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預警分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財務預警分析(Early Warning Analysis)
目錄 |
財務預警分析是指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及相關經營資料的分析,利用數據化管理方式和財務數據,將企業已面臨的危險情況預先告知企業經營者和其他利益關係人,並分析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原因和企業財務運營體系中隱藏的問題,以提前做好防範措施的財務分析系統。
財務預警分析的方法[1]
企業財務預警的基本方法有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的主要依據是企業的經營和財務資料以及一定的數學模型或數理統計方法,通過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而定性分析法的主要依據則是由分析者的主觀判斷進行預警分析。
(一)定量分析法
1.單變數分析法
單變數財務預警模型選取了美國1954-1964年間資產規模相同的79家經營失敗企業和79家正常經營的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運用統計方法對多個財務比率指標進行分析,得出具有良好預測性的兩個財務指標依次為:債務保障率(現金流量/負債總額)、資產收益率(凈資產/資產總額)和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單變數分析實施簡單,但由於有時會出現對同一企業運用不同指標測試結果不同的現象,逐漸被多變數分析法取代。
2.多變數分析法
Z值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多變數分析法。該模型對33家經營失敗企業和33家正常經營的企業進行研究。最終選擇對5個指標加權彙總對財務信息進行預測,研究結論就是著名的Z值模型。該模型如下:Z=1.2X1+1.4X2+3.3X3+0.6X4+1.0X5,其中,X1=營運資金/總資產;X2=留存收益/總資產:X3=息稅前利潤/總資產;X4=股東權益市場價值/總負債;X5=銷售收入/總資產。根據得到Z值的不同對財務情況進行判斷,當Z<1.81財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極大。Z值模型從企業多方面的綜合信息指標考核企業財務狀況,是具有代表性的多變數分析方法。
(二)定性分析法
1.標準化檢查法
該方法又稱為風險分析調查法,是通過專業的風險分析咨詢公司、 人員等對企業可能遇到的財務危機進行調查與分析。 這種方法的缺點在於提出的方法普遍適應於大部分組織或企業,缺乏對企業個性特征的分析,都某些存在財務危機隱患的問題無法進行識別。
2.四階段癥狀分析法
該方法認為企業的財務危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潛伏期、發作期、惡化期、實現期。在四個階段會呈現出不同的運營特點。因此,分析人員需要及時將企業現有的經營狀況與各階段經營特點對照,及時發現財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保證財務的正常運行。
在企業實施財務預警一般採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於各種內外部因素產生的財務影響運用定性分析進行分析,當出現財務危機的可能現象時運用定量分析法進行分析,當指標偏離正常範圍內,分析原因並及時發出預警信號,及時遏制財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此外,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財務指標的選取應當不同。企業應當根據歷史信息建立適應於本公司的財務指標以及預警臨界值。
企業實施財務預警分析的措施[1]
從企業發展的歷史可以發現,多數企業破產倒閉的原因都是因為出現財務危機,現金流斷裂,而引發財務危機的原因則各不相同,外部原因主要政治原因、經濟原因、社會因素和技術環境等原因,而內部原因主要是由於經營決策不當引起。為了保證企業長期健康的發展,建立有效的財務預警分析系統,實施財務預警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建立關於企業現金流量的分析
財務預警系統中必須包含企業的現金流量,企業的現金流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收、應付賬款以及存貨的相關信息,是企業短期內能否正常經營的一個重要指標。正常經營企業的現金流量應該能夠保持正的現金流量。當企業的現金流量出現異常現象時,企業往往已經陷入危機當中。準確的現金流量信息,可以為企業提供財務危機預警信號,使經營者和管理者及時採取措施。
(二)選取適合與企業的長期指標與短期指標
建立正確的財務預警分析指標,可以從長期指標和短期指標兩個方面進行選取,其中,短期指標主要與企業的現金流量與負債情況有關,常用指標有現金流量、營運資金等,而長期指標主要與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與發展潛力有關,主要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業務收入增長率和資本收益率等相關指標,為企業設計合理的指標系統,並分別設定指標的上下線值,能夠很好的反應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在指標選取上需要選取通用指標以及專門適用於本行業的指標進行全面反應。
(三)建立企業財務信息資料庫,加強風險識別
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來源於債務風險和收益風險,債務風險即企業不能到期償債的風險,收益風險即資金的使用效率下降,資金在回收的過程中出現時間和金額上的不確定性。良好的財務預警分析系統必須能夠有效的識別企業的財務風險。因此,預警系統需要建立財務信息的資料庫,及時、準確地收集內外部數據,通過對財務指標的綜合分析,抓住每一個相關的財務風險徵兆,對企業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的變化進行預測,並對各環節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識別。
(四)提升解讀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解讀能力是判斷財務危機的重要依據。提升解讀信息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區分企業動態信息和靜態信息,在進行財務分析時,針對不同動靜態指標分析側重點不同;對其也靜態財務信息進行詳細分析,瞭解相關的性質結構和對企業財務經營的影響;對錶內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分析表層信息下的深層信息,合理分析深層信息含有的財務意義。通過解讀信息能力的提升,財務預警分析所起到的作用能夠得到不斷加強。
(五)合理利用企業的財務預警分析系統
企業的財務預警分析系統首先可以及時發現企業的財務風險,立即制定相應處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其次,企業可以分析不理想的財務指標,對其所代表的深層經營和財務信息進行挖掘,及時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各種管理問題,及時進行管理,例如,當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時,表示企業的應收賬款回收不及時,應採取方法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再次,企業通過對財務預警系統的多次運用和相應的經營財務分析,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常年存在的隱患問題,對其成因深究,通過改變管理方法或者規避、承受、轉移財務管理風險對內在風險進行控制,充分發揮財務預警分析系統在內控系統中的作用。
(六)加強對財務預警系統的後續管理
財務預警系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系統,同樣需要不斷的維護、更新與完善。財務預警系統的後續管理是其正常發揮作用的保障。維護工作主要指日常的監管與維護,主要目的是維持資料庫的安全和完整,以保證財務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順利與其他管理系統之間實現信息共用。財務預警系統的更新與完善則主要是對財務業務數據、指標體系、預警臨界標準等信息的有序更新,保證財務預警系統實施的基礎得以實現。
通過上述措施,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財務預警分析系統的作用,加強對企業籌資、投資、運營等相關風險的管理,從而保障企業的正常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