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投資決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旅游投資決策就是投資主體為達到一定的旅游投資目標(含經濟目標、社會目標、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用一定方法對投資規模、投資方向、投資項目等進行科學評估,比較不同投資方案的經濟、技術可行性,綜合各種因素進行規劃選擇和策劃決定的經濟活動過程。[1]
旅游投資決策的原則[2]
在旅游項目投資過程中,正確的決策可以給企業帶來良好的效益,給社會帶來繁榮和發展;一個錯誤的決策,會給企業造成被動或虧損,給社會帶來浪費。所以在旅游項目投資決策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1)利潤最大化
原則旅游業是一個經濟產業,旅游項目投資是一種企業行為;企業的目標是要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所以在投資決策中,要遵循利潤最大化的原則。
(2)企業局部經濟效益與整體效益相統一的原則
在對旅游項目投資進行決策時,從微觀經濟角度出發,是強調對企業有效益。在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微觀經濟效益與國民經濟巨集觀效益是一致的;特別是開發旅游產業、開發旅游景區、建設旅游飯店等項目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這樣的旅游產業。但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外部環境,企業局部利益往往與國家、社會的公眾利益會發生矛盾。例如,在國家保護的自然生態區域,如在九寨溝游覽區內、灕江邊建賓館、飯店,對企業來說是有利的,但與國家、社會公眾的利益相違背。因為這樣會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屬於破壞性開發,對於這樣的項目要加以否定。
(3)滿足社會需要的原則
旅游項目投資決策要符合社會需要包含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社會需求方面來考慮,投資建一個景點,要考慮是否符合社會需求。例如,有一個企業提出在離桂林僅100公裡的某景點開發一個喀斯特溶洞。桂林市已對游客開放的喀斯特溶洞有5個,其中被中外游客認可的著名溶洞就有蘆笛岩、七星岩、豐魚岩;在距離僅100公裡的地方再開發一個溶洞,而且該洞既無特色,又無名氣,顯然是一種重覆浪費性建設。二是從滿足社會公德出發,若決策的旅游投資項目從企業的角度看是有利可圖的,但不符合社會精神文明需要,則不能決策投資建設。
旅游投資決策的特點[2]
旅游投資項目決策就是決策者為達到預期旅游投資目標,採用一定的決策方法對若幹個投資實施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並從中選擇最優方案的過程。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旅游投資決策具有以下特點。
①決策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決策是理性行為的基礎,行動是決策的延續,目標選擇不准和無目標的決策是盲目的行動,是不可取的。
②決策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可供選擇的可行性方案,如果只有一個方案就不存在決策。所謂可行性方案,一般應是指能夠實現預定的目標,各種影響因素均能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較,在現行的技術經濟條件下能順利實施的方案。
③選擇方案遵循的原則是“滿意”或“合理”。由於決策者在認識能力和時間、經營、信息來源、未來狀況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堅持要求最理想的狀態,而決策的準則只能是“令人滿意”或“足夠滿意化”。
④決策要通過科學的分析、評價進行選優。一般來說,每一個行動方案都會存在利弊和優缺點,必須通過科學的、全面的、綜合的分析判斷,才能在多種可行性方案中選擇一個較為理想的合理方案。
旅游投資決策的分類[1]
按不同的標準,可以對旅游投資決策作如下分類:
(一)巨集觀投資決策與微觀投資決策
這是按投資項目的影響程度做出的分類。
1.巨集觀旅游投資決策
巨集觀旅游投資決策是謀求投資項目與社會環境達成長期動態平衡的一種決策,它具有總體性、方向性和長期性的特征。這種決策通常由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首腦或職能部門做出。
2.微觀旅游投資決策
微觀旅游投資決策是對某個具體旅游投資項目的決策,具有局部件、具體性和短期性的特征。這種決策通常由旅游企業做出。
(二)確定型決策、不確定型決策和風險型決策
這是按決策時所掌握的信息的完整程度(或所處的環境條件)做出的分類。
1.確定型決策
