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成本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標準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也稱標準成本會計(standard cost accounting)
目錄 |
標準成本法是指以預先制定的標準成本為基礎,用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也是加強成本控制、評價經濟業績的一種成本控制制度。標準成本法是西方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標準成本法的核心是按標準成本記錄和反映產品成本的形成過程和結果,並藉以實現對成本的控制。
標準成本一詞準確地講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單位產品的標準成本”,它是根據產品的標準消耗量和標準單價計算出來的。
單位產品標準成本=單位產品標準消耗量×標準單價
它又被稱為“成本標準”;另一種含義是指“實際產量的標準成本”,它是根據實際產品產量和成本標準計算出來的,即:
標準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準成本。
標準成本法的主要內容包括:標準成本的制定、成本差異的計算和分析、成本差異的帳務處理。其中標準成本的制定是採用標準成本法的前提和關鍵,據此可以達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成本差異計算和分析是標準成本法的重點,藉此可以促成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並據以進行經濟業績考評。
1.根據企業的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和人員素質條件為每一個成本項目制定標準成本。在區分變動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製造費用後,必須制定彈性預算下的標準成本。
2.標準成本加上成本差異構成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
3.與成本核算有關的材料、生產成本、產成品和銷售成本賬戶可按標準成本直接入賬,簡化了賬務處理工作。
4.標準成本的制定和分析過程也是企業內部各部門管理水平的檢查過程、員工積極性的激勵過程和企業業績的評價過程。成本計算、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實現了有機結合。
5.標準成本法也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來處理各生產流程的成本累積過程,所以也要結合使用幾種主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標準成本法下的成本計算對象,成本計算期和是否計算半成品成本也依所採用的這些方法而決定。
一般適用於產品品種較少的大批量生產企業,尤其是存貨品種變動不大的企業,並且對企業的管理有很高的要求。而單件、小批和試製性生產企業因為要反覆制定、修改標準成本,得不償失,比較少採用。
1、標準成本系統概述
標準成本系統是為剋服實際成本計算系統的缺陷,尤其是不能提供有助於成本控制的確切信息的缺點而研究出來的一種成本計算系統。
根據標準成本的主要用途,標準成本系統又可以分為標準成本控制系統和標準成本會計核算系統。
2、標準成本控制系統
標準成本控制,主要是運用成本會計方法,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規劃和管理,將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比較,以衡量業績,並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則,註意對不利差異的糾正,以提高工資效率,不斷降低成本。
標準成本控制制度包括事先、事中和事後三個階段。
- 3、標準成本會計核算系統
把標準成本歸入會計體系,不僅能提高成本計算的質量和效率,使標準成本發揮更大的功效,而且可以簡化記賬手續。
標準成本法在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不愧是一種科學可行的方法。
標準成本法與定額成本法相比較,即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是:
(2)都根據目標成本進行成本的事中控制;
(3)都進行成本差異的事中和事後分析,併進行反饋,根據反饋的信息,改進工作。因此,兩者都能較好地發揮對於成本的控製作用。
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
一、制訂目標成本的依據不同
1.定額法。定額成本是按現行定額以及計劃單位成本、分成本項目(即原材料費用、生產工資費用和製造費用)來制訂的。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的制訂比較靈活,通常有理想標準成本、正常標準成本、現行標準成本、基本標準成本。標準成本的制訂,通常從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三方面著手進行。但與定額法不同的是,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標準用量和標準單位成本兩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標準用量和工資率兩方面(計時工資時);製造費用分為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兩部分,都是按標準用量和標準分配率來計算。
二、制訂目標成本所依據的定額的穩定性不同
1.定額法。由於定額成本所依據的消耗定額就是現行定額,是企業在當時生產技術條件下,在各項消耗上應達到的標準,所以任何一項生產技術有所變化時,現行定額都應予以修訂。也就是說,定額法下的定額是可能變化的,應設計一套定額變動計算方法,以計算定額變動的趨勢和金額。如:以按新定額計算的單位產品費用與按舊定額計算的單位產品費用之比確定繫數的方法,來計算定額變動的差異。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是有效經營條件下發生的一種目標成本,也叫“應該成本”。它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約束性,一般在一個會計年度內是固定不變的,因此也不用設計相應方法來計算其變動差異。
