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跨文化傳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跨文化傳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目錄

什麼是跨文化傳播

  跨文化傳播就是指社會信息的跨文化傳遞,或者是社會信息系統的跨文化運行。也就是各種文化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中流動、共用和互動的過程。

  主要關聯到兩個層次的傳播:第一,日常生活層面的跨文化傳播,主要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成員在日常交往互動中的融合、矛盾、衝突與解決方式,等等:第二,人類文化交往層面的跨文化傳播,主要指基於文化系統的差異,不同文化之間進行交往與互動的過程與影響,以及由跨越文化的傳播過程所決定的文化融合、發展與變遷。

  不僅關聯不同文化的成員之間發生的信息傳播與人際交往,還涉及人類社會中諸多文化要素的擴散、滲透和遷移。究其實質,跨文化傳播就是一種溝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與人之間共存的關係的文化交往活動,或者說,是人類社會關係社會交往跨文化、跨區域的一種“延伸”過程。

  跨文化傳播既是一種古老的人類歷史文化現象,更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重要技能,也是各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發展繁榮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交通和傳播系統的發展推動了跨文化傳播,經濟全球化文化霸權的擴張則是當今跨文化傳播活動日益加強的主要內在因素和表現形式。同時,20世紀以來,各國人員,尤其是移民,相互流動的增加更進一步促進了跨文化傳播活動的發展。

跨文化傳播的認知[1]

  跨文化傳播的三個要素是:認知要素、言語語言、非言語語言。

  認知要素包括文化價值觀、世界觀(宗教)、社會組織。最直接影響跨文化傳播的文化價值觀主要涉及:個體、家庭、宗教、唯物主義、人性、科學技術、進步與變化、競爭、工作與休閑、平等、性別、自然與環境、事件、正式與非正式、談說、沉默、自信心以及人際和諧等。世界觀對跨文化傳播的影響在於,多樣的概念會產生不同的選擇和行為。社會組織也會左右人們觀察世界的方法和行為規範,從而影響認知和傳播

  言語不僅是一種保存文化的形式,也是一種分享文化的手段,在不同的文化中,表達同一事物的語言所採用的符號和傳遞的意義是不同的,對此,不同的文化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人們使用語言的方式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各有差異,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使用語言的方式也會有別於主導文化。

  非言語傳播也是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相互進行有效交流的一個要素。人的身體行為、身體動作、面部表情、時間的概念以及空間的使用等均會因為傳播主體和接收者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形式和理解,從而傳遞出不同的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不同文化的深層結構和價值體系。

  文化價值觀是跨文化傳播中至關重要的因素。文化差異可能使跨文化傳播變得極其困難,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無法進行。因此,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流,既要瞭解自己所屬的文化,又要瞭解不同的和互補的文化。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中最大的問題。同時,跨立化傳播是否成功,也取決於在特定的語境里是否採取了合適而有效的行為,沒有違反已定的關係原則、規範和期望,實現了重要目標,或者獲得了相對於付出和替代選擇而言的回報。

  跨文化傳播不能做到真實客觀是傳播中幾乎無法完全剋服的一個問題,因為傳播主體總是從自身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他者文化,因此,傳播者的觀察和結論往往會受到某個人和所屬種族或文化取向的影響。這就要求在傳播中排除明顯的和潛在的敵意或偏見。[2]

  在全球化時代,跨文化傳播更加活躍和頻繁。政治經濟強勢的國家影響甚至操縱著跨文化傳播,形成了文化霸權。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衝突更加嚴重,強勢文化的擴張必然帶來弱勢文化的萎縮,導致單向的不平等的文化傳播,對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產生威脅。構築一個具有豐富性、多樣性和有序性的跨文化傳播,處理好跨文化傳播與文化多樣性和文化本土化的關係,避免種族主義和種族中心主義,採取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態度,不僅是跨文化傳播的基本前提,也是跨文化傳播所要追求和維護的價值目標。

  跨文化傳播的研究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由美國學者首先提出一套知識內涵和理論框架,並且其研究在美國最為發達,著述最多。其創始人是美國人類文化學者愛德華·霍爾,他在美國政府培訓外交家和使館工作人員的外事服務講習班從事教學和研究。霍爾不是從巨集觀的角度去講授一般文化理論的抽象概念,而是將註意力集中到文化如何面對面影響交往的問題,從空間、接觸和聲調這樣的微觀問題入手。霍爾因此被認為是跨文化傳播研究之父,他在《無聲的語言》(1959)中首創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傳播)一詞,成為這一學科的開山之作。20世紀70年代,跨文化傳播學成為傳播學的一個分支。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加入這一領域的研究,過去單一的研究視角逐漸被打破,原有的知識內涵和理論框架受到質疑。