確定型決策是指決策時所有的信息是完整的,根據已知的數據和條件,對各種不同方案,通過技術經濟分析進行分析比較,做出明確的選擇,從中選出投資效益最好的方案。
例如,旅游企業有一筆資金,可以用來購買國庫券,也可用來購買其他公司的債券。如前者3年的利率為9%,後者為7%,這兩種利率都是給出的,旅游企業購買它們不存在任何風險。由於兩者利率不同,旅游企業購買國庫券的方案顯然優於購買其他公司債券,這樣的決策就是確定型決策。
2.不確定型決策
不確定型決策是指做出決策時的環境條件、未來趨勢都處於不確定狀態,又無法估計各種情況下其結果發生的概率,決策只能根據決策者的主觀判斷做出,因而這種決策的結果是不確定的。
3.風險型決策
風險型決策,又稱為統計型決策、隨機型決策,是指環境信息不完備,但各種狀況出現的概率是可以估算出來,從而可以通過比較備選方案的期望值做出決策,這種決策要冒一定的風險,但風險程度介於確定型決策和不確定型決策之間。
風險型決策通常需要具備如下幾方面的條件:目標明確;存在兩個及以上的方案可選擇;存在決策者難以控制的某些客觀條件;各種方案的損益情況可以計算;將來會發生哪種情況,決策者難以確定,但對其出現的概率可以大致估計。
(三)定性決策與定量決策
這是按決策時是否運用數學模型作為決策的輔助工具來劃分的。
1.定性決策
定性決策的決策變數與決策目標都無法用數量來表示,而只能作大致的概括,如對旅游投資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評價。
2.定量決策
定量決策的決策變數是可以用確定的數值來表示。決策過程是運用數學公式來輔助決策以找出滿意的決策方案,如對旅游投資的經濟效益的評價。以上分類不是絕對的,在一個具體的決策中往往各類型決策都能用到,例如在同一項微觀決策中,既有確定性決策,又有定量決策。
旅游投資決策的程式[2]
旅游投資決策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反饋過程。它大致可以分為問題分析、目標確定、方案提出、評價分析、方案抉擇和方案實施等六個基本步驟,如圖所示。
(1)問題分析
旅游投資決策是為瞭解決旅游投資問題而進行的。所謂問題,就是旅游投資的現在狀態與期望狀態之間的差距。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及時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確認問題和適時地提出問題,是旅游投資決策者首要和主要的問題。
(2)目標確定
決策目標是指決策實施後在一定時期內所期望達到的成果,它是決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它是根據所要解決的問題而確定的,所以需要先分析問題的性質及產生的原因,然後確定目標。
(3)探索和提出各種行動方案
根據問題的性質和目標的要求,搜集情報資料併進行有關的預測工作,提出多個可行方案。提出方案的過程既要大膽探索又要精心設計,同時還必須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儘可能多地提出各種可行方案。
(4)方案評價分析
對提出的若幹方案,運用各種科學方法進行分析、評價、審查和擇優討論,選出一兩個優化方案供最後決策。在評價分析中,要根據預定的決策目標和所建立的價值標準,確定方案的評價要素、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有時還要做一些靈敏度分析。
(5)方案的抉擇
方案的抉擇是建立在方案分析評價的基礎上,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決策者的經驗和領導藝術。要求決策者具備良好的思維分析能力、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決策能力等。
(6)決策的實施和反饋
作出了決策,並不等於決策過程的結束,更重要的是決策方案的實施;而且,要判斷一項決策正確與否,只有通過實施結果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在決策執行過程中要建立信息反饋系統,及時地將實施結果與規劃目標進行分析比較,如有差異,查明原因,採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調整,從而保證決策目標的實現。
旅游投資決策的方法[2]
根據對各種自然狀態認識和掌握的程度不同,決策問題通常可以分為3種類型:確定型、不確定型和風險型,對不同類型問題有不同的決策方法。
1)確定型決策方法
確定型決策是指自然狀態的發生為已知的和肯定的情況下進行的決策。確定型決策問題具有4個特點:有明確目標;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動方案;每個方案只存在一個確定的自然狀態;不同的行動方案在確定的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可以計算出來。由於確定型決策問題中一個方案只有一個確定結果,所以只要比較一下各個方案的結果,即可作出抉擇。
【例1】假如某旅游投資項目可以向三家銀行貸款,其利率各不相同,如表10—1所示。為使貸款利息最低,應選擇哪一種方案?
