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迴圈經濟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迴圈經濟學

  迴圈經濟學是指研究迴圈經濟運行規律和運行機制學科,是一門橫跨自然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三維空間的應用經濟學學科,它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遵循生態學原理、運用經濟學基本方法研究物質流、能源流、信息流和價值流協同運行規律、方法、技術制度效率經濟學

迴圈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迴圈經濟學是研究迴圈經濟運行規律和運行機制的學科,因此,它的研究內容也必定是圍繞迴圈經濟而展開。

  國內學者關於迴圈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的論述。關於迴圈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國內學者提出了許多不同觀點。

  傅國華在其《迴圈經濟學》一書中指出,迴圈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根據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研究經濟發展和資源迴圈利用相結合的內在運動規律,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它的研究範圍已經超出傳統的經濟系統邊界,跨越經濟、生態、資源、環境、科技社會等多個領域。

  賈華強在其《迴圈經濟學概論》一書中指出,迴圈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物質資源在最優或次優效益約束下如何實現“兩個限度”原則(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又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放量)的學科,即研究實現“兩個最大限度”與經濟主體成本合理化之間的平衡關係。本質上是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

  張錄強、張連國把迴圈經濟作為一個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自然系統複合構成的社會——經濟——自然的複雜的系統進行研究,並提出廣義的迴圈經濟學,就是要研究這個人工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規律和物質、能量、信息迴圈規律的綜合的知識體系。

  徐大偉認為,迴圈經濟的經濟學基礎是兼具微觀、巨集觀和宇觀思想的、以“生態——經濟——社會”三維複合系統的矛盾及其運動和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迴圈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在研究對象上的差別:在研究對象上,迴圈經濟學與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有著明顯的區別。傳統經濟學是自馬歇爾以來的新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以來的巨集觀經濟學。傳統經濟學中所說的資源通常是經濟資源,即具有價格產權明晰並能夠通過市場進行交易的物品,即便是公共物品也能通過一定的制度設計實現供求均衡。迴圈經濟學中的資源配置需要複雜的制度安排才能實現最優;而且這裡的最優與傳統經濟學的最優也有不同,傳統經濟學的最優是靜態效率,而迴圈經濟學追求的是系統的效率

  迴圈經濟學研究的是自然系統與經濟系統的藕合關係,這種關係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為核心,以物質流、價值流和信息流的協調運動為特征,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技術和社會條件為支撐,由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來實現。因此,迴圈經濟學研究對象是基於資源迴圈高效利用,實現物質流、價值流和信息流協調運動的規律、方法和工具,簡言之,就是生態經濟社會複合系統中的迴圈經濟生產方式。

迴圈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1、迴圈經濟學的研究範圍

  迴圈經濟的作用範圍和活動領域決定了迴圈經濟學的研究範圍。迴圈經濟是一種新型經濟形態,發展迴圈經濟在經濟管理方面,包括迴圈經濟的組織、運行、管理和調控等;在迴圈經濟的運行層次方面,包括企業的迴圈經濟,園區的迴圈經濟和區域的迴圈經濟;在迴圈經濟的行為主體方面,包括生產者的迴圈經濟活動、消費者的迴圈經濟活動、政府的迴圈經濟活動、社會中介組織的迴圈經濟活動;在迴圈經濟的運行條件方面,包括迴圈經濟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社會體系、倫理文化、科學技術和組織體制等;在迴圈經濟的產業模式方面,可分為動脈產業的迴圈經濟、靜脈產業的迴圈經濟,以及為迴圈經濟提高技術和裝備的環保產業信息產業等。上述這些內容構成了迴圈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概言之,凡是體現出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原則的經濟活動和生態活動都可以納入迴圈經濟學的研究範疇。

  2、迴圈經濟學研究的具體內容

  迴圈經濟的核心是提高資源(生態、環境)的利用效率。圍繞這一核心思想,可以把迴圈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具體化,即把迴圈經濟活動劃分為生產、技術和制度三個部分。

  (1)在生產活動領域,重點研究企業內部迴圈、企業之間的物質迴圈以及社會領域的資源回收利用。

  ①企業迴圈經濟主要是貫徹“污染者承擔原則”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把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應用於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要求企業減少產品和服務的物料和能源利用量,減少排放污染物,加強物質的迴圈利用,最大限度地可持續利用可再生資源,提高產品的耐用性,提高產品與服務的服務強度。

  ②企業間迴圈經濟,主要是按照生態經濟原理和知識經濟規律,組織基於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功能的網路型進化工業,它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生產體系或環節之間的系統藕合使物質和能量多級利用、高效產出或持續利用。

  ③社會領域的迴圈經濟,主要是運用系統觀念和網路效應,通過建立完整的動脈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靜脈產業,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把三者對接起來,建立迴圈型社會生產模式

  (2)在技術範式層面,拋棄傳統的線性經濟範式,重點研究“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包括:

  ①減量化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運用,通過生產技術與資源節約技術、環境保護技術體系的融合,減少單位產出資源的消耗;通過清潔生產,減少生產過程中污染排放甚至實現“零”排放。

  ②資源化技術:通過廢棄物綜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實現物質資源的迴圈使用。

  ③無害化技術:通過垃圾無害化處理,實現生態環境的平衡。

  ④迴圈經濟產業鏈接技術:生產副產品如何為其他企業所用,以什麼形式、多大規模利用。

  ⑤迴圈經濟集成化技術:資源迴圈利用中的上下游企業關聯度、供需信息反饋、多企業共生、物質能量的合理配置等。

  (3)在制度和組織層面,研究範圍有:政府在迴圈經濟中的職能,培育促進迴圈經濟的市場機制,建立保障迴圈經濟健康發展的法制體系,制定並有效實施促進迴圈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行有利於迴圈經濟發展的社會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 楊雪鋒等編著.《迴圈經濟學》[M].商務印書館.2009(0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精英学生会,Mis铭,Lin,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迴圈經濟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