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模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溫州模式(Wenzhou Model)
目錄 |
溫州模式這一名詞最早出現在1985年,是指浙江省東南部的溫州地區以家庭工業和專業化市場的方式發展非農產業,從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場”的發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產規模、技術含量和運輸成本都較低的商品。大市場是指溫州人在全國建立的市場網路。
溫州模式是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以浙江溫州地區為代表,涵蓋台州地區在內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該模式是一種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發展市場經濟,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無為”的模式。
溫州模式又被稱作“小狗經濟”,貼切形容了溫州遍地的小企業,小家庭作坊場景。
和蘇南模式的集體經濟,產品主要為大工業配套服務不同,和廣東模式註重利用外資發展也不同。政府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之中,扮演了“無為”者的角色,更多的時候,政府對民間的經濟行為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有人認為,這是政府早期因無市場經濟經驗而無所作為,也有人認為是“因無能而無為”,給人以當地政府無所事事的印象。但是另外有人認為,在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下,讓那些不符合主流的事情和現象存在和發展,而非壓制和取締,當地政府及其官員為此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當地政府仍然需要面對外界對溫州私營經濟比重過高的指責。
1、人多地少,大量農業剩餘勞力要向第二、三產業轉移,農民要發展非農產業致富。
2、溫州農村過去生產力發展緩慢,集體經濟雖由人民公社扶持,但一直沒有得到鞏固,反而使家庭經濟和自發經濟在資本主義泛濫的批判聲中醞蘊成長。
3、歷史上,溫州人除務農外,兼營家庭手工業或外出經商做手藝。為此,一方面自辦了各種非農經營的生產設施,另一方面建立起了流通信息網路,為其後來的大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4、雖然具有傳統手工業優勢,但因溫州交通運輸的不便,又距城市較遠,難以接收城市工業輻射,只有順其自然。在家庭、聯戶企業手工和半機械化支持下,以生產技術簡單的小型產品為主,緩慢自發地向現代工業邁進。
5、溫州人獨有的開拓精神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政策,使他們能在大膽試驗中積極發展。
1、家庭、聯戶企業是溫州農村非農經營的主要方式。
2、鄉鎮企業通過市場體系來配置生產要素,溫州的鄉鎮企業尤其是其中的家庭、聯戶企業是在包括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資金市場、勞務市場、技術市場等在內的區域性民間市場休系中孕育成長的。要素市場的形成為鄉鎮企業乃至整個溫州農村商品經濟運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3、以日用小商品為主的主導產業和門類齊全的社會服務業。並逐步形成交通運輸、飲食服務、民間信貸等門類齊全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4、要素自由流動並向小城鎮相對集中。生產要素的市場組合,使得企業為了取得外部經濟效益,都選取信息較多、交通運輸便利、社會化服務較發達的地方設廠,從而使企業大都向小城鎮及周邊地區聚集。這樣不僅在社會化協作中提高了專業化水平,形成有分工又有協作的商品生產企業群體,而且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也帶動小城鎮相應地發展,最終又使發展鄉鎮企業的外部環境得到改善。
1、在處理家庭工業和農業的關係上放任自流,使農業萎縮,糧食產量下降,不得不從外地調運糧食,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2、片面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忽視基礎設施建設,影響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3、主導產業的技術含量低,產品鏈短,靠變換市場空間來擴大市場,產品更新快但技術換代慢,使得產業向高級化演進後勁不足。
1、產品質量
由於缺乏必要的監管和引導,溫州模式也導致了假冒偽劣橫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溫州產品幾乎等同於劣質假冒貨的代名詞。
1988年,在杭州武林門廣場舉行了燒毀溫州假冒偽劣鞋的活動。這個事件被認為是溫州經濟的一個恥辱,也是從這裡開始,溫州商品開始走向註重質量和誠信的道路。
2、環境污染
溫州模式粗放的發展方式,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及其惡劣的破壞,在很不長的時間里,當地遍佈的河流水道幾乎都受到了污染,如比較出名的平陽水頭製革污染。還有電鍍業也對當地的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從另一方面來說,溫州模式對我國農村建立市場體系,利用市場機制發展鄉鎮企業和商品經濟,利用市場導向選擇主導產業及實行區域經濟模式多元化等方面取得了經驗。
2008年,來受制於全球金融危機,溫州的經濟發展速度下降,造成外界對於溫州模式持續發展能力的質疑。
改進後的溫州模式還算是真正的溫州模式嗎?一種新的經濟模型是否會形成?溫州模式的改變真的就能適應新的經濟體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