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標準成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物流標準成本[1]
物流標準成本是指通過調查分析和運用技術測定等科學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的經營條件下開展物流活動時應該實現的成本。
物流標準成本的設定[2]
物流標準成本是通過精確的調查、分析與技術測定而制定的,用來評價實際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種預計成本。在物流標準成本中,基本上排除了不應該發生的“浪費”,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應該成本”。標準成本和估計成本同屬於預計成本,但後者不具有衡量工作效率的尺度性,主要體現可能性,供確定產品或服務銷售價格使用。標準成本要體現企業的目標和要求,主要用於衡量產品或服務運作過程的工作效率和控製成本,也可以用於存貨銷貨成本計價。
“標準成本”一詞在實際工作中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種是指單位產品或服務的標準成本,它是根據單位產品或服務的標準消耗量和標準單價計算出來的,標準的來說應該為“成本標準”。
成本標準一單位產品或服務標準成本一單位產品服務標準消耗量×標準單價
另一種指實際產量的標準成本,是根據實際產品產量和單位產品成本標準計算出來的。
標準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準成本
物流標準成本的分類[1]
理想標準成本又稱理論標準成本或最高標準成本,是以現有生產經營條件處於最優狀態為基礎確定的成本水平。採用這一標準成本,意味著技術上無失誤、材料人工無浪費、機器設備無閑置等最優生產條件經營下的理想成本。也就是說,採用這一標準成本不允許有任何的失誤、浪費和損失存在。由於理想標準成本沒有考慮到客觀實際情況,提出的要求過高,不易實現,故工作中很少採用。理想標準成本的主要用途是為企業提供一個完美的工作目標,揭示成本下降的潛力。
正常標準成本是根據企業的正常生產能力,以有效的生產經營條件為基礎而制定的標準成本,是正常情況下企業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本標準。由於這一標準考慮了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失、故障和偏差等因素,因而正常標準成本具有客觀性、現實性、激勵性和穩定性等特點,可以作為業績評價的尺度,在現實工作中被廣泛採用。
基本標準成本是企業依據過去幾年實際營運資料所設定的標準成本。這一標準成本一經制定,長期保持不變,它可以使各個時期的實際成本以同一標準進行比較,以反映成本的變化情況。但由於基本標準成本反映的是過去生產技術及經營管理條件下的成本水平,不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因而在實際工作中較少採用。基本標準成本的用途是可以作為制定現行標準的參考。
現行標準成本是指根據其適用期間應該發生的價格、效率和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等預計的標準成本。當這些影響因素髮生變化時,需要按照改變了的情況加以修訂。現行標準成本可以成為評價實際成本的依據,也可以用來對存貨和銷貨成本計價。
物流標準成本的特點和作用[3]
物流標準成本是通過對物流過程精確的調查、分析與技術測定而制定的,並把成本的計劃、控制、計算和分析相結合,用來評價實際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種會計信息系統和成本控制系統。它可用於衡量產品或服務運作過程的工作效率和控製成本,也可用於存貨和銷貨成本計價。
- 1)物流標準成本的特點
(1)結合企業物流過程的設施、技術和管理情況,用科學的方法預先制定各種產品或服務的標準成本,作為員工工作努力的目標和衡量實際成本節約或超支的尺度,從而達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
(2)在生產過程中將成本的實際消耗與標準消耗進行比較,能及時揭示和分析脫離成本標準差異產生的原因,並迅速採取措施加以改進,以加強成本的事中控制。
(3)每月終了按實際產量或服務量乘各項目的單位成本標準得到的標準成本同實際成本相比較,可以揭示成本差異,分析差異原因,實現成本的事後控制。
(4)物流標準成本對每一成本項目提供標準消耗量和標準價格兩個指標,並把每項作業的數量和價格標準成本同其實際成本進行比較,區分為“量差”和“價差”,以便分清責任,查明責任歸屬,評估各部門業績,為未來的成本管理工作和降低成本的途徑指出努力方向。
(5)為了經濟地實施標準成本計算,不僅需要一般會計部門來進行這項工作,還要同計劃部門、生產部門和其他部門協調配合;在計劃和實施這種方法時,將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程式制定為標準程式,從而制定有效措施,以避免不合理支出和損失的發生。
- 2)物流標準成本的作用