三、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揭示方法不同
1.定額法。脫離定額的差異是指生產過程中各項生產費用的實際支出脫離現行定額或預算的數額。定額法下的差異是通過每一筆領料或加工零件來揭示並通過差異憑證來反映。如核算原材料脫離定額差異的方法有限額法、切割核演算法和盤存法三種,其中限額法下的差異憑證又有超額領料單、代用材料領料單等。定額法工作做得很細,而且工作量相當大。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往往根據一定時期實際產量的實際消耗量和實際價格與實際產量的標準消耗量和標準價格的計算比較來揭示差異,沒有專用的差異憑證。如材料成本差異只是通過公式計算,即材料成本差異=實際價格×實際耗用量-標準價格×標準耗用量。標準成本法工作量相對較小,但查明差異原因的工作不是十分細緻。
四、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設置程度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的差異主要有:脫離定額的差異(即材料、生產工資、製造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異、定額變動差異等三大類五項,設置口徑較粗。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的差異主要有脫離標準成本的差異這一類,具體包括材料成本差異(材料用量差異、材料價格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直接人工效率差異),變動製造費用差異(變動製造費用開支差異、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等四大項九種,設置口徑較細。
五、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對成本差異的核算較為簡單,只核算各成本項目的差異,且不是為各種成本差異單獨設置會計科目,而是與定額成本在同一個成本明細賬中進行核算。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要為各種成本差異專門設置許多總賬科目進行核算,如:對材料成本差異,應設置“材料價格差異”和“材料用量差異”賬戶;對固定製造費用差異,應設置“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和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等賬戶,並詳列於利潤表中。
六、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分配方法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要將成本差異在各種產品之間、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具體方法是:脫離定額的差異用定額比例法或在產品按定額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材料成本差異一般全部計入完工產品成本,定額變動差異一般按定額比例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或在差異額較小時全部計入完工產品成本。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對各種差異分別設差異賬戶單獨歸集,在年終予以處理,或者轉為銷售產品成本,或者直接計入損益。具體方法是:將本期的各種差異,按標準成本的比例分配給期末在產品、期末庫存產成品和本期已售產品;或者將本期發生的各種差異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我國和西方國家大都採用第二種方法。
七、提供產品成本資料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定額變動差異要分攤到產品成本中,將定額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也就是說,定額法下提供的產品成本是實際成本資料,產成品、在產品在資產負債表中以實際成本列示。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產品的實際成本是按標準成本列示的。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之間的差異只對改進管理有作用。因此,一般只計算產品的標準成本,不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產成品、在產品在資產負債表上以標準成本列示。這是標準成本法與定額法的根本性區別。
八、提供管理信息的詳細程度和側重點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成本按成本報表的要求劃分成各成本項目,強調對材料成本的控制,而且材料數量要採用各種憑證在日常核算中揭示;其他費用是通過對比實際數和預算數求出差異。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成本必須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以分清哪些責任由採購部門負責(如材料成本差異),哪些責任由車間負責(如材料數量差異),哪些責任由生產部門負責(如固定費用產量差異)等。資料詳細、系統,強調全面管理,有利於各職能部門、生產車間分清責任、相互配合,有利於經濟責任制的建立。
但其中最主要的區別是:標準成本法一般不按產品計算實際成本,而定額成本法則按產品計算實際成本。不計算各種產品的實際成本,只計算產品的標準成本,這是標準成本法的最主要特點。
1 價格標準是指每單位投入應該支付的價格。
2 用量標準是指每單位產品應該投入資源的數量。
3 數量決策是指生產每單位產品應該投入多少資源的判斷和確定。
4 價格決策是指生產每單位產品應該投入多少資源成本的判斷和確定。
5 標準單位成本是指給定原材料、人工和間接費用標準情況下應該達到的單位成本水平。
- 標準單位成本 = SP × SQ
- SP = 標準價格
- SQ = 標準用量
6 標準成本計算表(標準成本表)是指列出生產單位產品應該使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間接費用的標準成本和標準用量的一張表。
7 理想標準是指反映完美經營條件下的標準。
8 現行可達到標準是指一個反映了當前有效的經營狀況下的標準。它是一個嚴格的標準,但經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
