企業與其在員工提出辭職時舉辦“辭職面試”,不如平時多與員工“面談”。通過與員工的交流,向員工征求建議和意見,既能達到“辭職面試”的目的,瞭解到企業在管理和發展上存在的問題,關鍵的是更能塑造企業在員工中的以人為本的管理形象,還能激發員工參與企業發展的工作積極性,增進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遠勝於辭職才“面試”的效果。
其一,它有利於增進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員工辭職的理由可能很多,其中不乏一些不可抗因素,比如說薪酬和福利太低,或者因家庭原因而不得不換一下工作環境。但是,必然也有一些因素是可以探討的,關鍵在於能否通過二者之間的有效溝通,闡明需求,留住人才,實現雙贏。
事實上,一些員工之所以辭職,很可能是由於對企業存在誤會與隔閡。這時,主管與其進行一對一的傾心交談,可化解矛盾、澄清疑慮、消除誤會,第一時間讓員工回心轉意;即使輓留不成,也爭取最大限度地獲知企業自身在管理上不盡如人意之處。從這個意義來說,員工辭職不僅不是損失,反倒是一次次加快發展的機遇。
其二,辭職面試也有利於企業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由於社會分工和職業選擇多元化的趨勢漸趨明顯,相對於資薪水平而言,很多員工更看重企業能否為其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間,能否鋪就一條企業與個人共同發展的道路。這意味著,企業已經從單向的需求發佈方,變成了雙向選擇的一個端點,這無疑向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提出了嚴苛的挑戰。
反觀辭職面試,不僅可以通過員工的切身感受得到最直接、最真實的企業管理體驗,還可以為企業內省管理漏洞提供第一手反饋資料。這些寶貴的意見也將為企業在未來的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改革借鑒。從這個意義上講,員工的辭職僅是微觀上的個體損失,而它對於整個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進則有著更為重要和積極的推進作用。
總而言之,人才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如何更準確地把握人才需求,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留住人才,當是企業重點關註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辭職面試”是人才管理上的一個創新。但與此同時,辭職面試的結果能否得到真正科學的分析,並用於改進管理制度,這是辭職面試成敗的關鍵因素。
第一次聽到這個東西。(2021.01.17周日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