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2个条目

有閑階級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有閑階級(The Leisure Glass)

目錄

什麼是有閑階級

  19世紀中期主要在英美兩國出現了所謂的“有閑階級”思潮,有閑階級是指少數富裕的,並享有特權的社會階層,他們基本脫離生產性活動,有充分的時間追求個人的目標,實現個人的想法。

有閑階級的產生及理論發展

  隨著19世紀中期中期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在英國、部分歐洲大陸和美國的發展,關於有閑階級的論述成了常見的話題。錶面上看,最初的論述一般不是簡單的描述。而大都是批判性或負面的。在一個勤勞以生產為主的社會裡,有閑階級的含義是奢侈、不事生產但又相對富裕的階層。這類階層有能力選擇是從事某種工作還是僅僅享受.炫耀他們的生活福利。併在經濟上、社會上和所謂的“普通大眾”區別開來,後者出於生活的需要,只能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工作當中。

  在英國,有閑階級並不一定包括19世紀的數萬貴族。一般認為,儘管貴族的時間相對比較寬裕,並且其間不時會出一些怪異之人,但通過投資規劃或指導,他們往往會介入到一些重要的經濟項目中,因而和城市、鄉村都有密切的聯繫。另外,普通大眾還希望他們能致力於當地政府或國家政府的工作。類似地,雖然在法律上法國的貴族也不能直接參与金融界或產業界的事務,但他們在法國鄉村和法國的知識生活中,以及在法國的政治生活中,同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美國.直到19世紀80年代,除了少數例外,其經濟增長往往歸功於辛勤勞作的人們,其中大多數是清教徒,如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傑伊·古爾德(Jay Gauld)、托馬斯·斯科特(Thomas Srott)、科尼利厄斯·範德比爾特(Cornelius Vanderbilt)、利蘭·斯坦福(Leland Stanford)、J·皮爾龐特·摩根(J. Pierpont Morgan)、詹姆斯·希爾(James Hill)、馬克·漢納(Mark Hanna)以及愛德華·哈里曼(Edward Harriman)等,在他們勤勞的職業生涯中,主要的精力都貢獻給經濟事務而不是享受閑暇

  這樣,在西歐和美國,有閑階級的含義就和原來的有所不同,它由少數的上層社會(資產階級)和新貴們(暴發戶)組成,他們的財富和舉止行為和以往的有閑階級不同,後者的財富不是短期里積累的,並且可能是繼承的,他們的社會地位一般較高。

  美國經濟截至1900年的顯著增長,使得它在一代人的時間里躋身全球範圍內工業化國家的前列,這為研究有閑階級,考察其行為、價值和影響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在此前的半個世紀中,美國1/5人口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19世紀90年代早期,有超過4000人是百萬富翁。公寓城鎮住宅在大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大量興起,富裕的城郊也大量涌現;為了滿足富人們的需要,一些高級旅游勝地,如新港、薩拉托加溫泉,以及隨後的棕柯沙灘紛紛建立;富人們避稅的場所也不斷出現;在娛樂、體育運動、時尚和交通業也產生了種種奢侈的跡象(以傳統的方式)。

  社會觀察家和評論家一包括政治經濟學者和其他學者——會問:新貴的產生及其影響有沒有什麼重要的經濟價值?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最重要的人是托爾斯坦·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1857---1929),他是生於威斯康星的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其1898年出版的《有閑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 1904年出版的《企業論》(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以及其他批判美國的商人及其行為的作品,為他贏得了廣泛的名聲。根據當時主流並且是流行的古典經濟學假設,凡勃倫提出的問題尖刻而中肯。傳統觀點認為,不管其特點如何,占有社會收入的比重如何失調,富人們和中產階級中的佼佼者們或者是受人尊敬的,或者是被大家認可的;人們認為,他們的地位是資本主義制度下企業、儲蓄投資的主要來源,這創造並維持了經濟增長

  在19世紀末期上述觀點依然成立的時候,凡勃倫等人對此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根據凡勃倫的估計,上述假設對健康的經濟和社會產生正面影響的時代早已過去了。實際上,富人們——也就是所謂的有閑階級——在經濟上不僅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相反,他們同時還對社會上的大多數人有負面影響。

  在1945年以前,在知識分子圈子裡,凡勃倫的分析都是令人信服的,甚至可以說是流行的。1945年,經濟學家約翰·肯尼斯·加爾佈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提出了所謂“富裕社會”的概念,它首先出現在美國,隨後擴展到英國和西歐國家。這類“新”社會和傳統的、以工業生產為基礎的沒落社會不同,它出現了以流行、消費者服務為導向的企業,依賴於大量的廣告以鼓勵人們提高物質享受,接受新產品:傢具汽車、流行服飾、家用電器收銀機、電視機和其他娛樂產品,以及其他數以萬計的各種產品。

有閑階級的相關內容

  歷史上,美國在形成有閑階級這一概念時,曾受益於幾個相關的因素,到了20世紀60年代,在英語世界和西歐的一些國家里,這些因素仍然很明顯。19世紀工業化的快速發展,造就了一批富人階層,在隨後的幾十年時間里,他們有足夠的金錢和時間來宣揚自己的財富,以及他們獲得財富所依靠的優秀品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階級很快便成為自己一味宣揚的習慣和公眾態度的犧牲品,這也就引起了社會的懷疑,當時古典經濟學是主流,雖然如此,人們還是對有閑階級能否促進生產力效率和一般經濟福利表示懷疑。英國和法國傳統意義上的貴族,以及在工業化條件下新產生的富人們,同樣也受到了類似的質疑。

  另外,民主力量,特別是平民主義成分——這在美國的影響要比在其他國家早得多——更是表明瞭大眾化趨勢及強烈的反權威思想基礎,這使得人們認為有閑階級是造成社會差距過大、個人或企業經濟勢力過於集中的罪魁禍首。在一個崇尚辛勤勞作的社會裡,工業所賦予的法則是殘酷的,伴隨著經濟革命性增長的,是不公平、不公正等現象,但財富和影響力的大小,被人們用於衡量個人對經濟健康成長的貢獻多少。當有閑階級不僅自我宣揚其特權,濫用其權力,並且其行為使得整個社會群起仿效的時候,它們會因為墮落而受到社會的遺責。:20世紀30年代經濟的大蕭條,使得世界範圍內的自由放任資本主義成了明日黃花,這也有效地打擊了有閑階級的信譽度

  在20世紀50年代之後的美國,以及10多年之後的其他西方國家,新有閑階級因為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很重要,它又重新贏得了尊重,但其原因則剛好和之前批判老有閑階級相對。為了應對30年代和40年代的經濟蕭條並預防經濟衰退,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支出計劃,這破壞了原先鼓勵私人儲蓄的基礎,並對信貸不利;個人、家庭和政府的超額支出,這個時候不僅變得是必要的,甚至在道德上也是受到鼓勵的。

  隨後,新的經濟思想開始出現,並試圖解釋新有閑階級的種種顯著特征。例如,凱恩斯主義思想,它們徹底地修改了古典經濟學,鼓吹以消費促進投資生產,並認為政府的赤字支出在維持經濟穩定上有關鍵的作用。此外,在服務導向的美國和西歐等後工業社會,它們更大程度地參與了國際貿易。每個國家也更加強調其消費的擴張。同時,步入90年代以後,政府對家庭預算的支配作用,以及新有閑階級在連續消費上對公眾的引導作用仍然很強。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有閑階級"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