  跨文化傳播研究是複雜的、動態的。它不僅在廣闊的歷史、經濟政治和社會語境中進行,同時還表現出特定語境下的特殊社會規範和社會實踐的特征。跨文化傳播研究所尋求的是在“互相參照”的過程中認識文化的特性,使各種文化都能通過對話而獲得新的思想資源;同時,反思傳播中的權力關係及其影響、現實的文化衝突與文化霸權,探索在相互溝通、理解、尊重的基礎上,維護和發展世界多元文化。

跨文化傳播的特點[3]

  “文化即交流”。任何輝煌的文化都具備相同的特點,就是開放和包容,只有保持與其他文化交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文明才能繼續。當然,在文化交流中,相對弱勢的文化可能需要面臨更多的調整和轉化。毋庸置疑,跨文化傳播是當今全球傳播的重要一環。

  1、文化多樣化

  自人類誕生之日起就離不開跨文化傳播,它總是和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它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必不可少的正常交往活動。作為全球傳播重要組成部分的跨文化傳播,促進了不同國家、民族、地區間的各種優秀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跨文化傳播雖是以西方文化作為主流文化的傳播,但畢竟為每位受眾提供了多元的文化選擇,在這個意義上,文化多樣性是只增不減的。這一理念在實際行動中已成為現實。比如說,默多克新聞集團下屬公司曾促成了在英國舉辦的“古代中國奧秘展”。美國維亞康姆公司總裁雷石東表示,他們進入中國是要把中國音樂介紹到國外去,是挖掘中國音樂的素材及演唱者,經MTV國際化包裝,再通過MTV的國際化推銷網路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與跨國傳媒公司的合作,不僅是一次商業上的嘗試,也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進行跨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

  2、文化霸權

  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指出,文明發展在現今階段呈現的格局,是西方文明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在人類文化傳播中處於“文化施動者”的地位,非西方文明則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處於“文化受動者”的地位,受動體民族在處於施動者地位的民族或國家面前往往存在自卑感。的確,在跨文化傳播中存在著不平衡現象,而這種狀況有愈演愈烈之勢。

  現存的全球傳播體系雖然單純在形式上打破了地緣政治的限制,但在內容上仍然充斥著文化霸權的色彩。由於資金、技術和設備等方面的落後,欠發達國家在全球傳播中一直處於劣勢,而條件相對較好的發達國家則在全球傳播中處於優勢。發達國家利用這一優勢在國際上壓制欠發達國家的聲音,借力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和文化。美國普華永道的數據報告指出,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世界100部暢銷影片中,美國影片占據八成,牢牢占據壟斷地位,進入21世紀,美國影視和音像產品的出口則超過了航空航天工業產品。

  中華文明最大的特征就是兼容並蓄,因此得以綿延五千年曆史。中華民族的組成,也是在眾多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誕生的。跨文化傳播對中華文明所帶來的,毋庸置疑,主流是積極的一面。面對全球化進程加快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展開跨文化交流,對於豐富民族文化本身是有益的,不能狹隘的否定跨文化傳播這種重要的全球傳播手段,正如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所說的,僅僅推廣一種唯一的文化模式將是災難性的。

  但跨文化交流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不容忽視。我國所面臨的西方文化入侵的狀況,在發展中國家中具有代表性。比如說,在美國被視為垃圾食品的快餐麥當勞和肯德基,在我國卻擁有青少年兒童這一龐大的消費群體。另外,好萊塢電影在中國豐厚的票房收入,出國熱以及近年興起的洋節熱等都是西方文化向我國滲透的表象。我們不反對跨文化交流,但我們必須反思,在與別國進行文化交流的同時,我們給西方傳遞了什麼樣的文化和信息,我們損失了什麼獲得到了什麼。在信息全球化時代,跨文化交流作為全球傳播的一種重要手段,怎樣充分利用好社會化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手段,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傳播中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文化霸權,發出自己的聲音,傳播自己的文化,是值得深思的。

參考文獻

  1. [美]薩默瓦,波特主編,麻爭旗等譯:《文化模式與傳播方式——跨文化傳播文集》,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2. [美]史蒂夫·莫滕森編選,關世傑,胡興譯:《跨文化傳播學:東方的視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 周偉.新媒體語境下的全球傳播初探[J].新聞世界,201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精英学生会,寒曦,LuyinT,essilco,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跨文化傳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