物流標準成本在成本控制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作用有以下幾點。
(1)有利於物流成本控制。標準成本的制定是在各級員工參與下,用科學的方法制定的成本標準,是成本管理工作努力的目標。通過事前對各種資源消耗和費用開支規定數量和價格標準,並計算差異,可以限制各種消耗和費用的發生,隨時揭示節約還是浪費,及時發現超過成本標準的消耗,迅速制定改進措施,糾正偏差和進行業績評估。
(2)有利於物流價格決策。標準成本是價格決策和投標議價的一項重要依據。因為標準成本在制定時消除了經營管理過程中低效率或浪費以及偶然因素對成本的影響,從而避免了由於實際成本波動而造成價格波動的後果。同時又提供了及時、一致的成本信息,能滿足競爭時市場對定價及時性的要求。
(3)有利於正確評價業績。在實際成本會計制度下,將本期實際成本與上期同一產品實際成本相比較,以評估成本差異情況。而比較的成本和被比較的成本都具有偶然性,所以,這樣的比較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在標準成本下,以標準成本作為評估業績的尺度,由於標準成本通常是指在正常生產條件下製造產品或提供服務應有的成本額,因此以本期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相比較,就能正確評價企業的工作業績。
物流標準成本的形成和發展[3]
標準成本的產生起始於1903年泰羅提出的產品的標準操作程式及時間定額,該理論給標準成本的產生提供了啟示。1904年泰羅理論的繼承者美國效率工程師哈爾頓·愛默森首先在美國鐵道公司應用標準成本法。1909年,他在《作為經營和工資基礎的效率》一文中對標準成本進行了更為詳盡的研究。因為他不是會計師,所以,沒有提出標準成本的會計賬務處理方法。1911年美國會計師卡特·哈里遜第一次設計出一套完整的標準成本制度。他在1918~1920年發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介紹了一套分析成本差異的公式,並對科目、分類賬及成本分析單敘述得十分詳細。1920年,在美國全國成本會計師協會召開的首屆年會上,會計人員與工程技術人員設計了一套將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結合起來的方法。同時設置“效率差異”與“價格差異”科目,核算實際人工與實際材料與其各自標準之間的差異。1923年,隨著間接費用差異分析方法的確定,標準成本差異分析的雛形就基本上形成了。至此,標準成本制度真正形成,脫離實驗階段而進入實施階段。1930年,哈里遜把他對於標準成本計算所作的研究寫成了《標準成本》一書,這本書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標準成本制度的專著。他在書中闡述了關於標準成本制度的幾方面內容。他認為,只有同會計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標準成本會計;標準成本具有刺激生產和作為衡量生產效率尺度的功能,它同時又是制定售價的基礎和衡量銷售效率的尺度。另外,E.A.坎曼於1932年發表了題為《基本標準成本、製造業的控制會計》的文章,豐富了標準成本理論。在這之後,標準成本制度開始興起,並從美國傳人英國、德國、日本、和瑞典等國家,這些國家相繼推行了標準成本制度。
實行物流標準成本應具備的條件[3]
- 1)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
實行標準成本管理,首先必須確定標準成本。為此,要求各項人、財、物消耗,以及設備、工藝方法等影響生產的各項因素都應標準化。其次,生產管理應科學化。例如,對每一生產作業必須進行時間研究及動作分析,才能正確確定工時定額,作為判斷員工的工作效率以及評價各成本中心的工作成績的依據。另外,還要有健全的原始記錄,以及完備的計量、檢驗制度等。
- 2)健全成本管理組織
為了有效實行標準成本管理,一方面必須適應責任會計的要求,相應地確定成本責任中心,各成本中心在成本上的責任、許可權範圍必須一致,把標準成本作為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目標並對實際成本進行控制,同時要分析成本差異原因和責任者,定期向上級報告。另一方面,必須健全有關實施標準成本制度的組織,配備既懂技術又精通成本會計的人員。如日本一些企業設置成本計算科、標準科,以及由這些科室和生產現場負責人組成的成本管理委員會。美國企業還設立標準委員會來制定標準。標準委員會成員由企業中受標準影響的各部門的代表組成,會計部門成員通常是標準委員會的關鍵成員。另外,美國企業還專門設置成本工程師,以便對成本問題進行深入探索。
物流標準成本的制定[4]
標準成本系統是為剋服實際成本計算系統的缺陷,提供有助於成本控制的確切信息而建立的一種成本計算和控制系統。標準成本系統把成本的事前計劃、日常控制和最終成本的確定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加強成本管理、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工具。
標準成本是通過調查、分析與技術測定製定的用來評價實際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預計成本。標準成本基本排除了不應發生的浪費,是一種“應該成本”。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就是力求將企業成本控制在標準成本之下。