表 三種不同利率的投資方案
方案1 | 方案2 | 方案3 |
---|---|---|
7.0% | 6.5% | 7.5% |
解:在此題中,自然狀態是已知的。如果其他條件相同,通過比較很容易判斷第二方案利率最低,是最優方案。
確定型決策在實際工作中未必都像例1那麼簡單,如果可供選擇的方案數量很多,雖然自然狀態的發生狀態為已知,要在其中選出最優方案也是不容易的。例如,某旅行社組織從一個城市到另外10個城市巡迴游覽一次,可以選擇的路線有10×9×8×7×6×5x4×3×2×1=3628800條,怎樣從中選擇最短路線?這個確定型決策問題,就必須運用線性規劃的數學方法才能解決。
2)不確定型決策方法
不確定型決策是指對自然狀態是否發生,事先不能肯定(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情況下進行的決策。不確定型決策具有4個特點:存在決策人希望達到的一個明確目標;存在著兩個以上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存在著兩個以上不以決策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狀態,其出現的概率未知;各個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可估算出來。由於不確定型決策的每種自然狀態的概率全然不知,那麼在比較不同方案的經濟效益時,就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因此,決策者的偏好,對決策結果有較大的影響。常用的決策方法有4種。
(1)大中取大決策法
大中取大決策法也稱為樂觀決策法,它是指決策者在決策時對未來保持樂觀態度,即使情況不明,仍不放棄任何一個可能獲得最大利益的機會,想要爭取最大利益。具體的方法是:決策者先從每一個方案中選擇一個最大的損益值,然後再從這些最大的損益值中選一個最大值,所選的最大值對應的方案,就是決策者所認為的最優方案。
【例2】某旅游開發公司計劃在外地投資建一座旅游度假村。因當地缺乏有關資料,工地對客源地旅游需求量只能估計為較高、一般、較低、很低4種情況,對每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也無法預測。為了開發建設,公司提出了獨資建設、與當地有關部門集資建設、與外商合作建設3個方案,並估算出每個方案建成後3年內的損益值,如表所示。
解:三個方案的最大損益值分別為800、350、400萬元。根據大中取大的決策方法,決策者應選擇損益值為800萬元所對應的方案,即獨資建設。
(2)小中取大決策法
小中取大決策法也稱為悲觀決策法,它是指決策者在決策時對未來持悲觀態度,在客觀情況不明時,唯恐決策錯誤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比較小心謹慎,總是從最壞的結果著想,從最壞的結果中選擇出最好的結果,即俗語說的從矮個子中找出高個子。具體的方法是:決策者先找出每一個方案在各種自然狀態下的最小損益值,然後再從這些最小值中選出最大的值,這個最大值所對應的方案,就是決策者要選擇的最優方案。
仍以例2為例,按照小中取大決策法決策。
先從表中選出每一個方案的最小損益值,分別為-700、-100、-50萬元;再從最小損益值中選出最大值-50萬元,-50萬元所對應的方案(與外商合作)是決策者認為的最優方案。
(3)折中決策法
這種決策法也稱為樂觀繫數決策法,是指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既不持十分樂觀的態度,也不抱消極保守的思想,而是依據歷史數據的分析和經驗判斷來確定一個樂觀繫數,運用樂觀繫數計算每個方案的期望損益值,並取期望損益值最大的方案為最優方案。樂觀繫數即決策的主觀概率,用a表示,0<a<1。如果a接近1,則比較樂觀;口接近0,則比較保守。a值的確定,沒有一個理論標準,往往與決策者的個性有關,即喜歡冒險還是穩中求利。期望損益值的計算公式為:
期望損益值=a×最大損益值+(1-a)×最小損益值
按照折中決策法解答例1,如果樂觀繫數a為0.7,則有:
獨資的期望損益值=800×0.7+(1-0.7)×(-700)=350(萬元)
集資的期望損益值=350×0.7+(1-0.7)×(-100)=215(萬元)
合作的期望損益值=400×0.7+(1-0.7)×(-50)=265(萬元)
顯然獨資的期望損益值最大,所以獨資這個方案為最優方案。
(4)最大最小後悔值決策法
決策者在選定方案並組織實施後,如果遇到的自然狀態表明採用另外的方案會取得更好的收益,企業在無形中遭受了機會損失,那麼決策者將為此而感到後悔。後悔值決策法就是一種力求使後悔值最小的決策方法。具體方法是:先找出各方案的後悔值,它是指方案在某一自然狀態下的最大損益值減去其他各方案的損益值,然後找出每個方案的最大後悔值,再從這些最大後悔值中找出一個最小的後悔值,即可能出現的後悔值是最小的,這個最小後悔值所對應的方案就是最優方案。
按照後悔值決策法解答例2。