9 應使用原料標準數量是指生產實際產量應該使用的直接材料數量(單位材料標準 × 實際產量)。
10 應使用人工標準工時(應使用標準工時)是指生產實際產量應該使用的直接人工小時(單位工時標準 × 實際產量)。
11 全面預算差異(總差異)是指已發生的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全面預算差異是一個總成本的概念。
12 價格差異是指標準價格與實際價格之差乘以實際投入量。也就是單位投入量的實際價格乘以實際投入量的積與單位投入量的標準價格乘以實際投入量的積之間的差額。
- 價格差異 = (AP - SP)× AQ 即: = (AP × AQ) - (SP × AQ)
- AP = 實際價格
- AQ = 實際用量
- SP = 標準價格
13 用量差異是指標準產量與實際產量的差額乘以標準價格。也就是實際投 入量乘以標準價格的積與標準投入量乘以標準價格的積之間的差額。
- 用量差異 = (AQ - SQ)× SP 即: = (AQ × SP) - (SQ × SP)
- AQ = 實際用量
- SP = 標準價格
- SQ = 標準用量
14 不利差異是指當實際發生的成本大於預算或標準時所產生的差異。
- 不利差異 = AP > SP 或= AQ > SQ
- AP = 實際價格
- AQ = 實際用量
- SP = 標準價格
- SQ = 標準用量
15 有利差異是指當實際發生的成本小於預算或標準時所產生的差異。
- 有利差異 = AP < SP 或= AQ < SQ
- AP = 實際價格
- AQ = 實際用量
- SP = 標準價格
- SQ = 標準用量
16 材料價格差異(MPV)是指原材料實際價格和標準價格之差乘以實際採購的原材料數量。
- MPV = (AP × AQ) - (SP × AQ)= AQ(AP - SP)
- AP = 實際價格
- AQ = 實際用量
- SP = 標準價格
17 材料用量差異(MUV)是指實際使用的直接材料和實際產量下按標準應使用的直接材料數量之差乘以標準價格。
- MUV = (SP × AQ) - (SP × SQ)= SP(AQ - SQ)
- AQ = 實際用量
- SP = 標準價格
- SQ = 標準用量
18 標準材料清單是指在一定的產出水平下列出材料的種類和標準用量的清單。
19 變動間接費用開支差異是指實際變動製造費用和按生產實際產出使用的實際小時得出的預算變動製造費用的差額。
- 變動間接費用開支差異 = (AVOR × AH) - (SVOR × AH)= AH(ANOR - SVOR)
- AVOR = 實際變動間接費用分配率
- SVOR = 標準變動間接費用分配率
- AH = 實際直接人工工時
20 變動間接費用效率差異是指實際使用的直接人工小時和標準小時的差額乘以標準變動製造費用率。
- 變動間接費用效率差異 = (AH - SH)SVOR
- SVOR = 標準變動間接費用分配率
- AH = 實際直接人工工時
- SH = 標準直接人工工時
21 工資率差異(LRV)是指實際支付的工資率與標準工資率之間的差異乘以實際工時數。
- LRV = (AR × AH) - (SR × AH)= AH(AR - SR)
- AR = 實際小時工資率
- SR = 標準小時工資率
- AH = 實際直接人工工時
22 固定間接費用開支差異是指實際發生的固定製造費用與已分配固定製造費用的差額。
- 固定間接費用開支差異 = AFOH - BFOH
- AFOH = 實際間接費用
- BFOH = 預算間接費用
23 固定間接費用數量差異是指預算固定製造費用與已分配固定製造費用的差額,它是衡量能力利用程度的一個指標。
24 組合差異是指按實際投入組合比例計算的標準成本和按標準組合比例計算的標準成本之間的差額。
25 產出差異(產量差異)是指實際產出與標準產出的差異。也就是標準產量的標準原材料成本和實際產量的標準原材料成本的差異。
26 控制極限是指允許脫離標準的最大偏差。
標準成本法適用於產品品種較少的大批量生產企業,而對於單件、批量小和試製性生產的企業比較少用。
標準成本法可以簡化存貨核算的工作量,對於存貨品種變動不大的企業尤為適用。
標準成本法關鍵在於標準成本的制定,標準成本制定的合理性、確實可行性,要求有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標準成本法適用於標準管理水平較高而且產品的成本標準比較準確、穩定的企業。我國工業企業的產品成本不能採用標準成本法計算;如果平時按標準成本計算,月末必須調整為實際成本。
定額法與標準成本法都屬於成本計算方法,兩者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實施環節,都要事先制訂產品的目標成本(即定額成本和標準成本)作為產品應該發生的成本,並以此作為成本控制的依據。在此基礎上,將實際消耗水平與定額成本或標準成本進行比較,計算脫離目標成本的差異,分析發生差異的原因,採取措施,挖掘潛力,降低成本。但是兩種方法又有許多不同之處。
一、制訂目標成本的依據不同
1.定額法。定額成本是按現行定額以及計劃單位成本、分成本項目(即原材料費用、生產工資費用和製造費用)來制訂的。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的制訂比較靈活,通常有理想標準成本、正常標準成本、現行標準成本、基本標準成本。標準成本的制訂,通常從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三方面著手進行。但與定額法不同的是,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標準用量和標準單位成本兩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標準用量和工資率兩方面(計時工資時);製造費用分為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兩部分,都是按標準用量和標準分配率來計算。
二、制訂目標成本所依據的定額的穩定性不同
1.定額法。由於定額成本所依據的消耗定額就是現行定額,是企業在當時生產技術條件下,在各項消耗上應達到的標準,所以任何一項生產技術有所變化時,現行定額都應予以修訂。也就是說,定額法下的定額是可能變化的,應設計一套定額變動計算方法,以計算定額變動的趨勢和金額。如:以按新定額計算的單位產品費用與按舊定額計算的單位產品費用之比確定繫數的方法,來計算定額變動的差異。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是有效經營條件下發生的一種目標成本,也叫“應該成本”。它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約束性,一般在一個會計年度內是固定不變的,因此也不用設計相應方法來計算其變動差異。
