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空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票據空轉是指企業存入保證金、開出銀行承兌匯票、然後將銀票貼現、再將貼現資金作為保證金開出銀行承兌匯票、再將銀票貼現的不斷迴圈過程。這種缺乏真實貿易背景的迴圈空轉,不僅使票據承兌、貼現業務脫離實體經濟呈現出超常增長勢頭,也使得銀行存款規模被虛增放大。
票據空轉的基本運作方式是:首先,一家本身並無資金的企業先在某家銀行貸款1000萬元,然後馬上轉為存款,並以此作為保證金,假設保證金是50%,則可以開出一張2000萬元的承兌匯票。然後,企業將此承兌匯票拿到他行貼現,假設扣除貼現率可得1800多萬元的資金。而後,又以該筆資金作為保證金開立4000萬元的承兌匯票,再次貼現後,又作為保證金並開出8000萬元的承兌匯票。最後,是1.6億元、3.2億元……如此迴圈往複。
票據空轉的成因[1]
根據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派“經濟人”假設,任何個體和團體都受利益最大化驅動,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經濟人”有三個特征:第一,經濟人具有自利性,即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是驅策人的經濟行為的根本動機;第二,經濟人具有理性,既每個人都關心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第三,在良好的社會秩序下,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為在“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下,會無意識地和有效地增進社會公共利益。所以,在“經濟人”假設中,制度完善是社會福利增加的前提。然而,我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制度建設有待完善,“經濟人”可能在利益驅使下對社會造成不利影響,票據空轉就是商業銀行和企業在制度不夠完善條件下博弈的產物。
(一)績效考核機制是商業銀行推動票據空轉的主要動力。隨著股份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各項機制不斷加強完善,都初步建立起一套績效考核機制,而各項指標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存貸款規模。上級行根據下級行各項指標玩成情況確定下級行的工資和費用規模,中層幹部以及全體員工的收入與之掛鉤。為了自己的工資和獎金,基層銀行必定會圍繞考核指標這根“指揮棒”進行經營活動,追逐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難免發生。空轉票據就是一種短期行為,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大存貸款規模,降低不良貸款率,並且賺取貼息收入。
(1)收取保證金簽發銀票,是銀行增加存款的重要途徑。
企業在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時須先存人保證金,這些保證金來源較多,有的是企業自有資金,有的是貸款資金,還有的是貼現資金。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貸款和貼現資金用於銀票保證金屬於違規行為,但是只要資金划到其他銀行轉一圈再劃回來,基層銀行為了完成存款任務,一般就睜隻眼閉隻眼預設了。部分銀行甚至僅從完成指標的角度出發,主動去找有業務來往的關係企業進行貸款,讓企業用貸款資金作為保證金,再簽發銀行承兌匯票,如此迴圈空轉。對於基層銀行來說,不管存款來源是什麼,只要錶面上看來合理合法,完成存款和貼現任務,獎金到手就萬事大吉,而且還可以與客戶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係,開展更多的業務,獲得更大的綜合收益。
(2)票據空轉,可擴大貸款規模,是銀行掩蓋資產結構風險和降低不良貸款率的有效途徑。
銀行作為經營風險的機構,將社會存款貸給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一旦企業出現問題,出現壞賬,就會給銀行帶來巨大的利潤損失,不良率則是衡量一家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主要參考數據。在商業銀行報表中,票據貼現屬於信貸資產,計算在貸款規模內。因此,在不良貸款這個“分子”不變的前提下,拼命空轉票據,就可以使信貸規模這個“分母”短期內迅速膨脹,實現不良率的降低。