制定標準成本,通常是先確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標準成本,然後確定物流服務費用的標準成本,最後確定單位物流業務量的標準成本。
- 1.直接材料標準成本
直接材料的標準消耗是利用現有技術條件提供某種物流服務所需耗費的原材料費用,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種難以避免的損失。直接材料的價格標準,是預計下一年度實際需要支付的進料的單位成本,包括發票價格、運費、檢驗和正常損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直接材料的標準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 直接材料的標準成本=原材料消耗定額×原材料標準單價
- 2.直接人工標準成本
直接人工的用量標準消耗是提供某種物流服務的標準工時。標準工時是指在現有物流運作技術條件下,提供某種物流服務所需要的時間,包括直接服務操作必不可少的時間以及必要的間歇時間,如工間休息、調整設備時間、不可避免的不良服務耗用工時等。直接人工的價格標準是指標準工資率。直接人工標準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 直接人工的標準成本=單位業務量的標準工時×單位工時工資單價
- 3.服務費用標準成本
物流服務費用的標準成本按部門分別編製,然後將同一服務項目涉及的各部門單位服務費用標準加以彙總,得出該物流服務項目的服務費用標準成本。物流服務標準成本分為變動服務費用成本和固定服務費用標準成本兩部分。
- (1)變動服務費用標準成本
變動服務費用的用量標準一般採用單位業務量直接人工工時標準。它在直接人”廠標準成本制定時已經確定。變動服務費用的價格標準是每一工時變動服務費用的標準分配率。變動服務費用標準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變動服務費用標準成本=單位業務量直接人工標準工時× |
|
- (2)固定服務費用標準成本
固定服務費用的用量標準通常也採用單位業務量直接人工丁時標準。固定服務費用的價格標準是每一工時固定服務費用的標準分配率。固定服務費用標準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固定服務費用標準成本=單位業務量直接人工標準工時× |
|
- 4.單位物流業務量標準成本
單位業務量標準成本總計=單位業務量直接材料標準成本+單位業務量直接人工標準成本+單位業務量變動服務費用標準成本+單位業務量固定服務費用標準成本
物流標準成本差異分析[3]
物流標準成本差異分析是標準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成本差異是指實際成本與其對應的標準成本的差額。當這一差額為正值時稱為不利差異;為負值時稱為有利差異。物流標準成本有數量標準和價格標準,成本差異同樣也要從數量和價格兩因素上進行分析,成本項目要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服務費用的差異分別計算得出,其公式為:
①物流標準成本直接材料差異
- 直接材料數量差異=(材料實際耗用量-材料標準耗用量)×材料標準價格
- 直接材料消耗價格差異=(材料實際價格-材料標準價格)×實際消耗量
②物流標準成本直接人工差異
③物流標準成本服務費用差異
- 服務費用數量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工時)×服務費用預算分配率
- 服務費用價格差異=(服務費用實際分配率-服務費用預算分配率)×實際工時
在分別編製固定費用和變動服務費用標準成本時要註意指標之間的匹配。
通過差異計算可以瞭解企業物流過程哪裡做得好哪裡還存在問題,但是這隻能作為發現問題的表層信息,不能作為決策的依據。例如,某倉儲企業要將大包裝貨物拆包後進行單獨包裝,然後向外配送。該企業所須的外購包裝材料,標準單價為5.5元,標準耗用量為4千克/件,標準成本為22元。本期實際包裝貨物500件,實際包裝材料用量2lOOkg,實際購人單價5.6元,則成本差異為:
- 直接材料數量差異=(材料實際耗用量-材料標準耗用量)×材料標準價格
=(2100-500×4)×5.5=550(元)
- 直接材料消耗價格差異=(材料實際價格-材料標準價格)×實際消耗量
=(5.6-5.5)×2100=210(元)
從上例中可以看出,材料的數量差異和價格差異雖然計算出來了,但並不知道這些差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耗用量的增加是由於操作不規範還是剪裁不合理造成的;價格差異是由於材料漲價還是運費等原因造成的,還需進一步調查。因此,在計算完成本差異後,還需進行成本差異分析,即對產生成本差異的物流步驟或部門進行深入研究,對有利差異總結經驗,對不利差異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同時制定相應措施實施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