先找出各種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最大損益值,分別為800、350、90、-50萬元,然後把每種自然狀態下的最大損益值減去其他各方案的損益值,求出後悔值,如表所示。
表 各方案在自然狀態下的後悔值 單位:萬元
方案\狀態 | 較高 | 一般 | 較低 | 很低 |
---|---|---|---|---|
獨資 | 0 | 0 | 390 | 650 |
集資 | 450 | 130 | 40 | 50 |
合作 | 400 | 100 | 0 | 0 |
三個方案的最大後悔值分別為650、450、400萬元,從中選出最小值400萬元,因此,後悔值400萬元所對應的方案與外商合作是最優方案。
對於同一決策問題,應用以上幾種方法的決策結論可能不完全相同,這是由於決策標準不同所致。實踐中,對於不確定型決策問題,在理論上還沒有證明哪種方法是最合理的,因此,究竟運用哪種決策方法,完全取決於決策者對待風險的態度、決策的風格與膽略。
3)風險型決策方法
風險型決策方法也稱隨機型決策法,是指決策者對自然狀態是否發生不能肯定,但可以預測各自然狀態可能發生的概率的情況下的決策。它有5個特點:有明確的目標;有兩個以上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有兩種以上不以決策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狀態;對每種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大體可以估計出來;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可以計算出來。對風險型的決策問題,無論採用哪一種方案,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風險型決策情況下,決策的方法根據決策問題的複雜程度可選用期望值法和決策樹法。
(1)損益期望值法
損益期望值法,亦稱損益表法或表上作業法。這種決策方法的關鍵是計算各方案的損益期望值。損益期望值計算可採用下麵的基本公式。
式中:Ai——表示第i個方案;
E(Ai)——A_i方案的總損益期望值;
Vij——A_i方案在第j種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
Pj——第j種自然狀態下出現的概率;
m——自然狀態種數。
各方案的損益期望值計算出來後,如果決策目標是收益最大,則選擇損益期望值最大的投資方案;如果決策目標是成本最小,則選擇期望值最小的投資方案作為最優方案。
【例3】某旅游開發公司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開發利用當地旅游資源,擬投資建設一個新的旅游景區,經可行性論證提出大面積開發建設和小面積開發建設兩個投資方案。大面積開發需一次投資4550萬元,小面積開發需一次投資2800萬元。設兩個投資方案的建設經營期限均為6年。根據市場預測,客源地旅游需求量較高和較低的概率分別為0.7和0.3,年平均經營收益如表所示。該公司應如何作出決策?
表 損益期望值計算表 單位:萬元
投資方案\自然狀態概率 | 需求量較高 | 需求量較低 | 收益期望值 |
---|---|---|---|
0.7 | 0.3 | ||
大面積開發 | 1500 | -200 | 1390 |
小面積開發 | 800 | 100 | 740 |
解:表中的收益期望值計算如下式。大面積開發方案期望值=1500×0.7×6+(-200)×0.3×6-4550=1390(萬元)
小面積開發方案期望值=800×0.7×6+100×0.3×6-2800=740(萬元)故該決策問題應選擇大面積開發投資方案為最優方案。
(2)決策樹法
在風險型決策問題中,有損益表法和決策樹法兩種決策方法。以損益表為基礎的期望值法,對解決比較簡單的決策問題具有簡便有效的優點。但是,對比較複雜的決策問題,則需要運用決策樹法。決策樹法亦稱圖上作業法,這種決策方法不僅可以解決單級決策問題,而且可以解決損益表難以適應的多級決策問題,是風險型決策問題中常用的方法。
決策樹法是把各種可供選擇的投資方案和可能出現的自然狀態、可能性的大小及產生的後果簡明地繪製線上條像樹幹分枝的圖形上,以便於研究分析,如圖所示。
圖中“ ”表示決策點,從它引出的分枝叫作方案分枝,每條分枝代表一個方案。“”表示方案節點,其中的數字表示該方案的損益期望值。從方案節點引出的分枝叫概率分枝,每條分枝上註明相應自然狀態發生的概率。“ ”表示結果點,在其右側註明每個投資方案在相應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
決策樹法在繪製決策樹圖時,其順序是由左向右繪製,各節點的順序號按從左向右、從上向下的次序標註。運用決策樹法進行決策,是從右向左逐步倒推進行計算分析。首先根據結果點的損益值和相應概率分枝的概率相乘計算出損益期望值,加總某一方案各自然狀態下的損益期望值即為該案的損益期望值;然後根據各方案的損益期望值大小來選擇最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