(3)銀行可賺取貼現利息。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風險低,是商業銀行的一項基本業務,貼現利息也是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銀行由於頭寸原因,對於大額票據一般進行轉貼現處理,即可賺取穩定的利差,鎖定利潤,防範貼現利率變動風險。在這個低利潤時代,銀票貼現利差大幅縮小,這就要求各行必須做大貼現量,達到以量補價的效果。何況各行對於貼現量都有考核指標,信貸員獎金與之掛鉤,這就更加直接刺激了基層銀行瘋狂空轉票據的行為。空轉一次,又有存款獎金又有貼現獎金,何樂而不為?可以說,票據業務已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競爭的焦點。
(二)企業為獲得融資的好處配合銀行完成任務,而貼現利率與存款利率倒掛則激起了企業空轉票據的積極性從企業利益角度出發,參與空轉票據的收入是六個月保證金的存款利息,支出則是銀行承兌匯票的手續費和貼現利息。票據貼現作為企業的融資行為其利率應該高於存款利率,企業貼現的支出應該大於其保證金的利息收入,所以正常情況下,企業空轉票據是要虧損一部分利差的。但是,有些企業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並不是很好,風險很大,綜合收益也不高,對於銀行不具有吸引力,銀行在為這些企業提供融資時往往持謹慎保留甚至否定態度。所以這些企業必須積極主動配合銀行,滿足銀行各種要求,幫助銀行完成各項指標,和銀行搞好關係,這樣銀行才會對應的給予融資等方面的好處。
票據空轉的不利影響[1]
(一)商業銀行負債結構失衡,影響流動性。銀行作為負債經營機構,應該隨時滿足存款人的提現需求和貸款人的貸款需求,也就是說銀行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動資產來滿足客戶的流動性需求。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反映了銀行的變現能力,銀行資產的流動性越高,其變現能力也就越強,自然應付突發的客戶提現等事件也就越強。銀行保留的高流動性資產越多,其機會成本損失就越大。商業銀行在業務經營過程中,可能由於資產和負債結構失衡或期限搭配不當等原因,導致資產組合在適當的期限內提供資金的成本意外增加的風險,以及不能及時以合理的價格清算頭寸的風險。票據空轉作為一種短期行為,確實可以在短期內虛增存款,保證金存款占比不斷攀升,導致廣義貨幣M2快速增長,但是卻會影響銀行的負債結構。錶面上從基層銀行來看,用貼現、貸款資金辦理銀行承兌匯票,然後貼現,再開票,如此迴圈,沒幾次就完成了存款任務;但是從整個銀行體系來看,這些存款主要是靠保證金帶動的,而相當一部分保證金就是銀行貸款、貼現資金,銀行負債中保證金派生存款比例過高,可以說這部分存款是虛增的,一旦流動性狀況發生改變,銀票到期集中兌付時存款貸款規模必然大跌,如此大起大落,難免損害到銀行的流動性,進而影響到銀行的資金運營。
(二)信貸資金體外迴圈,削弱信貸功能。票據空轉還產生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基層銀行為了完成存款指標和貼現指標,對於一些企業利用虛假合同和發票辦理票據貼現,審核把控不嚴甚至縱容。由於貼現資金被存人銀行作為保證金以簽發銀票,進而再次進行貼現,企業不斷地獲得利差,原本應該用於支持企業生產、流通的信貸資金體外迴圈,並沒有進入到經濟實體中。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企業步履艱難,中央也出台了經濟刺激計劃,拉動內需,這需要大量的銀行資金支持,錶面上看似銀行信貸規模急劇膨脹,但實際上大量資金用於票據空轉,僅僅在體外迴圈,不進入到生產流通領域,就會使一些企業得不到融資扶持,內需也拉不動。由於票據空轉是沒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貼現資金有可能違規流人股市、房市,這將會推高股價、房價,使得股價、房價脫離經濟基本面運行,最終催生出大量泡沫,成為金融危機的誘因。所以說,票據空轉不僅影響銀行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削弱了信貸功能,虛增了銀行存貸規模,也加大了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
(三)套取利差,影響國家巨集觀政策取向,擾亂金融秩序違法違規經營的監督和處罰的力度,從根本上抑制基層銀行盲目追求規模擴張的行為,改變在扭曲的激勵機制下銀行產生的種種非理性現象,促使商業銀行由粗放型規模擴張向以效益為中心的集約型機制轉變,提升國內銀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四)加強貨幣政策控制力度,防止產生利率倒掛。近年來,由於人民幣不斷升值,熱錢大量流人,我國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央行被動投放了大量貨幣,雖然採取一系列手段進行對沖,但貨幣市場資金一直比較充裕,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市場利率一再走低,引發貼現利率與存款利率倒掛。因此,央行應進一步加強貨幣政策控制力度,配合其他各種政策手段,吸收商業銀行過多的流動性,促使貼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以削弱企業參與空轉票據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