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貸款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不良貸款率(Bad Loan Ratio)
目錄 |
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餘額的比重。該指標是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不良貸款是指出現違約的貸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還本付息達三個月之久,貸款即會被視為不良貸款。銀行在確定不良貸款已無法收回時,應從利潤中予以註銷。預期貸款無法收回但尚未確定時,則應在帳面上提列壞帳損失準備。把不良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註、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
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關註類貸款定義為儘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次級類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高,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小。
計算公式: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1)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的背景:
我國自實行貸款五級分類以來,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上級行對下級行的資產質量考核為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的雙下降即所謂的“雙降”,特別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的三個主要條件之一是不良貸款率必須低於10.6%。面對處置不良貸款諸多不利金融生態環境,有些商業銀行“想方設法”擴大貸款規模,“稀釋”大量不良貸款,從而實現快速降低不良貸款率目的。特別是2003年我國商業銀行通過擴大貸款規模,“稀釋”不良貸款效應十分明顯,以至於二次突破央行宣佈金融機構信貸規模,全年新增貸款2.99萬億元,比年初央行確定的規模高出1.1萬億元,不良貸款率比年初大幅度下降。商業銀行大量放貸的結果是助推我國經濟過熱,也可能導致商業銀行產生大量不良貸款,倒逼中央政府採取巨集觀調控。據初步測算,2003年我國商業銀行因盲目放貸將新增1000億元不良貸款。為了合理考核商業銀行資產質量,避免商業銀行為降低不良貸款率而盲目擴大貸款規模,有必要正確測算不良貸款率下降中分子與分母的真實貢獻,即不良貸款和貸款變化對不良貸款率的影響。
(2)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的因素:
註: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
經因素分解,2005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主要來源於分子因素即不良貸款減少的影響,分母因素即貸款稀釋效應較少。其中,不良貸款減少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3.79個百分點,貢獻率為91.5%;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35個百分點,貢獻率為8.5%。從銀行機構來看,城市商業銀行貸款增加導致不良貸款率下降1.06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減少導致不良貨款率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貸款擴張對不良貸款率下降的貢獻率為84.1%。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減少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22個百分點,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08個百分點,其中,不良貸款的減少對不良貸款率下降的貢獻率為73.3%。若不考慮中國工商銀行因股份制改革,6195億元不良貸款的政策性剝離和財務重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主要來源於分子因素即不良貸款下降,其中,不良貸款減少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5.61個百分點,而貸款減少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0.16個百分點。若剔除工行剝離和財務重組因素的影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上升0.44個百分點,貸款增加稀釋不良貸款,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62個百分點,兩者合計使不良貸款率下降0.18個百分點。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上升0.58個百分點,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52個百分點,兩者合計使不良貸款率上升0.06個百分點。
Non Performing Loan R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