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零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社交零售就是品牌通過線上社交生態來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營銷或銷售方式。
包括:通過線上社交媒體、社交電商與消費者互動、或在其他線上媒介通過KOL和社群的方式與消費者互動以影響其購買決策。
一、新奇內容。“信息爆炸”時代,品牌需要更多新奇內容脫穎而出,抓住消費者“眼球”。
二、品牌公眾號/小程式。品牌通過公眾號和小程式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打破時間、功能、服務,場景上的限制。
三、KOL/KOC。隨著社交時代蓬勃發展,急速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
四、社群。伴隨微信生態孕育出的新型關係,擁有強互動、強線下屬性。
五、社交拼購。近年興起的新型社交電商,滿足消費者對性價比和湊熱鬧的心理訴求。
一、女性(強社交、KOL/KOC、助決策)
56%女性極易被社交媒介激發興趣,高於男性的45%。
1/4的女性極易被KOL/KOC種草而做出購買決策,尤其在奢侈品,達1/3。
二、男性(更實惠、愛娛樂、重人設)
45%的男性更容易被產品的性價比所吸引。
男性對娛樂性內容的偏好更強,32%的男性因新奇內容而做出購買決策。
三、小鎮新青年(愛裂變、顏值控、KOL/KOC)
78%的小鎮新青年在購買前後會主動裂變,一半以上會高頻裂變。
1/3的小鎮新青年對吸引眼球的產品視覺情有獨鍾。
相比其他人群,小鎮新青年更易被KOL/KOC種草。
四、高線銀髮族(樂比較、傾社群、愛拼購)
35%的高線銀髮族極易被產品比較信息激發興趣。
在主動裂變的群體中,他們熱愛加入社群,參與熱門話題討論。
愛在拼購類社交電商,湊熱鬧,找實惠。
應對社交零售趨勢挑戰,企業應做出的幾大改變和提升
對品牌而言,社交媒介已經越發成為他們的關鍵陣地,同時,他們認為社交媒體對於品牌而言有以下三大角色:為線上渠道引流、為線下渠道引流、老客持續運營。
但是,品牌在社交時代通常會遇到不同的內外部挑戰。一些企業認為,缺乏衡量社交流量價值的合理方法/KPI、缺乏從消費者點擊到傳播等各環節KPI的追蹤、缺少社交流量與線下流量相互引流和協同管理的方法是外部資源管理的前三大痛點;而缺少專職管理社交媒體團隊、對社交媒體上的數字化營銷缺乏戰略重視、整體數字團隊KPI與戰略目標不協同則是內部管理及能力上的前三大痛點。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企業必須從戰略上做出五大改變,重新定義“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
1.從側重粉絲增量到側重粉絲存量精細運營,依靠存量激發增量。
2.從公域流量運營到創造私域流量,併在更大程度上實現消費者全生命周期價值。
3.從聚焦消費者完成轉化的渠道到聚焦消費者全鏈路觸點。
5.從各生態割裂運營到整合各生態用戶數據能力,進行全域佈局與營銷。
“人”
即以消費者為核心,圍繞消費者需求做文章,且具有可識別、可到達、可交互的特性。通過多渠道、多觸點與消費者產生持續互動,把握核心消費人群的消費習慣、生活方式及潛在消費需求。
“貨”
即註重提供專業化的商品服務,且單品可見,庫存可見。消費者個性化、專業化的訴求將驅動更多的垂直領域細分需求持續涌現,而將商品+服務的高度融合則是實現消費者價值最 大化的最 好選擇。
“場”
即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購物場景,將線上、移動、實體通過新傳播工具的營銷手段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最 終形成消費者與渠道/品牌、以及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通過差異化經營為消費者打造極 致的消費體驗。
“圈”
即優化供應鏈,協同創造價值,形成“商業共用經濟”的業態。通過零售商之間的普遍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用,打造和諧、共贏的商業生態。
- 《騰訊2020中國社交零售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