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顧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理財顧問(Financial Advisor)
目錄 |
理財顧問是按照雇主的財務目標制定投資計劃的人,而要找到一個有競爭力、有豐富經驗和公正無私的理財顧問是不容易的。雖說不容易,但還是可以找到的。事實上,許多人已經求助於理財顧問來管理自己的資金,包括納稅、投保、制訂計劃、財務預算及項目投資。
最難解決的是需要何種類型的建議和誰是提供建議的最合適人選。任何人都可以說自己可以合法地提供投資咨詢和投資建議,不管有沒有或者有多少合法證件,他們都可以自稱為理財顧問、投資策劃人、財經咨詢專家或者其他的一些什麼頭銜。
三種最普通的付費方式是:一次性付費方式、基費方式和收取佣金方式。許多專家認為,一次性付費方式對雇主來說是最好的,在這種情況下,理財顧問會推薦最能滿足雇主需要的金融工具,尤其是不收費的有價證券。雇主支付穩定的費用,通常是占其被管理資產的百分之一的份額。投資專家說,如果發現有理財顧問願意為小雇主服務,那麼他要麼沒有經驗,要麼不能拿出有說服力的個人業績[1]
理財顧問的作用[2]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稱職的理財顧問可以幫助他們避免哪些錯誤呢?概括起來,這些人最為常見的失誤是:
第一,不會高瞻遠矚,不能統籌兼顧。這些投資者常常沒有全盤的理財計劃,缺乏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輕率地選擇並不適當的金融產品來滿足個人理財目標。而協助投資者全面進行資產策劃,安排輕重緩急,制定並及時調整短、中、長期計劃,正是理財投資顧問的專長。
第二,一味模仿他人,投資徒勞無功。成功的投資,是個性色彩非常強烈的事業。因此,不從個人實際出發,生搬硬套別人經驗,自然很難取得成效。理財專家的長處則在於因材施教、量體裁衣。他們的投資哲學重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於使投資者在理智上能夠接受,心理上不致排斥。他們的投資方法,說到底,就是符合投資者個性與實情的方法,能使他們發自內心接受的方法。
第三,存在僥幸心理,試圖預測市場。普通投資者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喜歡碰運氣、賭輸贏,他們總是迷信最佳投資時機,幻想一鳴驚人,一夜成為富翁。成熟老道的理財顧問恰恰相反,他們相信任何時候都有投資機會,關鍵在於“裡應外合”,即依據個人需求,把握市場變化,設計好投資組合,在降低風險的基礎上,確保長期回報最優。
第四,受情緒支配,憑心血來潮。是情緒化投資還是理智型投資,這是區別某些個體投資者與專業投資家的一道分水嶺。一些人熱衷於市場好時猛進,市場壞時強拋,往往導致買高賣低。至於那些高水平的理財專家,他們深諳耐得住才是大贏家的道理,因此能從長線投資中贏得高回報。
第五,過於貪婪或保守,呈現兩種極端。前一種人的投資心態是貪得無厭,急於求成,他們通常不顧及主客觀因素,盲目追求高風險投資,結果一敗塗地。後一種人的指導思想過於因循守舊,缺乏進取和冒險精神。由於他們只信貸儲蓄而不重其他投資,自然一再坐失良機。
理財顧問的幫助對於投資者來說不可缺少,高水準的理財顧問的輔佐更可以使他們的事業錦上添花。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說,市場不僅締造了雙贏——企業家和投資者,它同時也鑄就了他們之間的聯繫橋梁——理財顧問。
衡量理財顧問的標準[2]
大量的調查表明,成功的個人和富有的家庭,在用人之長為己造福方面,都有超越常人的見識。這些人在衡量理財顧問時,通常著重考察理財顧問是否符合以下幾點。
一、具備專業資格
考核一名理財顧問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必須有一定之規。在加拿大,自80年代理財顧問這一職業問世以來,各省自行其是的做法比較明顯,直至1996年,才成立了統一的全國性的權威機構——加拿大理財顧問標準局,其主要使命乃是致力於為理財專業設立規範、訂立標準。該機構做出的重要決定之一,是自1999年4月1日起,只有那些接受標準局的教育培訓,已通過嚴格的考試,並且遵守其制定的職業規範的理財顧問,才能享有“特許理財顧問”(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簡稱CFP)的稱號。
理財顧問的生涯往往與其他金融領域密切相關,這種經歷常使他們提出的財務計劃各具特色。如曾做過保險代理人的可能會優先考慮保險,曾是會計師的會特別關註稅務,股票經紀人會強調股票投資,而律師出身的則註重財產管理。因此,最佳的理財顧問,應是知識和經驗不要過於偏頗。
在衡量一句理財顧問的任職資格及專業水平時,最為優先的便是瞭解他是否具有該行業的基本素質,諸如是否擁有CFP的頭銜或其他專業證書,是否參加過必要的專業知識培訓,以及是否通過“加拿大證券課程”(Canadian Securities Course)、“專業理財”(Professional Financial Planning)、“特許理財顧問課程”(Cenified Financial Planner Program)等。
在這一領域,工作經驗與時間長短也很重要。一方面,它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理財顧問的知識與能力,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使人觀照該理財顧問是否有決心、有恆心致力於理財事業。
