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變革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在消費變革的時代,消費需求更加多元化、細分化、個性化,對高品質的追求前所未有的趨向一致。人們從原有的重視外在、重視價格、重視表象逐漸回歸到重視內涵、重視品質、重視精神世界。
第一是消費下沉。從高端消費、奢靡消費,轉向普通大眾的消費,原因是收入結構產生變化,城鄉差距縮小。
第二是互聯網作用日益凸顯。電商下一輪的創新點,是專業大宗商品的銷售模式的變革。
第三個新特點是非物質的消費比重上漲,服務性消費興起。
- 1.綜合國力穩步上升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更新變化,最根本上說,是改革開放帶來的,這種變化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那就是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的1953--1977年,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6.1%,改革開放以來的1978--1993年每年平均增長9.3%,1993---1997年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為11.2%,增長速度居世界首位。農業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由1953}-1977年年平均增長速度2.6%上升為1978--1993年年均增長速度6.2%,1991--1996年年均增長速度11.6%。工業增長速度由1953--1977年年均增長速度12.6%上升為1978一1933年年均增長速度13.7%,1991一1996年年均增長速度21.2%“十一五”期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12.1%的速度增長,是新中國曆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遠遠超過同期世界經濟年均2%的增長率,在世界經濟中獨領風騷。一些工農業產品產量在世界的位次顯著提升。到1996年,中國糧食、棉花、油料、肉類、原煤、鋼、服裝、水泥和電視機的產量保持世界首位,發電量、化肥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糖產量居世界第四位,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五位。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由80年代初的第30多位上升到1996年的第7位,更可喜的是我國提前5年實現了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居民消費的歷史和現實出發,借鑒當代西方消費經濟理論,對消費政策作了適當的調整。把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消費水平確立為社會主義再生產的最根本的目的;把消費增長速度要低於生產增長速度、不得超越現實生產的可能性,作為對消費總量進行巨集觀調控的重要原則。適當提高了消費的比例,使消費水平逐年穩步提高。黨和政府加強了對消費的正確宣傳、調節和引導,如制定政策、措施,鼓勵人們進行合理的消費;通過電視、廣播、雜誌、報刊等手段和媒介,引導人們建立科學的消費方式;發展市場經濟,培育市場體系,加快商品流通體制的改革,保證消費品的流通高效、暢通和有序;利用稅收、價格、利率等經濟杠桿調節消費;通過法律保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等等,創造了一個更新觀念的寬鬆的輿論和巨集觀條件。
- 3.商品市場體來的迅速發展和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市場的認識不斷加深,市場體系逐步建立。在市場體系中,居於基礎地位的商品市場的發展已逐步完善。商品流通體系的改革不斷深入,已基本建立了多層次、多類型、多功能的消費品市場體系,使消費品的流通高效、暢通和有序。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國內通貨膨脹得以控制。清除假冒偽劣商品力度加大,不管是“中國質量萬里行”還是“百城萬店無假貨”行動,都使中國消費者的權益進一步得到保障。社會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使我國消費資料的生產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規格齊全,應有盡有。新產品不斷問世,新的消費領域不斷被開拓。生產技術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長,消費水平的提高,為人們生活觀念的更新創造了客觀的物質條件。
- 4.外來生活方式的引進
改革開放後,國門打開,一方面西方思潮涌入國內,使人們重新考慮自我和個性、關註未來。另一方面,外來生活方式通過不同渠道為國人所瞭解,不斷融入中國人的生活,從而使我國人民生活消費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例如美國人喜歡標新立異的生活觀影響著中國傳統的相互模仿與求同的生活觀,使我國人民在生活上也開始追求個性特色;外國人待人接物的方式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交往;西方的追求時髦、方便的穿著,追求享受和高營養的飲食觀在改變著中國人的衣食方式,一次性消費品的引入也動搖了人們經久耐用的消費觀念,但同時也帶來白色污染等環境問題。
- 5.人們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的控制
人們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是生活觀念更新的內在因素。消費觀念畢竟是人們價值觀念的一部分,人們受教育的程度如何與其價值取向尤其是審美意識有著很大的內在關係。20年來,公共文化事業迅速發展,促使人民生活消費向著健康、科學、文明的軌道發展,更重視生活的質量和精神生活的豐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十分重視處理人口增長與經濟建設、資源、環境的相互關係,把計劃生育確立為我國的基本國策,20年來大見成效。“八五”計劃期間,全國增加人口6788萬人,比原計劃少增加1579萬人,增長5.94%;年平均增長率為11.60%,比計劃降低2.63個千分點;與“七五”計劃期間相比,年平均增長率下降了3.9個千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