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業的四種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報業的四種理論(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目錄 |
報業的四種理論是指近代以來主宰世界各國傳播事業的四種體制以及相關的四種觀念,它們包括:報刊的集權主義理論,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和報刊的蘇維埃集權主義理論。
報業的四種理論的內涵與區別[1]
1956年施拉姆等人撰寫了《報刊的四種理論》一書,從廣博的歷史文化背景對傳播體制進行了剖析和歸納。該書問世以來,一直被西方新聞與傳播學界奉為經典。根據該書的觀點,四種理論的內涵和區別見表1:
四種理論 集權主義 自由主義 社會責任 蘇維埃集權主義 產生髮展 16至17世紀的英國,現在很多地方仍被廣泛接受並採用 1688年以後,為英國和美國採用,也影響其他地方 20世紀的美國 產生於前蘇聯,納粹德國和義大利也採用過類似理論 理論來源 君主和政府絕對權力的哲學思想 彌爾頓、洛克、密爾等人的啟蒙思想著作;理性主義和自然權利的一般哲學思想 霍京的著作,報業自由委員會工作,媒介從業者實踐;媒介自律守則 馬列主義、斯大林的理論,還包括黑格爾的思想及19世紀俄國人的思想 主要目的 支持、推進現政府的政策;為國家服務 告知、娛樂、銷售,但主要用於瞭解真相、監督政府 告知、娛樂、銷售——但主要用於討論衝突 為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和發展做貢獻,特別要服從政黨的專政 媒介使用者 取得皇家專利權或相應特許的階層 任何有經濟手段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任何想表達某種意見的人 忠誠和正統的黨員 媒介控制 政府特許、行業公會管理頒發執照;有時會進行新聞檢查 依靠“思想自由市場”,實行“真理的自我修正過程”,依靠法庭 社群意見、消費者行為、媒介職業道德 政府經濟、政治行為及監督部門 媒介禁忌 批評政治機器或在任官僚 誹謗、褻瀆、無禮、戰時煽動叛亂 對公認的個人權利和重要的社會利益的嚴重侵犯 批評黨的宗旨和目標(與批評策略技巧不同) 媒介所有權 私有或公有 主要為私有 私有,除非政府為了保證公眾服務而接管媒介 公有 與其他理論的區別 執行政府政策的工具,但不一定為政府所有 監督政府或滿足社會其他需要的工具 必須履行社會責任,如果做不到,需有人迫使其執行 國有並被嚴格控制,媒介只作為國家的助手而存在
報業的四種理論的發展[2]
集權主義理論屬於一種絕對控制的傳播體制與觀念。自由主義理論則處於另一極端,倡導一種絕對放任的傳播體制,奉行一種絕對“自由”的傳播觀念。但實際上並不如其理論倡導者所構想的那麼美妙,也不如理論所描述的那麼迷人。社會責任理論則試圖彌補自由主義理論的缺陷,修正它的過失,趨向於集權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綜合,但亦未取得如其理論建立者所設想的效果。在當代西方大眾傳播活動中,處於支配地位的是受制於利益的自由主義模式和某種受制於政府或政黨的集權主義,在國家處於危機和戰爭狀態時尤其如此。第四種理論針對的是以前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帶著某種敵意和局限。放在今天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情況來看,更是不符合實際。後來施拉姆也意識到這一點,曾打算進行修訂,但去世使他的願望落空。
應該說,拋棄意識形態的局限,從抽象的角度來看,報刊的四種理論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總結了人類社會的主要傳播體制,有的學者將其概括為專制式、自由式、自律式和統管式。這一理論使我們認識到,任何一種大眾傳播活動總是受其所處的社會條件、政治制度、文化背景所制約,服務於特定的對象,不可能有絕對自由的傳播。
美國媒介學者赫伯特•阿特休爾對《報刊的四種理論》一書中對所進行的新聞體制分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一理論是冷戰思維的產物,無論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的新聞事業,都是服務於主流意識形態的。他把世界上的新聞體制分為市場經濟世界的模式、馬克思主義世界的模式和進步中的世界的模式。在所有體制中,新聞媒介都被當作維護社會秩序的主要力量——教育人民使他們在社會中發揮各自的作用。但是,在這三個體制中,教育的目的迥然不同。在市場經濟體制中,教育人民的目的是幫助他們正確地投票選舉,以此捍衛社會秩序。在馬克思主義體制中,新聞媒介公開起著宣傳工具的作用,教育人民是為了幫助他們正確地為人處事,以此捍衛社會制度。第三個體制最公開、最直接地把新聞媒介當作教育的工具,發展中國家的新聞媒介模式既用來作為捍衛社會制度又用來作為教育人民改造社會制度(一旦必要的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