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商業銀行流動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商業銀行流動性[1]

  商業銀行流動性是指商業銀行滿足存款人提取現金、支付到期債務和借款人正常貸款需求的能力商業銀行提供現金滿足客戶提取存款的要求和支付到期債務本息,這部分現金稱為“基本流動性”,基本流動性加上為貸款需求提供的現金稱為“充足流動性”。保持適度的流動性是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所追求的目標。

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的必要性[1]

  流動性被視為商業銀行的生命線。流動性不僅直接決定著單個商業銀行的安危存亡,對整個國家乃至全球經濟的穩定都至關重要。

  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家都發生了因客戶擠兌而引發的流動性危機,並迫使大批商業銀行清盤,以致引發了一場波及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危機

商業銀行流動性的衡量方法[1]

  (一)財務比率指標法

  又叫流動性指標法,是指商業銀行根據資產負債表的有關數據,計算流動性指標,用以衡量商業銀行流動性狀況的預測方法。

  1、資產流動性指標

  (1)現金狀況指標(Cash position indicator)。(與流動性正相關)

  (2)流動性證券指標(Liquid securities indicator)。(與流動性正相關)

  (3)凈聯邦頭寸比率(Net federal position)。(與流動性正相關)

  (4)能力比率(Capacity ration)。(與流動性負相關)

  (5)擔保證券比率(Pledged securities ration)。(與流動性負相關)

  2、負債流動性指標

  (1)游資比率(hot money ration),又稱為熱錢比率。(與流動性正相關)

  (2)短期投資對敏感性負債比率。(與流動性正相關)

  (3)經紀人存款比率(Deposit brokeage index)。(與流動性負相關)

  (4)核心存款比率(Core deposit ration)。(與流動性正相關)

  (5)存款結構比率(Deposit composition ration)。(與流動性負相關)

  (二)市場信號指標

  1、公眾的信心

  2、股票價格

  3、商業銀行發行債務工具的風險溢價

  4、資產售出時的損失

  5、履行對客戶的承諾

  6、向中央銀行借款的情況

  7、資信評級

商業銀行流動性預測[1]

  1、資金來源與運用法

  基本步驟為:

  (1)存貸款趨勢預測。

  (2)存貸款季節性因素預測。

  (3) 存貸款周期性因素預測。

  (4) 存貸款預測值為趨勢性存貸款、季節性因素與周期性因素之和:

  存(貸)款預測值=趨勢預測+季節性因素+周期性因素

  (5) 流動性需求預測=貸款變化的預測值+法定准備金變化值-存款變化的預測值

  2、資金結構法

  該方法根據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穩定性的高低,相應提取不同比例的流動性準備,同時根據銀企關係,確定新增合理貸款數額,這兩項合計構成一定時期內商業銀行總的流動性需求。

  在這種方法中,商業銀行的存款和其他資金來源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游資負債。

  (2)易變負債

  (3)穩定資金。

  根據上述三類負債的穩定性程度,相應提取不同比例的流動性準備。例如,對游資負債提取95%的流動性準備,對易變負債持有30%的流動性準備,對於穩定資金持有不超過15%的流動性準備。這些比例的確定大多根據經驗掌握,並非千篇一律。在上述假定條件下,則負債流動性準備公式如下:

  負債流動性準備=95%(游資負債-法定准備)+30%×(易變負債-法定准備)+15%×(穩定資金-法定准備)

  在貸款方面,根據目前盛行的保持客戶關係原則,商業銀行應儘量滿足客戶的合理貸款需求,以建立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係。因此,商業銀行必須估計最大可能的新增貸款額,並保持100%的流動性準備。商業銀行的總流動性需求公式如下:

  流動性總需求=負債流動性需求+貸款流動性需求=95%×(游資負債-法定准備)+30%×(易變負債-法定准備)+15%×(穩定資金-法定准備)+100%×預計新增貸款

  3、概率分析法

  在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中,可藉助數學中概率論有關方法來分析其流動性狀況,這種方法便稱為概率分析法。

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原則[2]

  銀行管理人員對流動性需求作出準確的預測後,就面臨著如何滿足流動性需求的決策問題。商業銀行在進行流動性管理時,一方面面臨著複雜的外部市場環境,另一方面其自身的流動性資產與負債也處於不斷變化中。因此,針對特定時點上的流動性需求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銀行在進行流動性管理決策時主要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進取型原則

  當出現流動性缺口時,銀行管理者不是依靠收縮資產規模和出售資產,而是通過主動負債的方式來滿足流動性需求,這稱為進取型原則。按照進取型原則進行決策時,關鍵是看借人資金的成本是否小於運用其所獲得的收益。採用進取型原則有利於銀行業務擴張,降低銀行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但是,主動負債籌集資金受許多因素影響,在市場資金供給緊張時,籌資成本增加,或者難以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因此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二)保守型原則

  當出現流動性缺口時,銀行管理者不採取主動負債的方法,而是靠自身資產轉換、出售的方式來滿足流動性需求,這稱為保守型原則。運用這種原則進行流動性管理,由於銀行的資金調整、轉換不受或少受市場資金供求關係的影響,在不確定的資金需求增加時,可以較可靠地通過內部資金調整來補足流動性,安全可靠且風險較小。但是,運用這種管理原則,銀行付出的成本代價較高。一般,規模較小、資金實力不夠雄厚的銀行在資金市場融資難度往往較大,故多採用這種原則進行流動性管理。

  (三)成本最低原則

  流動性缺口的滿足應以籌資成本最低為原則。流動性缺口的滿足,不論是以主動負債方式還是以自身資產轉換方式,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價。成本最小化是最優方案選擇的基礎,銀行可以在對未來流動性需求以及市場資金供求狀況、利率走勢預測的基礎上,設計多種籌資方案。通過對不同方案的對比分析,從中確定一個最佳方案。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彭建剛.商業銀行管理學,第九章 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
  2. 蓋銳主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M].ISBN:7-04-018075-8/F830.33.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Angle Roh,Dan,Vulture,Yixi,Tears~,东风,KAER,Lin.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商業銀行流動性"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60.2.205.* 在 2010年2月24日 16:37 發表

參考的書有權威性嗎?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