三、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揭示方法不同
1.定額法。脫離定額的差異是指生產過程中各項生產費用的實際支出脫離現行定額或預算的數額。定額法下的差異是通過每一筆領料或加工零件來揭示並通過差異憑證來反映。如核算原材料脫離定額差異的方法有限額法、切割核演算法和盤存法三種,其中限額法下的差異憑證又有超額領料單、代用材料領料單等。定額法工作做得很細,而且工作量相當大。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往往根據一定時期實際產量的實際消耗量和實際價格與實際產量的標準消耗量和標準價格的計算比較來揭示差異,沒有專用的差異憑證。如材料成本差異只是通過公式計算,即材料成本差異=實際價格×實際耗用量-標準價格×標準耗用量。標準成本法工作量相對較小,但查明差異原因的工作不是十分細緻。
四、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設置程度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的差異主要有:脫離定額的差異(即材料、生產工資、製造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原材料成本差異或半成品成本差異、定額變動差異等三大類五項,設置口徑較粗。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的差異主要有脫離標準成本的差異這一類,具體包括材料成本差異(材料用量差異、材料價格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直接人工效率差異),變動製造費用差異(變動製造費用開支差異、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等四大項九種,設置口徑較細。
五、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對成本差異的核算較為簡單,只核算各成本項目的差異,且不是為各種成本差異單獨設置會計科目,而是與定額成本在同一個成本明細賬中進行核算。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要為各種成本差異專門設置許多總賬科目進行核算,如:對材料成本差異,應設置“材料價格差異”和“材料用量差異”賬戶;對固定製造費用差異,應設置“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和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等賬戶,並詳列於利潤表中。
六、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分配方法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要將成本差異在各種產品之間、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具體方法是:脫離定額的差異用定額比例法或在產品按定額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材料成本差異一般全部計入完工產品成本,定額變動差異一般按定額比例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或在差異額較小時全部計入完工產品成本。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對各種差異分別設差異賬戶單獨歸集,在年終予以處理,或者轉為銷售產品成本,或者直接計入損益。具體方法是:將本期的各種差異,按標準成本的比例分配給期末在產品、期末庫存產成品和本期已售產品;或者將本期發生的各種差異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我國和西方國家大都採用第二種方法。
七、提供產品成本資料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定額變動差異要分攤到產品成本中,將定額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也就是說,定額法下提供的產品成本是實際成本資料,產成品、在產品在資產負債表中以實際成本列示。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產品的實際成本是按標準成本列示的。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之間的差異只對改進管理有作用。因此,一般只計算產品的標準成本,不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產成品、在產品在資產負債表上以標準成本列示。這是標準成本法與定額法的根本性區別。
八、提供管理信息的詳細程度和側重點不同
1.定額法。定額法下,成本按成本報表的要求劃分成各成本項目,強調對材料成本的控制,而且材料數量要採用各種憑證在日常核算中揭示;其他費用是通過對比實際數和預算數求出差異。
2.標準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下,成本必須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以分清哪些責任由採購部門負責(如材料成本差異),哪些責任由車間負責(如材料數量差異),哪些責任由生產部門負責(如固定費用產量差異)等。資料詳細、系統,強調全面管理,有利於各職能部門、生產車間分清責任、相互配合,有利於經濟責任制的建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unwmy,沙漠之鹰,山林,sky,Angle Roh,18°@鷺島,Kuxiaoxue,Kane0135,Lxh2311,Zfj3000,Love3742,Cabbage,Dan,Meiledi,鲈鱼,Yixi,潘有强,连晓雾,泡芙小姐,M id 86cee10b28ee019849476da486c7f013.評論(共7條)
SAP系統用的是標準成本法,銷售成本要如何計算呢?
月末結轉材料成本差異賬戶
“我國工業企業的產品成本不能採用標準成本法計算;如果平時按標準成本計算,月末必須調整為實際成本。 ”不知道這句話怎麼理解?
不能採用標準成本,也就是說要按實記錄企業所消耗的產品成本,即實際成本。而標準成本法只是企業用來進行成本控制的一種手段,一種管理方式。
“我國工業企業的產品成本不能採用標準成本法計算;如果平時按標準成本計算,月末必須調整為實際成本。 ”不知道這句話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