二、適合客戶需要
在核實了理財顧問的專業水準之後,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他對你是否適合。換而言之,在從投資哲理和風格,到投資工具與方法,你是否認為該顧問與你的需求合拍,是否能與你長期合作。顯而易見,一位觀念激進的理財顧問並不適合於行事穩健的投資者。
最終的投資決策不僅取決於客戶要求的收益及與之對應的策略,而且取決於客戶的個性或情緒。因此,值得信賴的投資理財顧問必須具有責任感,能夠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只有那些真正瞭解客戶願望、關心客戶利益的人,才是稱職的財務顧問。
在同自己的理財顧問交談時,投資者不妨詢問一下他所管理的資產數額及其所服務的客戶人數。一般地講,這兩個數字成正比例。瞭解這一情況,你便可大致判斷出該理財顧問的檔次,知道自己是否會得到足夠的重視,或個人的資產是否適合於由他管理。通常客戶過多,則理財顧問均分在每個客戶身上的時間便會受到限制。在這種情況下,有的理財顧問往往雇有助理,如你的資產是由助理管理,你應該按照這裡推薦的準則,對這位助理進行評估。
此外,瞭解理財顧問收取有關費用的情況也是十分必要的,這些項目包括管理費、交易費、佣金等。
三、提供全面服務
一位好的理財顧問並不是某種金融產品的推銷專家,他服務於客戶也絕不只是為他們選擇所需要的投資工具。名副其實的理財顧問既要過問投資,更要關心理財。因此,從全面的角度審視,好的理財顧問不但應是投資的專家,而且還是服務的行家。
所謂全面的服務,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乃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和財務目標,制定出一個理財計劃。這一計劃既應包括資產積累,應涉及資產保護。在這項計劃的指導下,你可以順利地實現買房置業、子女教育和退休養老等人生不同階段的重點目標。與此同時,這份計劃也將幫助你儘可能地達於減稅、省稅或延稅,能夠獲得更多的稅後回報和利潤。除此而外,這一計劃還將切實保證,一旦家庭主要成員發生意外不幸,家庭正常的生活不致受到影響,家庭原定的理財目標仍能得以實現。妥善、周到的遺產安排,更可以令立囑人畢生辛勤積累的財富,順利地轉移到下一代手裡。
四、體現職業風範
稱職的理財顧問應該永遠把客戶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們通過口到與心到贏得信賴和信譽,憑藉客戶的口碑及個人的實績擴大業務範圍。與此相反,某些專業理財人士,所關心的只是個人的私利。他們從牟利的立場出發,向客戶兜售能為自己帶來高額佣金的金融產品,依靠人為的手段創造虛假的業績,這些人可得意於一時,但最終只會遭到客戶的唾棄。
為了避免判斷的失誤,在理財顧問推薦某種金融產品或介紹某種投資方法時,投資者一定要問清緣由,瞭解風險程度,不要盲目輕信,以致最終發現並不適合自己時為時已晚,後悔莫及。
五、進行後續服務
不負責任的理財顧問只著眼於宣傳攻勢和短期效應。一旦他們把客戶及其資產抓到手裡,就再也不聞不問。理想的理財顧問的態度和做法迥然不同,他們把後期工作看得和前期工作同樣重要。因此,他們強調定期與客戶交流和溝通,既註意對他們通報有關情況,也重視向客戶瞭解最新信息,並且對客戶理財目標的異動和市場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原來確定的投資組合。優秀的理財顧問往往還主動、熱情地幫助客戶豐富投資和理財的知識,為他們解答疑惑,替他們出謀劃策。用這樣的標準來看待和衡量理財顧問,這些人提供的就是全方位的服務,他們也就成了投資者全天候的朋友。
選擇理財顧問的方法[2]
一、咨詢親友簡便有效
尋求高水平的理財顧問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是對自己的親友和身邊的同事進行咨詢,瞭解他們對個人所選擇的理財顧問的評價。康帕斯公司的近期調查還表明,90%擁有RRSP投資的加拿大人,樂意將他們的理財顧問推薦給朋友或同事。如果他們感到滿意,就要進一步瞭解其滿意的原因何在。當然,適合別人的理財顧問未必一定適合於你。但是,通過親友、熟人的介紹,特別是知己的推薦,你可以進一步權衡其品質與條件是否令你中意。無論如何,受到眾多客戶贊譽和青睞的理財顧問,完全有理由成為你首選的對象。
二、多方考察增進瞭解
物色理財顧問的渠道和途徑還有許多。例如,閱讀理財專家撰寫的書籍、文章,參加各種不甘落後的理財講座,等等。不少理財顧問在報刊、雜誌上經常發表評論性文章,甚至開設有專欄,或出版有專著。閱讀他們的作品可以幫助你預先瞭解他們的水準和專長,藉以衡量其中哪一個更適合個人的理財哲學、投資風格和價值取向。出席報告會、座談會之類的團體性活動,更有機會對某些理財顧問進行直接考察。許多理財顧問經常舉辦免費講座,對那些非教育性質、宣傳性和推銷性很強的講座及其主持人,聽眾必須保持警覺,格外小心。
三、直接交流互為溝通
毋庸諱言,尋求與選擇理財顧問更為重要和令人放心的方法,乃是同自己有意向的理財顧問進行面對面的直接交談。這樣的談話不但可以隨心所欲,而且能夠推心置腹,既便於理財顧問瞭解客戶的真實想法和主要顧慮,也有利於後者澄清誤解與消除疑惑,這種開誠佈公的態度和相互信任的做法,恰是雙方日後建立真誠而親密的合作關係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